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第四十九章 谈心
热门推荐:
菩提老祖传
篮坛:我在NBA加点成超巨
万妖之尊欠初恋一个告别
剑荡诸天万界
征战八年龙王回归
千年女鬼为我所用
末世被赶出家门,我反手打造堡垒
穿越三国开局获得五神将
异能迷雾之混沌危机
邢承恩和众人推心置腹谈了一下大家的处境和未来的发展,大家也都对此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这样的民主生活会应该常开,可以统一一下思想。
“二哥儿,老朽有一事还要请教,望二哥儿解惑。”
“族叔,有事儿就说,我还年幼,有考虑不稳妥的地方还需要你们多提点呢,咱们商量着来。”
看着邢国举不安的神色,邢承恩赶紧安族叔的心,人家肯和自己说真话这是真的信任自己了。
“老朽看二哥儿土地使用的法子像唐时的均田制,可是天下土地终究是有限的,人口多了不够分最后晚唐的悲剧不可不防啊!”
唐朝的繁荣,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
均田制,最早是北魏冯太后推行,主要措施就是国家将土地按照相对平均的数额分发给农民。
土地分配后,土地依然属于国家,农民无法买卖,只能够耕种,和后世的土地制度有点像。
均田制的推行可以抑制土地兼并,保障下层百姓的利益。
唐朝建立后,均田制在全国推行。
在这种土地制度的作用下,唐朝的经济持续发展了100多年。
和均田制配合的就是府兵制。
府兵制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创立的,主要特点就是兵农合一。
府兵制的推行,可以增加军队的数量,同时减少军费开支,适合一个朝代建立早期推行。
均田制和府兵制成为了唐朝统治的两大支柱。
在唐朝初期,河东、关中、陇西的军府数量达到了443个,占据全国四分之三。
如此,唐朝大部分军队都驻扎于关中和附近,唐朝的统治可谓安如磐石。
唐朝前期,府兵制的战斗力也相当强悍,他们的脚步遍布整个大漠、西域,消灭了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高丽等一个个强大的政权。
可到了唐玄宗时期,唐的人口达到8000万,官员枉法兼并土地更加严重,国家掌握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但是人口却不断增加,均田制分配的土地份额已经严重不足。
不过国家还要征收足额的租庸调,百姓的负担加重了。
土地份额不足,府兵的积极性就严重下滑,所以从唐高宗后期开始,唐朝对外战争是败多胜少,甚至还有一些府兵逃了。
唐玄宗上台后,为了维护旧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徙;
二是检括客户,听其所在落籍;
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
但是,这些措施都失败了。
因此,开元年间表面繁荣,但是内部却暗藏危机。
在这几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失败了,而募流民客户为兵的办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解决了社会问题,却使这批人渐渐成为雇佣兵而不可卒去。
于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已经没有战斗力。
749年,府兵制直接被废除。
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也就是向全国招募正规军。
早在武则天时代,募兵制就开始推行。
募兵的目的比较明确,那就是对付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武则天时代以来,吐蕃、后突厥强盛。
契丹常常叛乱,唐朝不得不将大量的军队驻扎于北方边疆。
如此,就改变了唐朝的军队布局,形成了“外重内轻”“守外轻内”的局面。
唐朝的主要对手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经常处于流动作战中,常规的战争方法难以应付。
中原王朝对付游牧民族的主要方法,那就是在长城一线屯田、屯军。在北魏时期,开始在漠南设置六镇,此为军镇的开端。
唐朝也继承了军镇制度。唐朝为了适应边防需求,于684年开始在军镇设立节度使,由统领当地军队的都督兼任。
唐朝前期,军镇的军队主要由府兵构成,而将帅则是临时任命。
但是这种制度的机动性较差,在动员、训练的过程就浪费了大量时间,不利于抵抗游牧民族的突然袭击。
从677年开始,武则天开始招募军队驻扎河西走廊,西域,这些军队是长期驻扎,而将领也是长期不变。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对付突厥和吐蕃,所以被继承下来。
邢承恩现在实行土地国有,耕地一人十亩很像均田制,军制采用的是募兵制,和唐朝藩镇很像,所以邢国举才有些疑惑。
而且人家说的也是实话,国家实力强大人口自然会增长,均田制必然会不够分,而且封建王朝很难抑制土地兼并,这个均田制度最终会因为地不够分而走向消亡。
“族叔,您看咱大宋海贸之利比种田如何?”
“当然是海贸之利丰厚,人人都希望参与其中,只是海贸之利虽大但是风险也大,还是田产铺子稳定啊!而且海贸这行当百姓很难参与进来,都是权贵在做。”
“田产的产出有农业合作社统一收购,不得私人买卖,而且粮食收购价格都是统一的,这利益能有多少?”
“二哥儿,如果别的地方粮价高,百姓肯定会去其他地方卖的,咱江浙百姓往金国密州卖米的少吗?”
“这就需要咱们的海军出动打击走私了,而且这是需要海船才能办成的事情,船厂可是在咱们手里,岛上的人去哪里搞船?”
“这只要有利益,人家还是会想办法去做的,最关键的是朝廷海禁啊!”
“所以我要把大家引入海贸里边来啊,咱们有白糖,有钢铁,还有高度酒,这些可以开放大家加入,再有海贸收益,土地的那点收益可就看不上眼了,商业才是财富聚集地啊。”
唐朝不需要海禁,因为唐朝的民间工商业远落后于官营工商业;从宋朝才开始出现海禁政策,但海禁不是禁止海贸,而是禁止民间私自海贸,官府想要垄断海贸利润。
邢承恩想要的是全民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推动大航海。
“二哥儿想的长远就好,可能是老朽跟不上二哥儿的思路了,不过商业确实是暴利啊,可是二哥儿不担心商人做大不利于统治?自古都是重农抑商啊!”
“族叔,这个制度下最大的商人是我们自己啊,船是我们造的,物资是我们生产的,销售是我们在做啊!税收也是我们在缴纳。”
邢承恩现在的模式是不健康的,以后需要分离的,可是现在还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要不然政府财政就是亏损。
“咱们的军制采用募兵制,这是需要商业税收来维持的,商业税收才是我们未来的重心,农业税保证粮食储备安全就可以了,甚至要靠商业税收补贴农业让农业生产只有微利,这样把人从土地解绑出来,成为工厂作坊里的工人,没人耕种土地再多也无用了。”
宋朝经济发达,甚至远超盛唐,宋朝人林勋在《本政书》中指出,宋二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
宋朝疆域比唐朝小得多,岁入却大很多,原因在哪?
就在于商贸发达!
宋朝不光外贸做得出色,内需也很强劲。
不信回头再去找下《清明上河图》,仔细看,运河繁忙,沿街商铺鳞次栉比、甚至已经出现了品牌连锁等市场化概念。
宋朝的经济相对于唐朝,经济增长迅猛得多。
在盛世王朝生产关系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要保证大国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满足四个最基本的条件:自由化的市场、稳健的货币政策、安全的内部环境、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其中,市场是核心内容、货币是循环手段、环境是信心保证、劳动力是根本基础。
后世如果社会没有有效消费能力,衰退是必然的。
而现实却是,企业为了资本积累疯狂从供给端把巨量人类劳动占有并物化,将所谓低端蚝菜死死地榨干,另一方面却发现消费端已经找不到买家有实力消费掉,典型的就是成千上万的商品资本库存堆积了。
因为在供给端打工卖劳动、卖生命,去生产商品的,和最迫切需要这些商品效用的使用价值的,是同一批人,是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体力和脑力无产者。
所以,这种生产关系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用工难和广大灵活就业的矛盾。
后世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房地产企业卖不出去产品,没生意负债累累,同时广大消费者花光半辈子积蓄也买不到房子之间的魔幻现实。
这不正是:那屡见不鲜的富者手上的产品多到几辈子都用不完,而大量精神贫瘠物质窘迫的普通人花大笔血汗钱也买不起这些产品。
老百姓不是没有需求,而且对住得上房、看得起病、买得起车等等的需求非常强烈,然而本该用来实现需求,实现使用价值而要让渡的价值早就在工作中被老板提前抽走了。
把你的价值物化成一个又一个本该属于你的但又你买不起的商品,你不买就借钱让你买,透支你一辈子的劳动时间。
事实上,没有人不明白这种事关人心向背、事关政治合法性的大问题,但古往今来的兴衰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刀没架到脖子上,既得利益者宁可自家粮仓发霉腐烂也绝不会施舍穷鬼半粒。
于是王朝的覆灭和经济危机的发生都事关于此时此刻的生产关系。
“如此,倒是老朽多想了,且看二哥儿手段吧,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了,二哥儿心中有计划就好。”
邢国举倒是希望再看看情况。
“二哥儿,老朽有一事还要请教,望二哥儿解惑。”
“族叔,有事儿就说,我还年幼,有考虑不稳妥的地方还需要你们多提点呢,咱们商量着来。”
看着邢国举不安的神色,邢承恩赶紧安族叔的心,人家肯和自己说真话这是真的信任自己了。
“老朽看二哥儿土地使用的法子像唐时的均田制,可是天下土地终究是有限的,人口多了不够分最后晚唐的悲剧不可不防啊!”
唐朝的繁荣,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
均田制,最早是北魏冯太后推行,主要措施就是国家将土地按照相对平均的数额分发给农民。
土地分配后,土地依然属于国家,农民无法买卖,只能够耕种,和后世的土地制度有点像。
均田制的推行可以抑制土地兼并,保障下层百姓的利益。
唐朝建立后,均田制在全国推行。
在这种土地制度的作用下,唐朝的经济持续发展了100多年。
和均田制配合的就是府兵制。
府兵制是北周奠基人宇文泰创立的,主要特点就是兵农合一。
府兵制的推行,可以增加军队的数量,同时减少军费开支,适合一个朝代建立早期推行。
均田制和府兵制成为了唐朝统治的两大支柱。
在唐朝初期,河东、关中、陇西的军府数量达到了443个,占据全国四分之三。
如此,唐朝大部分军队都驻扎于关中和附近,唐朝的统治可谓安如磐石。
唐朝前期,府兵制的战斗力也相当强悍,他们的脚步遍布整个大漠、西域,消灭了东突厥、西突厥、薛延陀、高丽等一个个强大的政权。
可到了唐玄宗时期,唐的人口达到8000万,官员枉法兼并土地更加严重,国家掌握的土地面积不断减少,但是人口却不断增加,均田制分配的土地份额已经严重不足。
不过国家还要征收足额的租庸调,百姓的负担加重了。
土地份额不足,府兵的积极性就严重下滑,所以从唐高宗后期开始,唐朝对外战争是败多胜少,甚至还有一些府兵逃了。
唐玄宗上台后,为了维护旧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重申均田法令,严禁流徙;
二是检括客户,听其所在落籍;
三是招募流民客户充军。
但是,这些措施都失败了。
因此,开元年间表面繁荣,但是内部却暗藏危机。
在这几种办法中,前两种都失败了,而募流民客户为兵的办法虽能诱得“通逃者”“争出应募”,暂时解决了社会问题,却使这批人渐渐成为雇佣兵而不可卒去。
于是,由于均田制度的崩溃,导致了唐兵制从府兵的征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唐玄宗时期,府兵制已经没有战斗力。
749年,府兵制直接被废除。
代替府兵制的是募兵制,也就是向全国招募正规军。
早在武则天时代,募兵制就开始推行。
募兵的目的比较明确,那就是对付北方强大的游牧民族,武则天时代以来,吐蕃、后突厥强盛。
契丹常常叛乱,唐朝不得不将大量的军队驻扎于北方边疆。
如此,就改变了唐朝的军队布局,形成了“外重内轻”“守外轻内”的局面。
唐朝的主要对手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经常处于流动作战中,常规的战争方法难以应付。
中原王朝对付游牧民族的主要方法,那就是在长城一线屯田、屯军。在北魏时期,开始在漠南设置六镇,此为军镇的开端。
唐朝也继承了军镇制度。唐朝为了适应边防需求,于684年开始在军镇设立节度使,由统领当地军队的都督兼任。
唐朝前期,军镇的军队主要由府兵构成,而将帅则是临时任命。
但是这种制度的机动性较差,在动员、训练的过程就浪费了大量时间,不利于抵抗游牧民族的突然袭击。
从677年开始,武则天开始招募军队驻扎河西走廊,西域,这些军队是长期驻扎,而将领也是长期不变。
这种模式可以有效对付突厥和吐蕃,所以被继承下来。
邢承恩现在实行土地国有,耕地一人十亩很像均田制,军制采用的是募兵制,和唐朝藩镇很像,所以邢国举才有些疑惑。
而且人家说的也是实话,国家实力强大人口自然会增长,均田制必然会不够分,而且封建王朝很难抑制土地兼并,这个均田制度最终会因为地不够分而走向消亡。
“族叔,您看咱大宋海贸之利比种田如何?”
“当然是海贸之利丰厚,人人都希望参与其中,只是海贸之利虽大但是风险也大,还是田产铺子稳定啊!而且海贸这行当百姓很难参与进来,都是权贵在做。”
“田产的产出有农业合作社统一收购,不得私人买卖,而且粮食收购价格都是统一的,这利益能有多少?”
“二哥儿,如果别的地方粮价高,百姓肯定会去其他地方卖的,咱江浙百姓往金国密州卖米的少吗?”
“这就需要咱们的海军出动打击走私了,而且这是需要海船才能办成的事情,船厂可是在咱们手里,岛上的人去哪里搞船?”
“这只要有利益,人家还是会想办法去做的,最关键的是朝廷海禁啊!”
“所以我要把大家引入海贸里边来啊,咱们有白糖,有钢铁,还有高度酒,这些可以开放大家加入,再有海贸收益,土地的那点收益可就看不上眼了,商业才是财富聚集地啊。”
唐朝不需要海禁,因为唐朝的民间工商业远落后于官营工商业;从宋朝才开始出现海禁政策,但海禁不是禁止海贸,而是禁止民间私自海贸,官府想要垄断海贸利润。
邢承恩想要的是全民参与进来,这样才能推动大航海。
“二哥儿想的长远就好,可能是老朽跟不上二哥儿的思路了,不过商业确实是暴利啊,可是二哥儿不担心商人做大不利于统治?自古都是重农抑商啊!”
“族叔,这个制度下最大的商人是我们自己啊,船是我们造的,物资是我们生产的,销售是我们在做啊!税收也是我们在缴纳。”
邢承恩现在的模式是不健康的,以后需要分离的,可是现在还需要扶上马送一程,要不然政府财政就是亏损。
“咱们的军制采用募兵制,这是需要商业税收来维持的,商业税收才是我们未来的重心,农业税保证粮食储备安全就可以了,甚至要靠商业税收补贴农业让农业生产只有微利,这样把人从土地解绑出来,成为工厂作坊里的工人,没人耕种土地再多也无用了。”
宋朝经济发达,甚至远超盛唐,宋朝人林勋在《本政书》中指出,宋二税之数,视唐增至七倍。
宋朝疆域比唐朝小得多,岁入却大很多,原因在哪?
就在于商贸发达!
宋朝不光外贸做得出色,内需也很强劲。
不信回头再去找下《清明上河图》,仔细看,运河繁忙,沿街商铺鳞次栉比、甚至已经出现了品牌连锁等市场化概念。
宋朝的经济相对于唐朝,经济增长迅猛得多。
在盛世王朝生产关系占绝对主导地位的历史时期,要保证大国经济快速发展,必须满足四个最基本的条件:自由化的市场、稳健的货币政策、安全的内部环境、充沛的劳动力资源。其中,市场是核心内容、货币是循环手段、环境是信心保证、劳动力是根本基础。
后世如果社会没有有效消费能力,衰退是必然的。
而现实却是,企业为了资本积累疯狂从供给端把巨量人类劳动占有并物化,将所谓低端蚝菜死死地榨干,另一方面却发现消费端已经找不到买家有实力消费掉,典型的就是成千上万的商品资本库存堆积了。
因为在供给端打工卖劳动、卖生命,去生产商品的,和最迫切需要这些商品效用的使用价值的,是同一批人,是占人口总数90%以上的体力和脑力无产者。
所以,这种生产关系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和相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用工难和广大灵活就业的矛盾。
后世一个典型表现就是房地产企业卖不出去产品,没生意负债累累,同时广大消费者花光半辈子积蓄也买不到房子之间的魔幻现实。
这不正是:那屡见不鲜的富者手上的产品多到几辈子都用不完,而大量精神贫瘠物质窘迫的普通人花大笔血汗钱也买不起这些产品。
老百姓不是没有需求,而且对住得上房、看得起病、买得起车等等的需求非常强烈,然而本该用来实现需求,实现使用价值而要让渡的价值早就在工作中被老板提前抽走了。
把你的价值物化成一个又一个本该属于你的但又你买不起的商品,你不买就借钱让你买,透支你一辈子的劳动时间。
事实上,没有人不明白这种事关人心向背、事关政治合法性的大问题,但古往今来的兴衰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刀没架到脖子上,既得利益者宁可自家粮仓发霉腐烂也绝不会施舍穷鬼半粒。
于是王朝的覆灭和经济危机的发生都事关于此时此刻的生产关系。
“如此,倒是老朽多想了,且看二哥儿手段吧,现在说这些还有些早了,二哥儿心中有计划就好。”
邢国举倒是希望再看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