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 第78章 暴雨
热门推荐:
无上至尊之神荒宇宙
最强渔夫:海岛奶爸
大佬破产后,被恶毒女配养富了
她发疯,他兜底,团宠谁都惹不起
年代:我真没想跟前妻闺蜜处对象
玩家降临,还好我有穿越模拟器
这一世,恋爱狗都不谈
0713们的团宠妹妹
星河之上
赵小妹回到赵家庄的下午,“情报员”赵婶子就来告诉王静怡最新消息。
“静怡,你听说了吗?马翠儿最近为什么没出来露面?”赵婶子小声的问道。
正在给小兔子喂奶的王静怡,随口问道:“不知道。她怎么了?”
实际上,王静怡是知道内情的,赵宝东之前来告诉过她,马翠儿怀孕了。
但,王静怡并没有告诉赵婶子这些。
“马翠儿怀孕了。”赵婶子语带一丝神秘的说。
见王静怡面色平静,她继续说道:“而且看她的状况应该很快就要生了。”
现在已经快十一月了,如果快生了,那就是二月份左右怀上的。
说到这,赵婶子不由咂舌道:“最关键的是,马翠儿告诉赵二老婆子,她怀的是赵志全的孩子。”
现在赵小妹回来,这还得了,刚进门那就闹翻了天。
王静怡听了这些话,心里并没有过多惊讶。
这事赵宝东一直在留意,有动向就会来告诉王静怡。
不过,为了配合赵婶子,王静怡还是装出了一副诧异的表情。
赵婶子见状,便更加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
赵小妹回来后,见到了马翠儿,她诧异问赵二老婆子:“她咋在咱家?”
赵二老婆子含糊其辞地说:“她也没地方可去,咋说赵磊也是你伯哥的种,还能让她们流落在外吗?”
另提一句,王磊已经改姓了赵。
赵小妹那原来也是个混不吝的。
之前,她因跟着赵志全到县里过了几年好日子,装的做派,现在都回村里了,那就是破罐子破摔。
本来落魄地回来,赵小妹就满肚子怨气,哪还能愿意跟马翠儿住在同一屋檐下?
再加上赵志勇贪污,他家的房子已经被充了公。
现在马翠儿实际上是住在当初分给赵志全的老宅里。
于是,赵小妹开始嚷嚷着要把马翠儿撵出去。
马翠儿哪能愿意,便跟赵小妹理论,结果被赵小妹推倒,还见了红。
这赵二老婆子见状,急了眼,护着马翠儿。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赵小妹连着赵二老婆子一起责骂。
赵二老婆子年轻时便守了寡,一个女人把两个儿子拉扯大,也是个刚强的个性,哪受过这种气?
她便直接实话告诉了赵小妹。
谁知,赵小妹听完后,直接摸了把菜刀出来要砍死她和马翠儿。
现在那边已经闹翻了天,马翠儿也被赵宝冬给送去镇上的卫生室。
王静怡听到这,不由好笑道:“没想到赵宝冬对赵志全倒是忠心,都这样了,还在鞍前马后的帮他家办事。”
赵婶子听了这话,嗤笑一声说:“这马翠儿回来后,赵宝冬可没少往她那跑。
赵二老婆子老眼昏花了,但隔壁的大婶子们可是撞见过好几次。”
王静怡闻言,挑了一下眉,不过没回应这话。
她心道:“看来赵宝东他们是按照建坤的示意,向我转述的时候,把这些个肮脏事都省略了。”
赵婶子见王静怡没回声,也知这种事情不方便直接提及,便改变了话题:“时间不早了,我来把山货理理。”
这些山货是王静怡上午采得,确实还没打理。
所以,她把装山货的篮子拎给了赵婶子。
“这山货还得要多采一些,天冷了,煲汤做菜都好。”
赵婶子一边整理山货,一边说道。
实际上,这些山货都是王静怡带着村里妇人一起采的,是明面上的。
而,王静怡单独采的山货,都被她收进了空间里。
但王静怡还是答应道:“我会抽空再去多采一些。”
赵婶子听了这话,满意道:“好。”
接着,她又问:“村小这两天是不是要开学了?”
王静怡喂完兔子后,已经回了厨房包饺子。
听到赵婶子的话,她探出头来回答:“还要再等几天,这秋收结束了,不是还要秋种吗?”
赵婶子听了之后,没再说什么,低头继续理山货。
这儿媳妇不是去教课,就是打理家里,除了还没给她生个孙子,那是样样都好。
王静怡包好饺子,趁着赵婶子不注意收了不少进空间里。
虽说这两天早晚已经凉了,但白日里还是热的,放外面容易坏。
现在王静怡包一次饺子就管好几天的,她每天事情多,没时间经常包。
过几天,她还打算去县里的黑市看看,外套销的咋样了。
之前送去的三件卖完了,上次又送了二十件过去。
不过,这外套到底比衬衫销的慢。
今天中午,家里吃饺子。
这几天虽说正在秋耕,但由于今年村里多一头牛,到底没有去年忙碌。
所以,中午也不用送饭菜去地里,他们都回家吃饭。
饭后,赵建坤跟王静怡坐在院子里闲聊一会儿。
“宝根想跟我们借点钱。”
赵建坤对织着毛衣的王静怡说道。
王静怡闻言,挑眉道:“你之前不是帮他把盖房子的钱攒齐了吗?”
“赵枝枝要三转一响。说是不能比赵长志结婚时差。”赵建坤解释道。
“不借。”王静怡果断拒绝。
“赵枝枝还比照着赵长志结婚时,人家那三转一响是刘楚楚出的钱。”
“盖房子的钱也是刘楚楚垫了一部分。”
“虽说赵长志后来捕猎把钱补给了刘楚楚,但那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情。”
“这赵枝枝倒是好笑,她啥也没有,张嘴就敢借,借了以后还不是宝根累死累活的还。”
王静怡一直认为人有多大手就端多大的碗。
赵建坤听了,也不敢有异议,家里的钱是王静怡管。
虽说他也有私房钱,但王静怡不让借,那他就不能借。
而且,赵建坤自己也不想借。
王静怡见赵建坤同意了,很满意。
她继续闲聊着:“不能惯着赵枝枝这爱攀比的劲。”
“她今天能让宝根买‘三转一响’,明天就会挑剔宝根盖的房子不合她心意。”
赵建坤听了这番话,认可道:“我省得,下午我跟宝根说,家里的钱有其他用处。”
实际上,赵建坤并没告诉王静怡,赵宝根借的还真不少。
赵枝枝不光要“三转一响”,她还让宝根把正在盖的新房,按照他们家这样也贴上瓷砖和青石板。
王静怡看到赵建坤的脸色,就知道自己猜中了。
她嘲讽道:“被我猜中了?她还真想按照咱家的房子来装修?
人刘楚楚带了那么些嫁妆,都没跟赵长志提这要求。”
当初,王静怡家的房子装修时,材料都是她自己买的。
甚至建造房子的部分材料也是王静怡找人买的。
而赵长志和刘楚楚结婚的婚房,仅仅只在卧室里面铺了青砖。
并且另盖了一小间洗漱间,仿照王静怡家的样式将墙面贴了瓷砖。
其他的,刘楚楚也没过多要求。
因此,王静怡瞧不上赵枝枝的做派。
赵建坤看到王静怡义愤填膺的样子,好笑道:“不借就不借,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管不了这些。”
这事,他和赵长志都劝过赵宝根了,可赵宝根就跟着了魔似的,根本听不进去。
王静怡听了这话,就知道赵建坤这是劝过,可赵宝根没听
于是,她又问道:“咱不借,那他会不会找长志借?”
听到此话,赵建坤笑着答道:“啥都被你猜到了。”
王静怡继续问道:“那长志借了吗?”
“长志说都是兄弟,一分不借不好,于是借给他一百。
然后告诉宝根,刘楚楚要生了,家里还要留些钱备用。
所以宝根没借够钱,又来找我。”
王静怡恨铁不成钢道:“这宝根也是个傻的,一家借不够,还借两家,借钱总是要还的。
像赵枝枝这样的,即使这次借钱满足了她,以后她还会有其他要求。”
赵建坤笑着回应:“你料得一点不差,赵枝枝确实让宝根带她去市里办嫁妆。”
王静怡无语道:“赵枝枝这是同我比的吧。”
赵建坤听到王静怡笃定的口吻,点头确认。
赵宝根的原话是,你跟嫂子当初结婚都是从市里买的东西,枝枝这要求不过分。
也正是因为赵宝根的这句话,让赵建坤对他有些失望。
王静怡心里知道,村里人多数认为她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都是依靠赵建坤。
赵枝枝知道不能攀比刘楚楚,因为人家是娘家出的嫁妆,所以她只能跟自己比。
但王静怡也并不在意这些。
既然,赵枝枝喜欢比,那就让她比好了,反正自己一分钱都不会借。
此外,王静怡已经决定,要是他们结婚,自家就按照村里的规矩随份子钱。
王静怡了解到情况后,便不再与赵建坤谈论这些事情。
她转身去泡了一大壶菊花茶,让赵建坤带着去上工。
下午,王静怡忙完了家务后,便开始做衣服。
由于外套还在试销,而且现在的销量并不大。
所以,王静怡就自己抽空做做,没让刘楚楚接活。
王静怡做了三件外套,就停了下来。
她想了想,觉得家里这段时间都是以去供销社买的猪下水为主菜,常吃这些也不好。
今天王静怡打算做两条鱼。
于是,她从空间里捞了两条大鱼,一条炖汤,一条红烧。
等王静怡做好晚饭后,赵婶子他们也下了工,回来洗了手脸,便进屋吃饭。
“静怡,你这红烧鱼做的真香。”赵婶子夸奖道。
“鱼汤也好喝,鲜得很。”朵朵喝了口鱼汤,继续说:“姐姐,明天我们还喝鱼汤吧。”
王静怡把一块鱼肉剔了鱼刺,夹给朵朵,笑着答应了她。
赵婶子吃着饭,突然想到村里的鱼是不是也长大了。
于是,她问赵建坤:“咱村的鱼是不是能起塘了?”
赵建坤回应道:“鱼长得不错,等秋种,从鱼塘放水灌溉后,就起鱼。”
村委使用了王静怡教授的蚯蚓养殖法,用蚯蚓喂养的鱼,鱼塘里的鱼长得很好。
负责养殖蚯蚓不是啥重活,交由村里的孤寡老人负责。
能为村里出一份力,他们都高兴的很,感觉自己不是吃白食的了。
赵婶子听了赵建坤的话,笑着说:“这要是做成腊鱼,这个冬,家家都能添肉菜了。”
虽说村里比去年多养了猪,可猪要喂麦麸,所以数量也只多了几头而已。
上缴了生猪后,剩下的猪肉分配后,也仅仅比去年多了一些。
这些鱼却不同,它们不需要上缴,而且村里鱼塘里养的还多。
如果每家把鱼制成腊鱼,省着点,这一个冬都够吃。
隔了几日,村里秋种灌溉过后,有三个鱼塘见了底。
村里通知村民带上工具,集体捕鱼。
当看到一条条肥美的大鱼时,村民们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你家分了几条?”大牛娘笑着问另一个婶子。
“分了十条,我家不像你家壮劳力多,你这起码得有二十条吧?”那婶子回道。
“嗯,我家分的不少,可人多消耗也大。”大牛娘笑着回答。
那婶子一想也对,心中的羡慕之前也消散了。
按照劳力分配,那些分得多的,家里壮劳力吃的也多。
这样一算,吃到口里的鱼都差不多。
因此,村民们对这样的分配都没有意见。
由于是孤寡老人养殖蚯蚓喂养的鱼,所以村里给他们每人分了六条大鱼。
其他人也没意见,大家都是沾亲带故,而且谁还没个老的时候。
分了鱼,大家就开始研究咋做。
“今晚上,我就红烧一条,给家里的男人和孩子打打牙祭。”
“我都给做成腊鱼,留着猫冬吃,到时候饭锅头放一块一蒸,饭都香的很。”
“没错,我也准备做成腊鱼。
这两天家里孩子有鸡蛋吃,等天冷鸡不下蛋了,再拿出来吃。”
大家笑着互相道别,然后带着鱼回了家。
赵婶子也分到了不少鱼,她笑着把鱼搬了回来。
“静怡,拿些盐过来,我给这鱼处理干净,就腌制。”
“哎!”王静怡闻声,从厨房里拿了两包盐出来。
赵婶子见状,低声说:“咱们赶紧腌上,不然等会儿肯定有人来借盐。”
王静怡也明白赵婶子的意思,借点盐要是对方不还,到时候自己也抹不开面子经常去要,干脆不借。
过日子手缝紧一点没错。
于是,王静怡也坐下开始帮忙。
两人刚把鱼都腌制好,就有人上门借盐了,还不止一波。
这不用王静怡出面,赵婶子指了指晾晒的咸鱼,笑着说:“家里的盐都用光了。”
来人一看那一长排的咸鱼,也知道要用不少盐,都没说什么。
咸鱼晒好,村里的秋种也结束了。
月底,赵建国也要入伍去边防。
没错,赵建坤把赵建国送去了最遥远的边疆。
赵婶子本不同意,在家哭闹了一番,对赵建坤说:“你送他去当兵,我支持。
但把他送去那远不行!
这要是去了,我还不定能不能再见到他了。”
赵建坤已决定好的事情并未动摇,他只说:“让建国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几年,对他只有好处。”
听到这话,赵婶子也不哭了,她问道:“那过几年,你再想办法把他调回来?”
赵建坤对此无语,回答道:“我有啥权力给他调!”
但当他看到赵婶子还要继续哭泣,他话锋一转道:“能往调到哪,要看他自己。”
赵婶子听了,抬头问:“有啥办法?”
赵建坤解释道:“他要是争气,可以考军校。”
赵婶子听到这个建议,倒是觉得这事行的通。
这建国平时学习吊儿郎当的,但是成绩并不差,要是努努力,也许还真能考上。
于是,赵婶子反复叮嘱赵建国:“你到了部队,要好好表现,书本也不能丢,争取考上军校。 ”
这些话,赵建坤已经私下跟赵建国谈过了。
赵建国抱着赵婶子宽慰道:“妈,这些我省得,我会努力。”
王静怡将为赵建国准备好的毛衣递给他。
赵建国接过毛衣,道谢后将它整齐的叠放在大包里。
王静怡原本打算给赵建国带些钱票,但被赵建坤阻止:“这些他也用不上。”
实际上,赵建坤已经让李兵提前备好了全国通用票,给赵建国带上了。
只他没告诉家里人,连王静怡也没说。
王静怡一想也对,于是又为赵建国做了些肉酱吃食,让他带着路上吃。
这个年代的交通条件有限,路途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多带点吃食打打牙祭,也补充些营养。
要说家里人当中,只有赵建坤现在是最放心的。
此前,赵建坤对赵建国进行严格训练,就是为了让他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因此,在离别时,赵建坤只对赵建国说:“到了新地方,每天还是要坚持练习我教你的技巧,别荒废了。”
虽然部队有自己的训练方式,但赵建国强加锻炼总不会有错。
赵建国牢记赵建坤的话,刚到新兵连,就比别人更加刻苦。
别人跑操跑十圈,他就加快速度跑十五圈。
别人负重20公斤,他就负重30公斤。
在这个年纪的小伙子之间,往往会相互竞争和比较。
当赵建国加紧训练时,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地加强了自己的训练。
最终,他们在比武竞赛中拿了个团体第一名,并荣获三等功。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
在赵建国离开后,村庄也开始忙着为入冬做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跟去年大致相同,仍是由村里组织上山砍柴。
然而,今年大家刚准备好过冬的柴火,就突然下起了暴雨。
这场雨来势汹汹,让大家措手不及。
“建坤,快开门。”赵长志一大早就敲响了赵建坤家的大门。
“咋了?”
昨晚上的大雨下得睁不开眼,赵建坤就担心会出啥事。
“赵三老婶子的房子塌了。”赵长志急声道。
“人有没有事?”
赵建坤问着,已经穿好蓑衣跟着赵长志出了门。
这两天天气已冷,衣服再被淋湿,可想而知。
“人没事,但是房子肯定是不能过冬了。”
“那其他的房子,你带人去检查了吗?”
“赵宝东带人去查看了。”
“赵宝根呢?”
“估计还在热炕头呢!我让人去喊了!”
…………
两人声音渐远。
赵婶子也被惊动,她撑着伞对站在门口的王静怡,抱怨道:“自从赵宝根跟赵枝枝订婚后,他们就住在了一起。”
王静怡正担心着赵三老婶子,没有搭话。
赵婶子难以启齿道:“赵四婶子前两天过来跟我说,这两天找时间把他们的婚事简单办一下。”
王静怡闻言,只应了一声:“哦。”
在赵建国离家前,赵宝根新房子起好后,便定了婚。
王静怡他们就按照村里的习俗随了一块钱,这在村里已经算是重礼了。
可赵枝枝却嫌弃王静怡给的钱太少,抱怨说:“说起来是兄弟,实际上是把我家宝根当跑腿的,长志结婚还送了台收音机呢!”
这话刚一出口,就被刘楚楚怼了回去:“我们家的收音机,是我给了钱票,让静怡他们代买的。
不光收音机,我们的结婚用品全都是让他们代买的,不过我一分不少的给了钱票。”
虽然当时王静怡添钱买了一台好的,但这时刘楚楚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宝根娘是知道这件事的,之前他们两家走的近,是她帮忙张罗的婚事。
于是,她附和道:“没错,这事我也知情,楚楚给长志钱票让他送去的时候,我就在场。”
其他人听到这些话后,开始纷纷议论。
赵四婶子见状,假意责骂了赵枝枝几句。
然后,她对王静怡说:“静怡,枝枝被我宠坏了,看在婶子的份上,你就原谅她吧。”
王静怡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和赵枝枝闹不愉快。
因此,她只说:“没事,婶子,我省得,枝枝是误会了。”
赵四婶子听了王静怡的话,松了口气。
王静怡心想,赵四婶子别的事都挺清醒,唯独对赵枝枝那是无条件宠着。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慈母多败儿吧。
赵婶子看着外面瓢泼大雨,叹口气道:“哎,没想到,天不随人愿,下了这大雨。”
虽然她不喜欢赵枝枝,但她和赵四婶子是好友。
而赵枝枝和赵宝根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
赵婶子这时也希望事情早办了省心。
她没有告诉王静怡,赵四婶子的意思是赵枝枝已经怀上了。
赵婶子的声音打断了王静怡的思绪。
看着雨越下越大,王静怡担心还会出现泥石流。
于是,她对赵婶子提议道:“妈,你回去看看排水渠是不是通的,把渠道清理干净。”
听到这话,赵婶子也感到有些担忧。
所以,她也不再谈论别人的事情,赶忙回家去清理排水渠道。
王静怡回屋叮嘱好刘师父照看朵朵,便也去后院清理排水渠。
还好,到傍晚时,雨停了下来。
不久,赵建坤也回到了家。
“有没有人受伤?”王静怡递给他一条干毛巾问道。
赵建坤接过毛巾,边擦着雨水,边回答:“没有,但有两三家房子受损,不能住了。”
“这些房子不是去年才修缮过吗?”
听到这个消息,王静怡仍然有些担心。
“去年确实修过,但去年冬天太冷,这一年来又日晒雨淋的,那些房子就撑不住了。”
赵建坤喝口热茶,感觉身体暖和了点。
王静怡见他衣服湿了一半,便让他赶紧去洗漱一下,换身衣服。
等赵建坤换好衣服出来,王静怡递给他一件雨衣。
这是王静怡今天用雨布做的。
赵建坤一试还真合适,问道:“这雨衣还有吗?”
王静怡白了他一眼,说道:“这还是我下午刚做的,总共就做了四件。
我们留下了两件,另外两件我给妈他们送过去了。”
赵建坤摸摸雨衣,面料厚实又硬夸夸的,肯定费了不少功夫。
于是,他笑着说:“辛苦你了。”
王静怡瞥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只能拿这一件,另一件我要自己留着用,你得爱惜点!”
实际上,王静怡明白赵建坤的意思。
他是想如果有多余的,就多备几件,可以借给别人。
但真没有,这块雨布还是王静怡在黑市上碰巧买到的。
她准备在特殊情况下用来盖东西的。
雨布不大,做好雨衣后,就没有剩余的了。
赵建坤听后,笑了笑,决定让李兵他们弄些雨布来。
王静怡看外面雨停了,但乌云未散,便问:“那几户人家,你咋安排的?”
赵建坤回道:“暂时安排在原前赵会计家。”
上次赵志勇和前赵会计家的房子充了公。
原赵志勇家的房子住了知青,而原前赵会计家的房子空着。
这样正好可以利用。
王静怡听了后,问道:“那够住吗?”
那房子也就三间大瓦屋,其他的侧房柴房都是土胚房。
赵建坤解释道:“我们计划好了,还是要上山采石头,赶在上冻之前建三处房子出来。”
赵建坤说完,见王静怡的面色有些疑惑,接着释疑道:“当然不会白干,这三家会出钱付工分。”
“这个办法不错,比买砖盖房节省了不少钱。”王静怡赞成道。
“嗯,听了这个办法,村里其他人也动了心思。
但今年上冻前肯定来不及,只能先紧着这三家。”赵建坤喝着热茶说道。
“这样也好,土石房坚固耐用,比土胚房好多了。
要是明年都能翻盖成土石房,再入冬就不用担心了。”
王静怡说着,起身去查看炖的菌菇大骨汤,发现已经炖好。
她便对赵建坤说:“晚上,就用这汤下面条吧。”
在这下雨天,王静怡打算简单做点,赵建坤笑着同意。
可是,他们晚饭还未吃完,大门突然被敲响。
来人急匆匆地通知赵建坤,“赵小妹杀了人!”
他说话时,脸上还流露出惊恐状。
“静怡,你听说了吗?马翠儿最近为什么没出来露面?”赵婶子小声的问道。
正在给小兔子喂奶的王静怡,随口问道:“不知道。她怎么了?”
实际上,王静怡是知道内情的,赵宝东之前来告诉过她,马翠儿怀孕了。
但,王静怡并没有告诉赵婶子这些。
“马翠儿怀孕了。”赵婶子语带一丝神秘的说。
见王静怡面色平静,她继续说道:“而且看她的状况应该很快就要生了。”
现在已经快十一月了,如果快生了,那就是二月份左右怀上的。
说到这,赵婶子不由咂舌道:“最关键的是,马翠儿告诉赵二老婆子,她怀的是赵志全的孩子。”
现在赵小妹回来,这还得了,刚进门那就闹翻了天。
王静怡听了这些话,心里并没有过多惊讶。
这事赵宝东一直在留意,有动向就会来告诉王静怡。
不过,为了配合赵婶子,王静怡还是装出了一副诧异的表情。
赵婶子见状,便更加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
赵小妹回来后,见到了马翠儿,她诧异问赵二老婆子:“她咋在咱家?”
赵二老婆子含糊其辞地说:“她也没地方可去,咋说赵磊也是你伯哥的种,还能让她们流落在外吗?”
另提一句,王磊已经改姓了赵。
赵小妹那原来也是个混不吝的。
之前,她因跟着赵志全到县里过了几年好日子,装的做派,现在都回村里了,那就是破罐子破摔。
本来落魄地回来,赵小妹就满肚子怨气,哪还能愿意跟马翠儿住在同一屋檐下?
再加上赵志勇贪污,他家的房子已经被充了公。
现在马翠儿实际上是住在当初分给赵志全的老宅里。
于是,赵小妹开始嚷嚷着要把马翠儿撵出去。
马翠儿哪能愿意,便跟赵小妹理论,结果被赵小妹推倒,还见了红。
这赵二老婆子见状,急了眼,护着马翠儿。
这下可是捅了马蜂窝,赵小妹连着赵二老婆子一起责骂。
赵二老婆子年轻时便守了寡,一个女人把两个儿子拉扯大,也是个刚强的个性,哪受过这种气?
她便直接实话告诉了赵小妹。
谁知,赵小妹听完后,直接摸了把菜刀出来要砍死她和马翠儿。
现在那边已经闹翻了天,马翠儿也被赵宝冬给送去镇上的卫生室。
王静怡听到这,不由好笑道:“没想到赵宝冬对赵志全倒是忠心,都这样了,还在鞍前马后的帮他家办事。”
赵婶子听了这话,嗤笑一声说:“这马翠儿回来后,赵宝冬可没少往她那跑。
赵二老婆子老眼昏花了,但隔壁的大婶子们可是撞见过好几次。”
王静怡闻言,挑了一下眉,不过没回应这话。
她心道:“看来赵宝东他们是按照建坤的示意,向我转述的时候,把这些个肮脏事都省略了。”
赵婶子见王静怡没回声,也知这种事情不方便直接提及,便改变了话题:“时间不早了,我来把山货理理。”
这些山货是王静怡上午采得,确实还没打理。
所以,她把装山货的篮子拎给了赵婶子。
“这山货还得要多采一些,天冷了,煲汤做菜都好。”
赵婶子一边整理山货,一边说道。
实际上,这些山货都是王静怡带着村里妇人一起采的,是明面上的。
而,王静怡单独采的山货,都被她收进了空间里。
但王静怡还是答应道:“我会抽空再去多采一些。”
赵婶子听了这话,满意道:“好。”
接着,她又问:“村小这两天是不是要开学了?”
王静怡喂完兔子后,已经回了厨房包饺子。
听到赵婶子的话,她探出头来回答:“还要再等几天,这秋收结束了,不是还要秋种吗?”
赵婶子听了之后,没再说什么,低头继续理山货。
这儿媳妇不是去教课,就是打理家里,除了还没给她生个孙子,那是样样都好。
王静怡包好饺子,趁着赵婶子不注意收了不少进空间里。
虽说这两天早晚已经凉了,但白日里还是热的,放外面容易坏。
现在王静怡包一次饺子就管好几天的,她每天事情多,没时间经常包。
过几天,她还打算去县里的黑市看看,外套销的咋样了。
之前送去的三件卖完了,上次又送了二十件过去。
不过,这外套到底比衬衫销的慢。
今天中午,家里吃饺子。
这几天虽说正在秋耕,但由于今年村里多一头牛,到底没有去年忙碌。
所以,中午也不用送饭菜去地里,他们都回家吃饭。
饭后,赵建坤跟王静怡坐在院子里闲聊一会儿。
“宝根想跟我们借点钱。”
赵建坤对织着毛衣的王静怡说道。
王静怡闻言,挑眉道:“你之前不是帮他把盖房子的钱攒齐了吗?”
“赵枝枝要三转一响。说是不能比赵长志结婚时差。”赵建坤解释道。
“不借。”王静怡果断拒绝。
“赵枝枝还比照着赵长志结婚时,人家那三转一响是刘楚楚出的钱。”
“盖房子的钱也是刘楚楚垫了一部分。”
“虽说赵长志后来捕猎把钱补给了刘楚楚,但那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情。”
“这赵枝枝倒是好笑,她啥也没有,张嘴就敢借,借了以后还不是宝根累死累活的还。”
王静怡一直认为人有多大手就端多大的碗。
赵建坤听了,也不敢有异议,家里的钱是王静怡管。
虽说他也有私房钱,但王静怡不让借,那他就不能借。
而且,赵建坤自己也不想借。
王静怡见赵建坤同意了,很满意。
她继续闲聊着:“不能惯着赵枝枝这爱攀比的劲。”
“她今天能让宝根买‘三转一响’,明天就会挑剔宝根盖的房子不合她心意。”
赵建坤听了这番话,认可道:“我省得,下午我跟宝根说,家里的钱有其他用处。”
实际上,赵建坤并没告诉王静怡,赵宝根借的还真不少。
赵枝枝不光要“三转一响”,她还让宝根把正在盖的新房,按照他们家这样也贴上瓷砖和青石板。
王静怡看到赵建坤的脸色,就知道自己猜中了。
她嘲讽道:“被我猜中了?她还真想按照咱家的房子来装修?
人刘楚楚带了那么些嫁妆,都没跟赵长志提这要求。”
当初,王静怡家的房子装修时,材料都是她自己买的。
甚至建造房子的部分材料也是王静怡找人买的。
而赵长志和刘楚楚结婚的婚房,仅仅只在卧室里面铺了青砖。
并且另盖了一小间洗漱间,仿照王静怡家的样式将墙面贴了瓷砖。
其他的,刘楚楚也没过多要求。
因此,王静怡瞧不上赵枝枝的做派。
赵建坤看到王静怡义愤填膺的样子,好笑道:“不借就不借,各人过好自己的日子,管不了这些。”
这事,他和赵长志都劝过赵宝根了,可赵宝根就跟着了魔似的,根本听不进去。
王静怡听了这话,就知道赵建坤这是劝过,可赵宝根没听
于是,她又问道:“咱不借,那他会不会找长志借?”
听到此话,赵建坤笑着答道:“啥都被你猜到了。”
王静怡继续问道:“那长志借了吗?”
“长志说都是兄弟,一分不借不好,于是借给他一百。
然后告诉宝根,刘楚楚要生了,家里还要留些钱备用。
所以宝根没借够钱,又来找我。”
王静怡恨铁不成钢道:“这宝根也是个傻的,一家借不够,还借两家,借钱总是要还的。
像赵枝枝这样的,即使这次借钱满足了她,以后她还会有其他要求。”
赵建坤笑着回应:“你料得一点不差,赵枝枝确实让宝根带她去市里办嫁妆。”
王静怡无语道:“赵枝枝这是同我比的吧。”
赵建坤听到王静怡笃定的口吻,点头确认。
赵宝根的原话是,你跟嫂子当初结婚都是从市里买的东西,枝枝这要求不过分。
也正是因为赵宝根的这句话,让赵建坤对他有些失望。
王静怡心里知道,村里人多数认为她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女,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都是依靠赵建坤。
赵枝枝知道不能攀比刘楚楚,因为人家是娘家出的嫁妆,所以她只能跟自己比。
但王静怡也并不在意这些。
既然,赵枝枝喜欢比,那就让她比好了,反正自己一分钱都不会借。
此外,王静怡已经决定,要是他们结婚,自家就按照村里的规矩随份子钱。
王静怡了解到情况后,便不再与赵建坤谈论这些事情。
她转身去泡了一大壶菊花茶,让赵建坤带着去上工。
下午,王静怡忙完了家务后,便开始做衣服。
由于外套还在试销,而且现在的销量并不大。
所以,王静怡就自己抽空做做,没让刘楚楚接活。
王静怡做了三件外套,就停了下来。
她想了想,觉得家里这段时间都是以去供销社买的猪下水为主菜,常吃这些也不好。
今天王静怡打算做两条鱼。
于是,她从空间里捞了两条大鱼,一条炖汤,一条红烧。
等王静怡做好晚饭后,赵婶子他们也下了工,回来洗了手脸,便进屋吃饭。
“静怡,你这红烧鱼做的真香。”赵婶子夸奖道。
“鱼汤也好喝,鲜得很。”朵朵喝了口鱼汤,继续说:“姐姐,明天我们还喝鱼汤吧。”
王静怡把一块鱼肉剔了鱼刺,夹给朵朵,笑着答应了她。
赵婶子吃着饭,突然想到村里的鱼是不是也长大了。
于是,她问赵建坤:“咱村的鱼是不是能起塘了?”
赵建坤回应道:“鱼长得不错,等秋种,从鱼塘放水灌溉后,就起鱼。”
村委使用了王静怡教授的蚯蚓养殖法,用蚯蚓喂养的鱼,鱼塘里的鱼长得很好。
负责养殖蚯蚓不是啥重活,交由村里的孤寡老人负责。
能为村里出一份力,他们都高兴的很,感觉自己不是吃白食的了。
赵婶子听了赵建坤的话,笑着说:“这要是做成腊鱼,这个冬,家家都能添肉菜了。”
虽说村里比去年多养了猪,可猪要喂麦麸,所以数量也只多了几头而已。
上缴了生猪后,剩下的猪肉分配后,也仅仅比去年多了一些。
这些鱼却不同,它们不需要上缴,而且村里鱼塘里养的还多。
如果每家把鱼制成腊鱼,省着点,这一个冬都够吃。
隔了几日,村里秋种灌溉过后,有三个鱼塘见了底。
村里通知村民带上工具,集体捕鱼。
当看到一条条肥美的大鱼时,村民们的心里都乐开了花。
“你家分了几条?”大牛娘笑着问另一个婶子。
“分了十条,我家不像你家壮劳力多,你这起码得有二十条吧?”那婶子回道。
“嗯,我家分的不少,可人多消耗也大。”大牛娘笑着回答。
那婶子一想也对,心中的羡慕之前也消散了。
按照劳力分配,那些分得多的,家里壮劳力吃的也多。
这样一算,吃到口里的鱼都差不多。
因此,村民们对这样的分配都没有意见。
由于是孤寡老人养殖蚯蚓喂养的鱼,所以村里给他们每人分了六条大鱼。
其他人也没意见,大家都是沾亲带故,而且谁还没个老的时候。
分了鱼,大家就开始研究咋做。
“今晚上,我就红烧一条,给家里的男人和孩子打打牙祭。”
“我都给做成腊鱼,留着猫冬吃,到时候饭锅头放一块一蒸,饭都香的很。”
“没错,我也准备做成腊鱼。
这两天家里孩子有鸡蛋吃,等天冷鸡不下蛋了,再拿出来吃。”
大家笑着互相道别,然后带着鱼回了家。
赵婶子也分到了不少鱼,她笑着把鱼搬了回来。
“静怡,拿些盐过来,我给这鱼处理干净,就腌制。”
“哎!”王静怡闻声,从厨房里拿了两包盐出来。
赵婶子见状,低声说:“咱们赶紧腌上,不然等会儿肯定有人来借盐。”
王静怡也明白赵婶子的意思,借点盐要是对方不还,到时候自己也抹不开面子经常去要,干脆不借。
过日子手缝紧一点没错。
于是,王静怡也坐下开始帮忙。
两人刚把鱼都腌制好,就有人上门借盐了,还不止一波。
这不用王静怡出面,赵婶子指了指晾晒的咸鱼,笑着说:“家里的盐都用光了。”
来人一看那一长排的咸鱼,也知道要用不少盐,都没说什么。
咸鱼晒好,村里的秋种也结束了。
月底,赵建国也要入伍去边防。
没错,赵建坤把赵建国送去了最遥远的边疆。
赵婶子本不同意,在家哭闹了一番,对赵建坤说:“你送他去当兵,我支持。
但把他送去那远不行!
这要是去了,我还不定能不能再见到他了。”
赵建坤已决定好的事情并未动摇,他只说:“让建国去最艰苦的地方锻炼几年,对他只有好处。”
听到这话,赵婶子也不哭了,她问道:“那过几年,你再想办法把他调回来?”
赵建坤对此无语,回答道:“我有啥权力给他调!”
但当他看到赵婶子还要继续哭泣,他话锋一转道:“能往调到哪,要看他自己。”
赵婶子听了,抬头问:“有啥办法?”
赵建坤解释道:“他要是争气,可以考军校。”
赵婶子听到这个建议,倒是觉得这事行的通。
这建国平时学习吊儿郎当的,但是成绩并不差,要是努努力,也许还真能考上。
于是,赵婶子反复叮嘱赵建国:“你到了部队,要好好表现,书本也不能丢,争取考上军校。 ”
这些话,赵建坤已经私下跟赵建国谈过了。
赵建国抱着赵婶子宽慰道:“妈,这些我省得,我会努力。”
王静怡将为赵建国准备好的毛衣递给他。
赵建国接过毛衣,道谢后将它整齐的叠放在大包里。
王静怡原本打算给赵建国带些钱票,但被赵建坤阻止:“这些他也用不上。”
实际上,赵建坤已经让李兵提前备好了全国通用票,给赵建国带上了。
只他没告诉家里人,连王静怡也没说。
王静怡一想也对,于是又为赵建国做了些肉酱吃食,让他带着路上吃。
这个年代的交通条件有限,路途中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多带点吃食打打牙祭,也补充些营养。
要说家里人当中,只有赵建坤现在是最放心的。
此前,赵建坤对赵建国进行严格训练,就是为了让他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
因此,在离别时,赵建坤只对赵建国说:“到了新地方,每天还是要坚持练习我教你的技巧,别荒废了。”
虽然部队有自己的训练方式,但赵建国强加锻炼总不会有错。
赵建国牢记赵建坤的话,刚到新兵连,就比别人更加刻苦。
别人跑操跑十圈,他就加快速度跑十五圈。
别人负重20公斤,他就负重30公斤。
在这个年纪的小伙子之间,往往会相互竞争和比较。
当赵建国加紧训练时,其他人也不甘示弱地加强了自己的训练。
最终,他们在比武竞赛中拿了个团体第一名,并荣获三等功。
当然,这些都是之后的事情。
在赵建国离开后,村庄也开始忙着为入冬做准备。
这些准备工作跟去年大致相同,仍是由村里组织上山砍柴。
然而,今年大家刚准备好过冬的柴火,就突然下起了暴雨。
这场雨来势汹汹,让大家措手不及。
“建坤,快开门。”赵长志一大早就敲响了赵建坤家的大门。
“咋了?”
昨晚上的大雨下得睁不开眼,赵建坤就担心会出啥事。
“赵三老婶子的房子塌了。”赵长志急声道。
“人有没有事?”
赵建坤问着,已经穿好蓑衣跟着赵长志出了门。
这两天天气已冷,衣服再被淋湿,可想而知。
“人没事,但是房子肯定是不能过冬了。”
“那其他的房子,你带人去检查了吗?”
“赵宝东带人去查看了。”
“赵宝根呢?”
“估计还在热炕头呢!我让人去喊了!”
…………
两人声音渐远。
赵婶子也被惊动,她撑着伞对站在门口的王静怡,抱怨道:“自从赵宝根跟赵枝枝订婚后,他们就住在了一起。”
王静怡正担心着赵三老婶子,没有搭话。
赵婶子难以启齿道:“赵四婶子前两天过来跟我说,这两天找时间把他们的婚事简单办一下。”
王静怡闻言,只应了一声:“哦。”
在赵建国离家前,赵宝根新房子起好后,便定了婚。
王静怡他们就按照村里的习俗随了一块钱,这在村里已经算是重礼了。
可赵枝枝却嫌弃王静怡给的钱太少,抱怨说:“说起来是兄弟,实际上是把我家宝根当跑腿的,长志结婚还送了台收音机呢!”
这话刚一出口,就被刘楚楚怼了回去:“我们家的收音机,是我给了钱票,让静怡他们代买的。
不光收音机,我们的结婚用品全都是让他们代买的,不过我一分不少的给了钱票。”
虽然当时王静怡添钱买了一台好的,但这时刘楚楚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宝根娘是知道这件事的,之前他们两家走的近,是她帮忙张罗的婚事。
于是,她附和道:“没错,这事我也知情,楚楚给长志钱票让他送去的时候,我就在场。”
其他人听到这些话后,开始纷纷议论。
赵四婶子见状,假意责骂了赵枝枝几句。
然后,她对王静怡说:“静怡,枝枝被我宠坏了,看在婶子的份上,你就原谅她吧。”
王静怡也不可能在这时候和赵枝枝闹不愉快。
因此,她只说:“没事,婶子,我省得,枝枝是误会了。”
赵四婶子听了王静怡的话,松了口气。
王静怡心想,赵四婶子别的事都挺清醒,唯独对赵枝枝那是无条件宠着。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慈母多败儿吧。
赵婶子看着外面瓢泼大雨,叹口气道:“哎,没想到,天不随人愿,下了这大雨。”
虽然她不喜欢赵枝枝,但她和赵四婶子是好友。
而赵枝枝和赵宝根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
赵婶子这时也希望事情早办了省心。
她没有告诉王静怡,赵四婶子的意思是赵枝枝已经怀上了。
赵婶子的声音打断了王静怡的思绪。
看着雨越下越大,王静怡担心还会出现泥石流。
于是,她对赵婶子提议道:“妈,你回去看看排水渠是不是通的,把渠道清理干净。”
听到这话,赵婶子也感到有些担忧。
所以,她也不再谈论别人的事情,赶忙回家去清理排水渠道。
王静怡回屋叮嘱好刘师父照看朵朵,便也去后院清理排水渠。
还好,到傍晚时,雨停了下来。
不久,赵建坤也回到了家。
“有没有人受伤?”王静怡递给他一条干毛巾问道。
赵建坤接过毛巾,边擦着雨水,边回答:“没有,但有两三家房子受损,不能住了。”
“这些房子不是去年才修缮过吗?”
听到这个消息,王静怡仍然有些担心。
“去年确实修过,但去年冬天太冷,这一年来又日晒雨淋的,那些房子就撑不住了。”
赵建坤喝口热茶,感觉身体暖和了点。
王静怡见他衣服湿了一半,便让他赶紧去洗漱一下,换身衣服。
等赵建坤换好衣服出来,王静怡递给他一件雨衣。
这是王静怡今天用雨布做的。
赵建坤一试还真合适,问道:“这雨衣还有吗?”
王静怡白了他一眼,说道:“这还是我下午刚做的,总共就做了四件。
我们留下了两件,另外两件我给妈他们送过去了。”
赵建坤摸摸雨衣,面料厚实又硬夸夸的,肯定费了不少功夫。
于是,他笑着说:“辛苦你了。”
王静怡瞥他一眼,没好气道:“你只能拿这一件,另一件我要自己留着用,你得爱惜点!”
实际上,王静怡明白赵建坤的意思。
他是想如果有多余的,就多备几件,可以借给别人。
但真没有,这块雨布还是王静怡在黑市上碰巧买到的。
她准备在特殊情况下用来盖东西的。
雨布不大,做好雨衣后,就没有剩余的了。
赵建坤听后,笑了笑,决定让李兵他们弄些雨布来。
王静怡看外面雨停了,但乌云未散,便问:“那几户人家,你咋安排的?”
赵建坤回道:“暂时安排在原前赵会计家。”
上次赵志勇和前赵会计家的房子充了公。
原赵志勇家的房子住了知青,而原前赵会计家的房子空着。
这样正好可以利用。
王静怡听了后,问道:“那够住吗?”
那房子也就三间大瓦屋,其他的侧房柴房都是土胚房。
赵建坤解释道:“我们计划好了,还是要上山采石头,赶在上冻之前建三处房子出来。”
赵建坤说完,见王静怡的面色有些疑惑,接着释疑道:“当然不会白干,这三家会出钱付工分。”
“这个办法不错,比买砖盖房节省了不少钱。”王静怡赞成道。
“嗯,听了这个办法,村里其他人也动了心思。
但今年上冻前肯定来不及,只能先紧着这三家。”赵建坤喝着热茶说道。
“这样也好,土石房坚固耐用,比土胚房好多了。
要是明年都能翻盖成土石房,再入冬就不用担心了。”
王静怡说着,起身去查看炖的菌菇大骨汤,发现已经炖好。
她便对赵建坤说:“晚上,就用这汤下面条吧。”
在这下雨天,王静怡打算简单做点,赵建坤笑着同意。
可是,他们晚饭还未吃完,大门突然被敲响。
来人急匆匆地通知赵建坤,“赵小妹杀了人!”
他说话时,脸上还流露出惊恐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