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1146章为难
热门推荐:
七日
你婚纱演唱会,我表白天后你急啥
乡村爱情之我是刘能亲弟弟
黏她上瘾,疯批总裁日日索吻
HP:斯教求抱求rua求贴贴
莲花楼里住神明
女多男少世界,我是绝色美少年?
魇影仇澜之异世破天录
论如何从青楼开始当上帝师
南阳公主杨毓是杨广嫡长女,后来人都说她姿容俱美,秉性端方。
实际上那都是史官们的文学修饰,这是个倔头,而且头铁的很,比如少年时在宫中她养了一只白猫,性子很野,老是挠人。
萧氏嫌它太凶,就想叫人把它扔了,省得挠着女儿,可杨毓不干,追着这只猫纠缠了好多天,手上被挠的鲜血淋漓,最终还是让猫子知道是谁给它饭辙,再不敢出爪不说,之后跟在杨毓身边再未离开。
她嫁了宇文士及之后,估计也将宇文士及当做那只白猫了,人们常说猫性薄凉,可真要说起来,人心之薄凉哪是猫可以比得上的?
南阳公主和宇文氏的故事只能说是一场悲剧。
她的公公大将军宇文述素得杨广宠信,宠信到什么地步呢?只要杨广想做什么事,一定会先想到宇文述其人。
宇文述其实也没辜负了杨广的信任,只要杨广想做的事情,他就不会说一个不字,总要尽力去完成,换句话说,宇文述并非一个好的臣子,却是一个好的仆从。
这样的人一般都在佞臣之属,比如前秦的赵高,后来的大贪官和珅都是这个模样,宇文述只是没他们那么厉害,在朝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质上却也差不多。
尤其是在和皇帝的相处上,都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
宇文述的生平就不用说了,功勋卓著,平灭南陈有功,平定尉迟迥有功,伐辽东有功,所以说人家并不是只会阿谀奉承。
嗯,这么说的话和那两位相比并不恰当……
其实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当年征伐辽东之时,杨广和抽风一样跟军前的将军们闹起了别扭,还建了一座四方城出来。
将士怨言四起之际,将军们都想让宇文述这个皇帝宠臣劝劝皇帝别胡闹了,这又不是在玩耍,赶紧打完收工,有什么事咱们回去再说不成吗?
可宇文述不为所动,看着皇帝脸色就大赞其英明神武,差点把众将的鼻子给气歪了。
再有就是杨广日薄西山之时,还想去江都散心,洛阳的臣下们只想送瘟神,只有宇文述最奇葩,去造起了龙舟,积极的为皇帝三幸江都做准备。
这个时候了还在讨皇帝的欢心,你说宇文述当时作为朝中重臣品行如何?
宇文述临终之时,托来探望的司官魏氏给皇帝传话,想让皇帝善待一下自己的儿子们,而且他很清醒,是真没想着给皇帝使绊子。
原话是,“臣子化及,早预藩邸,愿陛下哀怜之。士及夙蒙天恩,亦堪驱策。臣死后,智及不可久留,愿早除之,望不破门户。”
话不多,什么意思呢,宇文化及作为他的长子,没什么本事,却还可以用一用,所谓的哀怜之,是因为宇文化及曾经被贬为奴。
当年杨广北巡榆林,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这哥俩私下里跟突厥人互市,用皇帝带来的财货换取突厥人的好东西,你说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事情败露之后,杨广大怒之下将两个败家子抓了起来准备处斩,还是宇文述,宇文士及父子两个求得南阳公主出面求情,才算保下了他们,却还是被杨广贬为奴仆交给宇文述看管。
这脸都快丢到漠北去了,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两个败家子一直是戴罪之身。
而宇文述也看不上自己的次子,自己一直不忍动手,临死之前却想让皇帝把他杀了,以免让其牵累了家族。
坏事在魏氏这里,他没把话传给杨广,只说大将军临终之时还在念叨着您的恩惠呢,就是挂念自己的几个儿子,想让您照顾一下。
于是乎,杨广便将宇文化及启用为了右屯卫将军,全权掌管羽林卫士,顺便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江都之变,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两兄弟狰狞毕露,几乎把杨氏中人屠戮一空,南阳公主怒斥其行差点被杀,好不容易才被宇文士及给保了下来。
到了河北,宇文化及兄弟败后被俘,窦建德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功劳,再一个也是为了能邀功于萧氏,将一众参与江都兵变的人都给杀了。
南阳公主依旧不假辞色,言曰自己能复国报仇,不需假于人手……嗯,她能活到现在是真不容易。
她的母亲萧氏是随波逐流,她则头铁无比,到处乱撞,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才能幸免于难罢了。
可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他的丈夫宇文士及抛妻弃子跑回了长安,也正因宇文士及跑路,她的儿子宇文禅师则为窦建德所杀,最终落得个孤身一人,一无所有。
她不恨窦建德,因为窦建德毕竟杀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两个逆臣贼子,算是为她报了父仇。
可宇文士及……好吧,爱恨纠缠的那点事,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一负心汉而已,还不如一只白猫。
那白猫在江都之乱时,挠了宇文化及一下,被人给摔死了,连白猫都知道情义二字,你说宇文家的几个儿子怎么就如此狼心狗肺?
所以在魏县听说宇文士及逃走,儿子也因此而死之后,杨毓是万念俱灰,爱恨俱都随风而逝,最终连个想恨的人都没剩下,你说得有多可怜?
……………………
此时萧氏拿女儿也没办法,说多少人家都一言不发,逼得急了,看那样子还不得出家明志?
萧氏暗自叹息一声,心里又恼起了宇文士及,她这些年生活一直很平淡,对外务不愿多做理会,如今却又担上了心事,女儿如今活生生的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可不能让她再有个三长两短。
“萧中书到了吗?怎么这么慢?”
说曹操曹操便到,没等侍女说话,外面就进来人禀报,萧禹已经到了。
“走,随我去见一见你舅父……”
杨毓抬头蠕动了下嘴唇,最终还是变成了闷葫芦,起身上前搀起母亲,并随在了她的身后。
…………………………
萧禹疲惫的揉了揉额头,如今朝中上下一片忙碌,中书省尤甚。
朝中所有文字性的东西最终都要归于中书掌管,所以中书有掌管机要之责,之外还要起草诏书,颁布政令,在形式上,它无疑是三省之首。
但论起实际上的职能,当世尚书省的权力要比中书大的多,所谓天下大事,事无不总,说的就是尚书省。
尚书省的权力在前隋时去到了巅峰,宰相高熲为尚书令,兼任讷言也就是如今的侍中,执政十九年,权势一时无两,后杨素继任,依旧风光。
中书省在那些年就是尚书省的补充和陪衬而已。
如今形势有所改观,皇帝好像没有再设尚书令的意思,可尚书省依旧是要压中书省一头,因为温彦博在尚书左仆射位上,这人是晋阳旧臣,皇帝最信任的臣下之一,位置根本无法撼动。
再有就是门下省,侍从皇帝左右,复核政令,起草封驳诏书,挑拣呈觐奏疏,对外朝两省的权力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当门下省的官员们得到皇帝的信任的时候,外朝的奏疏想要去到皇帝面前,没有门下省点头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说中书省夹在尚书,门下两省中间,感觉上就会非常难受。
作为中书令的萧禹,自然不会放松与其他两个强力部门的争竞,李渊在时,他总是为李世民说话,时常触怒李渊,所以两次丢掉中书令的职位,却又两次官复原职。
如今没有那么多的党争,他的位置也就稳固了下来,但掣肘却比以前多了不少,别说尚书,门下两省了,就算是中书内部时常也做不到意见统一。
岑文本,刘政会都是晋阳旧人,来历又大不相同,岑文本是南人,与晋阳旧臣交好,刘政会是晋人,资历稍浅,却与当初那些元谋功臣们有着来往,这让出身长安萧氏的萧禹就有点难受。
萧禹本人却并不太在意这些,他有着晋末一些臣下的性格,比如说他不喜欢侍中封德彝,就时常说封德彝的坏话。
封德彝暗戳戳的把他家的庄园划归了长安书院,他便寻人又卖了两处跟封德彝相近的庄园,总是跟那边为难。
高恽当街调戏萧氏,他便盯紧了渤海高氏不放……
不屈不挠,与人斗争,好像能从中得到乐趣一般。
只是如今政务愈发沉重,让他也无暇分心了起来,不然一定还会有不少故事流传出去。
今日长姐相召,萧禹来的有些匆忙,不过心里倒也有数,最近也就是他那回到长安的甥女和门宇文家的败家子之间的恩怨情仇值得阿姐烦心,叫他来此,估计是想跟宇文士及为难。
萧氏出来相见,果然身后跟着杨毓,姗姗上前来给他见礼,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亲近之意,萧禹心里也是暗叹,萧氏对母女二人亏欠颇多,以后还有点偿还呢。
“阿姐急召俺前来,可是有事?”萧禹问道。
萧氏也不跟弟弟废话,只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女儿便道:“我如今就这么一个女儿,回来之后心结难解,郁郁不欢,让你这个当舅父的操心一下不为过吧?”
实际上那都是史官们的文学修饰,这是个倔头,而且头铁的很,比如少年时在宫中她养了一只白猫,性子很野,老是挠人。
萧氏嫌它太凶,就想叫人把它扔了,省得挠着女儿,可杨毓不干,追着这只猫纠缠了好多天,手上被挠的鲜血淋漓,最终还是让猫子知道是谁给它饭辙,再不敢出爪不说,之后跟在杨毓身边再未离开。
她嫁了宇文士及之后,估计也将宇文士及当做那只白猫了,人们常说猫性薄凉,可真要说起来,人心之薄凉哪是猫可以比得上的?
南阳公主和宇文氏的故事只能说是一场悲剧。
她的公公大将军宇文述素得杨广宠信,宠信到什么地步呢?只要杨广想做什么事,一定会先想到宇文述其人。
宇文述其实也没辜负了杨广的信任,只要杨广想做的事情,他就不会说一个不字,总要尽力去完成,换句话说,宇文述并非一个好的臣子,却是一个好的仆从。
这样的人一般都在佞臣之属,比如前秦的赵高,后来的大贪官和珅都是这个模样,宇文述只是没他们那么厉害,在朝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质上却也差不多。
尤其是在和皇帝的相处上,都是皇帝最为信任的人。
宇文述的生平就不用说了,功勋卓著,平灭南陈有功,平定尉迟迥有功,伐辽东有功,所以说人家并不是只会阿谀奉承。
嗯,这么说的话和那两位相比并不恰当……
其实最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当年征伐辽东之时,杨广和抽风一样跟军前的将军们闹起了别扭,还建了一座四方城出来。
将士怨言四起之际,将军们都想让宇文述这个皇帝宠臣劝劝皇帝别胡闹了,这又不是在玩耍,赶紧打完收工,有什么事咱们回去再说不成吗?
可宇文述不为所动,看着皇帝脸色就大赞其英明神武,差点把众将的鼻子给气歪了。
再有就是杨广日薄西山之时,还想去江都散心,洛阳的臣下们只想送瘟神,只有宇文述最奇葩,去造起了龙舟,积极的为皇帝三幸江都做准备。
这个时候了还在讨皇帝的欢心,你说宇文述当时作为朝中重臣品行如何?
宇文述临终之时,托来探望的司官魏氏给皇帝传话,想让皇帝善待一下自己的儿子们,而且他很清醒,是真没想着给皇帝使绊子。
原话是,“臣子化及,早预藩邸,愿陛下哀怜之。士及夙蒙天恩,亦堪驱策。臣死后,智及不可久留,愿早除之,望不破门户。”
话不多,什么意思呢,宇文化及作为他的长子,没什么本事,却还可以用一用,所谓的哀怜之,是因为宇文化及曾经被贬为奴。
当年杨广北巡榆林,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这哥俩私下里跟突厥人互市,用皇帝带来的财货换取突厥人的好东西,你说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
事情败露之后,杨广大怒之下将两个败家子抓了起来准备处斩,还是宇文述,宇文士及父子两个求得南阳公主出面求情,才算保下了他们,却还是被杨广贬为奴仆交给宇文述看管。
这脸都快丢到漠北去了,自然不可能轻易放过,两个败家子一直是戴罪之身。
而宇文述也看不上自己的次子,自己一直不忍动手,临死之前却想让皇帝把他杀了,以免让其牵累了家族。
坏事在魏氏这里,他没把话传给杨广,只说大将军临终之时还在念叨着您的恩惠呢,就是挂念自己的几个儿子,想让您照顾一下。
于是乎,杨广便将宇文化及启用为了右屯卫将军,全权掌管羽林卫士,顺便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江都之变,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两兄弟狰狞毕露,几乎把杨氏中人屠戮一空,南阳公主怒斥其行差点被杀,好不容易才被宇文士及给保了下来。
到了河北,宇文化及兄弟败后被俘,窦建德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功劳,再一个也是为了能邀功于萧氏,将一众参与江都兵变的人都给杀了。
南阳公主依旧不假辞色,言曰自己能复国报仇,不需假于人手……嗯,她能活到现在是真不容易。
她的母亲萧氏是随波逐流,她则头铁无比,到处乱撞,只是机缘巧合之下才能幸免于难罢了。
可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他的丈夫宇文士及抛妻弃子跑回了长安,也正因宇文士及跑路,她的儿子宇文禅师则为窦建德所杀,最终落得个孤身一人,一无所有。
她不恨窦建德,因为窦建德毕竟杀了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两个逆臣贼子,算是为她报了父仇。
可宇文士及……好吧,爱恨纠缠的那点事,在国破家亡的大背景之下,又算得了什么呢?不过一负心汉而已,还不如一只白猫。
那白猫在江都之乱时,挠了宇文化及一下,被人给摔死了,连白猫都知道情义二字,你说宇文家的几个儿子怎么就如此狼心狗肺?
所以在魏县听说宇文士及逃走,儿子也因此而死之后,杨毓是万念俱灰,爱恨俱都随风而逝,最终连个想恨的人都没剩下,你说得有多可怜?
……………………
此时萧氏拿女儿也没办法,说多少人家都一言不发,逼得急了,看那样子还不得出家明志?
萧氏暗自叹息一声,心里又恼起了宇文士及,她这些年生活一直很平淡,对外务不愿多做理会,如今却又担上了心事,女儿如今活生生的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可不能让她再有个三长两短。
“萧中书到了吗?怎么这么慢?”
说曹操曹操便到,没等侍女说话,外面就进来人禀报,萧禹已经到了。
“走,随我去见一见你舅父……”
杨毓抬头蠕动了下嘴唇,最终还是变成了闷葫芦,起身上前搀起母亲,并随在了她的身后。
…………………………
萧禹疲惫的揉了揉额头,如今朝中上下一片忙碌,中书省尤甚。
朝中所有文字性的东西最终都要归于中书掌管,所以中书有掌管机要之责,之外还要起草诏书,颁布政令,在形式上,它无疑是三省之首。
但论起实际上的职能,当世尚书省的权力要比中书大的多,所谓天下大事,事无不总,说的就是尚书省。
尚书省的权力在前隋时去到了巅峰,宰相高熲为尚书令,兼任讷言也就是如今的侍中,执政十九年,权势一时无两,后杨素继任,依旧风光。
中书省在那些年就是尚书省的补充和陪衬而已。
如今形势有所改观,皇帝好像没有再设尚书令的意思,可尚书省依旧是要压中书省一头,因为温彦博在尚书左仆射位上,这人是晋阳旧臣,皇帝最信任的臣下之一,位置根本无法撼动。
再有就是门下省,侍从皇帝左右,复核政令,起草封驳诏书,挑拣呈觐奏疏,对外朝两省的权力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当门下省的官员们得到皇帝的信任的时候,外朝的奏疏想要去到皇帝面前,没有门下省点头是不可能做到的。
所以说中书省夹在尚书,门下两省中间,感觉上就会非常难受。
作为中书令的萧禹,自然不会放松与其他两个强力部门的争竞,李渊在时,他总是为李世民说话,时常触怒李渊,所以两次丢掉中书令的职位,却又两次官复原职。
如今没有那么多的党争,他的位置也就稳固了下来,但掣肘却比以前多了不少,别说尚书,门下两省了,就算是中书内部时常也做不到意见统一。
岑文本,刘政会都是晋阳旧人,来历又大不相同,岑文本是南人,与晋阳旧臣交好,刘政会是晋人,资历稍浅,却与当初那些元谋功臣们有着来往,这让出身长安萧氏的萧禹就有点难受。
萧禹本人却并不太在意这些,他有着晋末一些臣下的性格,比如说他不喜欢侍中封德彝,就时常说封德彝的坏话。
封德彝暗戳戳的把他家的庄园划归了长安书院,他便寻人又卖了两处跟封德彝相近的庄园,总是跟那边为难。
高恽当街调戏萧氏,他便盯紧了渤海高氏不放……
不屈不挠,与人斗争,好像能从中得到乐趣一般。
只是如今政务愈发沉重,让他也无暇分心了起来,不然一定还会有不少故事流传出去。
今日长姐相召,萧禹来的有些匆忙,不过心里倒也有数,最近也就是他那回到长安的甥女和门宇文家的败家子之间的恩怨情仇值得阿姐烦心,叫他来此,估计是想跟宇文士及为难。
萧氏出来相见,果然身后跟着杨毓,姗姗上前来给他见礼,并没有表现出什么亲近之意,萧禹心里也是暗叹,萧氏对母女二人亏欠颇多,以后还有点偿还呢。
“阿姐急召俺前来,可是有事?”萧禹问道。
萧氏也不跟弟弟废话,只轻轻点了点自己的女儿便道:“我如今就这么一个女儿,回来之后心结难解,郁郁不欢,让你这个当舅父的操心一下不为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