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第一百零四章 乡镇
热门推荐:
菩提老祖传
篮坛:我在NBA加点成超巨
万妖之尊欠初恋一个告别
剑荡诸天万界
征战八年龙王回归
千年女鬼为我所用
末世被赶出家门,我反手打造堡垒
穿越三国开局获得五神将
异能迷雾之混沌危机
顾平之所以让利给知州也是唯一的路,市舶司本身采买就是人家的分内事,宗室更是船队众多,多你一个不多,还来分我宗室的蛋糕,青天白日的别做梦了。
只有泉州知州位子换的快,对这新财源会感兴趣,如今一试,果然成了。
隔了两日,王管家又在春风楼宴请顾平,双方都有意合作,没多长时间就把事情定了下来,之后两人自是把酒言欢,看小娘子热舞,一时间好不畅快。
等消息穿回琉求之时,邢承恩才知道自己虚惊一场,但是与知州利益绑定到算是意外之喜。
有知州做保护伞,如此可以安排日本的货物去泉州交易了,别的不说光是茶叶就能去金国换不少人口,琉求缺人啊。
……
邢承恩坐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绿色的山峦重叠,稍近有各种块状的田地和零星的十几户人家。
入眼的尽是清新的绿色。
邢承恩躺在一棵大树下,当风在耳边轻声说话的时候,身边的绿色的植物就会不住的点头,有种无边闲适的感觉。
这是一棵巨大的榕树,躺在它的下面,阳光温柔的从树枝的间隙中透过来,有种七彩的光晕。风过处,树枝开始左右的轻摇,好像在细语。
邢承恩喜欢这种细语感,让他有种远离尘世的宁静。
恍惚间听有人的脚步从远而近,然后在邢承恩旁边停下了。
“何事?”
邢承恩没有看就知道是晴雪来了。
“二哥儿,去泉州交易的船回来了,日本的货物销售一空,现在正是新茶上市的时节,顾平购入了大量茶引准备跑一趟金国。”
宋代的茶,一般情况下为政府垄断专卖。
正所谓:“天下茶皆禁,唯川、陕、广听民自卖,不得出境”。也就是说,除去川陕、广南以外,其余地方的茶一律实行禁榷制度。
东南茶中,一方面出了建茶这样的精品,同时,也有着大量的普通茶叶参与流通。
邢承恩自然是可以交易的,交引铺子里就有卖茶引的,官方统一的买卖茶价格为:“凡买价:蜡面茶每斤自三十五钱至一百九十钱,有十六等;片茶,每大片自六十五钱至二百五钱,有五十五等;散茶,每一斤自十六钱至三十八钱五分,有五十九等……其贸鬻,蜡茶,每斤自四十七钱至四百二十钱,有十二等;片茶,自十七钱至九百一十七钱,有六十五等;散茶,自十五钱至百二十一钱,有一百九等。”
“嗯,不错,趁现在还能跑两趟,风暴季节一旦开始就不好跑了,存粮怎么样?”
“仓库存粮充足,而且有拖拉机犁地,何瑶说要是天公作美的话,今年第一季粮食亩产两石没跑,三十万亩田,一年产量够十万人吃两年的。”
“是个好消息,加大移民数量,争取在第二季耕种的时候咱琉求人口能突破十万。”
“二哥,咱们现在就有七万多人了,只要跑一趟金国肯定能达成二哥所愿。”
十万人口在后世也算个大镇了,没想到自己混成了镇长级别了。
“村镇规划提前做好,咱们人口会越来越多的,不能都聚集在安平,我看这里的试点还不错。”
“二哥误会了,这可不是咱们的试点,这里原先只是进出阿里山的休息点,帮忙的几个老人闲不住开了十几亩田,士兵也帮着建起房子才成了如今的模样!”
“挺好的,看样子阿里山的生番清缴的不错,要不这里也不会是这般风景。”
此时听到邢承恩的话语,正赶过来的王进朗声说道:
“二哥睿智,这山里如今很少见生番了,秦雷和平日清干的不错,两人憋着一口气比划呢,这附近的生番算是被剿灭了,陆战营要走很远才能找到生番了。”
“王大哥来了,有事吗?”
“二哥,没有什么事情,上次剿灭羽族,咱们人手不够没有在日月潭驻军,如今后续人员补充上来,某想着就在日月潭驻军,这样清缴生番能省几天的路程。”
“可以,不过小心生番反扑,这是生存之战,他们不会甘心失败的。”
“二哥不必担心,生番确实反扑了一次,不过被灭了,如今正好趁生番主力全灭,平日清和秦雷四处征讨,估计阿里山的生番这次是彻底没了。”
“挺好,这样咱们就能设置乡镇了,把人打散慢慢分散出去,这片平原以后就是咱的了。”
“是啊,这移民不能都聚在安平,分出去也好,就是这管理人员跟不上来啊!”
“王大哥,这块急不来,第一期的学员也快毕业了,先让他们代理着试一试,后边会好的。”
邢承恩去年办学就准备有短期培训班,一些有经验的上了年纪的人都被塞进去了,只是处理一下日常事务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大宋朝的时候,官就是官,吏就是吏,泾渭分明。像县衙的司房,捕头等,甚至衙役之类,连吏都不是。
而什么里正,保正这些乡村主管,也不是官,纯粹是宗族推选出来的。
可是如今,琉求所有的吏员,竟然全部算是官身,升迁之路全部打通。为此,曹魏时的九品制度,被邢承恩改成了十品制度,多了一个“十品”。
乡村,更是设置了乡村公所。一千户到两千户设立一乡公所,置乡正一员正九品,乡丞一员从九品,司妇使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正十品。
乡公所只有四个官员,却协助县衙征税治理,保境安民。
但这还不是最小的官衙,最小的官衙是村公所。
一百户到两百户设立一个村公所,置村正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从十品,司妇使一人从十品。
司妇使是监管生育,打击溺婴的女官,所以必须已婚已育的女子担任。
俸禄方面,最低的从十品,每季度一贯,能养活一家几口人,到了正九品的乡正,每季度三贯,已经能让几口人过的比较丰裕了。
邢承恩的厉害之一,就是打破了皇权不下乡,通过设置乡村公所,彻底让君权掌控了基层。
汉朝之后的乡村之长,并不是朝廷委任的官员,而是地方宗族和乡绅势力的代表。
所以,往往乡村之长,也是族长,地主。
这使得乡村之长为了宗族和地方利益,往往挟裹“民意”和县衙对抗,甚至多次出现乡村之长消极征税,抗税,带领百姓驱逐衙役的事件。
这极大的损害了国家的动员力,以及政令的执行度,无法有效掌控基层,让看似强大的帝国,成了泥足巨人,再也难以具备秦汉那样的动员力。
邢承恩等于是将官吏打包变成后世的公务员,俸禄全部走国家财政。
至于邢国举等人所说的会成为财政负担完全是鬼扯。
以宋朝为例,虽然一个县的官员只有几个人,看似很少,但不算官员的皂隶等小吏,都是要吃饭的,怎么办?截留税款,勒索小民,额外征税。
各级官员为了养活属员,就有借口贪墨公款,招权纳贿,导致吏治更加败坏。
结果,得利的官吏,是宗族势力,被损害的反而是国家和百姓。
历代不缺有识之士,难道真的看不到么?也不是。很多官员看到了,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会提。就算皇帝推行,他们也会反对。
很简单,物以稀为贵嘛。倘若官员数量稀少,那么他们的官位才更加宝贵,更有捞钱的法子。
倘若广大吏员都变成了官,他们的优越感就大打折扣了。
邢国举等人担心以后士大夫阶级可能会有抵触,邢承恩说我直接自己培训一批人出来,现在的学校就是为将来准备的,没有他们咱们一样有学生施政,看不惯都回家教书去吧,政事他们可以不用操心,我看到时候他们真能忍的住。
同时设立三级学堂,取代宋朝的私塾和书院。并规定,每个村设立村学堂一所,凡是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童,无论男女,必须进学。
村学堂暂设教师一人,学制四年,主要教授百家姓,千字文,农历,以及还未编写的《华夏简史》,《华夏地理》,《算术》《自然与格物》,未来还会有更多学科补充。
每乡设立乡学堂一所,学制三年。浅学经史子集和六艺,六艺中的数,骑,射为必学,考试不及格的,不予毕业。
各县设立县学堂一所。考试入学,学制三年,教授经史子集和六艺,骑射由军士教授。毕业成绩优秀的,授予秀才功名。
秀才可以参加科举,参加武官考试。通过科举的,授予文士;通过武官考试的,授予武士。另外规定,军中具有锐士以上军衔的,也授予武士称号。
无论文士还是武士,统一称呼为“士”。
士,就是邢承恩未来的统治中坚,但士也要缴纳赋税。
邢承恩把武人的地位提高到和文人一样平等的举动,让王进等人激动不已,就是邢国举颇有微词,不过这一年下来,也就慢慢习惯了,后来就不说了。
参加完科举之后秀才进入政事学院学习政务,武士进入军士学院学习军务,至于半途落选的,各种职业学院补充,总之都有去处。
邢承恩计划一个孩子从五岁开始读书,四年村学,三年乡学,三年县学,科举后再学习三年,正好满十八岁,如此未来人才梯队跟上,邢承恩根本不怕士大夫阶级跟自己玩阴的。
只有泉州知州位子换的快,对这新财源会感兴趣,如今一试,果然成了。
隔了两日,王管家又在春风楼宴请顾平,双方都有意合作,没多长时间就把事情定了下来,之后两人自是把酒言欢,看小娘子热舞,一时间好不畅快。
等消息穿回琉求之时,邢承恩才知道自己虚惊一场,但是与知州利益绑定到算是意外之喜。
有知州做保护伞,如此可以安排日本的货物去泉州交易了,别的不说光是茶叶就能去金国换不少人口,琉求缺人啊。
……
邢承恩坐在山坡上,看着远处绿色的山峦重叠,稍近有各种块状的田地和零星的十几户人家。
入眼的尽是清新的绿色。
邢承恩躺在一棵大树下,当风在耳边轻声说话的时候,身边的绿色的植物就会不住的点头,有种无边闲适的感觉。
这是一棵巨大的榕树,躺在它的下面,阳光温柔的从树枝的间隙中透过来,有种七彩的光晕。风过处,树枝开始左右的轻摇,好像在细语。
邢承恩喜欢这种细语感,让他有种远离尘世的宁静。
恍惚间听有人的脚步从远而近,然后在邢承恩旁边停下了。
“何事?”
邢承恩没有看就知道是晴雪来了。
“二哥儿,去泉州交易的船回来了,日本的货物销售一空,现在正是新茶上市的时节,顾平购入了大量茶引准备跑一趟金国。”
宋代的茶,一般情况下为政府垄断专卖。
正所谓:“天下茶皆禁,唯川、陕、广听民自卖,不得出境”。也就是说,除去川陕、广南以外,其余地方的茶一律实行禁榷制度。
东南茶中,一方面出了建茶这样的精品,同时,也有着大量的普通茶叶参与流通。
邢承恩自然是可以交易的,交引铺子里就有卖茶引的,官方统一的买卖茶价格为:“凡买价:蜡面茶每斤自三十五钱至一百九十钱,有十六等;片茶,每大片自六十五钱至二百五钱,有五十五等;散茶,每一斤自十六钱至三十八钱五分,有五十九等……其贸鬻,蜡茶,每斤自四十七钱至四百二十钱,有十二等;片茶,自十七钱至九百一十七钱,有六十五等;散茶,自十五钱至百二十一钱,有一百九等。”
“嗯,不错,趁现在还能跑两趟,风暴季节一旦开始就不好跑了,存粮怎么样?”
“仓库存粮充足,而且有拖拉机犁地,何瑶说要是天公作美的话,今年第一季粮食亩产两石没跑,三十万亩田,一年产量够十万人吃两年的。”
“是个好消息,加大移民数量,争取在第二季耕种的时候咱琉求人口能突破十万。”
“二哥,咱们现在就有七万多人了,只要跑一趟金国肯定能达成二哥所愿。”
十万人口在后世也算个大镇了,没想到自己混成了镇长级别了。
“村镇规划提前做好,咱们人口会越来越多的,不能都聚集在安平,我看这里的试点还不错。”
“二哥误会了,这可不是咱们的试点,这里原先只是进出阿里山的休息点,帮忙的几个老人闲不住开了十几亩田,士兵也帮着建起房子才成了如今的模样!”
“挺好的,看样子阿里山的生番清缴的不错,要不这里也不会是这般风景。”
此时听到邢承恩的话语,正赶过来的王进朗声说道:
“二哥睿智,这山里如今很少见生番了,秦雷和平日清干的不错,两人憋着一口气比划呢,这附近的生番算是被剿灭了,陆战营要走很远才能找到生番了。”
“王大哥来了,有事吗?”
“二哥,没有什么事情,上次剿灭羽族,咱们人手不够没有在日月潭驻军,如今后续人员补充上来,某想着就在日月潭驻军,这样清缴生番能省几天的路程。”
“可以,不过小心生番反扑,这是生存之战,他们不会甘心失败的。”
“二哥不必担心,生番确实反扑了一次,不过被灭了,如今正好趁生番主力全灭,平日清和秦雷四处征讨,估计阿里山的生番这次是彻底没了。”
“挺好,这样咱们就能设置乡镇了,把人打散慢慢分散出去,这片平原以后就是咱的了。”
“是啊,这移民不能都聚在安平,分出去也好,就是这管理人员跟不上来啊!”
“王大哥,这块急不来,第一期的学员也快毕业了,先让他们代理着试一试,后边会好的。”
邢承恩去年办学就准备有短期培训班,一些有经验的上了年纪的人都被塞进去了,只是处理一下日常事务的话应该问题不大。
大宋朝的时候,官就是官,吏就是吏,泾渭分明。像县衙的司房,捕头等,甚至衙役之类,连吏都不是。
而什么里正,保正这些乡村主管,也不是官,纯粹是宗族推选出来的。
可是如今,琉求所有的吏员,竟然全部算是官身,升迁之路全部打通。为此,曹魏时的九品制度,被邢承恩改成了十品制度,多了一个“十品”。
乡村,更是设置了乡村公所。一千户到两千户设立一乡公所,置乡正一员正九品,乡丞一员从九品,司妇使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正十品。
乡公所只有四个官员,却协助县衙征税治理,保境安民。
但这还不是最小的官衙,最小的官衙是村公所。
一百户到两百户设立一个村公所,置村正一人正十品,治安使一人从十品,司妇使一人从十品。
司妇使是监管生育,打击溺婴的女官,所以必须已婚已育的女子担任。
俸禄方面,最低的从十品,每季度一贯,能养活一家几口人,到了正九品的乡正,每季度三贯,已经能让几口人过的比较丰裕了。
邢承恩的厉害之一,就是打破了皇权不下乡,通过设置乡村公所,彻底让君权掌控了基层。
汉朝之后的乡村之长,并不是朝廷委任的官员,而是地方宗族和乡绅势力的代表。
所以,往往乡村之长,也是族长,地主。
这使得乡村之长为了宗族和地方利益,往往挟裹“民意”和县衙对抗,甚至多次出现乡村之长消极征税,抗税,带领百姓驱逐衙役的事件。
这极大的损害了国家的动员力,以及政令的执行度,无法有效掌控基层,让看似强大的帝国,成了泥足巨人,再也难以具备秦汉那样的动员力。
邢承恩等于是将官吏打包变成后世的公务员,俸禄全部走国家财政。
至于邢国举等人所说的会成为财政负担完全是鬼扯。
以宋朝为例,虽然一个县的官员只有几个人,看似很少,但不算官员的皂隶等小吏,都是要吃饭的,怎么办?截留税款,勒索小民,额外征税。
各级官员为了养活属员,就有借口贪墨公款,招权纳贿,导致吏治更加败坏。
结果,得利的官吏,是宗族势力,被损害的反而是国家和百姓。
历代不缺有识之士,难道真的看不到么?也不是。很多官员看到了,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不会提。就算皇帝推行,他们也会反对。
很简单,物以稀为贵嘛。倘若官员数量稀少,那么他们的官位才更加宝贵,更有捞钱的法子。
倘若广大吏员都变成了官,他们的优越感就大打折扣了。
邢国举等人担心以后士大夫阶级可能会有抵触,邢承恩说我直接自己培训一批人出来,现在的学校就是为将来准备的,没有他们咱们一样有学生施政,看不惯都回家教书去吧,政事他们可以不用操心,我看到时候他们真能忍的住。
同时设立三级学堂,取代宋朝的私塾和书院。并规定,每个村设立村学堂一所,凡是五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童,无论男女,必须进学。
村学堂暂设教师一人,学制四年,主要教授百家姓,千字文,农历,以及还未编写的《华夏简史》,《华夏地理》,《算术》《自然与格物》,未来还会有更多学科补充。
每乡设立乡学堂一所,学制三年。浅学经史子集和六艺,六艺中的数,骑,射为必学,考试不及格的,不予毕业。
各县设立县学堂一所。考试入学,学制三年,教授经史子集和六艺,骑射由军士教授。毕业成绩优秀的,授予秀才功名。
秀才可以参加科举,参加武官考试。通过科举的,授予文士;通过武官考试的,授予武士。另外规定,军中具有锐士以上军衔的,也授予武士称号。
无论文士还是武士,统一称呼为“士”。
士,就是邢承恩未来的统治中坚,但士也要缴纳赋税。
邢承恩把武人的地位提高到和文人一样平等的举动,让王进等人激动不已,就是邢国举颇有微词,不过这一年下来,也就慢慢习惯了,后来就不说了。
参加完科举之后秀才进入政事学院学习政务,武士进入军士学院学习军务,至于半途落选的,各种职业学院补充,总之都有去处。
邢承恩计划一个孩子从五岁开始读书,四年村学,三年乡学,三年县学,科举后再学习三年,正好满十八岁,如此未来人才梯队跟上,邢承恩根本不怕士大夫阶级跟自己玩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