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五十岁,逆子逆女都跪下 > 第97章 自家人想着自家人

重回五十岁,逆子逆女都跪下 第97章 自家人想着自家人

    说完,她转身走了,去给邱母拿布。

    “风儿!咱们这样是不是不好?你回娘家打秋风合情合理,怎么还带着我这个做婆婆一起?”邱母吃着面叹气,“咱这嘴里吃着,手里拿着,也太不要脸了。”

    “噗哈哈哈!”陈风笑喷,“妈!你想多了,我们哪儿有不要脸?”

    抱着一大摞布出来,李青香放在凳子上,转头看着邱母:“亲家母!咱们都这么多年的亲家了,算是亲戚,怎么能说不要脸?

    我也没给你什么好东西,不过就是点不要钱的碎布。风儿进你们家这么多年,承蒙你看重,爱护,没受任何磋磨,我感激在心。”

    “嗨!这有什么。”

    邱母吃饭的速度挺快,一碗面,没几分钟就吃完了。一个是因为面条好吃,再一个是因为真的饿了。

    放下碗,抬手擦了一下嘴:“我也有女儿嫁出去,她们的运气不好,一个个都被婆婆磋磨。身为儿媳妇,有些事真不能跟婆婆对着干。

    我就想着我有儿媳妇了,一定不随便拿捏人家,儿媳妇比女儿待在身边长,总是吵吵嚷嚷的,一家人还怎么和平共处?

    风儿有文化,还特别能干,会做人,我很满意的。说起来,我还是她的媒人呢。”

    “呵呵呵!你还好意思说。”李青香假装不乐意,“就没见过你这样的婆婆,亲自给儿子选媳妇,也不怕被人笑话。”

    邱母跟着笑:“自己挑的儿媳妇才合心意,不是我吹牛,我们村谁有我家风儿孝顺?全村都找不出一个来。”

    “打住,你别这么夸她,当心把她夸的尾巴翘上天。”

    李青香自然知道陈风有多孝顺,前世不但对她这个亲妈好,对待婆婆也是极好的。

    婆婆身上一年四季的衣裳,都是她买的,鞋袜被褥,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她在操心。

    可惜她婆婆有心脏病,九几年就走了,还是在年根上,走得很突然。

    “不会,风儿不是那样的性子,我了解她。”邱母吃完,抱起那一大摞布,“亲家母!我就不跟你客气了,这些碎布拿回去,给家里几个小的拼两条裤子出来,顶好。”

    “只要你不嫌弃,尽管拿去。”李青香手里牵着洋洋,送邱母到门外。

    “不嫌弃,这可是新布。我走了,有时间去家里走走。”

    “诶!好!那你慢着点儿。”

    东西放好,陈风也吃完了,跟着出来,和李青香打过招呼,跟洋洋顶了顶脑门,走了。

    邱母在前面拉着板车走,她在后边看着,上坡时推一把,下坡时拉着点就行。

    走没多远,邱惊雷骑着自行车来了,看见她们,要接过邱母的板车。

    “妈!我来拉。”

    邱母吃饱了,脚下有力气:“不用,我能行。”

    “妈!我来。”邱惊雷把自行车交给陈风,强行拉过板车,“一把年纪了,不要逞强。以前儿子不在家,什么都得你自己去。

    现在儿子在家,赶不上就算了,赶上了还是我来。不然显得你儿子特别无能,拉个板车都不会。”

    邱母欣慰地笑:“行,你拉,我在后面跟着。”

    就这样,陈风推着自行车,邱惊雷拉板车,邱母跟在后边,迎着晚风往家走。

    大晚上的到家,惊动了许多乘凉的人,瞧着拉了那么多碎布回来,个个围着不肯走,要求分活干。

    邱母拒绝了:“这些货不是我一个人干的,是我们全家一起干,我家六个女儿,还有我和风儿,你们觉得还能有剩?”

    听她这么一说,许多人闭嘴了,大家都知道,这么好的事,邱母不肯往外分也是情有可原。

    这年头,想找点活干不容易。

    那位堂嫂不依不饶:“婶儿!你不能这么自私吧!这是陈风娘家接来的活,怎么能被你全都霸占?难道你不问问陈风的意见?”

    陈风看了看那位堂嫂,感觉她没安好心。

    家里的事都是婆婆说了算,她这话是几个意思?挑起她对婆婆的不满?看不出来,这位堂嫂还挺能胡说八道的。

    她跟她只是堂妯娌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邱母可是她婆婆。在堂嫂眼里,觉得自己会为了维护跟她的关系而否定婆婆的话?

    想什么呢?

    “我没意见,家里的事都是婆婆做主。”陈风看着那位堂嫂,笑得一脸春风和煦,实则笑容不达眼底,当着众人的面反问,“难道堂嫂不是?敢跟你婆婆呛声?”

    边上的人听了哈哈大笑。

    “哈哈哈!笑死了,她哪里敢跟她婆婆呛声,怕是她婆婆咳嗽一声,她都不敢说话。”

    “你想做手工我们能理解,可你说那话就是不对。碎布是陈风带着她婆婆一起拉回来的,怎么分配这些布,人家婆媳俩肯定都商量好了。”

    “分给她家几个大姑姐做也没错,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好事,自然都是自家人想着自家人。”

    “唉!可惜我没个好娘家,不然我也能被婆婆高看一眼。”

    “那你说错了。”陈风回怼那位阴阳怪气的,“我婆婆从来没把我高看低看,她对我跟对几个小姑子没什么两样,我们是一家人,不分你我。”

    邱母搬完布,坐下来歇息:“不是我吹牛,论针线活,全村都找不出一个我这样的来。亲家母的这些货,做好了是要卖去海城的,她说了,只信我,不信别人。

    我既然得了她的信任,自然要交给信得过的人去做,交给你们,要是做不好,交不出货,我怎么有脸见她?

    我家里的几个姑娘深得我的真传,她们的针线活也是没得说。我们家人多,再多的货来了都能吃得下,你们就别想了。”

    就算吃不下,她也没打算分出去。反正亲家母又不急着催货,她留下慢慢做就是。

    给了村里人,有几个会记得她的好?

    年轻那会儿纳鞋底,她就吃过这样的亏,才不会吃第二次,她又不是傻子。

    有些人,你帮她,会记得你的好。有些人,你帮她,非但不记得你的好,还说你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