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的餐馆通古代 > 第1150章 迁都的利弊

我的餐馆通古代 第1150章 迁都的利弊

    朱棣强忍着怒火说道:“天弟,你说。”

    皇帝朱高炽则偷偷用哀求的目光看向任小天。

    似乎在告诉他,一切都要悠着点说。

    任小天不为所动。

    因为他对朱高炽决定迁都的事情也有所不满。

    整理了一下思路任小天开口道:“据我个人分析。

    朱高炽想要迁都回应天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个经济方面的原因他自己刚才已经说过,我就不再赘述了。

    第二就是军事方面的原因。

    不同于四哥你这个马上皇帝,朱高炽并不喜欢打仗。

    尤其有了你数次北伐没有取得预想中战果的先例在。

    朱高炽就更不愿意出兵和蒙古作战了。

    对他来说不仅劳民伤财,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漠北苦寒之地,就算打下来了也没有战略价值。

    况且北平处在蒙古的军事威胁之下,随时都有被入侵的风险。

    不爱打仗的他自然就不愿长期在北平待着了。”

    这话一出在场的人都露出了鄙夷的目光。

    朱元璋更是差点没把嫌弃两个字写在脸上。

    徐妙云神情复杂的看了一眼皇帝朱高炽。

    最终轻轻的叹了口气。

    太子朱高炽更是直接,从牙缝中挤出了两个字:“怂包!”

    虽然二人同为朱高炽,但是太子朱高炽的成长轨迹已经与皇帝朱高炽截然不同了。

    减肥成功的他对自己的身体十分有信心。

    尤其是讨伐倭国让他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

    虽然和朱元璋、朱棣这样从战场厮杀而出的长辈还没法相比。

    但已经展露出一丝铁血君王的味道来了。

    “朱高炽,你知道朕为什么一直更喜欢朱高煦而不是你了吧?

    相比你的软弱,朱高煦起码还遗传了朕的强硬。

    若不是看在你是嫡长子且治国有方的份上,朕肯定早就换了你了!”

    朱棣虽然答应过朱元璋不再提易储的事,但是这次他实在是忍不了了。

    好在朱元璋也有所不满,并没有因此而斥责朱棣。

    皇帝朱高炽脸色涨红,却也无可争辩。

    因为任小天说的也的确是他心中所想。

    任小天呼了口气继续说道:“第三就是朱高炽的个人身体和情感上的因素了。

    众所周知,朱高炽身体肥胖且多病。

    北平冬天的严寒让他觉得难以忍受。

    相比之下应天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一些。

    他认为这更有利于他身体的恢复。

    且他自幼在应天长大,后来又留在应天多年求学。

    他对应天有种难以割舍的感情在。

    虽是燕王世子,但他却对北平没有多少眷恋。

    尤其在四哥迁都北平之前,他曾在应天皇宫监国多年。

    这无疑更加加深了他和应天的羁绊。”

    朱棣默然不语。

    任小天说的话的确有些道理。

    “最后就是朝中的文臣们也都想要返回应天。

    所以朱高炽动了这个想法,他们就接连上疏表示赞同。

    这无疑也加剧了朱高炽迁都的决心。”

    朱元璋咬了咬牙:“若是被文臣所左右。

    咱看朱高炽你也别做这个皇帝了。

    直接效仿宋朝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去吧!”

    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

    矛头直指朱高炽,说他是在走宋朝的老路。

    皇帝朱高炽惶恐道:“皇爷爷恕罪,孙儿再也不敢迁都了。”

    刘询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说朱高炽迁都就一定是错误呢?

    先生,朕有些听的糊涂了。”

    霍光也是一脸的疑惑。

    因为他并不知道应天和北平在哪儿。

    这两个地方对大明又有什么不同的意义。

    任小天见状拿出手机找到地图展示给了刘询。

    “这里是应天,这里是北平。

    北平北方就是之前统治华夏百年的蒙古势力所在。

    当初我四哥定都北平一来是因为北平是他藩王王府所在地。

    二来距离蒙古势力很近,一有战事发生就可以快速调兵镇压。

    这也就是后来天子守国门的由来。

    第三就是为了缓和多年来南北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巨大矛盾。

    从多方面来说,定都北平都有很重要的经济、战略以及政治方面的意义。”

    刘询点了点头:“若是朱高炽迁都回应天,那又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任小天仔细想了想回答道:“先说有利的方面吧。

    那样南方江南之地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不仅能够恢复南宋时期的荣光,或许还能更加繁荣。

    而且还会促使资本主义萌芽提前出现。

    整个长江流域也会取代京杭运河成为大明的生命线。

    那样长江沿线的城市也会得以振兴。

    最后就是由于南方水运发达,大明水军可能会因此而更强大也说不定。”

    刘询挠了挠头:“好处还是挺多的啊?

    为什么先生要说迁都应天是错误呢?”

    任小天吐了口气:“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与迁都所带来的好处相比,其害处反而更多。

    首先迁都势必会削弱北方的边防实力。

    本来蒙古就处于死灰复燃的阶段,再加上女真族的快速崛起。

    那整个北方会比历史中沦陷的更快。

    甚至都轮不到朱祁镇土木堡战败,北方就会再度沦入异族之手。

    那样我叔和四哥多年来的努力也就成了笑话。

    大明也与南宋无异了。

    其次就算异族没有成功占据北方。

    那也会加剧南北方之间的差距和对立情绪。

    自明初开始南北方就因为经济、文化各个层面上的差距有巨大的矛盾。

    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就是最好的例子。

    南方士子向来看不起北方士子。

    若是迁都回应天,那就会更加挑起南北的对立。

    南方和北方的经济、文化差距也会因此越拉越大。

    长此以往北人将对朝廷愈发的不满。

    就算没有异族入侵,那大明也早晚国将不国。

    毕竟同为一国的百姓,谁愿意天生就比别人低上一头?”

    朱元璋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

    南北榜案表面上只是士子之间的冲突,实际上却是自宋朝以来南北之间诸多矛盾的累积。

    他之所以将此事闹的那么大,也有为双方缓和关系的意图在。

    若是因为朱高炽迁都再次让矛盾加剧,到时候再想调和都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