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雄 第768章战术(三)
热门推荐:
七日
你婚纱演唱会,我表白天后你急啥
乡村爱情之我是刘能亲弟弟
黏她上瘾,疯批总裁日日索吻
HP:斯教求抱求rua求贴贴
莲花楼里住神明
女多男少世界,我是绝色美少年?
魇影仇澜之异世破天录
论如何从青楼开始当上帝师
战前的宁静分外短暂,到了这一天的下午,传回来的探报一下密集了起来。
万年县方向屡现敌踪,斥候们在通往万年县的道路上纠缠厮杀,斗智斗勇,而越往前走,唐军的斥候越多。
种种迹象表明,万年县方向确实驻有大军,只是不知人数多寡而已,又是何人领兵罢了。
而且这肯定不是什么长安或是长安郡的地方守军,一支严阵以待的大军和临时聚合,未经整饬的军旅完全是两个样子。
接近傍晚时分,前方斥候们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终于从俘虏的唐军士卒口中得到了些消息,而一些斥候也冲破唐军的阻挠,去到了万年县附近。
两相印证之下,消息一下便准确了起来。
万年县县城左近遍布军营,无法细数,只是大概猜测应在十万人左右,这已经是一支成规模的大军了。
至于这支唐军是否精锐,又来自哪里,即便是捉住的唐军士卒自己也很糊涂,只有一点很清楚,他们都是临时在万年县驻足待命的,奉的是天策府的将令。
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
既在料中,却又让人感到意外。
意料之中的是,也只有李二郎才这么狡猾,而且李氏当中,能战的好像就只有李世民了,此正生死关头,只要李渊还没老糊涂,李世民出现在对岸才合情合理。
意外的则是,一直以来的探报都说李二在长安任职尚书左仆射,可谓是位高权重,在太子李建成守潼关的当下,李世民好像不太可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万年县。
天命之子难道就是这么神奇?
李二郎真正出现的时候很让人头疼,这人谋定而后动,胆子却又比旁人大上不少,不缺乏勇气,脑子还够用的人,注定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而当他的身影若隐若现的时候,则更让人警惕,如果李世民真的出现在了万年县,那么就证明此时攻唐,皆在人家计算之中。
晋军接着也就会逐渐进入人家预设的战场,来上一场没有胜算的较量。
眼瞅着晋军在战略上已经处于下风,可唐军也不好受。
晋军以骑兵起家,纵横来去,如火如风,大军哨探更是习惯使然,想要突袭这样一支军旅,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当晋军在岸边人数渐多,爪牙伸张的时候,唐军的探报也就变得混乱了起来,尤其是和冯翊之间的道路,被晋军渐渐遮蔽,给驻扎在万年的唐军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冯翊被围。
万年县衙,李世民高居堂上,只一天不到,情势便转危急,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李破嫌大军渡河太慢,可唐军这里却感觉晋军过河的速度太快了,比李世民和众将之前商议的最糟糕的情形还要糟糕几分。
而且晋军哨骑来的也快,不用一天,便已来至京兆左近,这些年李世民虽与李破连战数场,吃够了晋军太过精锐的亏,可再一相较,晋军的表现还是令他吃了一惊。
甚至李世民心下里都在想,若他手下有如此强军,何愁天下不定?嗯,按照后来人的话,这才是真正的羡慕嫉妒恨。
多年过去,强弱易势,连半渡而击都需精打细算了,既不能放过太多,也不能少了,真真的让人头疼万分。
县衙大堂之上,众人商议良久,渐渐分为两派。
一边觉着应该再等等,十余万大军,再加上守冯翊的襄邑郡王李神符所部,足可谓兵力雄厚,其中唐军精锐又占了大半,若不能趁此良机,重创来犯之敌,岂不惹天下人笑话?
另外就是反对的人了,他们则认为大家身后便是长安,一旦任由来敌站稳脚跟,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敌军不胜而胜,唐军则不败而败,到了那时,没谁再能挽狂澜于既倒,即使屈突通率军来援也是不成。
倒是没谁主张回防京师的,不然少不得要掉下几颗人头。
最让李世民哭笑不得的是,来自长安的上令姗姗来迟,令万年县立即招募壮士民夫,限三日内赶到渭南听令。
渭南是陕东道行台的治所,位置上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只是时间上可就太慢了,真要按照这样的时间表来的话,三四日之后,别说晋军已经全军过河,估摸着整个冯翊郡都已丢了个干净。
长安的卫府将令,兵部令喻,甚至是皇帝诏书,肯定不止去到万年县一个地方,甚至有可能已经诏屈突通引兵东还。
可还是那句话,长安的反应太慢了。
朝中门阀林立,多年间纠缠不清,再加上近些年太子和秦王两边党争不断,平时也罢了,一旦到了紧要关头,便也让长安的军事行政体系迟缓的像个迟暮的老人。
实际上,到了这一日的晚间,李破还没叫苦,李世民先就撑不住了。
原因有很多,首先,晋军的斥候越来越频繁的向万年县方向靠近,显然发现了这里的异常,而晋军的精锐也表现在了这里。
斥候们像狼一样围着万年县,即便损伤越来越重,也自逡巡不去,再过些时候,万年县大军的虚实也就遮掩不住了。
再有就是,襄邑郡王李神符最后一封亲笔战报,嗯,也可以说是求援书信也来到了李世民手中,晋军先锋数千人已至冯翊城下。
这意味着什么李世民自然清楚,晋军过河的人数怕已不是小数目了,这是一支大军在伸展躯体,给自己制造战场上的回旋余地。
另外更让李世民闹心的事情发生了。
长安那边急诏太子李建成至渭南,领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另兼陕东道行军大总管,辖制河边大军外,京兆,冯翊等各郡县守军,民夫皆归其任意征调。
这封诏书自然没有被送往潼关,就直接来到了李世民桌案之上。
先是诏太子回京,如今又委以军国重任,显然太子还是太子,其在潼关的拙劣表现并没有损害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李世民看完这封诏书之后,光火的恨不能把整个长安城都给烧了。
如今他的敌人可不止有来势汹汹,准备拆了李氏祠堂的汉王李定安,还有他的父亲和兄弟们,所以,先沉不住气的只能是他李世民。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的话,不光有战败之危,他的身后还可能射来一支支毒箭。
而秦王殿下的任务非常之重,先要击败强敌,然后挟大胜之威,返身过来还要和自己的父亲,兄弟理论一番,再然后,肃清朝局,安抚各处守臣等等等等。
那一部分都是艰难万分,哪一步走错,都可能要粉身碎骨,李世民慢慢将诏书撕碎,一边给自己打着气,一边召集众人,传令大军立即拔营而起,连夜赶往冯翊。
十余万大军起行,声势自然不会小了,也再躲不过斥候的窥探。
随着天策上将李的旗帜飘扬在夜空之上,这场决定西京归属的一战,终于彻底拉开了帷幕……
……………………………………
隋末战乱来到这一年,后继乏力的样子更加明显了起来。
二李相争,总共动员兵力也没过了三十万人。
窦建德缩头缩脑探头瞧了瞧,最终也没敢过河进入河南,而是让大军就地开垦田地,种起了粮食。
焦头烂额的萧铣也无暇旁顾,正在急着收拾一地的烂摊子。
杜伏威胸无大志,没兴趣跟人争抢,冷眼旁观之间,反而过的越来越是舒适,连他的手下们也变得懒洋洋的没了劲头。
而西北方向,李轨已死,姑臧城中一场变乱过后,凉国元气大伤,后续的变乱一场接着一场,自身难保之下根本无法兑现先前的承诺,一起攻打李唐。
更为可笑的是梁师都,在失去了突厥的支持后,再也不敢窥探灵州外,连自己的底盘也快保不住了,沦为流寇是早晚的事情。
大浪淘沙,轰轰烈烈的隋末起义来到今日,当年那些闻名天下的大人物,只剩下了寥寥几个幸存者,大多还都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很是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这一年其实还发生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远离中原的半岛上,高句丽经过几次“胜利”后,元气大伤,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亚洲范围内最强大的三个帝国,在彼此的碰撞中都是头破血流,陷入了奄奄一息的境地。
这显然便宜了他们的对手们。
比如说大隋陷入了战乱,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部族就渐渐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突厥内乱的结果则是,铁勒部离心,北方的那些仇敌则耀武扬威了起来,还有东北的一些部族也脱离了突厥人的控制,有了兴盛的苗头。
而高句丽亦是如此,靠着反复无常终于幸存了下来,并取得了一连串的“辉煌胜利”后,高句丽也不可避免的乱了起来。
一直受到高句丽欺压的新罗人找到了机会,想要重拾祖先的荣耀,于是,新罗德善女王派遣使者跨海西来,准备和吃了大亏的隋人结盟,一起把高句丽人赶到海里去喂鱼……
万年县方向屡现敌踪,斥候们在通往万年县的道路上纠缠厮杀,斗智斗勇,而越往前走,唐军的斥候越多。
种种迹象表明,万年县方向确实驻有大军,只是不知人数多寡而已,又是何人领兵罢了。
而且这肯定不是什么长安或是长安郡的地方守军,一支严阵以待的大军和临时聚合,未经整饬的军旅完全是两个样子。
接近傍晚时分,前方斥候们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终于从俘虏的唐军士卒口中得到了些消息,而一些斥候也冲破唐军的阻挠,去到了万年县附近。
两相印证之下,消息一下便准确了起来。
万年县县城左近遍布军营,无法细数,只是大概猜测应在十万人左右,这已经是一支成规模的大军了。
至于这支唐军是否精锐,又来自哪里,即便是捉住的唐军士卒自己也很糊涂,只有一点很清楚,他们都是临时在万年县驻足待命的,奉的是天策府的将令。
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
既在料中,却又让人感到意外。
意料之中的是,也只有李二郎才这么狡猾,而且李氏当中,能战的好像就只有李世民了,此正生死关头,只要李渊还没老糊涂,李世民出现在对岸才合情合理。
意外的则是,一直以来的探报都说李二在长安任职尚书左仆射,可谓是位高权重,在太子李建成守潼关的当下,李世民好像不太可能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万年县。
天命之子难道就是这么神奇?
李二郎真正出现的时候很让人头疼,这人谋定而后动,胆子却又比旁人大上不少,不缺乏勇气,脑子还够用的人,注定是一个极为难缠的对手。
而当他的身影若隐若现的时候,则更让人警惕,如果李世民真的出现在了万年县,那么就证明此时攻唐,皆在人家计算之中。
晋军接着也就会逐渐进入人家预设的战场,来上一场没有胜算的较量。
眼瞅着晋军在战略上已经处于下风,可唐军也不好受。
晋军以骑兵起家,纵横来去,如火如风,大军哨探更是习惯使然,想要突袭这样一支军旅,几乎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当晋军在岸边人数渐多,爪牙伸张的时候,唐军的探报也就变得混乱了起来,尤其是和冯翊之间的道路,被晋军渐渐遮蔽,给驻扎在万年的唐军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冯翊被围。
万年县衙,李世民高居堂上,只一天不到,情势便转危急,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李破嫌大军渡河太慢,可唐军这里却感觉晋军过河的速度太快了,比李世民和众将之前商议的最糟糕的情形还要糟糕几分。
而且晋军哨骑来的也快,不用一天,便已来至京兆左近,这些年李世民虽与李破连战数场,吃够了晋军太过精锐的亏,可再一相较,晋军的表现还是令他吃了一惊。
甚至李世民心下里都在想,若他手下有如此强军,何愁天下不定?嗯,按照后来人的话,这才是真正的羡慕嫉妒恨。
多年过去,强弱易势,连半渡而击都需精打细算了,既不能放过太多,也不能少了,真真的让人头疼万分。
县衙大堂之上,众人商议良久,渐渐分为两派。
一边觉着应该再等等,十余万大军,再加上守冯翊的襄邑郡王李神符所部,足可谓兵力雄厚,其中唐军精锐又占了大半,若不能趁此良机,重创来犯之敌,岂不惹天下人笑话?
另外就是反对的人了,他们则认为大家身后便是长安,一旦任由来敌站稳脚跟,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敌军不胜而胜,唐军则不败而败,到了那时,没谁再能挽狂澜于既倒,即使屈突通率军来援也是不成。
倒是没谁主张回防京师的,不然少不得要掉下几颗人头。
最让李世民哭笑不得的是,来自长安的上令姗姗来迟,令万年县立即招募壮士民夫,限三日内赶到渭南听令。
渭南是陕东道行台的治所,位置上也没什么可挑剔的,只是时间上可就太慢了,真要按照这样的时间表来的话,三四日之后,别说晋军已经全军过河,估摸着整个冯翊郡都已丢了个干净。
长安的卫府将令,兵部令喻,甚至是皇帝诏书,肯定不止去到万年县一个地方,甚至有可能已经诏屈突通引兵东还。
可还是那句话,长安的反应太慢了。
朝中门阀林立,多年间纠缠不清,再加上近些年太子和秦王两边党争不断,平时也罢了,一旦到了紧要关头,便也让长安的军事行政体系迟缓的像个迟暮的老人。
实际上,到了这一日的晚间,李破还没叫苦,李世民先就撑不住了。
原因有很多,首先,晋军的斥候越来越频繁的向万年县方向靠近,显然发现了这里的异常,而晋军的精锐也表现在了这里。
斥候们像狼一样围着万年县,即便损伤越来越重,也自逡巡不去,再过些时候,万年县大军的虚实也就遮掩不住了。
再有就是,襄邑郡王李神符最后一封亲笔战报,嗯,也可以说是求援书信也来到了李世民手中,晋军先锋数千人已至冯翊城下。
这意味着什么李世民自然清楚,晋军过河的人数怕已不是小数目了,这是一支大军在伸展躯体,给自己制造战场上的回旋余地。
另外更让李世民闹心的事情发生了。
长安那边急诏太子李建成至渭南,领陕东道行台兵部尚书,另兼陕东道行军大总管,辖制河边大军外,京兆,冯翊等各郡县守军,民夫皆归其任意征调。
这封诏书自然没有被送往潼关,就直接来到了李世民桌案之上。
先是诏太子回京,如今又委以军国重任,显然太子还是太子,其在潼关的拙劣表现并没有损害他在皇帝心目中的分量。
李世民看完这封诏书之后,光火的恨不能把整个长安城都给烧了。
如今他的敌人可不止有来势汹汹,准备拆了李氏祠堂的汉王李定安,还有他的父亲和兄弟们,所以,先沉不住气的只能是他李世民。
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的话,不光有战败之危,他的身后还可能射来一支支毒箭。
而秦王殿下的任务非常之重,先要击败强敌,然后挟大胜之威,返身过来还要和自己的父亲,兄弟理论一番,再然后,肃清朝局,安抚各处守臣等等等等。
那一部分都是艰难万分,哪一步走错,都可能要粉身碎骨,李世民慢慢将诏书撕碎,一边给自己打着气,一边召集众人,传令大军立即拔营而起,连夜赶往冯翊。
十余万大军起行,声势自然不会小了,也再躲不过斥候的窥探。
随着天策上将李的旗帜飘扬在夜空之上,这场决定西京归属的一战,终于彻底拉开了帷幕……
……………………………………
隋末战乱来到这一年,后继乏力的样子更加明显了起来。
二李相争,总共动员兵力也没过了三十万人。
窦建德缩头缩脑探头瞧了瞧,最终也没敢过河进入河南,而是让大军就地开垦田地,种起了粮食。
焦头烂额的萧铣也无暇旁顾,正在急着收拾一地的烂摊子。
杜伏威胸无大志,没兴趣跟人争抢,冷眼旁观之间,反而过的越来越是舒适,连他的手下们也变得懒洋洋的没了劲头。
而西北方向,李轨已死,姑臧城中一场变乱过后,凉国元气大伤,后续的变乱一场接着一场,自身难保之下根本无法兑现先前的承诺,一起攻打李唐。
更为可笑的是梁师都,在失去了突厥的支持后,再也不敢窥探灵州外,连自己的底盘也快保不住了,沦为流寇是早晚的事情。
大浪淘沙,轰轰烈烈的隋末起义来到今日,当年那些闻名天下的大人物,只剩下了寥寥几个幸存者,大多还都一副灰头土脸的样子,很是有几分讽刺的意味。
这一年其实还发生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
远离中原的半岛上,高句丽经过几次“胜利”后,元气大伤,可以说,到了这个时候,亚洲范围内最强大的三个帝国,在彼此的碰撞中都是头破血流,陷入了奄奄一息的境地。
这显然便宜了他们的对手们。
比如说大隋陷入了战乱,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部族就渐渐回到了他们的故乡。
突厥内乱的结果则是,铁勒部离心,北方的那些仇敌则耀武扬威了起来,还有东北的一些部族也脱离了突厥人的控制,有了兴盛的苗头。
而高句丽亦是如此,靠着反复无常终于幸存了下来,并取得了一连串的“辉煌胜利”后,高句丽也不可避免的乱了起来。
一直受到高句丽欺压的新罗人找到了机会,想要重拾祖先的荣耀,于是,新罗德善女王派遣使者跨海西来,准备和吃了大亏的隋人结盟,一起把高句丽人赶到海里去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