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北雄 > 第949章风波(二)

北雄 第949章风波(二)

    太极殿,偏殿。

    时节已值盛夏,李破也不愿再出去走动,只在太极殿中处置政务。

    此时他正在仔细的览阅着前方传回来的战报。

    尉迟恭率大军主力进入了南阳郡,不出预料的在南阳和周法明陷入了僵持当中,算算日子有五六天了。

    战报上写的简单,只说大军正在攻打南阳,可李破领兵多年,想想就知道前方战况应该非常残酷。

    这种为争夺一城一地的战事,很容易便会进入到消耗战的节奏当中,现在时间还短,时间如果拖的太长,唐军将面对越来越不利的局面。

    李破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唐军的战斗力,尽快攻下南阳,或者前方将领们的头脑足够清醒,寻找别的办法取胜,不要跟周法明在南阳对峙太长的时间。

    如果是他亲自领兵现在会做什么呢?退回河南还是想其他的办法?

    想不太出来,领兵作战先要制定大略,然后按照既定的方略进行战术布置,可敌人不会按照你的剧本来演出,于是领兵之人便要临机决断。

    判断一位将军是否称职,要看他做的方略如何,部下是否膺服于他,而要看这人能不能称之为名将,那就要看他临敌时的变通了。

    所以李破并不好给前方将领们下令,让他们如何如何,无数的例子都证明,那样的瞎指极不可取。

    而且从长安到南阳,路途遥远,你想从长安接过指挥棒……还是别做梦了。

    蜀中的三位大将军就比较让人省心,率四万余大军出益州,先至合州,随即分兵,宇文镬领五千军趋通川。

    李靖,张伦领兵则顺汉水南下攻石镜,取巴县……益州陷落以后,这些地方虽还未降,却也无力再抵抗大军攻伐。

    信州总管柴绍,和张镇州两人也都无暇顾及他们,所以大军一到,郡中官吏,守军便纷纷投顺。

    也就是蜀中地势多变,道路艰难,不然的话这些地方早就降了,也不用等到现在。

    实际上,大家看的无非就是唐军先到,还是梁军先来而已。

    大军顺水过涪陵,丰都进入了巴东郡。

    到了这里,他们终于遇到了比较有力的抵抗,因为离着夔州已然近在咫尺。

    大军攻临江,战有两日,破之,杀敌千余,虏获不多。

    最新到的战报是两人已经驻军云安,与夔州遥遥相望了。

    李靖和张伦进军很快,等到宇文镬前来汇合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兵夔州,开始了夔州争夺战。

    夔州为蜀中门户,不管谁占下了这里,都会拥有自由出入巴蜀的特权,为了争夺夔州,李渊和萧铣在此纠缠长达数载,夔州更是两易其手。

    如今柴绍投了萧铣,夔州再次易主,李靖和张伦面对的就是柴绍和张镇州的近八万大军,战局看上去还是比较凶险的。

    ………………………………

    可以说,两边的战场都进入到了僵持阶段,好像短时间内应该分不出胜负,李破在太极殿中浏览着战报,不断的告诉自己要耐心些,不要生气,不要发火,那对身体不好。

    正巧有人强行插队凑了上来供他出气。

    其实前方战事胶着,正逢紧要关头,李破并不想多事……尤其高氏乃长安大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现下并不是跟他们计较的好时机。

    可高氏和独孤一旦合起伙来,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如果高氏还可以说是北齐余孽,来关西也没多少年的话,那独孤就是地道的关西坐地虎了。

    在听闻高慎和独孤修德一起密谋了很久,中间还有萧氏子弟参与,李破可谓是杀心大起,若给他们时日从容布置,那很可能就不是去北边做点生意的事情了。

    尤其是高氏在户部经营多年……一旦三心二意起来,他们会做出些什么来?会不会学独孤怀恩那样给前方大军断粮?

    可以说,高慎的一只脚已然踏出了悬崖,李破不介意在背后狠狠再给他加上一脚。

    也正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对付高氏的好时节,所以作为皇帝的他还需要做一番布置,不然的话,拿下罪证,直接砍下高慎的头颅多有震慑力?

    …………………………

    李破让人送来些茶汤,一边饮着茶一边想着事情,目光在殿中无意识的扫过,正好看到谏义大夫魏征在那里杵着,眼睛也没个焦距,也不知在想什么美事呢。

    作为门下省的谏义大夫,魏征经常出没于太极殿中,因为时常见面的缘故,李破都快忘了这厮在后来有着老大的名声,很多名臣大将都比不过他呢。

    可还是那句老话,见惯英雄亦常人……在李破看来,魏征并未表现出与他将来名声相匹配的特异之处,反而觉着这厮有些懒惰,一副甘于平凡的样子和元朗那厮分外的契合,怨不得这两人能勾搭到一处呢。

    李破招了招手,魏征没动弹,李破咳了一声,那厮还没动静……起居注薛元敬眨巴了下眼睛,有些发呆的看着魏征,觉着这厮要倒霉了,自己是不是应该提醒他一下呢?

    还是当值的杨续跟随李破日久,胆子要大一些,起身上去拉了拉魏征的衣袖,低声嘀咕了两句,魏征这才如梦初醒,惊恐之下紧着凑到皇帝身边,连连请罪。

    李破咬了咬牙,他身边的人都晓得他这些时日心情不好,这厮竟然还敢在当值的时候溜号,真是不知死的很了。

    李破脸上露出笑容,慢慢变得灿烂,杨续和薛元敬赶紧都低下了头,同时为魏玄成默哀。

    魏征自然晓得皇帝的“坏习惯”,顿时被唬了一跳……

    只听李破说道:“汝为谏义大夫已逾半载,可记得劝谏过朕几次?”

    魏征背后冷汗直冒,知道今日答对的若不能让皇帝满意,很可能就要被罚,这几天皇帝的心情不好,肯定罚的很重……这可太倒霉了,他也只不过是想了想房玄龄回京述职,今晚邀他相见,也不知到时说些什么?

    他正想着把房玄龄拽去烟花之地,看看这厮是不是如传闻般惧内如虎,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他自己先就有了麻烦。

    心念电转间,魏征答道:“至尊向来英明神武,臣才疏学浅,不知有何可以规劝之处,天子圣明烛照,不能因此而怪罪于臣下呀。”m.

    李破仔细琢磨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这是被人劝谏了一下,人家是在说,您可不能因为自身的错处少,就怪罪咱们没有多多劝谏您吧?

    劝谏的同时还小拍了下马屁……让李破越发觉得不能尽信于史书,文人修史的时候有时候就是讲故事,有很多他们自己臆想的东西。

    眼前这厮改换门庭多次还能活的好好的,油滑之处可见一斑……他娘的都敢在皇帝面前打盹溜号了……

    脸上笑容渐淡,说明火气来的快去的也不慢,所以说这语言的艺术啊,有时候是可以救命的。

    “你倒是会说,我要是怪罪了你,是不是就不那么圣明了?”

    魏征松了口气,连忙道:“微臣不敢。”

    李破不再跟他较真,君前失仪,巧言令色,魏征魏玄成很有些奸臣的样子呢……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不如李世民吗?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气闷,良久才幽幽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还是希望你们能在我面前畅所欲言,便是言有不当,我也不会怪罪你们。

    天子受万般宠爱,生民敬仰,可天子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若无人在旁时常规劝,那怎么行呢?久而久之,难免一意孤行,威福自专,到时天子的名声不好了,臣下们难道就能有好名声不成?”

    这话一出口,魏征先就诧异了一下,先是迅速的抬头瞧了皇帝一眼,估计是在琢磨,这么有道理的话,皇帝……是从哪听来的呢?

    本能反应,无关其他,如果让李破晓得他的心声,定要跟他好好算算账本。

    接着魏征便垂下头,诛心之言足以让他惶恐不已,作为门下省的谏义大夫,常常随侍于皇帝身边,却一直未能履行职责,真是好不羞惭。

    殿内的其他两位也坐不住了,都站起身来躬身听训,同时心里把魏征魏玄成骂了个狗血淋头,按照规矩,过后上书请罪是免不了的了。

    李破瞧着他们的样子,心情有所好转,甚至有些得意……摆了摆手,埋头又开始处置起了政务。

    魏征蔫蔫的回去侍立,心说皇帝度量确实很大,从没有跟他们这些臣下疾言厉色过,就是心意难测了些,那他以后是不是该多说些话呢?

    可皇帝听到那些不好听的真的不会怪罪于人吗?鬼才信呢,李渊父子向称宽厚,能纳人言,可爱听的其实还是好话。

    唉,明君之下,尽多白骨啊……

    想着想着,他又走神了。

    长孙顺德入见的时候,殿中一片安宁,魏征几个屏气凝声,宫人们躲在角落里缩紧了身子,都在暗示着皇帝那不美妙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