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66章 重文抑武
热门推荐:
抗清
和上高中的儿子一起成长
斗罗:穿成唐三亲妹双武魂成神了
避孕失败!沈小姐带崽独美,厉总慌了
和离再高嫁,将门毒妃她超飒
玄学大佬下山,成团宠很合理吧
史上最强炼气期
谋高嫁
因人而异的系统
“老赵,这事虽然不能完全怪你,但是也绝对有你的原因。”
任小天看出了赵匡胤的疑惑,开口解释道。
“这里怎么还有朕的事?在朕梦里明明是从二弟那里开始重文抑武的。”
赵匡胤显然是不想接这口锅。
任小天笑道:“谁让你杯酒释兵权开了个好头呢,连你这个开国皇帝都对手下的将军这么提防,后面的皇帝还不个个有样学样?此消彼长之下文官自然就崛起了,大宋后期的文官甚至都可以当皇帝的家。”
听到这儿朱棣不禁有些得意道:“你得多跟朕学学,朕的首辅大臣们只有给朕提建议的份儿,决断的权利可是在朕手上呢。只靠那帮子文人肯定是靠不住的,当皇帝还是得手上有兵才行。”
赵匡胤不由得眼前一亮:“你能不能给朕详细说说这个首辅大臣的事?听你说的朕也想效仿了。”
任小天翻了个白眼道:“老赵你别听我四哥瞎咧咧,他那套内阁的制度也不完全适合现在的大宋。
再说你还真以为他的内阁制度就那么好嘛,实话跟你说吧,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的权力完全不次于大宋后期的文官集团。
大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可是被人称为立皇帝的,你就可以想象他的权力有多大了。”
朱棣听到这儿顿时急了:“小天,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早不跟俺说?!”
“我现在给你说了也没用啊,你总不能跑到万历年间打他一顿吧?再说张居正虽然为人狂傲了一些,但还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也为大明做了不少贡献。你要真想打的话就留着力气将来打温体仁、魏藻德这种人吧。”
朱棣还想说什么却被赵匡胤打断了:“不知三位可有办法解决我大宋的困境?”
秦始皇《上下五千年》还没看到宋朝那部分,对宋朝的情况是一点都不知道,所以他干脆坐那儿一言不发,毕竟不说话就不会露怯。
“这事说起来也不难,无非就是掌握一个平衡的问题。
我知道老赵你担心武将太强势会出现唐末那种藩镇割据的覆辙,而文臣过强又会导致国防力量衰弱。
其实后世的大清算是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同时削弱文官和武将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加强皇权。
在大清除非有战事发生,否则平日里将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军权永远掌握在皇帝的手上,这也能解决老赵你担忧的问题。
政治上设立多个直属皇帝的部门,再就是类似我四哥刚才说的内阁制度,大臣间权利彼此制衡,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属于皇帝。
只有军政的最终决定权都归属皇帝,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持文官和武将的平衡问题。
但是这个事也不能心急,老赵你可以先在朝中设置一个试点的部门,然后逐步的推广开,这也不是你一任皇帝能做完的事,你要有长久战的心理准备。”
任小天也没管赵匡胤有没有听懂,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赵匡胤和朱棣听完任小天这一串长篇大论后都陷入了沉思。
“可要是储君是个糊涂蛋的话,那权力还不迟早会落入文武百官的手里?”
赵匡胤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直言不讳的指出道。
“这就不得不说大清的另一个优秀的方面了,那就是秘密立储制度。
其实这事说起来也挺简单的,大清抛弃了以往立嫡立长的观念,由皇帝全权负责考察继承人。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说吧,大清的雍正帝确定了储君后一共写下两份密旨,一份放在了乾清宫的匾额后,一份由雍正自己保管。雍正去世后御前大臣将两封密旨同时拆封,对证无误后才能确定储君的人选。
这个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各个皇子有一个长期的考察期,便于皇帝了解皇子,最大可能的避免昏君的出现;再就是能够有效的避免皇子为夺帝位而斗的你死我活,想必每个皇帝都不想自己的儿子跟李承乾、李泰似的吧?”
任小天说完后赵匡胤还没说话,朱棣倒先嚷嚷开了:“立嫡立长自古就是我华夏的正统,泱泱华夏又岂可效法女真?小天此法俺不赞同!”
其实赵匡胤对这事倒没什么想法,作为经历了诸侯割据混乱年代的他来说,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最后谁做皇帝都无所谓。
“行行行,四哥你消停会吧。咋我说啥事你都跟着凑热闹呢,我这不是给人家老赵出主意嘛,人家都没反对你在这激动个什么劲儿啊。我也懒得跟你较劲,反正等你以后见了朱祁镇自然会同意我说的这个办法的。”
“朱祁镇?那不是你说过的大明战神吗?他都干啥了你给俺说说啊!”
朱棣见任小天说话只说了一半,急忙追问道。
“我怕你现在知道会气死,还是以后再说吧。咱们先帮老赵解决问题再说。”
任小天说完之后就彻底不再理会朱棣了,朱棣急的是抓耳挠腮的。
赵匡胤沉思了一会后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个办法不错,朕会好好考虑的。”
“那咱们这就算是和解了吧?要是和解的话能不能给我整点吃的?我一大早就过来了,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
任小天摸着饿的瘪下去的肚子怨念的说道。
赵匡胤笑道:“倒是朕的失误了,三位请稍待,朕这就让人传膳。”
不多时饭菜上来了。
任小天已经饿得不行了,抓起烧鸡撕下来个鸡腿就吃了起来。
秦始皇和朱棣只是浅浅夹了几筷子就不再吃了。
赵匡胤看到后奇怪的问道:“二位为何不吃?是朕这里的饭菜不合你们口味吗?”
“你这菜没有辣椒,吃起来寡淡的很,朕实在是吃不下去。”
朱棣拿着筷子翻了翻,嫌弃的说道。
“你这御厨的手艺比小天先生差远了,寡人也吃不下。”
秦始皇干脆连筷子都放下了。
“这位...先生居然还会做菜?朕完全没有看出来。”
赵匡胤指着任小天惊奇的问道。
“上次你去小天那儿的时候我们本来给你准备了一桌饭菜,谁知道你到那儿就打,活该你吃不上他做的饭,只能吃这般豚食。”
朱棣幸灾乐祸的说道。
埋头干饭的任小天听到这话不禁抬头看向了朱棣。
说谁是猪呢?你们全家才都是猪(朱)!
任小天看出了赵匡胤的疑惑,开口解释道。
“这里怎么还有朕的事?在朕梦里明明是从二弟那里开始重文抑武的。”
赵匡胤显然是不想接这口锅。
任小天笑道:“谁让你杯酒释兵权开了个好头呢,连你这个开国皇帝都对手下的将军这么提防,后面的皇帝还不个个有样学样?此消彼长之下文官自然就崛起了,大宋后期的文官甚至都可以当皇帝的家。”
听到这儿朱棣不禁有些得意道:“你得多跟朕学学,朕的首辅大臣们只有给朕提建议的份儿,决断的权利可是在朕手上呢。只靠那帮子文人肯定是靠不住的,当皇帝还是得手上有兵才行。”
赵匡胤不由得眼前一亮:“你能不能给朕详细说说这个首辅大臣的事?听你说的朕也想效仿了。”
任小天翻了个白眼道:“老赵你别听我四哥瞎咧咧,他那套内阁的制度也不完全适合现在的大宋。
再说你还真以为他的内阁制度就那么好嘛,实话跟你说吧,明朝中后期内阁大臣的权力完全不次于大宋后期的文官集团。
大明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可是被人称为立皇帝的,你就可以想象他的权力有多大了。”
朱棣听到这儿顿时急了:“小天,这么大的事你怎么早不跟俺说?!”
“我现在给你说了也没用啊,你总不能跑到万历年间打他一顿吧?再说张居正虽然为人狂傲了一些,但还是一个忠君爱国之人,也为大明做了不少贡献。你要真想打的话就留着力气将来打温体仁、魏藻德这种人吧。”
朱棣还想说什么却被赵匡胤打断了:“不知三位可有办法解决我大宋的困境?”
秦始皇《上下五千年》还没看到宋朝那部分,对宋朝的情况是一点都不知道,所以他干脆坐那儿一言不发,毕竟不说话就不会露怯。
“这事说起来也不难,无非就是掌握一个平衡的问题。
我知道老赵你担心武将太强势会出现唐末那种藩镇割据的覆辙,而文臣过强又会导致国防力量衰弱。
其实后世的大清算是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同时削弱文官和武将的权力,从而进一步加强皇权。
在大清除非有战事发生,否则平日里将军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利,军权永远掌握在皇帝的手上,这也能解决老赵你担忧的问题。
政治上设立多个直属皇帝的部门,再就是类似我四哥刚才说的内阁制度,大臣间权利彼此制衡,但是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属于皇帝。
只有军政的最终决定权都归属皇帝,这样才能很好的保持文官和武将的平衡问题。
但是这个事也不能心急,老赵你可以先在朝中设置一个试点的部门,然后逐步的推广开,这也不是你一任皇帝能做完的事,你要有长久战的心理准备。”
任小天也没管赵匡胤有没有听懂,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
赵匡胤和朱棣听完任小天这一串长篇大论后都陷入了沉思。
“可要是储君是个糊涂蛋的话,那权力还不迟早会落入文武百官的手里?”
赵匡胤发现了问题的关键所在,直言不讳的指出道。
“这就不得不说大清的另一个优秀的方面了,那就是秘密立储制度。
其实这事说起来也挺简单的,大清抛弃了以往立嫡立长的观念,由皇帝全权负责考察继承人。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说吧,大清的雍正帝确定了储君后一共写下两份密旨,一份放在了乾清宫的匾额后,一份由雍正自己保管。雍正去世后御前大臣将两封密旨同时拆封,对证无误后才能确定储君的人选。
这个制度最大的好处就是对各个皇子有一个长期的考察期,便于皇帝了解皇子,最大可能的避免昏君的出现;再就是能够有效的避免皇子为夺帝位而斗的你死我活,想必每个皇帝都不想自己的儿子跟李承乾、李泰似的吧?”
任小天说完后赵匡胤还没说话,朱棣倒先嚷嚷开了:“立嫡立长自古就是我华夏的正统,泱泱华夏又岂可效法女真?小天此法俺不赞同!”
其实赵匡胤对这事倒没什么想法,作为经历了诸侯割据混乱年代的他来说,反正都是自己的儿子,赵德芳和赵德昭最后谁做皇帝都无所谓。
“行行行,四哥你消停会吧。咋我说啥事你都跟着凑热闹呢,我这不是给人家老赵出主意嘛,人家都没反对你在这激动个什么劲儿啊。我也懒得跟你较劲,反正等你以后见了朱祁镇自然会同意我说的这个办法的。”
“朱祁镇?那不是你说过的大明战神吗?他都干啥了你给俺说说啊!”
朱棣见任小天说话只说了一半,急忙追问道。
“我怕你现在知道会气死,还是以后再说吧。咱们先帮老赵解决问题再说。”
任小天说完之后就彻底不再理会朱棣了,朱棣急的是抓耳挠腮的。
赵匡胤沉思了一会后点点头道:“你说的这个办法不错,朕会好好考虑的。”
“那咱们这就算是和解了吧?要是和解的话能不能给我整点吃的?我一大早就过来了,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
任小天摸着饿的瘪下去的肚子怨念的说道。
赵匡胤笑道:“倒是朕的失误了,三位请稍待,朕这就让人传膳。”
不多时饭菜上来了。
任小天已经饿得不行了,抓起烧鸡撕下来个鸡腿就吃了起来。
秦始皇和朱棣只是浅浅夹了几筷子就不再吃了。
赵匡胤看到后奇怪的问道:“二位为何不吃?是朕这里的饭菜不合你们口味吗?”
“你这菜没有辣椒,吃起来寡淡的很,朕实在是吃不下去。”
朱棣拿着筷子翻了翻,嫌弃的说道。
“你这御厨的手艺比小天先生差远了,寡人也吃不下。”
秦始皇干脆连筷子都放下了。
“这位...先生居然还会做菜?朕完全没有看出来。”
赵匡胤指着任小天惊奇的问道。
“上次你去小天那儿的时候我们本来给你准备了一桌饭菜,谁知道你到那儿就打,活该你吃不上他做的饭,只能吃这般豚食。”
朱棣幸灾乐祸的说道。
埋头干饭的任小天听到这话不禁抬头看向了朱棣。
说谁是猪呢?你们全家才都是猪(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