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陈卫东赵文礼 > 第159章 回家

陈卫东赵文礼 第159章 回家

    爱德华没想到事情会是如此戏剧性的结果,可谓是意外的惊喜。

    既然满清朝廷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合法身份,他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开办共和国的领事馆了。

    北京不行,这里是天子脚下,共和国的人好象自陈大勇走了之后,就没有人过来了。但听说上海那边他们有专门的据点。一得了耆英的准信,爱德华就兴冲冲地把北京的产业都卖了,坐船直接南下,风尘仆仆的赶到了上海。

    没想到,在外摊租上,他刚挂起“北美西岸共和国驻清领事馆”的牌子,立即就有人找到了他。

    “你是…爱德华?”那人似乎也不确信能在这里遇到自己人,共和国也有驻清的大使馆了,自己怎么没听说过。

    “孙先生,见到你简直太高兴了。”爱德华一看就蹦跳着搂住了孙承训。

    孙承训却有些微微的酸楚,一个白人对共和国能有如此的归属感,想想自己的有些同胞,是不是有得太那个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还有,这大使馆怎么回事?”孙承训疑惑地指着那块大牌子。

    “走,进去再和你说,”爱德华却是大大咧咧的拉着孙承训就进了大厅。

    使馆还没有请人,东西有些零乱,爱德华有些难为情的腾出了一张椅子,让孙承训坐了,开始大倒苦水。说起陈大勇的不告而别,也是有些小小的怨气。

    “这个,真的不能怪陈大勇,”孙承训也听过这事,“他也不知道自己就被人盯上了,走得太慌忙,要不是有人提前通知他,他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了。”

    “这个,我也知道。”其实爱德华当初也打听过陈大勇的事情,知道他是迫于无奈,如今说出来,不过是借此发一下牢骚,倾诉一下这些日子的苦楚。

    “你说的这清朝朝廷让我们放手移民,这事是真的?”孙承训也想不到满清会沦落到这步田地,会公然的把自己的灾民甩手丢出去。

    “不会有假,我打听了一下,他们想这样省下来赈灾的银子,再说,那些灾民的土地他们还可以收了私分了,这么好的事情,他们不会不答应的。”没想到,爱德华才来中国一年多,就已经勘破了许多大清的社会现状。

    “这个,我们还是不能不慎重,好不容易有个光明正大移民的机会,我们可要抓长紧了。我马上去发报,让琉球那边明天过来几条船。其它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谈。”

    说完拨腿就要走。

    “他们马上就能过来?”爱德华不知道电报的事情,不相信这么快就能过来人。

    “呵呵,几分钟后他们就能收到了,一个小时之后就能派出船。”孙承训轻松的说道。“等下次本土来船的时候,我让他们替你那里也装上台电台,有这东西,就是快。你这里安顿好,明天和我一起去看,看能带走多少人。”

    尽管此次淮河水泛滥,在历史上根本没有过记载,遭灾的也就淮安周边几个州县而己,但抬眼看到的景象仍让孙承训等人大吃一惊。

    洪水其实早已退去,但是,洪水走过的痕迹仍到处清晰可见。

    江淮一带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地带,因此洪水一过,全部良田都遭水淹没过,洪水夹着昏黄的泥沙,把水稻全部湮没。如今洪水退去,黄沙却仍严严实实的盖在稻苗上。

    有些农民正在田里努力的从黄沙中拨弄出一些禾苗,但一看那就是徒劳,许多禾田经洪水多日浸泡,早已枯萎,要是再能救活过来,那也是真的大难不死了。

    更要紧的是,洪水把大多数人的房子都淹没了。因为江淮一带经常遭受水灾,人们建造的房子也多是不耐水淹的土砖房,洪水过后,许多房屋都倒踏,压死了不少人,路上随处可见披麻戴孝的人们。

    死去的人们已经解脱了,但许多人的粮食都被洪水浸泡或者冲走,活着的人们却还不知道怎么熬下去。

    最要命的是,他们期待的官府的赈灾粮迟迟不见下来,通往南北的官道还被封死了,他们连求亲访友的机会都没有了。

    当他们吃完最后几颗粮食,他们心中开始怀疑,官府是打算彻底放弃他们了么。

    所以,当孙承训和爱德华带着人押着几车粮食过来的时候,灾民们立即就将他们团团围住了。

    “干什么,你们想干什么。”爱德华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人围着自己,立即就有些紧张了。

    “好了,大家都去排队去,等我们把粥都煮好了,大家都有份的。”孙承训倒是不慌不忙地,招呼着几个力干将大锅扛下了车。

    看着锅子被支起来,水也倒了下去,灾民们的情绪稍稍稳定了下来。

    趁着水烧开的当口,孙承训开始吼开了:“各位乡亲们,你们受苦了。”

    灾民们茫然的眼睛望着孙承训:虽然他长着一副汉人的脸,可他那发型,他那穿着打扮,怎么和洋人一个样。再说,他这做派虽然象是官府的,可大清有他这样的官么?

    “这淮河,是个好地方啊,土地肥沃,灌溉也方便,只要下点力,地里就能长出很好的庄稼来,是吧。”众人点了点头,只要不遇上灾荒,这里确实是安居乐业的地方。

    “可是为什么,你们会有那么多的人吃不饱饭,甚至要四处流浪去要饭呢。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孙承训没有说假话,这些年流落到上海的江淮流民可是不少。

    灾民陷入了沉思,没有人回答他。

    就算知道也不敢说啊,谁知道这些人是不是官府派来的。

    “是贪官,是清朝的贪官把你们的血汗剥夺了去,他们拿着你们的血汗,过着纸醉金迷、呼婢使奴的日子,甚至,他们还把你们的血汗送给他们的洋主子。“

    “宁与友邦,莫与家奴”的人这会正在北美接受他们改造呢,但是,满清自入关以来就是把全部汉人当作他们的奴才的,他们可是一直有着这种优良的传统的。

    爱德华的脸有些不自然,他也是洋人,他可没有剥削过满清百姓。

    灾民们的脸上浮现愤怒的神色,只是他们仍然没有作声。中国式的官僚的强势,给他们的威慑太大了。

    “在这里,大家已经吃了够多的苦了,现在摆在大家面前,还有另外一条路,只要大家跟我一起去北美,大家不但不要缴这么多的税,”所谓不缴税纳粮,那是骗人的勾当,孙承训才不会这样无良呢,“每个人都能分到20到30亩的地,而且,你们的孩子还能上学,女人和老人还能做工挣钱,比在这里强多了,怎么样,大家愿意去么?”

    听说有这么好的条件,有些人有些心动,小心的问道:“北美是哪里,你们不会是把我们卖到那里当奴才吧。”

    “北美,到这里有一万多里,这个不用担心,我们有船一起过去的。大家更不要担心会被当作奴才,西岸共和国是也是以华人为主体建立的国家,那里大部分也是炎黄子孙、华夏兄弟,怎么可能会做对自己的兄弟不利的事情呢。”

    “你们自己建立的国家,要是皇帝知道了,那不是要杀头的事。”灾民们怕了。

    “哼,我们今天能到这里来,就是你们的皇帝让我们来的。皇帝今年不打算赈灾了,他们要留着钱自己花去。所以把你们全部扔给了我们,大家想好了没有,想好了就可以开始喝粥了。”

    “这个狗皇帝,就这样把我们卖了。”有人咬牙切齿地暗恨道。“你不仁,就休怪我不义。”

    随即走出人群高呼道:“大人,我跟你们走了。“

    更多的人却是在犹豫,难道真的要跟着他们去那未知的北美才能有粥喝?心里想着不要去,虽然今年遭了灾,但要是明年恢复过来,说不定就是一个丰收年呢。还是留在自己家里的好。

    可是看着那些愿意去的人已经端上粥喝上了,自己的肚皮也不争气的响了起来,不由暗自嘀咕道,先喝饱肚子先,去不去的事情,明天再说呗。

    果然如孙承训所说的那样,次日就有船开到了淮安附近,按时间算来,竟差不多和他们是同时出发的。

    爱德华不得不感叹电报的妙用,几次强烈要求,给他也装备一台。

    不过,这次的船是直接由陈卫东带队从本土过来的,倒是让孙承训始料不及。

    “怕满清朝廷变卦啊,咱们能拐走多少是多少,人先放在琉球,那边反正现在也需要人。要是满清反悔了,我们就不能这样光明正大的移民了。”陈卫东大大咧咧地说。

    自从开通了直接横穿太平洋的航路以来,琉球取代海参崴成了移民的中转站了。海参崴那边如今经常在抱怨,得不到他们需要的移民。不过,他们有陆路可以走东北移民,童华东也只是发发牢骚而己。

    跟随陈卫东一起来的,俨然还有当初镇海的人贩子杨全。

    只是如今的杨全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炼,精气神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过,那口熟练的江淮口音却是丝毫未变。

    “列位父老乡亲们哪,我杨全,可又回来了。”灾民们面面相覤,杨全,他们全部不认识。

    镇海离着淮安几百公里哪,他们怎么可能认识。

    “想我杨全,当年可是镇海的一大恶霸,”杨全不以为意的笑着说。

    灾民们一听,齐齐一冷。恶霸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受欢迎的人,要是这杨全死性不改,他们可就麻烦了。

    “可如今大家看看,我杨全现在变好了,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我杨全现在可是共和国的中尉排长了?什么,你们不知道排长是什么官,告诉你们吧,排长,相当于这清朝的旗官,俺的手下,掌握着四十几号人呢。”

    杨全的手下,还需要重新招呢,如今他的手下,也才十几个人,还大部分都在本土。不过,他这排长,倒是货真价实的。

    “再瞧瞧我杨全现在这穿着,这打扮,”杨全张扬的挺了挺胸,让大家都能看到他整齐的军装,又舞了舞自己手中的枪,“再看看我这枪,这都是自从我加入了共和国之后才有的。列位乡亲们哪,只要你们也跟我们一起走,你们也可以象我这样。”

    “大人,我跟你去,我也要当兵。”人群中又挤出十几个后生,灾民一看乐了,这几个可都是出了名的单身汉,他们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只是,大部分的人仍只纹丝不动,只是分粥的时候,他们一个不少的都来了。

    到什么时候才能凑齐一船人呢,陈卫东、孙承训等人都很着急。

    到了要吃晚饭的时候,杨全终于忍不住了,恨恨地说:“这些人就是不吃敬酒吃罚酒。既然这样,那就让我来。”

    “那好吧,只要不把事情搞大,随便你来。我们睡着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陈卫东懒洋洋的说。

    “好的,我明白了。”杨全蹬蹬立即跑了出去。

    “愿意跟我们去的,到那边排队,打粥吃,不愿意去的,一边去,别站在这里。”杨全双手叉腰,一板正经地说。

    “老爷,行行好吧,我家丫头已经饿了很久了。”一个可怜兮兮的女子拖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可怜巴巴的挤上来。

    “饿了很久了关我什么事。”杨全没好气地说,“要你们跟我们走,你们偏舍不得家里这点地,早和你们说了,那边的地更多更肥地,只要你们不懒,比这边强多了。就说我杨全,我现在家里没人,都有三十亩地在那里荒着呢。”

    “可是,我家婆婆老了,走不了那么远呢。”女子可怜巴巴地。

    “走不了那么远?”杨全刚想要说走不了就死了算了,可一想想这样不对,不由换了个口气说,“又不要让你们走,只要你们上了船,自然有船带你们去的。”

    “那我们三个,也都有三十亩地?”女子怯怯地问。

    “到了那边,住满一年,都有,去就去,不去拉倒,后面的,还有谁愿意去的,快点排队哪。”

    “那好,我去吧。”女子总算下定了决心,拉着女儿的手,也站在了队伍最后。

    去还是不去?大多数灾民都陷入了沉思。

    “我告诉你们,我们不是过来行善的,我们也不是官府的人,不欠你们啥呢。你们要去就快点,不去的话明天我们就走了。我们可没有时间陪你们在这里耗着。”杨全出奇的愤怒了。这些人怎么就那么不识好歹。要不是共和国实在差人,他才不会想让这些人过去。老的老小的小,能干什么。

    “谢谢大哥,我们决定去了。婆婆也说要去。”女子领到了粥,转了回来,给了杨全甜甜的一笑,杨全立即觉得全身都要酥了。

    “大妹子,你放心的去,你的婆婆就算老了干不了活了,我们共和国也会养着他们的。去了那边你发现没有这些条件,你找大哥我。”杨全胸脯拍得咚咚响。

    去还是不去?这回已经不需要犹豫了,要是不去,官府的赈灾粮又不下来,那他们就只有在这里等死了。

    “大人,我们都去了。”忽啦啦一大片,几乎所有的人都挤在了粥棚前。

    “哼,早你们干什么去了,非要老子使手段。”

    能装载2200人的远航号,足足挤了4000人,可还是有几千人不能上船,孙承训只得加紧拍报,要求琉球那边尽快开船过来。

    让孙承训始料未及的是,船要出发的时候,爱德华坚决的要跟船回去。

    “我要回家,我要回到我的祖国,这大清,我是一天也不想多呆了?”爱德华坚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