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唐锦绣房俊 第三千八十九章 战略撤退
热门推荐:
太奶托梦喊我回家后,灵气复苏了
末世如歌
护花天医周宇林洛洛
主母和离后,成了京圈白月光
天降崽子!霸总追妻带娃
掌事宫女不宜摆烂
穿成未来首辅大人的胖媳妇
闺蜜齐分手!上恋综挑花眼
弱柳扶风起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周而复始,囊括宇宙万物……自古以来,人们便知晓宇宙万物之所以存在的原理便在于平衡,阴阳互补,五行生克,平衡无处不在。
一旦平衡丧失,则宇宙坍塌。
父皇为何对辅佐他逆取皇位的关陇门阀深有不满、定策削弱打压?就在于关陇门阀几乎垄断中枢权力,里里外外把持朝政、上下一体,使得皇权不及关中、国策难行天下,甚至就连官员奖惩任免都要受到关陇门阀之影响。
父皇自诩一代雄主、英明神武,连他尚且如此,后继之君如何与关陇门阀抗衡?
所以父皇延续前隋创立之科举考试,加以改进,颁行天下,试图以科举取士,广纳寒门子弟,与关陇门阀为代表的门阀势力相互制约,希望最终达成平衡朝局之目的。
只可惜是不予人,父皇未能见到科举考试大行其道的那一天……
李治并不否定父皇制定的“扶持寒门,削弱门阀”之国策,但他眼下需要依靠门阀力量来达成夺嫡之目标,与门阀虚与委蛇并无不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成功的基础。
当然,他也绝不会任由哪一家门阀独大,将他彻底架空成为傀儡。
山东、江南两地门阀底蕴深厚、实力强横,关陇绝非对手。但关陇刚刚遭逢起事失败,损失惨重、一蹶不振,自己这个时候予以充分信任加以扶持,必然使其感恩戴德,愿意拼尽全力制衡山东、江南门阀。
两条腿走路,才能越走越稳。
似太子那般只知道一味遵循父皇制定之国策剪除门阀、扶持寒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门阀消退、但寒门崛起。
一旦寒门崛起,其本质与门阀又有什么不同呢?
几十年后,今日之寒门会因为族中一代一代涌现出读书人登上高位,而逐渐进化成为另外一个门阀。
只要权力架构存在一日,只要阶级存在一日,门阀便无休无尽,永不可能被销毁。
古往今来所谓的改朝换代、为民请命,究其根本,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权力构架的重塑而已。
一批门阀被打倒,自然就会有另外一批门阀在他们的尸骨血肉上拔地而起,这个过程不需太长时间,一百年足矣。
所以历朝历代,除去开国之时生产资源经由重新分配会出现短时间的盛世之外,过了百年,阶级固化,底层上升的通道被彻底堵死,权力世代相传、门阀生生不息,社会矛盾将会再一次加剧,重蹈覆辙。
但太子那个蠢货显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论及政治天赋,太子与他相差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父皇才会执意废黜太子将储位交给他这个最小的嫡子。
父皇明察秋毫、真知灼见呐……
……
尉迟恭坐在春明门下的营房内,时不时扭一下屁股,挠挠头,颇有些坐立难安。前方战报不断送来,虽然东宫六率没有太多火器,但右侯卫同样补充了不少新兵,战斗力相较以往的百战老卒不可同日而语,两军激战于承天门外,一时间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得对方,导致战况极为焦灼,伤亡不断增大。
这可都是尉迟恭赖以立身处世的根基,更是将来于晋王帐下保持地位乃至于更进一步的底气,若是都在承天门下打光了,难道指望着晋王感念他无私之忠心,对他大加封赏?
且不说晋王是否忘恩负义之人,但只是那些江南、山东的门阀们便会狠狠将他踩在脚底、踢落尘埃。
至于关陇门阀……现在关陇门阀除了自己麾下这些兵马,哪里还有别的一兵一卒?
整个关陇都指望着他尉迟恭在将来的晋王帐下与山东、江南门阀分庭抗礼呢,哪里还能给予他半点支持。
好像自己才是关陇领袖……
但战事焦灼,谁也不知晋王到底怎么想,这个贸然撤退不仅很容易被东宫六率衔尾追杀,搞不好还让晋王不满,得不偿失,只能硬挺。
正自焦躁不安、进退两难,忽闻外间有亲兵疾步入内,禀报道:“启禀大帅,晋王殿下有令,命大帅即刻撤军退往潼关。”
尉迟恭好似忽闻仙乐一般,霍然起身,瞪大眼睛道:“可否验看传令兵的令牌,验看无误?”
亲兵道:“卑职仔仔细细验看过,确认无误!”
“好!”
尉迟恭忍不住振奋一声,但旋即觉得有些不妥,毕竟自己全军猛攻太极宫不克,此刻不得不无功而返,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耻辱至极的事情,若自己这个大帅面对撤军却笑逐颜开岂不是影响军心士气?
遂大声道:“先帝驾崩,太子窃据皇位,人神共愤!晋王携先帝之遗诏奉天伐罪,然体恤长安百万黎庶之生计,不忍战火之下整个长安化作焦土,更不忍黔首百姓生灵涂炭,故而下令撤出长安,退守潼关,以图后计。”
左右将校皆振臂大呼:“晋王仁善!”
尉迟恭接着下令:“各部听令,前锋暂缓进攻,后备自两翼压上阻断东宫六率,使其不能由中路突进追击,全军后撤,本帅亲自坐镇此地殿后,力求退而不乱,若有鼓噪生事、不尊将令者,杀无赦!”
“喏!”
将令一层层向前传达。
前方承天门外数百丈区域内,右侯卫兵卒正与敌人混战一处,整齐的青石板路面早已被鲜血浸透,雨水浇上去将血液稀释渗入缝隙之后,浓重的血腥味熏人欲呕,残肢断臂、兵卒尸体在地面铺了厚厚一层,双方兵卒几乎踩着袍泽与敌人的尸体殊死搏杀,全都杀红了眼。
待到右侯卫这边接到撤退的命令,最前边与东宫六率交织在一处的兵卒满眼绝望,因为他们是退不下也不能退的,若是他们撤退,敌人势必跟着掩杀过来,到时候自己依然会死,而且后阵会被冲乱阵型,搞不好就是一场惨败。
所以他们必须死战,力争纠缠住敌人以掩护大军撤退。
战场之上是群胆,当身边袍泽前赴后继的时候,再是怂蛋的一个人也会被激发起血性变得悍不畏死起来,可一旦有人撤退、溃逃,也极易引发全军连锁崩溃,数不清的战例都是如此产生的。
对于冲杀在最前的兵卒们来说,他们必须掩护大军撤退,但既然此刻撤退就意味着他们的死已经毫无意义。
这是最难接受的,但是必须接受。
这些悍卒咬紧牙关发出一声声凄厉至极的呼喊,发了疯似的向着东宫六率奋力砍杀,勇猛无俦的气势瞬间将原本旗鼓相当的敌人压制住,身后的大军则潮水一般向着延喜门、春明门方向撤退。
东宫六率见到对方撤退,立即振奋精神将势孤力单的敌军先锋冲散、砍杀,然后一窝蜂的欲追杀敌军,却被敌军两翼的后备队所威胁,不敢全力以赴,只能亦步亦趋的追在敌军身后,由承天门追到延喜门,再由延喜门追到春明门,眼睁睁看着敌军迅速撤出长安城,却迟迟等不来全力追击的军令。
至春明门下,尉迟恭顶盔掼甲坐在马上,亲自带着亲兵部队殿后,冷静自若的看着东宫六率追到几十丈外不敢继续向前,这才摆手调转马头,沿着黑黝黝的城门洞策马驶出。
身后,一队亲兵将几辆装满易燃杂物的板车拖进城门口后点燃,熊熊大火将城门洞完全堵死,而后从容上马追上尉迟恭的身影,几万人整齐有序的向着灞桥方向疾驰而去。
东宫六率的兵卒冲进城门洞将燃烧着的板车清理,军队随后冲出春明门,一部分整齐有序的追着敌人尾巴杀去,一部分则就地整顿,重新将春明门掌控手中,同时飞速向金光门坐镇的李靖禀报。
李靖接到禀报之时面色平静,并无多少意外神色,先下令程处弼率领麾下部队打扫战场的同时戒严全城,不许各处里坊擅开坊门,然后传令屈突诠部严密监视西市附近的左武卫,稍有异动,即刻来报,然后整理一下衣冠,直入太极宫中向太子殿下禀报战况。
……
西市,左武卫大营。
程咬金正坐在帅帐之内与牛进达优哉游哉的喝茶,程处默快步而入,疾声道:“大帅,右侯卫力战不敌,眼看着破城无望,已经全军撤出长安直奔潼关而去了。”
程咬金不理,给牛进达斟茶,笑道:“怎么样,正如吾之所料吧?”
牛进达不以为然:“我才懒得费神去揣测战局,大帅怎么说,我便怎么干,刀山火海,只要大帅下令,我便去闯一闯就是。”
两人自瓦岗寨之时便搭伙在一起,几十年来相互配合极为默契,彼此信任亦是无与伦比,看似粗豪的程咬金一直是“智囊”角色,而牛进达则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分工协作无往不利。
程处默听不懂两人说什么,见到父亲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不由得心急如焚,急匆匆上前两步,大声道:“右侯卫不敌败走,大事不妙了!”
既然父亲已经表态倾向于晋王,可现在右侯卫猛攻不克被迫退走,显然大势已去,接下来自家父亲便要面临太子的追责,如何是好?
那晋王也当真无能,气势汹汹的想要夺嫡,结果猛攻一阵便偃旗息鼓慌忙退走,这不是坑人么……
一旦平衡丧失,则宇宙坍塌。
父皇为何对辅佐他逆取皇位的关陇门阀深有不满、定策削弱打压?就在于关陇门阀几乎垄断中枢权力,里里外外把持朝政、上下一体,使得皇权不及关中、国策难行天下,甚至就连官员奖惩任免都要受到关陇门阀之影响。
父皇自诩一代雄主、英明神武,连他尚且如此,后继之君如何与关陇门阀抗衡?
所以父皇延续前隋创立之科举考试,加以改进,颁行天下,试图以科举取士,广纳寒门子弟,与关陇门阀为代表的门阀势力相互制约,希望最终达成平衡朝局之目的。
只可惜是不予人,父皇未能见到科举考试大行其道的那一天……
李治并不否定父皇制定的“扶持寒门,削弱门阀”之国策,但他眼下需要依靠门阀力量来达成夺嫡之目标,与门阀虚与委蛇并无不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是成功的基础。
当然,他也绝不会任由哪一家门阀独大,将他彻底架空成为傀儡。
山东、江南两地门阀底蕴深厚、实力强横,关陇绝非对手。但关陇刚刚遭逢起事失败,损失惨重、一蹶不振,自己这个时候予以充分信任加以扶持,必然使其感恩戴德,愿意拼尽全力制衡山东、江南门阀。
两条腿走路,才能越走越稳。
似太子那般只知道一味遵循父皇制定之国策剪除门阀、扶持寒门,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门阀消退、但寒门崛起。
一旦寒门崛起,其本质与门阀又有什么不同呢?
几十年后,今日之寒门会因为族中一代一代涌现出读书人登上高位,而逐渐进化成为另外一个门阀。
只要权力架构存在一日,只要阶级存在一日,门阀便无休无尽,永不可能被销毁。
古往今来所谓的改朝换代、为民请命,究其根本,也不过是一次又一次权力构架的重塑而已。
一批门阀被打倒,自然就会有另外一批门阀在他们的尸骨血肉上拔地而起,这个过程不需太长时间,一百年足矣。
所以历朝历代,除去开国之时生产资源经由重新分配会出现短时间的盛世之外,过了百年,阶级固化,底层上升的通道被彻底堵死,权力世代相传、门阀生生不息,社会矛盾将会再一次加剧,重蹈覆辙。
但太子那个蠢货显然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论及政治天赋,太子与他相差不是一点半点,所以父皇才会执意废黜太子将储位交给他这个最小的嫡子。
父皇明察秋毫、真知灼见呐……
……
尉迟恭坐在春明门下的营房内,时不时扭一下屁股,挠挠头,颇有些坐立难安。前方战报不断送来,虽然东宫六率没有太多火器,但右侯卫同样补充了不少新兵,战斗力相较以往的百战老卒不可同日而语,两军激战于承天门外,一时间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得对方,导致战况极为焦灼,伤亡不断增大。
这可都是尉迟恭赖以立身处世的根基,更是将来于晋王帐下保持地位乃至于更进一步的底气,若是都在承天门下打光了,难道指望着晋王感念他无私之忠心,对他大加封赏?
且不说晋王是否忘恩负义之人,但只是那些江南、山东的门阀们便会狠狠将他踩在脚底、踢落尘埃。
至于关陇门阀……现在关陇门阀除了自己麾下这些兵马,哪里还有别的一兵一卒?
整个关陇都指望着他尉迟恭在将来的晋王帐下与山东、江南门阀分庭抗礼呢,哪里还能给予他半点支持。
好像自己才是关陇领袖……
但战事焦灼,谁也不知晋王到底怎么想,这个贸然撤退不仅很容易被东宫六率衔尾追杀,搞不好还让晋王不满,得不偿失,只能硬挺。
正自焦躁不安、进退两难,忽闻外间有亲兵疾步入内,禀报道:“启禀大帅,晋王殿下有令,命大帅即刻撤军退往潼关。”
尉迟恭好似忽闻仙乐一般,霍然起身,瞪大眼睛道:“可否验看传令兵的令牌,验看无误?”
亲兵道:“卑职仔仔细细验看过,确认无误!”
“好!”
尉迟恭忍不住振奋一声,但旋即觉得有些不妥,毕竟自己全军猛攻太极宫不克,此刻不得不无功而返,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耻辱至极的事情,若自己这个大帅面对撤军却笑逐颜开岂不是影响军心士气?
遂大声道:“先帝驾崩,太子窃据皇位,人神共愤!晋王携先帝之遗诏奉天伐罪,然体恤长安百万黎庶之生计,不忍战火之下整个长安化作焦土,更不忍黔首百姓生灵涂炭,故而下令撤出长安,退守潼关,以图后计。”
左右将校皆振臂大呼:“晋王仁善!”
尉迟恭接着下令:“各部听令,前锋暂缓进攻,后备自两翼压上阻断东宫六率,使其不能由中路突进追击,全军后撤,本帅亲自坐镇此地殿后,力求退而不乱,若有鼓噪生事、不尊将令者,杀无赦!”
“喏!”
将令一层层向前传达。
前方承天门外数百丈区域内,右侯卫兵卒正与敌人混战一处,整齐的青石板路面早已被鲜血浸透,雨水浇上去将血液稀释渗入缝隙之后,浓重的血腥味熏人欲呕,残肢断臂、兵卒尸体在地面铺了厚厚一层,双方兵卒几乎踩着袍泽与敌人的尸体殊死搏杀,全都杀红了眼。
待到右侯卫这边接到撤退的命令,最前边与东宫六率交织在一处的兵卒满眼绝望,因为他们是退不下也不能退的,若是他们撤退,敌人势必跟着掩杀过来,到时候自己依然会死,而且后阵会被冲乱阵型,搞不好就是一场惨败。
所以他们必须死战,力争纠缠住敌人以掩护大军撤退。
战场之上是群胆,当身边袍泽前赴后继的时候,再是怂蛋的一个人也会被激发起血性变得悍不畏死起来,可一旦有人撤退、溃逃,也极易引发全军连锁崩溃,数不清的战例都是如此产生的。
对于冲杀在最前的兵卒们来说,他们必须掩护大军撤退,但既然此刻撤退就意味着他们的死已经毫无意义。
这是最难接受的,但是必须接受。
这些悍卒咬紧牙关发出一声声凄厉至极的呼喊,发了疯似的向着东宫六率奋力砍杀,勇猛无俦的气势瞬间将原本旗鼓相当的敌人压制住,身后的大军则潮水一般向着延喜门、春明门方向撤退。
东宫六率见到对方撤退,立即振奋精神将势孤力单的敌军先锋冲散、砍杀,然后一窝蜂的欲追杀敌军,却被敌军两翼的后备队所威胁,不敢全力以赴,只能亦步亦趋的追在敌军身后,由承天门追到延喜门,再由延喜门追到春明门,眼睁睁看着敌军迅速撤出长安城,却迟迟等不来全力追击的军令。
至春明门下,尉迟恭顶盔掼甲坐在马上,亲自带着亲兵部队殿后,冷静自若的看着东宫六率追到几十丈外不敢继续向前,这才摆手调转马头,沿着黑黝黝的城门洞策马驶出。
身后,一队亲兵将几辆装满易燃杂物的板车拖进城门口后点燃,熊熊大火将城门洞完全堵死,而后从容上马追上尉迟恭的身影,几万人整齐有序的向着灞桥方向疾驰而去。
东宫六率的兵卒冲进城门洞将燃烧着的板车清理,军队随后冲出春明门,一部分整齐有序的追着敌人尾巴杀去,一部分则就地整顿,重新将春明门掌控手中,同时飞速向金光门坐镇的李靖禀报。
李靖接到禀报之时面色平静,并无多少意外神色,先下令程处弼率领麾下部队打扫战场的同时戒严全城,不许各处里坊擅开坊门,然后传令屈突诠部严密监视西市附近的左武卫,稍有异动,即刻来报,然后整理一下衣冠,直入太极宫中向太子殿下禀报战况。
……
西市,左武卫大营。
程咬金正坐在帅帐之内与牛进达优哉游哉的喝茶,程处默快步而入,疾声道:“大帅,右侯卫力战不敌,眼看着破城无望,已经全军撤出长安直奔潼关而去了。”
程咬金不理,给牛进达斟茶,笑道:“怎么样,正如吾之所料吧?”
牛进达不以为然:“我才懒得费神去揣测战局,大帅怎么说,我便怎么干,刀山火海,只要大帅下令,我便去闯一闯就是。”
两人自瓦岗寨之时便搭伙在一起,几十年来相互配合极为默契,彼此信任亦是无与伦比,看似粗豪的程咬金一直是“智囊”角色,而牛进达则冲锋陷阵勇冠三军,分工协作无往不利。
程处默听不懂两人说什么,见到父亲稳坐钓鱼台的模样,不由得心急如焚,急匆匆上前两步,大声道:“右侯卫不敌败走,大事不妙了!”
既然父亲已经表态倾向于晋王,可现在右侯卫猛攻不克被迫退走,显然大势已去,接下来自家父亲便要面临太子的追责,如何是好?
那晋王也当真无能,气势汹汹的想要夺嫡,结果猛攻一阵便偃旗息鼓慌忙退走,这不是坑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