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第十章 沉淀
距邢承恩上岛第二个月时,王海带了一批人回来了,大概四百多人。
王进一直跟在身边没敢离开,只能派遣王海去将其余人和家小都接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算是彻底上了邢承恩这条船。
这是好事,王进等人打过北伐,算得上是精锐,李六魁等人就要差上一些。
可李六魁他们海战就要比王进精通,他们双方私下交流过,陆战三五十人打不过王进十人。
一旦到了海船上王进等人就要抓瞎,不是李六魁等人对手。
双方这也算是互补吧,海军和陆军的苗子已经开始成型。
李六魁他们开始同邢承恩后买的奴隶学习大飞的操作,三角帆和中式帆还是不一样的。
中式船和阿拉伯帆船差别挺大的,李六魁还有的学。
李六魁能成为岛上人的老大,一个主要原因是他懂航海术。
宋代的海员已经懂得利用星体与海面的夹角来定位船舶所处的纬度。
宋人能够横渡印度洋而不是沿岸行驶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周去在《岭外代答》中描述:“麻离拔国,自兰里发船,六十日顺风,方到此国。”
里面描述的兰里--麻离拔的印度洋直达航线,横跨2500公里,所以说,宋人已经能做到远洋横渡。
兰里,今苏门答腊岛西北的亚齐。
麻离拔国,现今的亚拉伯岛中部。
天文航海技术除了用肉眼观测之外,宋朝人也开发了相应的仪器辅助观测。
根据记载,南宋初年,有一个叫林之平(不是金庸小说里的林平之)监察史,曾经提到过一种叫作“望斗”的北斗七星观察仪,这个观测仪可以测定北斗七星的位置与高度,将星体的高度、夹角等数据进行量化,以计算船舶所处的纬度。
这个“望斗”与明朝人马怀德所保存的“牵星板”机理相通。
大海茫茫,天气好的时候,人们还能从太阳星辰中判断方向,但若遇到风雨大作的天气,就无法判断方向了。
在大海中失去方向,后果有多严重,就算是未亲身经历过的人都可以想象。
于是宋朝人就把指南针带上了海船,以航海罗盘和天文观测结合作为方向判断。
同时通过了贸易,将这一技术带到了中亚和欧洲,引出欧洲所谓的大航海时代。
远洋邢承恩还做不到,但是这个技术还是要普及的。
李六魁开始并不愿意传授,邢承恩不得已叫过他来,提点了一下。
“李都头,我们现在有三条大船,你觉得我日后会有多少条船?”
“团练本事,小人不敢揣测,但几十条船当不是问题。”
“好,就如李都头所说有几十条船,船上当有领航当头之人,李都头希望此人是平湖人还是我在外边招募呢?”
“这……团练睿智,倒是小的着相了,幸得团练提点,小人知道如何做了。”
李六魁得了提醒之后,不在矜持,开始全心全意教授航海之术。
两月之后,学习进度开始出现差异,接受能力强的编入加强班,伙食待遇提升,其余人等还在普通班待着。
邢承恩宣布以后每月一考,进步奖,退步罚。
如此一来,很多孩子不在摸鱼,开始发奋图强,学习氛围开始成良性循环。
可有些孩子在学习上没天赋,王进开始加强他们的军事训练,以后当护卫或者水手也是出路。
石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文化课学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军事课也是一样,唯独在打架上没输过。
嘚,妥妥一护卫型人才。
邢承恩无奈,王进却是开心不已,用心教石头近身搏杀之术,
“你家少爷的安全可全要靠你了,你可要用心学。”
石头闻言学的更是用心,搏杀、防护、长短武器技能点了一堆。
晴雪本就识字,现在进度自然快,数学方面更是用心用功,学的很好,居然能很快理解负数和零。
别怀疑,很多孩童根本理解不了,邢承恩也是抓狂。
邢承恩发现小孩子更容易学习,可能是因为世界观还没有成型,想象力更大一些,年纪大些的孩子就开始吃力。
看短视频一个娃娃就能把家长逼疯,现在自己带着差不多两百个,我克制,还是不要想了,要不然掉头发了!
邢承恩购入大量的米面肉,孩子们吃的很不错,两个月下来都看着精神得很,和以前不一样了。
就连买的家奴也都不再是菜色,身体健康起来。
正所谓今日少年郎,他日羽林郎,邢承恩看着这些班底成长,心里自是开心。
李六魁等人还在训练,邢承恩这一个月一直尝试铸炮,海上想要出头,炮是关键,造枪要点的科技树太多了,在海上还不如弩机有用。
原本想搞1776年的3磅野战炮,三磅炮十分轻便,在战争中可以迅速搬上战场,向敌人的军队或堡垒开火,法军用了都说好。
铸铁好练得很,老家自古就是煤铁之乡,家家户户都会这一手,小时候没少见土高炉炼铁,炼焦更是平常事,就在穿越前球墨井盖和球墨管也是畅销全国。
可惜炼焦炭产生的气体都浪费了,焦油,氨气,苯酚,苦味酸这些都浪费了。
唯独炼钢需要加个转炉,一炉十个小时,热鼓风机和进风口好说,缺点是没有水利机械,快把匠户们累死。
没有温度计,温度都不知道能不能到1600以上,邢承恩也是靠老天爷赏脸。
炼一炉钢水就这样了,还是简易版的高碳钢或者低碳钢,邢承恩也控制不好二氧化碳的转化情况,只能练出来是啥就用啥。
别说吹氧,就问这时节怎么搞纯氧?还是能大量浪费的!
炼钢可以完成,造炮可就真不会了,这东西没经验,邢承恩画的图纸可真不怎么样,还需要军匠揣摩。
还是王进带来的人有懂造炮的,唤王显,大炮这才有了点影子。
黑火药已经搞定,就是受潮是个问题,木炭好办,硝在泉州能买到,制冰都在用,唯有硫磺价比黄金,买不起啊。
占领东南亚的理由又多了一个,印尼的硫磺啊!
造出好的火药,步步都有诀窍。
首先,火药用的木炭一般是用柳树烧的,但欧洲人发现,用赤杨或欧洲鼠李更好。
用恰当的温度焖烧恰当的时间,才能得到最适合做火药的木炭。
硫磺一般用纯净硫磺,如硫磺不纯,就得蒸发后重新结晶。
不纯的硝石也得溶解加工,提取出纯的结晶。
早期的火药像面粉,加工时飘扬的粉尘容易爆炸。
欧洲人混合粉末时加水、酒或硝溶液,将“面粉”做成“糕饼”;再碾碎糕饼,然后用青铜或石头的磨床,将其破碎成谷粒大小。
再过筛,分出各种规格的火药颗粒,小的如黄米,大的如麦丽素,这就是“麦粒”火药了。
这一套工艺不仅安全,而且有利于硝溶液渗入木炭多孔结构。
“麦粒”比起粉末燃烧效率高2倍,就好像枝条比锯末更容易燃烧一样。
硝石和硫磺的提纯邢承恩能做到,但是大规模就难了,木炭只能试验了,多搞些木材试验那种合适,柳树知道,赤杨或欧洲鼠李是个啥?听名字应该南宋没有。
难怪后来英军缴获清军的黑火药都不用,提纯就是问题,科学配比说的容易,提纯做不到,最佳配比就是笑话。
可惜铸炮还是失败,邢承恩翻了资料才知道钢炮需要万吨锻压机,旋转精锻机,深孔镗床……
放弃,再来,这次先找穿越当前时代能造的炮再说其他。
很多答案说穿越神器m1857型12磅野战炮是最优选择。
这炮也叫拿破仑炮,一门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的炮管长66英寸(1.676米14.3倍口径),炮身重1227磅(556.57公斤)左右车轮直径57英寸(1.45米),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2445磅(1109公斤)。
全炮组合(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共重3865磅(约合1750公斤)。
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
它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炮膛的尺寸、火力、机动性和较轻的重量。
其中炮膛的尺寸直接关系到炮弹的效用。
在攻击远距离目标时,要发射实心炮弹,以此来打击敌方炮兵阵地、密集部队和类似的大型目标(比方说建筑物)。
一发实心炮弹就足以将大群的步兵变成血肉模糊的残躯断臂。
最关键的是他是青铜铸造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现在铜就是钱,这是拿钱换炮啊!
最后大炮玩的还是青铜,炼的钢变成冷兵器,看着王进他们拿着刀一个个乐呵呵的样子,邢承恩也是无语。
费尽心机炼的钢感觉无用武之地了,不过做成刀枪也能接受,就是总感觉有点可惜。
无缝钢管啊,前置科技太多,点不起来。
弩炮?悬臂投石机?邢承恩脑子也是闪过念头最后还是放弃了。
别跟猴子掰玉米,弄一路丢一路了。
就定青铜炮了,搞钱搞钱!
王进一直跟在身边没敢离开,只能派遣王海去将其余人和家小都接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算是彻底上了邢承恩这条船。
这是好事,王进等人打过北伐,算得上是精锐,李六魁等人就要差上一些。
可李六魁他们海战就要比王进精通,他们双方私下交流过,陆战三五十人打不过王进十人。
一旦到了海船上王进等人就要抓瞎,不是李六魁等人对手。
双方这也算是互补吧,海军和陆军的苗子已经开始成型。
李六魁他们开始同邢承恩后买的奴隶学习大飞的操作,三角帆和中式帆还是不一样的。
中式船和阿拉伯帆船差别挺大的,李六魁还有的学。
李六魁能成为岛上人的老大,一个主要原因是他懂航海术。
宋代的海员已经懂得利用星体与海面的夹角来定位船舶所处的纬度。
宋人能够横渡印度洋而不是沿岸行驶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周去在《岭外代答》中描述:“麻离拔国,自兰里发船,六十日顺风,方到此国。”
里面描述的兰里--麻离拔的印度洋直达航线,横跨2500公里,所以说,宋人已经能做到远洋横渡。
兰里,今苏门答腊岛西北的亚齐。
麻离拔国,现今的亚拉伯岛中部。
天文航海技术除了用肉眼观测之外,宋朝人也开发了相应的仪器辅助观测。
根据记载,南宋初年,有一个叫林之平(不是金庸小说里的林平之)监察史,曾经提到过一种叫作“望斗”的北斗七星观察仪,这个观测仪可以测定北斗七星的位置与高度,将星体的高度、夹角等数据进行量化,以计算船舶所处的纬度。
这个“望斗”与明朝人马怀德所保存的“牵星板”机理相通。
大海茫茫,天气好的时候,人们还能从太阳星辰中判断方向,但若遇到风雨大作的天气,就无法判断方向了。
在大海中失去方向,后果有多严重,就算是未亲身经历过的人都可以想象。
于是宋朝人就把指南针带上了海船,以航海罗盘和天文观测结合作为方向判断。
同时通过了贸易,将这一技术带到了中亚和欧洲,引出欧洲所谓的大航海时代。
远洋邢承恩还做不到,但是这个技术还是要普及的。
李六魁开始并不愿意传授,邢承恩不得已叫过他来,提点了一下。
“李都头,我们现在有三条大船,你觉得我日后会有多少条船?”
“团练本事,小人不敢揣测,但几十条船当不是问题。”
“好,就如李都头所说有几十条船,船上当有领航当头之人,李都头希望此人是平湖人还是我在外边招募呢?”
“这……团练睿智,倒是小的着相了,幸得团练提点,小人知道如何做了。”
李六魁得了提醒之后,不在矜持,开始全心全意教授航海之术。
两月之后,学习进度开始出现差异,接受能力强的编入加强班,伙食待遇提升,其余人等还在普通班待着。
邢承恩宣布以后每月一考,进步奖,退步罚。
如此一来,很多孩子不在摸鱼,开始发奋图强,学习氛围开始成良性循环。
可有些孩子在学习上没天赋,王进开始加强他们的军事训练,以后当护卫或者水手也是出路。
石头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文化课学啥啥不行,干饭第一名,军事课也是一样,唯独在打架上没输过。
嘚,妥妥一护卫型人才。
邢承恩无奈,王进却是开心不已,用心教石头近身搏杀之术,
“你家少爷的安全可全要靠你了,你可要用心学。”
石头闻言学的更是用心,搏杀、防护、长短武器技能点了一堆。
晴雪本就识字,现在进度自然快,数学方面更是用心用功,学的很好,居然能很快理解负数和零。
别怀疑,很多孩童根本理解不了,邢承恩也是抓狂。
邢承恩发现小孩子更容易学习,可能是因为世界观还没有成型,想象力更大一些,年纪大些的孩子就开始吃力。
看短视频一个娃娃就能把家长逼疯,现在自己带着差不多两百个,我克制,还是不要想了,要不然掉头发了!
邢承恩购入大量的米面肉,孩子们吃的很不错,两个月下来都看着精神得很,和以前不一样了。
就连买的家奴也都不再是菜色,身体健康起来。
正所谓今日少年郎,他日羽林郎,邢承恩看着这些班底成长,心里自是开心。
李六魁等人还在训练,邢承恩这一个月一直尝试铸炮,海上想要出头,炮是关键,造枪要点的科技树太多了,在海上还不如弩机有用。
原本想搞1776年的3磅野战炮,三磅炮十分轻便,在战争中可以迅速搬上战场,向敌人的军队或堡垒开火,法军用了都说好。
铸铁好练得很,老家自古就是煤铁之乡,家家户户都会这一手,小时候没少见土高炉炼铁,炼焦更是平常事,就在穿越前球墨井盖和球墨管也是畅销全国。
可惜炼焦炭产生的气体都浪费了,焦油,氨气,苯酚,苦味酸这些都浪费了。
唯独炼钢需要加个转炉,一炉十个小时,热鼓风机和进风口好说,缺点是没有水利机械,快把匠户们累死。
没有温度计,温度都不知道能不能到1600以上,邢承恩也是靠老天爷赏脸。
炼一炉钢水就这样了,还是简易版的高碳钢或者低碳钢,邢承恩也控制不好二氧化碳的转化情况,只能练出来是啥就用啥。
别说吹氧,就问这时节怎么搞纯氧?还是能大量浪费的!
炼钢可以完成,造炮可就真不会了,这东西没经验,邢承恩画的图纸可真不怎么样,还需要军匠揣摩。
还是王进带来的人有懂造炮的,唤王显,大炮这才有了点影子。
黑火药已经搞定,就是受潮是个问题,木炭好办,硝在泉州能买到,制冰都在用,唯有硫磺价比黄金,买不起啊。
占领东南亚的理由又多了一个,印尼的硫磺啊!
造出好的火药,步步都有诀窍。
首先,火药用的木炭一般是用柳树烧的,但欧洲人发现,用赤杨或欧洲鼠李更好。
用恰当的温度焖烧恰当的时间,才能得到最适合做火药的木炭。
硫磺一般用纯净硫磺,如硫磺不纯,就得蒸发后重新结晶。
不纯的硝石也得溶解加工,提取出纯的结晶。
早期的火药像面粉,加工时飘扬的粉尘容易爆炸。
欧洲人混合粉末时加水、酒或硝溶液,将“面粉”做成“糕饼”;再碾碎糕饼,然后用青铜或石头的磨床,将其破碎成谷粒大小。
再过筛,分出各种规格的火药颗粒,小的如黄米,大的如麦丽素,这就是“麦粒”火药了。
这一套工艺不仅安全,而且有利于硝溶液渗入木炭多孔结构。
“麦粒”比起粉末燃烧效率高2倍,就好像枝条比锯末更容易燃烧一样。
硝石和硫磺的提纯邢承恩能做到,但是大规模就难了,木炭只能试验了,多搞些木材试验那种合适,柳树知道,赤杨或欧洲鼠李是个啥?听名字应该南宋没有。
难怪后来英军缴获清军的黑火药都不用,提纯就是问题,科学配比说的容易,提纯做不到,最佳配比就是笑话。
可惜铸炮还是失败,邢承恩翻了资料才知道钢炮需要万吨锻压机,旋转精锻机,深孔镗床……
放弃,再来,这次先找穿越当前时代能造的炮再说其他。
很多答案说穿越神器m1857型12磅野战炮是最优选择。
这炮也叫拿破仑炮,一门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的炮管长66英寸(1.676米14.3倍口径),炮身重1227磅(556.57公斤)左右车轮直径57英寸(1.45米),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2445磅(1109公斤)。
全炮组合(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共重3865磅(约合1750公斤)。
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
它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炮膛的尺寸、火力、机动性和较轻的重量。
其中炮膛的尺寸直接关系到炮弹的效用。
在攻击远距离目标时,要发射实心炮弹,以此来打击敌方炮兵阵地、密集部队和类似的大型目标(比方说建筑物)。
一发实心炮弹就足以将大群的步兵变成血肉模糊的残躯断臂。
最关键的是他是青铜铸造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现在铜就是钱,这是拿钱换炮啊!
最后大炮玩的还是青铜,炼的钢变成冷兵器,看着王进他们拿着刀一个个乐呵呵的样子,邢承恩也是无语。
费尽心机炼的钢感觉无用武之地了,不过做成刀枪也能接受,就是总感觉有点可惜。
无缝钢管啊,前置科技太多,点不起来。
弩炮?悬臂投石机?邢承恩脑子也是闪过念头最后还是放弃了。
别跟猴子掰玉米,弄一路丢一路了。
就定青铜炮了,搞钱搞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