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枭雄 第一百三十九章 逼宫谋割据
热门推荐:
睁眼变逃妻,高冷军汉红眼抓回
凡人之我来自玄黄大世界
残王爆宠嚣张医妃
明星塌房?我都废墟了还塌?
你透视眼不去赌石,往哪看呢?
离婚暂停先吃瓜,陆总要当接盘侠
世界探险团
刀猪
退出组合后,我被迫成为顶流!
自1854年后,受到余胜军强势崛起的缘故,清廷和太平天国都是相继办练新军,太平天国那边出现的是受到杨秀清支持的林成庭新军。
只是现在林成庭随着杨秀清被诛杀,家眷被害已经公然和太平天国决裂,所办的新军也是损失过半,现在只能带着残兵退往江西谋求自立。
在清廷这边办新军的声势要大的多,从一开始就是八旗新军、绿营新军、江淮新军同时开办,然而声势虽然壮大但实际效果却是不大,甚至是不如太平天国这边的。
太平天国好歹还练出来林成庭的近两万人新军恩,而清廷呢,虽然八旗新军、绿营新军,江淮新军团同时开办,但是真正具有实效的也只有李鸿章的江淮新军而已。
至于京营的八旗新军,虽然已经筹办六千余人但也只是换上了样枪而已,士兵还是原来的那些八旗士兵,连日常的训练都是有大半的人不来,或者雇佣乞丐代替,而更可笑的是,清廷还不容易才通过各种渠道购入的五千多支洋枪配属八旗新军后,一年后的现在只剩下三千多支,有近两千支新军不翼而飞。m.
那些枪哪里去了?被八旗新军里的军官或士兵们给卖掉了!
各地绿营新军的情况同样好不到那里去,由于绿营分散各地,而筹办新军也大多由当地将领自行办理,朝廷只是下一份章程后就是不管了,洋枪和军饷依旧得绿营将领们自筹,所以除了极少数绿营抽调了部队组建数百人不等的新军外,实际上绿营新军的办练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比如说之前汇集了大量绿营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当初的向荣、黄宗汉等人也是尝试过想要办新军的,但是受限于军费奇缺,洋枪、军饷两缺,再加上这两部都是处于前方,向荣和黄宗汉也不敢乱改动军制,生怕没搞好反而造成部队战斗力的下降是,所以也只是办了几百人的新军而已。
如果从全国范围来说,各地绿营创办的新军总额应该过万人规模,但是这些新军却是分散在全国范围,根本无法集中起来。同时这些绿营新军的素质多有差距,差的那些依旧用火绳枪,军制虽然按照新军章程来编制,但实际上还是绿营的老一套。
有办的比较好,比如说湖北巡抚胡林翼麾下的楚勇,据传胡林翼从麾下楚勇中挑选了兵丁千人,购入洋枪样炮组建新军,在围攻武昌作战中累有功绩。
又听闻1855年曾国藩溃败回湖南后,新招募的湘勇也是参考了余胜军的新军章程,不再顽固的认为只靠士兵勇武就能够获胜,而是开始采用洋枪样炮,编练了若干营新军。
又有浙江巡抚何桂清在浙江编练的一营六百新军战力尚可,浙江那边能够编练出战斗力尚可的一营六百新军,这里头原因比较多。
先和何桂清这个人有关,何桂清清流出身,在清廷一大群地方封疆督抚中属于身份比较清贵的人,此人中进士后一直在翰林院混,充当了多任科举考官,短短十六年就高升侍郎,而且这中间还有三年丁忧时间,因此准确的说,他只花了十三年就成为了二品侍郎,升官之快是诸多官员望尘莫及的。
在部堂混了三年后,1854年清廷调黄宗汉去江苏任职江苏巡抚,用以安抚、压制林哲,而他则是终于获得了下方地方主政的机会。
这个清流高官上任浙江巡抚后,一心想要做出成绩来的他也算勤勉,加上身为清流充任考官多年,可谓是门生子弟满天下,这要办新军的话得到了不小的主力。
其所办的一营新军虽然兵力稀少,但是在皖南地区多次和太平军交战,颇有战绩!
上述几支绿营新军就是清廷各地绿营新军里头算得上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新军了,总数也不过两三千而已。
清廷这几年办新军的最大成果还是李鸿章的江淮新军。
后头有着祁寯藻等汉族大臣的主持,而且李鸿章也的确能力出众,这办江淮新军几乎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支持,清廷购入的洋枪样炮除了优先供应八旗新军外,就是优先供应江淮新军了。
而且李鸿章的视野和心胸要远远过其他人,当其他人都对着余胜军的军制章程自己摸索的时候,他却已经是聘请了多名洋人为教官,帮助自己训练部队。
他不仅仅向朝廷要求获得军械,同样他还自己联系洋人直接购买军火。
多方面努力下来,江淮新军迅成形,而且扩张的度丝毫不比当年的余胜军差多少,从1854底开始尝试办江淮新军,仅仅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李鸿章就是拉出了一支五千人的江淮新军。
而且该部多次前往皖北、苏北地区和太平军作战,积累了相当多的作战经验。
诚然李鸿章的江淮新军距离余胜军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是战斗力已经不可小窥,这从江淮军抵达扬州,迅击溃了太平军留守扬州的四千多守军进而收复扬州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鸿章的这支江淮新军办的还是相当成功的。
得知李鸿章率领江淮新军收复扬州后,林哲也是把睁大了眼睛把目光投向扬州,投向李鸿章。
身为一个后世人,林哲对李鸿章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知道此人乃是晚清时期最著名的大臣之一,这个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满清裱糊匠也的确没有辜负他的历史盛名。
此人和曾国藩、林成庭一样,都是自己以后的最大的对手!
放眼整个中国,能够被林哲视为对手的人并不多,太平天国方面的洪秀全不过一精神傀儡而,已经身死的杨秀清、秦日纲、韦昌辉等人只是旧时代的流寇将领而已,不值一提。
石达开虽然好一些,但是看石达开好几年也没搞新军就知道这人的思维依旧停留在老时代,太平天国这边唯一可以对林哲的余胜军构成战略威胁的只有林成庭一人而已。
而现在林成庭已经和太平天国彻底决裂,短时间内已经不是自己的威胁了。
至于清廷这边,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劲敌,至于说其他人,比如向荣、和春这些外人眼中的清廷重臣不过腐朽之木而已,林哲就从来没有拿正眼瞧过他们。
如今李鸿章的强势崛起,自然是引起了林哲的注意,为此他往扬州那边派去了大量或明或暗的探子人员,刺探江淮新军的详细情况。
同时李鸿章的强势崛起,也是进一步加深了林哲对未来的忧虑,原本他以为自己还有着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但现实情况是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不能等到李鸿章展到好几万人再举旗反抗,他不能等曾国藩、胡林翼一改旧式乡勇的模式,转为彻底创办新军后再起兵。
心中有着急迫感的林哲再一次加了扩军的步伐!
第六混成团还没成军呢,他就是下令在苏南以及浙北地区扩大募兵的规模,招募兵员用以组建第七混成团,在绍兴组建的第八混成团也是提前成军。
同时已经给林德机器厂去了严令,要求他们加快1856年型步枪的量产度。
而在1856年步枪大规模量产之前,他是先用库存的大量旧式林德步枪装备第六混成团、第七混成团、第八混成团。
目前的余胜军扩军规模之大,度之快已经完全没有考虑到后续军费的问题!
因为林哲已经是打算和清廷彻底撕破脸皮了,1856年七月,林哲以余胜军资不由,扣下了江苏苏松太地区、常州府的正税、厘金,一毛都没上缴给江苏巡抚衙门。
数日后,林哲又指示徐言青扣下了浙江湖州府、皖南广德州等余胜军控制区的正税、厘金等。
对此,林哲在余胜军体系内部的理由是,既然江南、江北大营已经覆灭,而苏南、浙北地区抗击太平天国的重任已经全数被由余胜军承担,那么原先供应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的军费自然也应该转为供应余胜军了。
林哲扣下了余胜军控制区的田赋等税和厘金外,还向朝廷上书,请求户部拔给余胜军军费千万两。
此外又自请其功,毫无廉耻之心的称自己收复常州,一股攻克丹阳、镇江,更是威逼江宁,杀敌数万居功至伟,又江南军务已由余胜军独力承担,为了方便行事,斗胆请旨由臣督办江南军政事务,必定早日剿灭粤贼云云!
古今往来,凡是敢向皇帝自请某个地区全部军政事务的,不说百分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抱着造反之心的。
尽管几年前清廷上层就已经知道林哲心有反意,但是还是没有想到太平天国还没有被彻底剿灭呢,林哲就已经是敢扣留地方赋税,甚至请旨督办江南军政事务了。
这扣留苏南、浙北、皖南等地的赋税厘金,自请钦差督办江南军政事务,这就差直接说我要造反了了。
“现在该如何是好?”林哲的折子送到了京师后,让清廷的一大票军机大臣们恐慌不已。(未完待续。)
只是现在林成庭随着杨秀清被诛杀,家眷被害已经公然和太平天国决裂,所办的新军也是损失过半,现在只能带着残兵退往江西谋求自立。
在清廷这边办新军的声势要大的多,从一开始就是八旗新军、绿营新军、江淮新军同时开办,然而声势虽然壮大但实际效果却是不大,甚至是不如太平天国这边的。
太平天国好歹还练出来林成庭的近两万人新军恩,而清廷呢,虽然八旗新军、绿营新军,江淮新军团同时开办,但是真正具有实效的也只有李鸿章的江淮新军而已。
至于京营的八旗新军,虽然已经筹办六千余人但也只是换上了样枪而已,士兵还是原来的那些八旗士兵,连日常的训练都是有大半的人不来,或者雇佣乞丐代替,而更可笑的是,清廷还不容易才通过各种渠道购入的五千多支洋枪配属八旗新军后,一年后的现在只剩下三千多支,有近两千支新军不翼而飞。m.
那些枪哪里去了?被八旗新军里的军官或士兵们给卖掉了!
各地绿营新军的情况同样好不到那里去,由于绿营分散各地,而筹办新军也大多由当地将领自行办理,朝廷只是下一份章程后就是不管了,洋枪和军饷依旧得绿营将领们自筹,所以除了极少数绿营抽调了部队组建数百人不等的新军外,实际上绿营新军的办练一直停留在纸面上。
比如说之前汇集了大量绿营的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当初的向荣、黄宗汉等人也是尝试过想要办新军的,但是受限于军费奇缺,洋枪、军饷两缺,再加上这两部都是处于前方,向荣和黄宗汉也不敢乱改动军制,生怕没搞好反而造成部队战斗力的下降是,所以也只是办了几百人的新军而已。
如果从全国范围来说,各地绿营创办的新军总额应该过万人规模,但是这些新军却是分散在全国范围,根本无法集中起来。同时这些绿营新军的素质多有差距,差的那些依旧用火绳枪,军制虽然按照新军章程来编制,但实际上还是绿营的老一套。
有办的比较好,比如说湖北巡抚胡林翼麾下的楚勇,据传胡林翼从麾下楚勇中挑选了兵丁千人,购入洋枪样炮组建新军,在围攻武昌作战中累有功绩。
又听闻1855年曾国藩溃败回湖南后,新招募的湘勇也是参考了余胜军的新军章程,不再顽固的认为只靠士兵勇武就能够获胜,而是开始采用洋枪样炮,编练了若干营新军。
又有浙江巡抚何桂清在浙江编练的一营六百新军战力尚可,浙江那边能够编练出战斗力尚可的一营六百新军,这里头原因比较多。
先和何桂清这个人有关,何桂清清流出身,在清廷一大群地方封疆督抚中属于身份比较清贵的人,此人中进士后一直在翰林院混,充当了多任科举考官,短短十六年就高升侍郎,而且这中间还有三年丁忧时间,因此准确的说,他只花了十三年就成为了二品侍郎,升官之快是诸多官员望尘莫及的。
在部堂混了三年后,1854年清廷调黄宗汉去江苏任职江苏巡抚,用以安抚、压制林哲,而他则是终于获得了下方地方主政的机会。
这个清流高官上任浙江巡抚后,一心想要做出成绩来的他也算勤勉,加上身为清流充任考官多年,可谓是门生子弟满天下,这要办新军的话得到了不小的主力。
其所办的一营新军虽然兵力稀少,但是在皖南地区多次和太平军交战,颇有战绩!
上述几支绿营新军就是清廷各地绿营新军里头算得上是可以拿得出手的新军了,总数也不过两三千而已。
清廷这几年办新军的最大成果还是李鸿章的江淮新军。
后头有着祁寯藻等汉族大臣的主持,而且李鸿章也的确能力出众,这办江淮新军几乎是得到了朝野上下的支持,清廷购入的洋枪样炮除了优先供应八旗新军外,就是优先供应江淮新军了。
而且李鸿章的视野和心胸要远远过其他人,当其他人都对着余胜军的军制章程自己摸索的时候,他却已经是聘请了多名洋人为教官,帮助自己训练部队。
他不仅仅向朝廷要求获得军械,同样他还自己联系洋人直接购买军火。
多方面努力下来,江淮新军迅成形,而且扩张的度丝毫不比当年的余胜军差多少,从1854底开始尝试办江淮新军,仅仅用了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李鸿章就是拉出了一支五千人的江淮新军。
而且该部多次前往皖北、苏北地区和太平军作战,积累了相当多的作战经验。
诚然李鸿章的江淮新军距离余胜军还有着一定的距离,但是战斗力已经不可小窥,这从江淮军抵达扬州,迅击溃了太平军留守扬州的四千多守军进而收复扬州就可以看得出来。
李鸿章的这支江淮新军办的还是相当成功的。
得知李鸿章率领江淮新军收复扬州后,林哲也是把睁大了眼睛把目光投向扬州,投向李鸿章。
身为一个后世人,林哲对李鸿章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知道此人乃是晚清时期最著名的大臣之一,这个被称为东方俾斯麦的满清裱糊匠也的确没有辜负他的历史盛名。
此人和曾国藩、林成庭一样,都是自己以后的最大的对手!
放眼整个中国,能够被林哲视为对手的人并不多,太平天国方面的洪秀全不过一精神傀儡而,已经身死的杨秀清、秦日纲、韦昌辉等人只是旧时代的流寇将领而已,不值一提。
石达开虽然好一些,但是看石达开好几年也没搞新军就知道这人的思维依旧停留在老时代,太平天国这边唯一可以对林哲的余胜军构成战略威胁的只有林成庭一人而已。
而现在林成庭已经和太平天国彻底决裂,短时间内已经不是自己的威胁了。
至于清廷这边,曾国藩、胡林翼、李鸿章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劲敌,至于说其他人,比如向荣、和春这些外人眼中的清廷重臣不过腐朽之木而已,林哲就从来没有拿正眼瞧过他们。
如今李鸿章的强势崛起,自然是引起了林哲的注意,为此他往扬州那边派去了大量或明或暗的探子人员,刺探江淮新军的详细情况。
同时李鸿章的强势崛起,也是进一步加深了林哲对未来的忧虑,原本他以为自己还有着更多的时间进行准备,但现实情况是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不能等到李鸿章展到好几万人再举旗反抗,他不能等曾国藩、胡林翼一改旧式乡勇的模式,转为彻底创办新军后再起兵。
心中有着急迫感的林哲再一次加了扩军的步伐!
第六混成团还没成军呢,他就是下令在苏南以及浙北地区扩大募兵的规模,招募兵员用以组建第七混成团,在绍兴组建的第八混成团也是提前成军。
同时已经给林德机器厂去了严令,要求他们加快1856年型步枪的量产度。
而在1856年步枪大规模量产之前,他是先用库存的大量旧式林德步枪装备第六混成团、第七混成团、第八混成团。
目前的余胜军扩军规模之大,度之快已经完全没有考虑到后续军费的问题!
因为林哲已经是打算和清廷彻底撕破脸皮了,1856年七月,林哲以余胜军资不由,扣下了江苏苏松太地区、常州府的正税、厘金,一毛都没上缴给江苏巡抚衙门。
数日后,林哲又指示徐言青扣下了浙江湖州府、皖南广德州等余胜军控制区的正税、厘金等。
对此,林哲在余胜军体系内部的理由是,既然江南、江北大营已经覆灭,而苏南、浙北地区抗击太平天国的重任已经全数被由余胜军承担,那么原先供应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的军费自然也应该转为供应余胜军了。
林哲扣下了余胜军控制区的田赋等税和厘金外,还向朝廷上书,请求户部拔给余胜军军费千万两。
此外又自请其功,毫无廉耻之心的称自己收复常州,一股攻克丹阳、镇江,更是威逼江宁,杀敌数万居功至伟,又江南军务已由余胜军独力承担,为了方便行事,斗胆请旨由臣督办江南军政事务,必定早日剿灭粤贼云云!
古今往来,凡是敢向皇帝自请某个地区全部军政事务的,不说百分百,但是百分之九十九都是抱着造反之心的。
尽管几年前清廷上层就已经知道林哲心有反意,但是还是没有想到太平天国还没有被彻底剿灭呢,林哲就已经是敢扣留地方赋税,甚至请旨督办江南军政事务了。
这扣留苏南、浙北、皖南等地的赋税厘金,自请钦差督办江南军政事务,这就差直接说我要造反了了。
“现在该如何是好?”林哲的折子送到了京师后,让清廷的一大票军机大臣们恐慌不已。(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