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 第二十七章 文帝赐字
热门推荐:
手握空间,我替战神养活十万大军
医死人,活白骨,我家夫人是满级大佬
小道土阿木
80年代剽悍土着女
妖噬星空
把不正之风吹向修仙界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快穿:攻略主神的我被反攻略
剑出霜满城
很显然,梁氏这边实在是不想为这事操心,其实要不是都城那边涉及皇帝和曲家,她不得不去一趟。
否则单就李皓的婚事,只怕还真叫不动她,所以面对李皓的询问,梁氏是一口拒绝,让李皓自己来筹备。
至于这中间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询问家中长辈,请她们来帮忙,随后便将李皓给打发出去了。
梁氏不想管事,那李皓这边肯定是不能离开的,这次秋后得实战练兵就只能作罢。
当然,实战是弄不了了,可该有的训练却是要加强一番,毕竟自己如今已然入仕,那自然就得考虑后续的发展。
常规的升职路线就两条,一条是养望养名,在这个时代的德行名望是真能帮你入仕升官的,毕竟察举征辟是现在主流的一种官员选拔方式。
只要你能真的誉满天下,袁家便可正大光明的找人举荐,一切都合情合理。
对于李皓来说,在这上面天然便占据着优势,毕竟这名声的由来在哪,还不是各地士绅名门,和一般的老百姓真心关系不大。
李皓手握白纸这门利器,想要从中获取声名自是再容易不过了,只是这样一来就会挡住袁慎的路。
倒不是说袁家就没能力同时推两人入仕,而是碍于文帝限制士族的想法,强行推举只怕是事倍功半,还不如把机会留给袁慎算了。
这一条路就是走积功路线,只要实际事情办的好了,这升官的机会自然就有了,那在这功劳之中,李皓最看重的便是军功。
毕竟做其他事情想要立功,这时间周期太长,哪有军功那般立竿见影,正好这带兵打仗李皓也有经验,自然就愿意在这上面费些力气。
而且后续还有征伐陇右和平定蜀中两场大战,李皓只要能在里面掺和一下,立些军功。
到时朝中再有如小越侯、崔侯等人帮着说上几句,想来升官得个实权职位还是不成问题的,至少肯定会比程始混的好。
不过说到这里,李皓就不免吐槽几句了,按照历史来说,陇右之战应该是在平定蜀地之前打的,在小说中也是如此,这也是得陇望蜀的由来。
可在电视剧里面,刚一开场便是凌不疑平定陇右回都城受封,然后在这之前蜀地就已经被万松柏带人收复。
那这万松柏未免就有些厉害了,因为正常攻蜀多是从陇西出发,或者南北两路夹击而成。
可若是陇西未曾收复,那万松柏平蜀之战就只能是从荆州这边进攻,基本进军路线就和后面刘备入蜀之时差不多了。
可刘备能打下蜀地,是因为前期刘章没有防备,将一部分关卡交给了刘备防守,再加上刘备在蜀地一年多刻意收买人心,有不少当地士族暗中投效。
而且刘备麾下当时是什么配置,文的有诸葛亮、庞统、法正,武的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就这都打了三年才将蜀地拿下,还是刘章自己不愿死守才成功的。
万松柏何德何能有这能力,至少李皓在与他交往之中没看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是此时蜀地太弱,或者凌不疑的陇右大捷只是收复以后的小叛乱。
可按说就文帝给凌不疑的封赏,光禄勋副尉,统领羽林卫左骑营,另分领北军五校之越骑尉,加官侍中,可入禁受事,特赐带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官秩也就不说了,反正也就秩比二千石,比李皓现在高上三个级别,并且执掌都城兵权而已。
反而是后面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得特权,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怎么都不太像是平息了一场小叛乱。
所以对万松柏以后会怎么打这平蜀之战,李皓真是挺好奇的,正好能够满足一下好奇心,也能立些军功。
反正汉代的文臣武将并无明显界限,武将任职地方郡守、州牧也是时常有的,以此作为晋升踏板,等上去以后可以再来考虑后续道路。
因此为了后续作战需要,李皓手下就必须有一支能打敢拼的强军,这样一来只在农闲时操练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当然以李皓如今的家底,养活一两千号脱产的专业军人肯定没问题,但李皓得考虑实际影响,毕竟按朝中编制,凌不疑后来接手的越骑校尉部也只有员吏一百二十七人,士卒七百人。
专业军人和寻常部曲还是有差别的,太多了肯定会惹人猜忌,所以李皓只打算保持两百人的编制,作为杀手锏使用。
为了挑选这些人,李皓专门在秋收之后,弄出了一场大比武来优中选优,并在他们整合成队之后,派去了袁沛那里历经实战。
当然,留下来的人也不会闲着,该有的训练还是要继续的,用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方便在关键时刻用上。
忙完了这些事情,时间就差不多到了十月,离预定的婚期也就只剩下四个月,这其中还需要递送礼书、迎书,进行纳征、请期、亲迎。
因为这次两家不在都城举办,所以纳征和后面的亲迎,都需要从胶东去临邑,然后再回来,这其中耗费时间也是不短。
为此,聘礼准备一事是早就开始了的,这次是正式下聘,所需东西可比都城那次丰盛多了。
为了能将聘礼安稳送到,李皓调用了手下一半部曲和仆役,另外还请了四位族中全福之人相送。
后续请期便是走了个流程,然后只等新年过后,李皓便可以出发前往临邑迎亲了。
不过赶在新年之前,先是文帝从都城传来了一道诏书,里面内容写的是给李皓的赐字,子仰。
寓意多才巧智,听起来倒也还行,就是这仰本就通昂,让李皓总觉得文帝这有点在湖弄自己。
另外除了这道诏书到了,袁慎也赶在新年之前返回了胶东,还是李皓亲自去迎接的。
只是袁慎这嘴过了几年都没消停,见到李皓第一句话便是:“真是可怜,就这几年不见,没想到你就要与人成亲,尝这世间疾苦了。”
边说还边摇头惋惜不已,那副模样着实看着欠揍,于是李皓说道:“兄长如今才名日盛,想来这射御之术也是大有长进的。
莫不如你我兄弟先行在这比试一番,让我见识一下兄长的风采。”
随后便作势要上前动手的架势,袁慎见后立马想起自己以前被李皓殴打的画面,当即便退了几步,赶紧说道:
“阿母还在家中等候,我们怎能在这耽误时间,还是赶紧回府吧。”
说完便要离开,那李皓怎么能答应,一把上前拉住:“兄长放心,阿母此时应该是在祠堂之中,兄长回去了也是得等的,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你我兄弟操练操练,增加下兄弟感情。”
否则单就李皓的婚事,只怕还真叫不动她,所以面对李皓的询问,梁氏是一口拒绝,让李皓自己来筹备。
至于这中间遇到什么问题,可以询问家中长辈,请她们来帮忙,随后便将李皓给打发出去了。
梁氏不想管事,那李皓这边肯定是不能离开的,这次秋后得实战练兵就只能作罢。
当然,实战是弄不了了,可该有的训练却是要加强一番,毕竟自己如今已然入仕,那自然就得考虑后续的发展。
常规的升职路线就两条,一条是养望养名,在这个时代的德行名望是真能帮你入仕升官的,毕竟察举征辟是现在主流的一种官员选拔方式。
只要你能真的誉满天下,袁家便可正大光明的找人举荐,一切都合情合理。
对于李皓来说,在这上面天然便占据着优势,毕竟这名声的由来在哪,还不是各地士绅名门,和一般的老百姓真心关系不大。
李皓手握白纸这门利器,想要从中获取声名自是再容易不过了,只是这样一来就会挡住袁慎的路。
倒不是说袁家就没能力同时推两人入仕,而是碍于文帝限制士族的想法,强行推举只怕是事倍功半,还不如把机会留给袁慎算了。
这一条路就是走积功路线,只要实际事情办的好了,这升官的机会自然就有了,那在这功劳之中,李皓最看重的便是军功。
毕竟做其他事情想要立功,这时间周期太长,哪有军功那般立竿见影,正好这带兵打仗李皓也有经验,自然就愿意在这上面费些力气。
而且后续还有征伐陇右和平定蜀中两场大战,李皓只要能在里面掺和一下,立些军功。
到时朝中再有如小越侯、崔侯等人帮着说上几句,想来升官得个实权职位还是不成问题的,至少肯定会比程始混的好。
不过说到这里,李皓就不免吐槽几句了,按照历史来说,陇右之战应该是在平定蜀地之前打的,在小说中也是如此,这也是得陇望蜀的由来。
可在电视剧里面,刚一开场便是凌不疑平定陇右回都城受封,然后在这之前蜀地就已经被万松柏带人收复。
那这万松柏未免就有些厉害了,因为正常攻蜀多是从陇西出发,或者南北两路夹击而成。
可若是陇西未曾收复,那万松柏平蜀之战就只能是从荆州这边进攻,基本进军路线就和后面刘备入蜀之时差不多了。
可刘备能打下蜀地,是因为前期刘章没有防备,将一部分关卡交给了刘备防守,再加上刘备在蜀地一年多刻意收买人心,有不少当地士族暗中投效。
而且刘备麾下当时是什么配置,文的有诸葛亮、庞统、法正,武的有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就这都打了三年才将蜀地拿下,还是刘章自己不愿死守才成功的。
万松柏何德何能有这能力,至少李皓在与他交往之中没看出来,当然也有可能是此时蜀地太弱,或者凌不疑的陇右大捷只是收复以后的小叛乱。
可按说就文帝给凌不疑的封赏,光禄勋副尉,统领羽林卫左骑营,另分领北军五校之越骑尉,加官侍中,可入禁受事,特赐带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
这官秩也就不说了,反正也就秩比二千石,比李皓现在高上三个级别,并且执掌都城兵权而已。
反而是后面剑履上殿,上朝不趋,赞拜不名得特权,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获得的,怎么都不太像是平息了一场小叛乱。
所以对万松柏以后会怎么打这平蜀之战,李皓真是挺好奇的,正好能够满足一下好奇心,也能立些军功。
反正汉代的文臣武将并无明显界限,武将任职地方郡守、州牧也是时常有的,以此作为晋升踏板,等上去以后可以再来考虑后续道路。
因此为了后续作战需要,李皓手下就必须有一支能打敢拼的强军,这样一来只在农闲时操练就不能满足需要了。
当然以李皓如今的家底,养活一两千号脱产的专业军人肯定没问题,但李皓得考虑实际影响,毕竟按朝中编制,凌不疑后来接手的越骑校尉部也只有员吏一百二十七人,士卒七百人。
专业军人和寻常部曲还是有差别的,太多了肯定会惹人猜忌,所以李皓只打算保持两百人的编制,作为杀手锏使用。
为了挑选这些人,李皓专门在秋收之后,弄出了一场大比武来优中选优,并在他们整合成队之后,派去了袁沛那里历经实战。
当然,留下来的人也不会闲着,该有的训练还是要继续的,用来保持一定的战斗力,方便在关键时刻用上。
忙完了这些事情,时间就差不多到了十月,离预定的婚期也就只剩下四个月,这其中还需要递送礼书、迎书,进行纳征、请期、亲迎。
因为这次两家不在都城举办,所以纳征和后面的亲迎,都需要从胶东去临邑,然后再回来,这其中耗费时间也是不短。
为此,聘礼准备一事是早就开始了的,这次是正式下聘,所需东西可比都城那次丰盛多了。
为了能将聘礼安稳送到,李皓调用了手下一半部曲和仆役,另外还请了四位族中全福之人相送。
后续请期便是走了个流程,然后只等新年过后,李皓便可以出发前往临邑迎亲了。
不过赶在新年之前,先是文帝从都城传来了一道诏书,里面内容写的是给李皓的赐字,子仰。
寓意多才巧智,听起来倒也还行,就是这仰本就通昂,让李皓总觉得文帝这有点在湖弄自己。
另外除了这道诏书到了,袁慎也赶在新年之前返回了胶东,还是李皓亲自去迎接的。
只是袁慎这嘴过了几年都没消停,见到李皓第一句话便是:“真是可怜,就这几年不见,没想到你就要与人成亲,尝这世间疾苦了。”
边说还边摇头惋惜不已,那副模样着实看着欠揍,于是李皓说道:“兄长如今才名日盛,想来这射御之术也是大有长进的。
莫不如你我兄弟先行在这比试一番,让我见识一下兄长的风采。”
随后便作势要上前动手的架势,袁慎见后立马想起自己以前被李皓殴打的画面,当即便退了几步,赶紧说道:
“阿母还在家中等候,我们怎能在这耽误时间,还是赶紧回府吧。”
说完便要离开,那李皓怎么能答应,一把上前拉住:“兄长放心,阿母此时应该是在祠堂之中,兄长回去了也是得等的,还不如趁着这个时间,你我兄弟操练操练,增加下兄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