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领主路之从1188开始 第一百一十三章 正统论
热门推荐:
离婚这么大喜的日子,谢总哭什么?
蜕变浪子
南美:我有传送阵要移民一个亿
穿越了却不是主角
幽冥逆鳞传
末世重生,囤货百亿顺带谈个恋爱
系统逼我拯救世界,然后,,
乡村滥
赌鬼,渣男是怎样炼成的
李六魁的婚礼办的挺热闹,娶的女子是高丽王家女,唤王芸,原先也是高门大户人家,不过碰上高丽武人时代都落了难,嫁了李六魁也算是福气吧,总比当侍女或者卖到勾栏里强百倍。
小桃算是从小陪着王芸长大的玩伴,如今算是陪嫁丫鬟一起过府,跟在身边照应还算圆满。
邢承恩从高丽和日本买来的女子大大缓解了琉求光棍们的需求,在等待翻耕的这一月里适龄女子不少人选择了嫁人。
这段时间结婚的人相当多,部下们的婚礼需要主婚人,宋代的主婚人一般为(祖)父母、周亲尊长及余亲,而周亲尊长乃指伯叔父母、姑、兄、姐;余亲则包括周亲卑幼及大功以下的亲属在内,所以嫁娶者之五服亲属,均拥有主婚权。
可部下们都希望邢承恩当主婚人,邢承恩也不好推辞,只能一副小大人模样当主婚人。
邢承恩心里好一阵羡慕嫉妒恨,丫的你们一个个娶妻结婚也就罢了,还让小爷我干看着,你们是吃饱了,不知道小爷我还饿着呢!有这么办事的吗?还有王法吗?
这一个月的时间邢承恩不是在当主婚人就是在上课,倒也算是平静,可韩鹏飞和南宋的朱子豪两人争论宋金谁正统,在学生间影响颇大,把邢承恩给惹毛了。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国人的基因中就有“大一统”的意识,追求国家统一,这是中国人基因中固有的。
自魏蜀吴开始,谁才是正统成了世人们的争论。三国鼎立,各自称帝,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三个王朝并存的景象,三国都占据了中国大地几乎三分之一的土地,无法忽视。
那么,谁是正统呢?
最终结果曹魏是正统,理由十分充分,魏文帝接受汉献帝禅让,程序齐全。这应该是古代程序最为正式的禅让了,而且让人信服,但是还是模仿了王莽篡汉的设计,也遭到一些人的诟病,有人心不服。
但是后人学得太快,司马氏三代人的努力,从鹰视狼顾的司马懿,到路人皆知的司马昭,然后是司马炎,接受了曹魏的禅让,建立了晋朝。
晋朝是当之无愧的正统吧,反过来又印证了晋朝接受禅让的曹魏是正统。
那么,东汉-曹魏-西晋,三个正统一脉相承,除了曹魏短期不是统一的之外,没有任何疑问。所以史学界把这段时期称之为“魏晋”。东晋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是说在当时,人们就习惯把这一时期称之为魏晋时期。
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一个朝代强盛与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领土范围要基本继承前朝。
即便是有所收缩,也不能大量缩水。
这个观点,后世很多人如此,古代人同样如此。
秦朝发数十万卒开辟岭南,秦末的时候赵佗脱离了中央管控,结果这事到武帝时期又提上了日程。
汉朝设了西域都护府,东汉一开始的时候放弃,但不久便收复失地了,魏晋的时候也同样有这么一块西域长史府,即便是十六国的时候,前秦这种割据政权也要拿下这一固有领土。
极端例子出现在唐朝之后。
唐初太能打,以至于留给后世的压力太大,然而完成了(或者说完成了局部)整合唐末乱局的,是宋,可宋较之于唐,北边没了燕云大漠辽东渤海高丽,西北没了西夏河西西域,西南没了六诏永昌,正南没了安南。所以后世都在批判大宋,你连继承前朝遗产都没做到也好意思称“大”。
然而,宋朝对这些固有领土的主张是十分清晰的,否则不会有联金灭辽,也不会有联蒙灭金;而册封高丽、安南、大理的时候,都加着一个某某节度使的衔,大概可以看成阿q的胜利。但无论如何,宋朝到死都在想着这事。
然后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蒙元。
蒙元的出现,算是对唐朝崩溃之后的乱局进行了彻底的洗牌,什么伪宋伪金伪夏伪西辽伪大理伪吐蕃伪高丽,都是我的,安南也是被打的一点脾气没有,一会儿首都被屠,一会儿国王被抓,可安南的离心力实在太大,即便强悍如蒙元,对于这么一个蒸不熟煮不烂雷不击闪不电的滚刀肉也是无计可施,所以也就是番薯了一下,和高丽没法比。
然后,明朝到了,国土面积缩水,但是把安南控制回来了,到了清朝经过康雍乾三世把内外蒙古和吐蕃控制住,算是奠定了后世中华版图的基础。
其实严格说起来金朝和南宋都是中国古代的正统王朝。
宋朝南渡,变成南宋之后,中原的土地几乎都进入了金人手中,承认曹魏是正统,那么谁占据中原,谁就是正统?难道大宋还要认金作为正统吗?南宋很尴尬啊!
且赵构还在给金朝的文书中写“臣构言”,绍兴和议中还有南宋向金国称臣的内容。
还是伟大的朱熹解决了问题,那就是主观唯心主义,意思就是,你说什么,我都不听,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于是这里的正统论,变成一种政治需要罢了,朱熹依靠自己强大的理论地位,最终强势让南宋成为正统。
不过,从汉人的角度来说,南宋代表了中华文化,确实比辽金更像正统。于是文化正统论开始出现。
韩鹏飞和朱子豪两人争论正统论开始还好,但是在学生中影响就不好了,这南人北人的称呼让邢承恩警惕,这不是好苗头,难道以后琉求还来个南北战争?于是他出手了。
就在学校的操场上,邢承恩亲自举办讲课,让大家参加。
“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一个朝代强盛与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领土范围要基本继承前朝。即便是有所收缩,也不能大量缩水。”
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除一统六国外,还北击匈奴收河套,南并百越,其领土范围比起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只大不小。
紧接着的是汉朝,刚开国时汉高祖败于白登,未能收回秦末时被匈奴占去的河套地区;同时南越也在秦末独立建国。
然而等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充足后,东并朝鲜,南吞南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其领土范围比秦朝又大幅度拓展,最重要的是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
汉朝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彼此斗的不亦乐乎,但打起外敌来却毫不手软,完全压制南匈奴,乌桓,羌胡,山越,南蛮等周边少数民族,使中国版图并未出现大规模缩水,但也是这时出现了正统论的论调。
晋朝就是三国一统后的版图,其实晋朝挺让人无语了,从开国到灭亡就没出现过一个明君,好好一副牌打的稀烂,折腾了五十年就灭了。
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太乱太杂,咱们略过,朱夫子和韩夫子没意见吧?”
韩鹏飞和朱子豪点了点头没说话。
“隋朝重新统一了全国,但由于灭亡过快,版图未能恢复到汉朝的面积,不过分化突厥为其后唐朝彻底灭亡突厥铺平了路。
终于到了大唐,唐太宗和唐高宗不断将突厥、薛延陀、吐谷浑、高昌、龟兹等国家按在地上摩擦,由此逐渐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区,造就了堪称壮观的版图。
可唐玄宗时期扶持回鹘灭亡后突厥,但终未能将漠北重新纳入版图。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东北方向拿下了辽东,然而安史之乱后就有点惨了河西走廊为吐蕃阻断,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孤军奋战数十年最终陷落。当然后来张议潮组建归义军重新收复河西六郡。
五代十国基本沿袭了唐末疆域,但南汉在白藤江之战中战败,造成安南独立,后晋割让燕云一十六州则给我宋朝挖了个大坑,北方契丹兴起统治草原建立辽国。
接下来就是我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未能收复燕云,西北党项建立西夏,宋朝历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后被迫承认其独立;虽然之后宋朝通过熙河开边几乎灭亡了西夏,但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靖康之变爆发,北宋亡了,现在成南宋了,没错吧。”
“没错。”
“如今西夏,金,宋三国鼎立,和魏蜀吴有什么区别?这时候争论正统有个毛意义?你们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自己研究去别带坏学生。”
“同学们,两位夫子的争论完全是唯心主义,我们要看到史书都说魏晋时期,为什么?因为魏晋最后是大一统王朝,所以历史是唯结果论的。
谁最后统一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谁就是正统,其他的都是扯淡,吃饱了闲的。
两位夫子目前的争论没有实际意义,不过是宋国和金国统治者为了统治搞出来的粉饰罢了。
如果我南宋北伐灭了金国拿回中原最终统一,那我宋就是正统;反之金南下灭了宋,那金就是正统;要是西夏完成一统,那西夏就是正统。如此简单的事情争论个屁。
你们作为学生当以学习知识为主,现在才学了点皮毛争论什么?咱琉求大部分都是移民,哪来的南人北人之说?对我来说,你们都是家人,都是我华夏人,是汉人。”
两位夫子见邢承恩发了火忙说道:“团练大人,我俩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争论此事。”
“嗯,知道错了就好,好好教书才是正事,你们俩不会比谁教出来学生更出色吗?比什么正统论?咱琉求岛还要来个南北分裂不成?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是。”俩人讪讪应到。
忽必烈让脱脱修史最后为了照顾汉人所以宋成了正统,才有了唐宋元明清一说,而不是唐金元明清。
愿因很多,北宋算是大一统王朝,南宋撑到最后灭亡也占了一定的优势,毕竟金人和夏人都已经纳入元朝体系,只有南宋还需要怀柔,而且北地的汉侯也需要安抚,都是政治需要罢了。
小桃算是从小陪着王芸长大的玩伴,如今算是陪嫁丫鬟一起过府,跟在身边照应还算圆满。
邢承恩从高丽和日本买来的女子大大缓解了琉求光棍们的需求,在等待翻耕的这一月里适龄女子不少人选择了嫁人。
这段时间结婚的人相当多,部下们的婚礼需要主婚人,宋代的主婚人一般为(祖)父母、周亲尊长及余亲,而周亲尊长乃指伯叔父母、姑、兄、姐;余亲则包括周亲卑幼及大功以下的亲属在内,所以嫁娶者之五服亲属,均拥有主婚权。
可部下们都希望邢承恩当主婚人,邢承恩也不好推辞,只能一副小大人模样当主婚人。
邢承恩心里好一阵羡慕嫉妒恨,丫的你们一个个娶妻结婚也就罢了,还让小爷我干看着,你们是吃饱了,不知道小爷我还饿着呢!有这么办事的吗?还有王法吗?
这一个月的时间邢承恩不是在当主婚人就是在上课,倒也算是平静,可韩鹏飞和南宋的朱子豪两人争论宋金谁正统,在学生间影响颇大,把邢承恩给惹毛了。
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开始,中国人的基因中就有“大一统”的意识,追求国家统一,这是中国人基因中固有的。
自魏蜀吴开始,谁才是正统成了世人们的争论。三国鼎立,各自称帝,中国大地上第一次出现了三个王朝并存的景象,三国都占据了中国大地几乎三分之一的土地,无法忽视。
那么,谁是正统呢?
最终结果曹魏是正统,理由十分充分,魏文帝接受汉献帝禅让,程序齐全。这应该是古代程序最为正式的禅让了,而且让人信服,但是还是模仿了王莽篡汉的设计,也遭到一些人的诟病,有人心不服。
但是后人学得太快,司马氏三代人的努力,从鹰视狼顾的司马懿,到路人皆知的司马昭,然后是司马炎,接受了曹魏的禅让,建立了晋朝。
晋朝是当之无愧的正统吧,反过来又印证了晋朝接受禅让的曹魏是正统。
那么,东汉-曹魏-西晋,三个正统一脉相承,除了曹魏短期不是统一的之外,没有任何疑问。所以史学界把这段时期称之为“魏晋”。东晋的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写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就是说在当时,人们就习惯把这一时期称之为魏晋时期。
所以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一个朝代强盛与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领土范围要基本继承前朝。
即便是有所收缩,也不能大量缩水。
这个观点,后世很多人如此,古代人同样如此。
秦朝发数十万卒开辟岭南,秦末的时候赵佗脱离了中央管控,结果这事到武帝时期又提上了日程。
汉朝设了西域都护府,东汉一开始的时候放弃,但不久便收复失地了,魏晋的时候也同样有这么一块西域长史府,即便是十六国的时候,前秦这种割据政权也要拿下这一固有领土。
极端例子出现在唐朝之后。
唐初太能打,以至于留给后世的压力太大,然而完成了(或者说完成了局部)整合唐末乱局的,是宋,可宋较之于唐,北边没了燕云大漠辽东渤海高丽,西北没了西夏河西西域,西南没了六诏永昌,正南没了安南。所以后世都在批判大宋,你连继承前朝遗产都没做到也好意思称“大”。
然而,宋朝对这些固有领土的主张是十分清晰的,否则不会有联金灭辽,也不会有联蒙灭金;而册封高丽、安南、大理的时候,都加着一个某某节度使的衔,大概可以看成阿q的胜利。但无论如何,宋朝到死都在想着这事。
然后另一个极端出现了,蒙元。
蒙元的出现,算是对唐朝崩溃之后的乱局进行了彻底的洗牌,什么伪宋伪金伪夏伪西辽伪大理伪吐蕃伪高丽,都是我的,安南也是被打的一点脾气没有,一会儿首都被屠,一会儿国王被抓,可安南的离心力实在太大,即便强悍如蒙元,对于这么一个蒸不熟煮不烂雷不击闪不电的滚刀肉也是无计可施,所以也就是番薯了一下,和高丽没法比。
然后,明朝到了,国土面积缩水,但是把安南控制回来了,到了清朝经过康雍乾三世把内外蒙古和吐蕃控制住,算是奠定了后世中华版图的基础。
其实严格说起来金朝和南宋都是中国古代的正统王朝。
宋朝南渡,变成南宋之后,中原的土地几乎都进入了金人手中,承认曹魏是正统,那么谁占据中原,谁就是正统?难道大宋还要认金作为正统吗?南宋很尴尬啊!
且赵构还在给金朝的文书中写“臣构言”,绍兴和议中还有南宋向金国称臣的内容。
还是伟大的朱熹解决了问题,那就是主观唯心主义,意思就是,你说什么,我都不听,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于是这里的正统论,变成一种政治需要罢了,朱熹依靠自己强大的理论地位,最终强势让南宋成为正统。
不过,从汉人的角度来说,南宋代表了中华文化,确实比辽金更像正统。于是文化正统论开始出现。
韩鹏飞和朱子豪两人争论正统论开始还好,但是在学生中影响就不好了,这南人北人的称呼让邢承恩警惕,这不是好苗头,难道以后琉求还来个南北战争?于是他出手了。
就在学校的操场上,邢承恩亲自举办讲课,让大家参加。
“对于大多数国人而言,一个朝代强盛与否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领土范围要基本继承前朝。即便是有所收缩,也不能大量缩水。”
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除一统六国外,还北击匈奴收河套,南并百越,其领土范围比起春秋战国时候的中国只大不小。
紧接着的是汉朝,刚开国时汉高祖败于白登,未能收回秦末时被匈奴占去的河套地区;同时南越也在秦末独立建国。
然而等到汉武帝时期国力充足后,东并朝鲜,南吞南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汉地的基本范围,其领土范围比秦朝又大幅度拓展,最重要的是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
汉朝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彼此斗的不亦乐乎,但打起外敌来却毫不手软,完全压制南匈奴,乌桓,羌胡,山越,南蛮等周边少数民族,使中国版图并未出现大规模缩水,但也是这时出现了正统论的论调。
晋朝就是三国一统后的版图,其实晋朝挺让人无语了,从开国到灭亡就没出现过一个明君,好好一副牌打的稀烂,折腾了五十年就灭了。
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太乱太杂,咱们略过,朱夫子和韩夫子没意见吧?”
韩鹏飞和朱子豪点了点头没说话。
“隋朝重新统一了全国,但由于灭亡过快,版图未能恢复到汉朝的面积,不过分化突厥为其后唐朝彻底灭亡突厥铺平了路。
终于到了大唐,唐太宗和唐高宗不断将突厥、薛延陀、吐谷浑、高昌、龟兹等国家按在地上摩擦,由此逐渐控制了漠南、漠北、西域等地区,造就了堪称壮观的版图。
可唐玄宗时期扶持回鹘灭亡后突厥,但终未能将漠北重新纳入版图。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东北方向拿下了辽东,然而安史之乱后就有点惨了河西走廊为吐蕃阻断,北庭,安西两大都护府孤军奋战数十年最终陷落。当然后来张议潮组建归义军重新收复河西六郡。
五代十国基本沿袭了唐末疆域,但南汉在白藤江之战中战败,造成安南独立,后晋割让燕云一十六州则给我宋朝挖了个大坑,北方契丹兴起统治草原建立辽国。
接下来就是我宋朝,虽然统一了中原但未能收复燕云,西北党项建立西夏,宋朝历经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三战后被迫承认其独立;虽然之后宋朝通过熙河开边几乎灭亡了西夏,但就在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靖康之变爆发,北宋亡了,现在成南宋了,没错吧。”
“没错。”
“如今西夏,金,宋三国鼎立,和魏蜀吴有什么区别?这时候争论正统有个毛意义?你们俩吃饱了撑的没事干自己研究去别带坏学生。”
“同学们,两位夫子的争论完全是唯心主义,我们要看到史书都说魏晋时期,为什么?因为魏晋最后是大一统王朝,所以历史是唯结果论的。
谁最后统一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谁就是正统,其他的都是扯淡,吃饱了闲的。
两位夫子目前的争论没有实际意义,不过是宋国和金国统治者为了统治搞出来的粉饰罢了。
如果我南宋北伐灭了金国拿回中原最终统一,那我宋就是正统;反之金南下灭了宋,那金就是正统;要是西夏完成一统,那西夏就是正统。如此简单的事情争论个屁。
你们作为学生当以学习知识为主,现在才学了点皮毛争论什么?咱琉求大部分都是移民,哪来的南人北人之说?对我来说,你们都是家人,都是我华夏人,是汉人。”
两位夫子见邢承恩发了火忙说道:“团练大人,我俩错了,以后再也不会争论此事。”
“嗯,知道错了就好,好好教书才是正事,你们俩不会比谁教出来学生更出色吗?比什么正统论?咱琉求岛还要来个南北分裂不成?罚俸三月以儆效尤。”
“是。”俩人讪讪应到。
忽必烈让脱脱修史最后为了照顾汉人所以宋成了正统,才有了唐宋元明清一说,而不是唐金元明清。
愿因很多,北宋算是大一统王朝,南宋撑到最后灭亡也占了一定的优势,毕竟金人和夏人都已经纳入元朝体系,只有南宋还需要怀柔,而且北地的汉侯也需要安抚,都是政治需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