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 > 第124章 又是一年冬来到

重生六十年代:重新来过 第124章 又是一年冬来到

    赵建坤披星戴月回到家的时候,妻儿都已入睡。

    他洗漱过后,换上干净的衣服,然后轻轻躺到炕上。

    “你回来了?”王静怡睡眼朦胧的轻声问道,本能依偎到赵建坤的怀里。

    “嗯,回来了,你辛苦了。”赵建坤亲吻了一下王静怡的额头。

    王静怡打了个哈欠,把头埋入赵建坤的臂膀里,继续休息。

    赵建坤看着怀里的媳妇,和旁边的三个儿女,心里无限满足。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帘照进屋内。

    王静怡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睡在赵建坤的怀里。

    “醒了,”赵建坤嘴角挂起一抹微笑。

    “今天村里不是捕鱼吗?”王静怡伸了个懒腰。

    “村里捕鱼,但是不用我去。”

    赵建坤笑看着王静怡,自己的媳妇就是漂亮,怎么看都好看。

    见赵建坤一脸傻气,王静怡轻轻拍了一下他,“那你陪着孩子们,我起床做早饭。”

    赵建坤还没回应,旁边的赵云舒发出了抗议:“我要妈妈。”

    说着,她朝着王静怡伸出了柔柔的小手。

    这软萌谁受得了,“好,妈妈抱。”王静怡起身,把闺女捞起来,抱入怀中。

    “我也想妈妈抱抱。”老二赵云斌自己爬起身,挤进王静怡的怀中。

    见此,赵建坤心里生出一丝嫉妒,怎么都亲妈妈,没人喜欢他吗?

    这时,老大赵云行坐起了身,好似还没睡醒一般,还用一双小胖手揉着眼睛。

    见赵云行呆萌的坐着,没有要往王静怡身边靠。

    赵建坤抱起了他,炫耀一般道:“还是爸爸的好大儿贴心。”

    说完,他还亲吻了一下赵云行的小脸颊。

    谁知,赵云行一下回了神,小嘴一撇,“妈妈怎么不抱我?”

    王静怡见赵云行那控诉的小眼神和赵建坤一脸受伤,努力憋住笑意。

    这时候还得紧着儿子的情绪,王静怡招了招手,柔声道:“过来吧。”

    得了王静怡的话,赵云行立即挣脱赵建坤的怀抱,挤进王静怡的怀中。

    坐好后,赵云行扭头看着赵建坤,“爸爸,云舒肚子饿了。”

    赵云舒此时就像夹汉堡一样,被两个哥哥挤在最里面,只能被逼无奈地默认。

    赵建坤佯装生气道:“早上水煮蛋和馒头。”

    “妈妈说不喝牛奶会长不高哦。”赵云行微笑着。

    “好吧,那一人再加一瓶牛奶吧。”赵建坤故作为难道。

    “我不想吃水煮蛋,”赵云舒只爱吃蒸鸡蛋。

    “早上要吃水煮蛋,中午妈妈给你蒸个鸡蛋好不好?”王静怡笑着安抚。

    “好吧,”赵云舒是个听话的乖宝宝。

    “蒸鸡蛋有什么好吃的,妈妈做的蒸糕最好吃。”赵云斌出声道。

    “那还是我去做吧,做奶提子蒸糕。”王静怡笑着说。

    这话一出,三个小宝贝自觉离开妈妈的怀抱,然后开始自己穿衣服。

    王静怡和赵建坤互看一眼,笑着起床,“那就都起吧,你做早饭,我烧火。”

    早饭做好后,朵朵也带着洗漱干净的三小宝过来吃早饭了。

    个人找到自己的位子坐好后,便开始吃奶糕。

    王静怡把手擀面端给朵朵,然后问赵云舒:“你们是不是有一起让小姨帮着洗漱的?”

    闻言,赵云斌冲着赵云舒眨了眨眼睛。

    赵云舒自动忽视,单纯地承认,“是的,不过只有我和二哥是请小姨帮忙的,大哥哥是自己洗的。”

    这话一出,赵云斌埋头吃饭,赵云行仰着小脑袋求表扬。

    王静怡岂会让孩子扫兴呢,她摸了摸赵云行的小脑袋表扬道:“我们云行真棒。”

    然后,她看向赵云舒和赵云斌认真道:“妈妈希望,你们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好,”赵云舒答应后问:“那我自己洗漱有奖励吗?”

    王静怡笑着回答:“有,你们只要能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都可以领取奖励,包括朵朵哦。”

    赵云舒立刻道:“那我要吃蒸鸡蛋。”

    “出息,”赵云斌撇了撇嘴。

    赵云舒不服气问道:“那你想要什么奖励?”

    “我想要一个新的小飞机。”赵云斌说完,一脸希冀地看着王静怡。

    “可以,但是这个奖励有点大,需要你这一个月都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王静怡回应。

    赵云斌闻言,爽快地答应:“好,我还能帮忙摆碗筷。”

    王静怡点头答应,然后看向赵云行问:“你想要什么礼物?”

    赵云行直接回答:“我想要一个漂亮的发卡。”

    赵云斌率先发出疑问:“你又不是女生,要发卡干嘛?”

    赵云行瞥看他一眼,回答道:“我有用。”

    王静怡听了,虽然也觉得奇怪,但她还是答应:“好,下次去商店你可以选个发卡。”

    接着,王静怡看着埋头吃面条的朵朵,笑着问:“我可爱的妹妹想要什么礼物呢?”

    朵朵听后稍愣,然后不好意思道:“我都长大了,就不要了吧。”

    王静怡摸了摸她的脑袋,温柔地说:“不管你多大,在姐姐这都是孩子。”

    朵朵眼眶微润,朗声回答:“姐,我想要一套颜料。”

    王静怡听后,笑着答应:“好,我明天就去买。”

    “为什么小姨的礼物明天就去买?”赵云斌一脸醋意地嘟起了嘴巴。

    “早上谁给你洗漱的?”王静怡反问道。

    赵云斌低头认错:“妈妈,我错了。”

    “知道错了?”

    “嗯,我错了。”

    “那今天你帮忙扫地吧。”

    王静怡说完,把赵云斌的小扫把递了他。

    于是,朵朵回去写寒假作业,赵云行拉起赵云舒去后院找赵建坤。

    只留下赵云斌,看着大家都离开了,他只得认命地扫地。

    半小时后,赵云斌终于扫完了地,看着干净的地面,他满意道:“真干净啊。”

    “嗯,确实不错。”王静怡从他身后走了出来。

    “妈妈,你在这里啊?”赵云斌兴奋扑进王静怡的怀里。

    他还以为大家都走了,只有他在这里呢。

    王静怡揉了揉他的小卷发,表扬道:“大扫地真干净,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没有你做得好。”

    王静怡的表扬,让赵云斌觉得自豪,“真的吗?我比妈妈打扫的还干净吗?”

    “当然是真的,要是你不信的话,可以问你奶奶?”王静怡笑着

    “啥事要问我啊?”赵婶子拎着一个竹篮子进了门。

    见到赵婶子,赵云斌高兴地问:“奶奶,你看我扫的地干不干净啊?”

    “哎呦,这地是我小乖扫的啊?”

    赵婶子看着干净的地面,夸奖道:“扫的真干净,比你爸小时候强。”

    赵云斌听后,挺起来胸脯,就像一个小将军一般,去后院找赵建坤他们了。

    “建坤在干啥?”赵婶子问道。

    “他去做个床上用的屏风了。”

    “做那干啥?”赵婶子不解地问道。

    “孩子们大了,做个屏风挡一挡。”王静怡笑着解释。

    她知道赵婶子的意思,笑着问:“是不是要去搬鱼?我和您一道去。”

    “那行,咱们现在就去。”赵婶子催促道。

    “我先去看看我外公。”王静怡装上一份早饭,端上去了师父的房间。

    “静怡啊,咳咳,我咳嗽,你离远点,还有孩子要照顾呢。”刘师父咳的直喘气。

    王静怡把饭菜放到炕桌上,观察了一下刘师父的状况后,得出结论:“外公,你这是着凉了。”

    “来,先把面条吃了,我再去给你找些感冒药来。”

    王静怡把刘师父扶起来,给他垫了个软靠。

    待刘师父吃完饭,王静怡又为他熬制了一碗中药。

    看见王静怡手里的苦药,刘师父下意识拒绝:“静怡啊,其实我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你看这药咱不喝了吧?”

    这时,赵建坤走了进来,他关心地问:“师父,你怎么了?”

    “只是普通的小感冒。”刘师父赶紧说道。

    怎料,赵建坤站王静怡一边,劝道:“师父,您赶紧喝了,快点好起来。

    我准备给炕上做个屏风,可是我的雕花手艺不如您,还得您上手。”

    刘师父一听这话,二话没说把药喝了 。

    他认真地叮嘱王静怡:“下午再给我送一碗药过来,我要快点好起来。”

    王静怡艰难地憋住笑意,答应下来,然后带着赵建坤一起离开,让刘师父好好休息。

    “孩子们交给你了,我跟妈去领鱼。”

    王静交待完,就直接跟着赵婶子去村部分鱼。

    赵建坤看着王静怡的背影,宠溺一笑,然后去后院活动室照看孩子。

    冬至的阳光轻轻洒在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上。

    金黄的光线透过稀疏的树枝,映照在村委红砖黑瓦的老房子上,增添了一丝暖意。

    “秀娥,你们咋才来啊?”马大娘冲她们挥了挥手。

    “在家耽误了一刻。”

    “那,我带的小马扎,给你们两个。”马大娘把准备好的马扎递给她们。

    赵婶子走过去,准备接过。

    “坐我这个吧,我这个马扎做得高。”一旁的赵四婶子笑着插话道。

    马大娘知道赵四婶子想缓和关系,于是劝道:“翠花这个马扎是比我这个坐的舒服,拿这个吧。”

    赵婶子却没拿,而是拿起马大娘带的那两个小马扎。

    她笑着解释:“我们坐在后面,坐矮一点吹不着风。”

    听了这话,赵四婶子也没好说啥,但神情稍显落寞。

    到底是多年的老姐妹,赵婶子看见她带的篮子多,便开口道:“我家篮子都在当用,你这要是多,借我一个。”

    赵四婶子听了,重展笑颜道:“哎,这个大的给你。”

    赵婶子接过篮子,道了谢,然后牵着王静怡,迎着初冬的寒风,走向领鱼队伍的终点。

    “今天分了鱼,回去正好做一顿鲜鱼饺子。”

    “我今天包韭菜鸡蛋饺子,再红烧一条鱼。”

    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和期待,仿佛已经看到了那鲜美的鱼肉在锅中沸腾。

    村里的人们都知道,冬至这天捕到的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珍品。

    队伍慢慢地向前移动,王静怡和赵婶子耐心地等待着。

    这时,“静怡,你来怎么有没喊我一声?”

    刘楚楚拎着一个篮子跑了过来,正好王静怡她们在最后,她便直接站到了她们身边。

    “你咋这时候才来?我有事耽误一下,以为你们都已经来了。”王静怡疑问道。

    “哎,别提了,大宝昨晚上受凉了,刚喂完药。”刘楚楚解释道。

    “我外公今天也感冒了,这两天温差大,你也得注意身体。”王静怡提醒道。

    “我省得,”刘楚楚又悄声告诉王静怡,“赵红霞的婆家来人了,想打秋风,正在他家闹你。”

    “你家长志也不管管?”王静怡挑眉问道。

    赵红霞当初在婆家受尽磋磨。

    最后,她忍无可忍分了家,然后带着丈夫孩子回了赵家庄。

    要说在赵红霞也真是能吃苦,刚回赵家庄时,他们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但愣是给他们辛苦挣下了一份家业。

    村民们时不时地聊着家常,分享着村里的新鲜事。

    等待的过程虽然有些漫长,但对于她们来说,这是难得的唠嗑时光,也是难得的与村民们建立更深一层关系的时刻。

    终于,王静怡和赵婶子拿到了属于她们的那份鱼。

    她们小心翼翼地将鱼装进篮子里,一路欢声笑语地回到了家。

    想好了烹饪方法,红烧一条,清蒸一条,再包两盘鲜鱼饺子,剩下的做成鱼干。

    傍晚,赵家庄弥漫着淡淡的鱼香和饺子的香气,王静怡家也不例外。

    王静怡和赵婶子一起在厨房忙碌着,准备着今晚的晚餐。

    赵婶子手里拿着刀,细心地刮去鱼的鳞片,而王静怡则在一旁用清水清洗着鱼肉。

    她轻轻地将鱼肉切成薄薄的片,再切成细长的条,最后切成小块,准备清蒸。

    另一条鱼则被赵婶子处理得更加精细,去骨去刺,切成块状,准备红烧。

    王静怡做了两种馅料:鲜鱼馅和酸菜肉馅。

    她将它们分别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的调料和蔬菜,开始搅拌。

    她的手法熟练而轻巧,馅料在她的手中翻飞,不一会儿,两种馅的饺子就在案板上准备好了。

    她们把饺子整齐地放在蒸锅中,架柴点火,开始蒸煮。

    与此同时,赵婶子开始烹饪红烧鱼,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鱼肉在锅中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不一会儿,饺子的香气和鱼的鲜香交织在一起,充斥着整个厨房。

    王静怡和赵婶子相视一笑,她们知道,这顿饭一定非常美味。

    饭菜做好后,赵婶子去喊大家吃饭,王静怡收拾厨房。

    待王静怡把厨房收拾好后,他们一边品尝着晚餐,一边聊着家常,享受着这个冬日的温暖。

    王静怡和家人们脸上都洋溢着满足和幸福的笑容,这就是她们的冬至,简单而温馨。

    这个冬至的夜晚,虽然外面的天气寒冷,但家中的温暖和美食让赵家庄的人们感到无比的幸福。

    他们大多围坐在火炉旁,品尝着鲜美的鱼肉,谈论着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感慨。

    鱼肉在锅中翻滚,散发出诱人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