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1042章来归(一)
热门推荐:
七日
你婚纱演唱会,我表白天后你急啥
乡村爱情之我是刘能亲弟弟
黏她上瘾,疯批总裁日日索吻
HP:斯教求抱求rua求贴贴
莲花楼里住神明
女多男少世界,我是绝色美少年?
魇影仇澜之异世破天录
论如何从青楼开始当上帝师
杜伏威是山东人,四十岁左右年纪,身材长大,浓眉大眼,相貌很是说的过去。
可面目黝黑,皮肤也是健康的古铜色,在当世可不符合人们的审美,瞧着就不像富贵人家出身,这是他多次率人出海留下的痕迹。
他在山东时很早就因为偷盗成了官府的通缉犯,所以出身也就不用提了,是标准的亡命之徒。
他起家的过程和瓦岗匪没什么区别,先为断道之贼,后来眼见天下大乱,于是趁时而起,在山东被张须陀吓的够呛,所以转战江淮,与江淮大匪李子通等尔虞我诈一番,最终势力渐成。
等到江都之乱后,宇文化及率众离开江都北上,他便趁势轻松的接管了江都,顺便还接收了杨广最后一点遗产,一些船只,工匠以及江淮的水军等等。
他在为人上和窦建德比较相像,只是没有窦建德那么多的想法。
他和部下们很是亲厚,门阀世族子弟来投,他也能好生相待,等他掌管了江左郡县,也没想着怎么进行革新,一切都沿袭前隋旧制,甚至现在他打的旗帜也还是日月星辰旗。
杜伏威确实没有与人争雄天下的雄心,这可能跟他并非是活不下去了,才组建义军反抗暴政有着关系,谁知道呢。
反正王世充等人拥立皇泰帝的时候,他便想率人投效,还曾被封了江都通守,总管之类的官职。
可惜的是王世充迫不及待的把皇泰帝给赶下了皇位,自己登基称帝了,这可把杜伏威给气坏了。
你个西域胡家子,霸城王氏的拖油瓶,怎就敢窥伺皇位?也不怕折寿……想让俺屈身侍之,做梦去吧。
于是王世充派来几次时节,都被他给赶走了。
也就是那会王世充的目光不在他身上,不然的话一定先来宰了这个混账东西,敬酒不吃吃罚酒。
后来杜伏威又看李渊很不错,正好李渊的使者也到了,他便起意投效李渊,人家是陇西李氏中人,是关西的大贵族,唐公仁义的名声又天下皆知,这才是当皇帝的料嘛。
那会他就想跟着李渊的使者去长安“瞧瞧”,可却被手下们紧着拉住,劝他观望一些时候再说。
这一观望就没下文了,李渊老巢被李破给掏了,又在晋地连场大败,被李破,萧铣,王世充牢牢堵在了关西。
杜伏威一看也泄了气,心说你看看你,出身名门不说,在天下还有着那么大的名声,如今占了西京长安那么好的地方,竟然不能让众人膺服,在战阵上也被别人打的抱头鼠窜。
唉,没有皇者之相啊,可惜了。
偃旗息鼓了一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那从不胡乱折腾的秉性让他的治下渐渐安稳了起来,再加上他从不出兵去攻打其他诸侯的地盘,久而久之诸侯们也就把他给忘了。
于是很多山东,河南的百姓都跑到他这里来避难,随着人口渐多,杜伏威等人也犯了难,粮食有点吃紧了。
这也是隋末群雄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杜伏威也不能免。
正好江左靠着海边,杜伏威部下里有不少都是渔家子,这是当世最为卑贱的一个群体,因为没有田地,很多人又不交税,社会地位只比流民稍高。
可就是他们给杜伏威解决了大问题,他们劝杜伏威驾船出海,闲了可以打鱼,用海盐腌制来补充军资,一边还能跟海外交易,缺粮食那就用江左的物产去交换海外的粮食嘛。
杜伏威一听大喜,他正好有不少大船,组建了水军也没什么用,不如出海去找食吃,于是在中原豪杰们人脑子快打出狗脑子的时候,人家杜伏威派人驾船出海,做起了海外贸易。m.
向东最远到达琉球,和琉球土著进行了接触,并换回来了一些牛羊和稻米,最大的贸易来源其实还是东南沿海一带,与沿岸的土著居民交易。
即便是在当世,这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此时海外之民多处在野蛮原始阶段,最喜欢中原的糖,织物以及精美的瓷器等物产,这些东西江左都不缺。
航道一旦打通,反应其实就是连锁性的,杜伏威和他的部下们尝到了甜头,便停不下来了。
杜伏威数次亲自率人出海,不是去交易,而是去打击沿路的海匪,别看人家杜伏威是盗贼出身,可他却深恨大大小小的匪帮们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他在江左剿匪不遗余力,尤其是在打击海盗上面,那更是雷厉风行,因为抓住一群海匪,他的船队就能扩张几分,海匪的家产也就成了江左的财富,同样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如今江左的景象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杜伏威用了十来年的时间,在海边打造了一个贸易中心出来,琉球的贵族们随船而来,在那里转悠,东南亚的土著们听到了消息,也驾着小船甚至是舢板跑到江左来交易或者讨生活。
因为连续打击海匪,江左的水军在海上已经有了名声,大大小小的势力要么跑的远远的,要么便归附到了江左水军旗下,东南沿海一带竟然成了海匪的禁区。
估计用不了多久,杜伏威就能把前隋没办下来的事情给办了,将琉球收到治下,然后触角自然而然的便会伸向倭国,百济,新罗等处。
而这除了让江左变得越来越富裕之外,也极大的牵扯住了杜伏威,所以王世充败亡之后,杜伏威只是领兵浅尝辄止,并没有继续进军吞并王世充留下来的地盘。
后来有段时间他还觉着萧铣有人君之相,兰陵萧氏子孙,也很有些好名声,不如去投了萧铣,应该能得礼遇。
他的部下们这会已经习惯了主公的“奇思妙想”,也懒得劝他了,果然不久萧铣原形毕露,杀了张绣,名声大坏,杜伏威也就又没了动静。
他倒也不傻,觉着张绣跟自己挺像的,到了那,萧铣肯定要摘了他吃饭的家伙,可不能平白去送死。
一直到李破败李渊,杜伏威离着老远,听到消息之后心思就又动了起来,于是他便写信给萧铣和李破,嗯,窦建德也没落下,煞有介事的定下了先据洛阳者为王,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别人同不同意他不管,反正他自己是当真了。
尤其是李定安声势正盛,在他看来其人得了长安之后便有皇者之气加身,应该特别的重视一下,就是这人出身低了些,好在听说这人是关西人,也早就娶了关西世阀之女为妻,勉强还说的过去。
所以他派了自己最器重的义子王雄诞送信到李破面前,本来打算让义子先给自己趟趟路,打个前站什么的。
不想他的信把李破弄的很懵,不明就里之下只一挥手,便把王雄诞派去了灵州,显然是没当回事。
消息传回到江左,可把杜伏威气的不轻,按照习惯,他又打算不搭理人了,索性率人出海去转了一圈。
只是当他出海归来,江陵已破,萧铣身死,窦建德也被胖揍了一顿,唐军攻略如火,攻城略地,势不可挡。
此时就算再愚笨之人也能看得出来,天下大势已然分明,何况是专想找人投靠的杜伏威了。
这下杜伏威可放心了,不用选了嘛,唐使一到,杜伏威不顾部下们的反对,收拾收拾家当,毫不留恋的带着家人便启程去长安做官了。
临走之前他还召集了文武一干人等,一边与他们喝酒,一边高兴的跟他们说,“俺自小家里就穷,那年到县城一趟简直看花了眼,偷拿了人家一块米糕,被人追了很远,但吃了那块米糕,那滋味……他娘的真是一辈子也忘不掉。
那时俺就发誓,一定要到洛阳,长安去瞧瞧,达官贵人做不了,行商还不成?
现在就要如愿了,我很欢喜。
俺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怕李皇帝把俺杀了,俺觉着你们不用担心,俺又不是李渊,萧铣,不见棺材不落泪,俺好好的去长安跟李皇帝说话,他若杀了俺,那就是他的不对。
如果他是个明君的话,便应该能知道俺是衷心投效……再说了,唐军打到哪里了你们也应该清楚,不降的话咱们这地方必成战场。
咱们刚安定了几年啊?杀来杀去的谁都没好日子过,俺也是为你们的身家性命着想,只要俺在长安得了富贵,也能给你们讨来官做。
你们好好的,俺在长安也就住的安稳,如果谁想要俺死的话,就起兵造反,李皇帝一瞧,一定会先砍了俺的脑袋,那俺也没什么可埋怨的。
那时害死俺的就不是李皇帝了,而是起兵之人,你们可以诛杀他为俺报仇,如果李皇帝杀了俺,那他就不是个仁义的皇帝,你们担心的话,可以乘船出海去寻个地方落脚,别跟他们硬拼,拼不过的。”
他的属臣们听了都心有戚戚焉,却也觉着主公说的很有道理……
杜伏威启程的时候,大江沿岸都有人相送,跪拜痛哭的人也不少,让杜伏威得意之余,也是埋怨,俺还没死呢,哭什么哭?和他娘的送丧一样,真是晦气。
弄的他还挺不满意……
一路行来,他在江陵受到了李靖的热情款待,在那里住了两三日,他觉着很满意,关西世族中人,就应该是李都督这个样子嘛,还是皇帝的老丈人,运气不错,交之为友的话,将来必有好处……
可面目黝黑,皮肤也是健康的古铜色,在当世可不符合人们的审美,瞧着就不像富贵人家出身,这是他多次率人出海留下的痕迹。
他在山东时很早就因为偷盗成了官府的通缉犯,所以出身也就不用提了,是标准的亡命之徒。
他起家的过程和瓦岗匪没什么区别,先为断道之贼,后来眼见天下大乱,于是趁时而起,在山东被张须陀吓的够呛,所以转战江淮,与江淮大匪李子通等尔虞我诈一番,最终势力渐成。
等到江都之乱后,宇文化及率众离开江都北上,他便趁势轻松的接管了江都,顺便还接收了杨广最后一点遗产,一些船只,工匠以及江淮的水军等等。
他在为人上和窦建德比较相像,只是没有窦建德那么多的想法。
他和部下们很是亲厚,门阀世族子弟来投,他也能好生相待,等他掌管了江左郡县,也没想着怎么进行革新,一切都沿袭前隋旧制,甚至现在他打的旗帜也还是日月星辰旗。
杜伏威确实没有与人争雄天下的雄心,这可能跟他并非是活不下去了,才组建义军反抗暴政有着关系,谁知道呢。
反正王世充等人拥立皇泰帝的时候,他便想率人投效,还曾被封了江都通守,总管之类的官职。
可惜的是王世充迫不及待的把皇泰帝给赶下了皇位,自己登基称帝了,这可把杜伏威给气坏了。
你个西域胡家子,霸城王氏的拖油瓶,怎就敢窥伺皇位?也不怕折寿……想让俺屈身侍之,做梦去吧。
于是王世充派来几次时节,都被他给赶走了。
也就是那会王世充的目光不在他身上,不然的话一定先来宰了这个混账东西,敬酒不吃吃罚酒。
后来杜伏威又看李渊很不错,正好李渊的使者也到了,他便起意投效李渊,人家是陇西李氏中人,是关西的大贵族,唐公仁义的名声又天下皆知,这才是当皇帝的料嘛。
那会他就想跟着李渊的使者去长安“瞧瞧”,可却被手下们紧着拉住,劝他观望一些时候再说。
这一观望就没下文了,李渊老巢被李破给掏了,又在晋地连场大败,被李破,萧铣,王世充牢牢堵在了关西。
杜伏威一看也泄了气,心说你看看你,出身名门不说,在天下还有着那么大的名声,如今占了西京长安那么好的地方,竟然不能让众人膺服,在战阵上也被别人打的抱头鼠窜。
唉,没有皇者之相啊,可惜了。
偃旗息鼓了一阵,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那从不胡乱折腾的秉性让他的治下渐渐安稳了起来,再加上他从不出兵去攻打其他诸侯的地盘,久而久之诸侯们也就把他给忘了。
于是很多山东,河南的百姓都跑到他这里来避难,随着人口渐多,杜伏威等人也犯了难,粮食有点吃紧了。
这也是隋末群雄面临的最大的难题,杜伏威也不能免。
正好江左靠着海边,杜伏威部下里有不少都是渔家子,这是当世最为卑贱的一个群体,因为没有田地,很多人又不交税,社会地位只比流民稍高。
可就是他们给杜伏威解决了大问题,他们劝杜伏威驾船出海,闲了可以打鱼,用海盐腌制来补充军资,一边还能跟海外交易,缺粮食那就用江左的物产去交换海外的粮食嘛。
杜伏威一听大喜,他正好有不少大船,组建了水军也没什么用,不如出海去找食吃,于是在中原豪杰们人脑子快打出狗脑子的时候,人家杜伏威派人驾船出海,做起了海外贸易。m.
向东最远到达琉球,和琉球土著进行了接触,并换回来了一些牛羊和稻米,最大的贸易来源其实还是东南沿海一带,与沿岸的土著居民交易。
即便是在当世,这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此时海外之民多处在野蛮原始阶段,最喜欢中原的糖,织物以及精美的瓷器等物产,这些东西江左都不缺。
航道一旦打通,反应其实就是连锁性的,杜伏威和他的部下们尝到了甜头,便停不下来了。
杜伏威数次亲自率人出海,不是去交易,而是去打击沿路的海匪,别看人家杜伏威是盗贼出身,可他却深恨大大小小的匪帮们给他添了不少麻烦。
他在江左剿匪不遗余力,尤其是在打击海盗上面,那更是雷厉风行,因为抓住一群海匪,他的船队就能扩张几分,海匪的家产也就成了江左的财富,同样也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如今江左的景象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杜伏威用了十来年的时间,在海边打造了一个贸易中心出来,琉球的贵族们随船而来,在那里转悠,东南亚的土著们听到了消息,也驾着小船甚至是舢板跑到江左来交易或者讨生活。
因为连续打击海匪,江左的水军在海上已经有了名声,大大小小的势力要么跑的远远的,要么便归附到了江左水军旗下,东南沿海一带竟然成了海匪的禁区。
估计用不了多久,杜伏威就能把前隋没办下来的事情给办了,将琉球收到治下,然后触角自然而然的便会伸向倭国,百济,新罗等处。
而这除了让江左变得越来越富裕之外,也极大的牵扯住了杜伏威,所以王世充败亡之后,杜伏威只是领兵浅尝辄止,并没有继续进军吞并王世充留下来的地盘。
后来有段时间他还觉着萧铣有人君之相,兰陵萧氏子孙,也很有些好名声,不如去投了萧铣,应该能得礼遇。
他的部下们这会已经习惯了主公的“奇思妙想”,也懒得劝他了,果然不久萧铣原形毕露,杀了张绣,名声大坏,杜伏威也就又没了动静。
他倒也不傻,觉着张绣跟自己挺像的,到了那,萧铣肯定要摘了他吃饭的家伙,可不能平白去送死。
一直到李破败李渊,杜伏威离着老远,听到消息之后心思就又动了起来,于是他便写信给萧铣和李破,嗯,窦建德也没落下,煞有介事的定下了先据洛阳者为王,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别人同不同意他不管,反正他自己是当真了。
尤其是李定安声势正盛,在他看来其人得了长安之后便有皇者之气加身,应该特别的重视一下,就是这人出身低了些,好在听说这人是关西人,也早就娶了关西世阀之女为妻,勉强还说的过去。
所以他派了自己最器重的义子王雄诞送信到李破面前,本来打算让义子先给自己趟趟路,打个前站什么的。
不想他的信把李破弄的很懵,不明就里之下只一挥手,便把王雄诞派去了灵州,显然是没当回事。
消息传回到江左,可把杜伏威气的不轻,按照习惯,他又打算不搭理人了,索性率人出海去转了一圈。
只是当他出海归来,江陵已破,萧铣身死,窦建德也被胖揍了一顿,唐军攻略如火,攻城略地,势不可挡。
此时就算再愚笨之人也能看得出来,天下大势已然分明,何况是专想找人投靠的杜伏威了。
这下杜伏威可放心了,不用选了嘛,唐使一到,杜伏威不顾部下们的反对,收拾收拾家当,毫不留恋的带着家人便启程去长安做官了。
临走之前他还召集了文武一干人等,一边与他们喝酒,一边高兴的跟他们说,“俺自小家里就穷,那年到县城一趟简直看花了眼,偷拿了人家一块米糕,被人追了很远,但吃了那块米糕,那滋味……他娘的真是一辈子也忘不掉。
那时俺就发誓,一定要到洛阳,长安去瞧瞧,达官贵人做不了,行商还不成?
现在就要如愿了,我很欢喜。
俺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怕李皇帝把俺杀了,俺觉着你们不用担心,俺又不是李渊,萧铣,不见棺材不落泪,俺好好的去长安跟李皇帝说话,他若杀了俺,那就是他的不对。
如果他是个明君的话,便应该能知道俺是衷心投效……再说了,唐军打到哪里了你们也应该清楚,不降的话咱们这地方必成战场。
咱们刚安定了几年啊?杀来杀去的谁都没好日子过,俺也是为你们的身家性命着想,只要俺在长安得了富贵,也能给你们讨来官做。
你们好好的,俺在长安也就住的安稳,如果谁想要俺死的话,就起兵造反,李皇帝一瞧,一定会先砍了俺的脑袋,那俺也没什么可埋怨的。
那时害死俺的就不是李皇帝了,而是起兵之人,你们可以诛杀他为俺报仇,如果李皇帝杀了俺,那他就不是个仁义的皇帝,你们担心的话,可以乘船出海去寻个地方落脚,别跟他们硬拼,拼不过的。”
他的属臣们听了都心有戚戚焉,却也觉着主公说的很有道理……
杜伏威启程的时候,大江沿岸都有人相送,跪拜痛哭的人也不少,让杜伏威得意之余,也是埋怨,俺还没死呢,哭什么哭?和他娘的送丧一样,真是晦气。
弄的他还挺不满意……
一路行来,他在江陵受到了李靖的热情款待,在那里住了两三日,他觉着很满意,关西世族中人,就应该是李都督这个样子嘛,还是皇帝的老丈人,运气不错,交之为友的话,将来必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