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回五十岁,逆子逆女都跪下 > 第22章 买碎布

重回五十岁,逆子逆女都跪下 第22章 买碎布

    一包东西,基本上全都卖完,剩了两条发圈,李青香随手塞给了李明明。

    李明明要给钱,被她按住了:“不要跟我见外,以后我亲戚还会去海城出差,再有啥好东西,还得需要你帮忙。

    眼看天气要热起来了,海城漂亮的裙子要不要?要的话,我提前跟我亲戚说一声,让他帮你们带几条回来。”

    李明明眼睛都亮了不少:“真的?大妈!那你可得记住了,海城来的裙子,一定很好看,我要。”

    “好!我让我亲戚多带几条回来,各种款式都有,到时候第一个拿来供你挑选。”

    “谢谢大妈!”

    李明明高兴坏了,以后她可以第一个挑选海城带来的好衣服,成为公交站最漂亮的售票员。

    “不用客气。”

    李青香牵着洋洋坐车回家,李明明给安排了另外一趟车,那车上的售票员刚好是小燕,刚才买东西已经熟悉了。

    “大妈!你跟明明说什么呢?是不是手里还有啥好东西?”孙小燕好奇地问。

    李青香也不隐瞒,等衣服做出来,她会第一个送来车站,让小姑娘们挑。现在先预告一下,算是给自己做的衣服做个宣传。

    “是这样的,我亲戚经常要去海城,我就想让她带些海城的夏季衣服回来,要是你也想买,我让她多带些。”

    “真的?我买,我一定买,好看的衣服谁不爱。大妈!那你可得记着我,别衣服带回来,只给明明一个。”

    “行!我让我亲戚多带几套,到时候由你们俩先挑。”

    孙小燕高兴坏了,拉着李青香坐在她售票员的位置上,坐这不用买票。

    李青香要掏钱买票都被她拦住了:“你家不远,一会儿就到了,不需要跟我客气,我还等着你给我带好看的衣服呢。”

    跑车的,捎带一两个亲戚朋友都是常事,谁也不会说什么。

    “没问题,我一定给你带。”

    说完,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孙小燕的身形,将她衣服的大概尺寸记在心里。她老做衣服,一般人的身材什么样,多大尺寸,基本上看一眼就知道。

    一路聊天说话,转眼到家,跟孙小燕道谢完,李青香带着洋洋回家。

    开门进屋,将小布包里的钱都倒出来,放在桌上数了数。

    加上衣服,总共卖了二十一块四毛。

    成本大约八块钱左右,看样子这条路能行,挣的还不少,她心里有底了。

    别看挣的不多,就她这样忙活下去,一个月挣个三四十绝对没问题。

    趁着眼睛还好,能看得见,她要尽快将连衣裙做出来,争取挣得更多。

    她裁剪,让风儿有空回来帮忙车衣服,带着她一起,娘儿俩合作,保证能行。有钱挣,心情极好,中午煮了两碗面条,跟洋洋一人一碗。

    这孩子不知道多好养,小小年纪就懂得爱干净,吃面条也不用人喂,自己一根一根撅起小嘴巴吸着。

    两边脸颊鼓鼓的,瞧着可爱又有趣。

    衣服上干干净净,没有溅上一滴面条汤。吃完还知道舀水洗碗,李青香没管,让她学着干活。

    孩子嘛!她想干什么就让她去,一味地宠溺,反而养坏了。

    说到这事,李青香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三女儿家的儿子牛正祥,那孩子就是被养废了的祖宗。

    三女儿嫁在了省城,女婿家四个兄弟,就他生了个儿子,其余的人全都生的女儿。计划生育年代,一家只能生一个孩子,别看他们是省城人,一样重男轻女。

    牛家后代只得了这么一个男娃,金贵的不得了,从小到大就没吃过什么苦。长大了读书不好,花钱买了个大专,迷上了炒股,炒期货,从来没出去工作过一天。

    刚开始挣了点钱,后来亏的一塌糊涂,差点连家底都亏光。好在他爷爷有魄力,号召全家人出资给他平仓,才没陷入债务危机。

    可见炒股这玩意儿,没点常识,真不能随便玩。

    吃完饭,李青香又开始做发圈,发卡,发带,她也没数做了多少,反正就是做,埋头做,卖的时候看着点,别让人顺走就成。

    至于做了多少,她也懒得去数。

    家里的碎布头处理完,准备去供销社看看有没有碎布。买布做衣服的确挣的多,但是要布票,她家里的布票攒了一些,够做几件衣服的。

    之后想接着卖怕是不行,没那么多布票。供销社的布头肯定不要布票,她买来,做成头饰拿出去卖,也能挣不少。

    等以后买布不要票了,她再慢慢扩张自己的小生意。

    她年纪大了,不贪心,挣个养老钱就行。

    洋洋吃完面条困了,都不需要李青香管,自己脱了外头的罩衫,叠好,放在她的小床上。搬来一条矮凳子,脱了鞋,踩在凳子上,爬上去睡。

    瞧着这么乖巧的孩子,她满心满眼的疼爱。洋洋比别的孩子心思细腻,能自己做的尽量自己做,做不了的才会开口央求。

    看她睡着了,李青香轻手轻脚过去,将她的身上的薄被子拉好,低头亲了亲她红扑扑的脸蛋,笑着走了。

    她要去趟供销社,看能不能买点碎布头。

    大中午的,供销社没啥人,李青香时常去买东西,大家都熟。

    “李大妈!今天买点啥?”

    都在一个镇上住着,营业员心里很清楚李青香的购买能力,看见她来,十分热情。李青香家里日子宽裕,几个孩子都有工作,男人还是油库主任,吃喝不愁。

    供销社有啥好东西,她买的最多,算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户。

    “想买点你们不要的碎布,小张!能不能给我寻点出来?”

    “碎布?你要那玩意儿干啥?”营业员张春红意外地问。

    李青香没有明说,笑了笑:“我有用,你帮我找找,有多少我要多少。”

    张春红推开柜台后边一个小房间,拉出一麻袋:“这段时间剩下来的布头都在这儿了,你如果要,我去后头问问办公室主任,看怎么算钱。”

    望着那一麻袋碎布头,李青香心里乐开了花,当即眉开眼笑。

    “可以,你去问,我全要。”

    张春红刚要走,又被李青香喊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