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当土豪 第二十三章 罗汝才败高迎祥
热门推荐:
重生年代,福气包在厂区吃瓜看戏
倒霉穿书:冥王的新娘
重生后葬爱,手可摘星
混沌天心剑
我有一柄剑,可斩神降妖
小小领主不好惹!惹急眼了争天下
绝世天骄有如何:我开挂你怕啥?
重生之捡漏系统伴生
人在崩坏,又没完全在
? ads_wz_txt;
初战大捷,吴为十分兴奋,李县令也乐不可支,全城的乡绅都纷纷前来向他道贺,齐赞县令英明神武,赞吴为年轻有为,官场文章,不一而足。
这年头,想办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纽带,有乡土纽带,有亲缘纽带,还有主仆纽带,相互之间具有纽带的人往往抱团对外,吴为说到底在此地无根无梢,是个外人,虽然因缘际会到了这个位置上,但毕竟时日太短,手上可用之人不多,心腹更少。城里的乡绅见自己自掏腰包赈济灾民,虽然表面上纷纷表示敬佩,暗中未必没有看笑话的意思。县令是支持自己的,但他自己也是外乡人,对自己的帮助到这个程度已然不错了,这次大捷来的正是时候,它第一次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吴为明显感觉到乡绅们的目光中多了一种叫畏惧的东西。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自己在这个时代俨然像个暴发户一般,难保没有人看在眼里眼红的,没有实力,再多的财富也只是别人眼中的肥肉罢了。
通过这次战役,姑且称之为战役吧,吴为有了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自己招募的这一千多青壮战力不俗。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人估计多半是投到高迎祥军中去了。而这次嘛,既然落入了自己的手中,正可将他们作为训练一支强军的张本。何况这些青壮已经在战场上见过了血,已经具有了老兵的潜质,只要稍加训练战斗力就将胜过大部分的官军。吴为重重抚恤了阵亡青壮的家人,重赏了受伤者,并按照杀敌功劳大小对青壮们进行了论功行赏,一时众人尽皆欢欣鼓舞。
吴为询问战况时了解到,这次之所以青壮们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主要是因为一个叫罗三的人在进行指挥,据说他以前在蓟镇当过兵,还懂得戚大帅(戚继光)的行伍练兵之法。这是大将之才啊,吴为不禁惊喜万分,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瞌睡遇上了枕头。
吴为马上迫不及待地让人将罗三找过来,他已经决心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大加重用!
不一刻,罗三到了,只见他约摸三十多岁,面色黝黑,其貌不扬,但目光炯炯,满满的都是精悍之色。见了吴为,抱拳作了一个揖,道:“大人找我?”普通雇工应称雇主为东家,但吴为身份不同,因此罗三如此称呼。
吴为本来坐着,见到罗三后忙起身相迎,笑道:“老哥就是罗三?这是你的大名?”
罗三面色不变,朗声道:“小人姓罗名汝才,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三,故众人都唤我罗三。”
“罗汝才!”吴为大吃一惊,面前竟然是历史上与李自成、张献忠齐名的巨寇,外号曹操的罗汝才!
“大人识得俺?”罗汝才有点疑惑。
“哦,没甚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气魄。”
“大人谬赞了。”
强自压制下内心的激动,吴为表面上显得波澜不惊。罗汝才啊,竟然是罗汝才!原本的历史上他本应于今年起兵的,现在竟然成了自己的属下,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历史上他与高迎祥是亲密战友,罗高合兵,每下一城则四六分账,而今天,居然是他把高迎祥打得落荒而逃!
细问之下,原来罗汝才是离安塞不远的延长县人,曾在蓟镇当兵,做过小旗,因得罪上司被开革回籍。去岁至今大旱,延长县被灾尤重,百姓生计无着,闻得安塞官府施粥赈灾,众人于是推举他为头领同往安塞就食。来不多时,正好遇到吴为招募青壮耕种,待遇颇高,就带领同村百余青壮一齐来应聘。因平日与邻村为水源多有争竞,械斗乃是家常便饭,罗汝才用军法部勒村民,在械斗中竟是无往不利。今日一战,核心力量正是罗汝才的一百多同乡!
吴为闻听,不由庆幸不已,自己只是心中怀有一念仁心,不料竟有如此意外收获,这真是好人好报,应验不爽。这罗汝才是农民军中有名的骁将,足智多谋,被众人称为曹操。而且他大局观念强,善于调和各部之间的关系,众人皆喜与之合作。最重要的是,他性格正直,讲究江湖道义,每次攻下城池,严令只杀贪官,不杀清官。这样的人才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正是自己急需的!
吴为当即决定命罗汝才对青壮们以戚家军的练兵之法进行部勒,并慷慨许诺,一切待遇尽皆从优。编练乡兵本是典史之责,只是安塞为一小县,乡兵额数不过三五百,而且因为粮饷不济,还不能常年保持,因此吴为命罗汝才操练众青壮用的是训练庄丁自保的名义。明末各地流贼蜂起,地主乡绅多有建筑坞堡,训练庄丁自保的,已是习以为常。吴为有地逾200顷,自可配备庄丁。庄丁往往本身就是主家的家奴或者佃户,与主家有人身依附关系,待遇好于卫所军户,战斗力也强些,若是主家财力雄厚,舍得添置器械,装备战力甚至堪比一些将领的家丁。
罗汝才见吴为对自己这般信任,且拨给庄丁队的钱粮十分丰厚,也是大有知遇之感,暗下决心不辜负所托,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为吴为操练出一支强军来。
高迎祥裹挟灾民攻占安塞县城的计划被原本要成为老兄弟的罗汝才所破坏,只剩了十几个铁杆心腹败往绥德汇合了紫金梁王自用后一齐往府州投大老板王嘉胤去了,未来的闯王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前世那样的声望,将来有没有可能重振声威也很难说了,这件事情就像往池塘中投了一颗小石子,掀起了一阵波澜后很快归于平静,一场大危机就此消弭于无形。
那边厢县令领着众乡绅忙着核实战果,论功行赏,向上请功,吴为倒是不关心,反正自己的作用有目共睹,怎么样也不会漏掉自己这份。他现在最关心的事是两种薯类作物的播种事宜。说到底,这两个高产良种的引种成败,关系到自己当初的设想能否实现,能不能解决这个明末最大的难题---饥荒。
初战大捷,吴为十分兴奋,李县令也乐不可支,全城的乡绅都纷纷前来向他道贺,齐赞县令英明神武,赞吴为年轻有为,官场文章,不一而足。
这年头,想办什么事情都要讲究个纽带,有乡土纽带,有亲缘纽带,还有主仆纽带,相互之间具有纽带的人往往抱团对外,吴为说到底在此地无根无梢,是个外人,虽然因缘际会到了这个位置上,但毕竟时日太短,手上可用之人不多,心腹更少。城里的乡绅见自己自掏腰包赈济灾民,虽然表面上纷纷表示敬佩,暗中未必没有看笑话的意思。县令是支持自己的,但他自己也是外乡人,对自己的帮助到这个程度已然不错了,这次大捷来的正是时候,它第一次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地位,吴为明显感觉到乡绅们的目光中多了一种叫畏惧的东西。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自己在这个时代俨然像个暴发户一般,难保没有人看在眼里眼红的,没有实力,再多的财富也只是别人眼中的肥肉罢了。
通过这次战役,姑且称之为战役吧,吴为有了个惊喜的发现,那就是自己招募的这一千多青壮战力不俗。原本的历史上,这些人估计多半是投到高迎祥军中去了。而这次嘛,既然落入了自己的手中,正可将他们作为训练一支强军的张本。何况这些青壮已经在战场上见过了血,已经具有了老兵的潜质,只要稍加训练战斗力就将胜过大部分的官军。吴为重重抚恤了阵亡青壮的家人,重赏了受伤者,并按照杀敌功劳大小对青壮们进行了论功行赏,一时众人尽皆欢欣鼓舞。
吴为询问战况时了解到,这次之所以青壮们能取得这么大的战果,主要是因为一个叫罗三的人在进行指挥,据说他以前在蓟镇当过兵,还懂得戚大帅(戚继光)的行伍练兵之法。这是大将之才啊,吴为不禁惊喜万分,对自己来说简直就是瞌睡遇上了枕头。
吴为马上迫不及待地让人将罗三找过来,他已经决心这样的人才一定要大加重用!
不一刻,罗三到了,只见他约摸三十多岁,面色黝黑,其貌不扬,但目光炯炯,满满的都是精悍之色。见了吴为,抱拳作了一个揖,道:“大人找我?”普通雇工应称雇主为东家,但吴为身份不同,因此罗三如此称呼。
吴为本来坐着,见到罗三后忙起身相迎,笑道:“老哥就是罗三?这是你的大名?”
罗三面色不变,朗声道:“小人姓罗名汝才,因在叔伯兄弟中排行第三,故众人都唤我罗三。”
“罗汝才!”吴为大吃一惊,面前竟然是历史上与李自成、张献忠齐名的巨寇,外号曹操的罗汝才!
“大人识得俺?”罗汝才有点疑惑。
“哦,没甚么,只是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气魄。”
“大人谬赞了。”
强自压制下内心的激动,吴为表面上显得波澜不惊。罗汝才啊,竟然是罗汝才!原本的历史上他本应于今年起兵的,现在竟然成了自己的属下,就站在自己的面前!历史上他与高迎祥是亲密战友,罗高合兵,每下一城则四六分账,而今天,居然是他把高迎祥打得落荒而逃!
细问之下,原来罗汝才是离安塞不远的延长县人,曾在蓟镇当兵,做过小旗,因得罪上司被开革回籍。去岁至今大旱,延长县被灾尤重,百姓生计无着,闻得安塞官府施粥赈灾,众人于是推举他为头领同往安塞就食。来不多时,正好遇到吴为招募青壮耕种,待遇颇高,就带领同村百余青壮一齐来应聘。因平日与邻村为水源多有争竞,械斗乃是家常便饭,罗汝才用军法部勒村民,在械斗中竟是无往不利。今日一战,核心力量正是罗汝才的一百多同乡!
吴为闻听,不由庆幸不已,自己只是心中怀有一念仁心,不料竟有如此意外收获,这真是好人好报,应验不爽。这罗汝才是农民军中有名的骁将,足智多谋,被众人称为曹操。而且他大局观念强,善于调和各部之间的关系,众人皆喜与之合作。最重要的是,他性格正直,讲究江湖道义,每次攻下城池,严令只杀贪官,不杀清官。这样的人才用二十一世纪的话说就是德才兼备,正是自己急需的!
吴为当即决定命罗汝才对青壮们以戚家军的练兵之法进行部勒,并慷慨许诺,一切待遇尽皆从优。编练乡兵本是典史之责,只是安塞为一小县,乡兵额数不过三五百,而且因为粮饷不济,还不能常年保持,因此吴为命罗汝才操练众青壮用的是训练庄丁自保的名义。明末各地流贼蜂起,地主乡绅多有建筑坞堡,训练庄丁自保的,已是习以为常。吴为有地逾200顷,自可配备庄丁。庄丁往往本身就是主家的家奴或者佃户,与主家有人身依附关系,待遇好于卫所军户,战斗力也强些,若是主家财力雄厚,舍得添置器械,装备战力甚至堪比一些将领的家丁。
罗汝才见吴为对自己这般信任,且拨给庄丁队的钱粮十分丰厚,也是大有知遇之感,暗下决心不辜负所托,一定要使出浑身解数,为吴为操练出一支强军来。
高迎祥裹挟灾民攻占安塞县城的计划被原本要成为老兄弟的罗汝才所破坏,只剩了十几个铁杆心腹败往绥德汇合了紫金梁王自用后一齐往府州投大老板王嘉胤去了,未来的闯王从一开始就没有获得前世那样的声望,将来有没有可能重振声威也很难说了,这件事情就像往池塘中投了一颗小石子,掀起了一阵波澜后很快归于平静,一场大危机就此消弭于无形。
那边厢县令领着众乡绅忙着核实战果,论功行赏,向上请功,吴为倒是不关心,反正自己的作用有目共睹,怎么样也不会漏掉自己这份。他现在最关心的事是两种薯类作物的播种事宜。说到底,这两个高产良种的引种成败,关系到自己当初的设想能否实现,能不能解决这个明末最大的难题---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