下书看 > 东方神话集 > 第178章 啼血千春咒

东方神话集 第178章 啼血千春咒

    蜀地三月的雨丝缠着青铜耒尖,杜宇赤足踩进冰凉的泥浆。蓑衣下摆缀着的玉蚕叮咚作响,这是他亲手雕刻的雨铃,每声脆响都对应着云层深处的雷鸣。田垄间跪满新归附的九黎部族,他们惊惧地望着杜宇将黍种撒向暴雨——种子触及泥水的刹那,竟绽出翡翠色的胚芽。

    \"此乃通灵蓑衣。\"杜宇解下浸透雨水的草编外袍,露出内衬密密麻麻的甲骨文。老巫祝颤巍巍抚过那些用鱼血写就的农谚,突然跪地长拜:\"王穿的是神农氏传下的龙须蓑!\"远处山崖传来裂帛般的啼鸣,十三只朱喙杜鹃正在啄食石缝间渗出的赤泉。

    是夜宗庙血祭,青铜鼎中浮起半卷腐烂的《山经》。杜宇蘸着麋鹿血修补残卷时,掌心突然显现鸟爪状纹路。值更的哑奴比划着惊恐手势:王榻四周落满带血的杜鹃翎,而漏刻显示此刻正是子时三刻——阴阳交替的凶险时分。

    开明氏献上的玉琮泛着蛇鳞般幽光,杜宇摩挲着这件蜀山盟约的信物,忽然嗅到血腥气。玉琮孔洞中渗出黑红色液体,在青铜案几上蜿蜒成巴蜀地形图。当他抬头欲问,发现开明氏的眼白已变成竖瞳,腰间佩剑正吞吐着青紫色焰苗。

    \"孤王梦见杜鹃啼血。\"杜宇在巫咸面前摊开手掌,那些鸟爪纹正在皮下蠕动,\"开明说这是五谷丰登的吉兆。\"大巫却将龟甲掷入火塘,爆裂的甲骨拼出骇人谶语:王化禽,臣化蟒,血沃三星出金乌。

    被迫禅让那日,杜宇的白玉冕旒突然生出根须。开明氏的新冠冕缀满蛇目宝石,每颗瞳仁都映着杜宇颈间蔓延的羽毛状血痕。当传国玉玺交接的瞬间,宗庙所有青铜人像齐声悲鸣,杜宇听见自己骨骼发出羽管裂变的脆响。

    被囚禁在观星台的第七个朔月,杜宇的肩胛骨刺出两截晶红骨刺。看守的青铜甲士眼眶里爬出藤蔓,开明氏用巫术将活人铸成了兵器。杜宇咬破舌尖在石壁写《耕雨诀》,鲜血字迹引来了岩缝里的杜鹃,它们衔来沾着晨露的朱果。

    春分那夜,开明氏的蛇鳞军攻破观星台。杜宇折断骨刺为剑,却发现伤口涌出的不是血而是金黄的黍浆。混战中最年长的杜鹃为他挡下毒箭,垂死时吐出半枚玉蚕——正是当年蓑衣上遗失的雨铃。

    \"王还记得神农氏的代价吗?\"玉蚕在掌心化为灰烬时,杜宇终于读懂《山经》最后的密文:凡承神农衣钵者,五十年阳寿换一季春雨。他颤抖着摸到后颈凸起的羽根,原来早在那件龙须蓑加身时,命数就已与杜鹃同轨。

    开明王朝的酷暑持续九十九天,涸裂的稻田里爬满青铜色蝗虫。流民们传唱着诡异的童谣:\"望帝魂,化杜鹃,血染喙,唤丰年。\"有樵夫发誓看见杜宇在雷暴中徘徊,他的身躯半人半鸟,尾翎扫过之处枯木逢春。

    当第一滴血雨坠落宗庙,开明氏挖出了镇压在三星堆下的青铜神树。树冠悬挂的太阳轮开始自燃,火光照亮树身上新刻的铭文——那是杜宇用喙尖日夜啄刻的《千春咒》。咒文生效时,所有青铜器渗出带稻香的血露,开明氏的蛇鳞在血雨中片片剥落。

    杜宇最后的完整人形出现在血月之夜。他撕下左翅覆在龟裂的成都平原上,羽毛化作灌溉水网;剜出心脏掷向三星堆,迸溅的血珠成了朱砂矿脉。当成千上万的杜鹃从血雾中诞生,蜀人看见它们的喙尖都衔着半粒未写完的农谚。

    2024年惊蛰,三星堆博物馆的青铜神树突然萌发新枝。年轻研究员在清理八号坑玉璋时,发现阴刻纹路里嵌着碳化的黍粒。更诡异的是,夜间红外监控拍到大殿穹顶有朱喙鸟影掠过,羽翼投下的阴影恰是古蜀文字\"宇\"。

    考古队长在修复青铜纵目面具时,从眼窝深处挖出半枚带血槽的玉蚕。当他鬼使神差地将玉蚕贴近耳畔,听到的却是连绵春雨声混着古老的耕田谣。是夜巴蜀大地普降赤雨,农业站的检测报告显示,雨水中含有未知活性酶与三千年前的黍种dNA。

    子时,最后离开的研究生看见惊人一幕:陈列柜里的青铜杜鹃集体转向东方,喙尖同时滴落朱砂色的露水。而在露水汇聚处,渐渐浮现出杜宇残破的蓑衣轮廓,那些甲骨文农谚正在空中燃烧,化作这个春天最早的一批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