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系统后第一件事想着造反 第264章 税收汇总
对于回绝朝廷这样的事情,韩昔并不是很在意。
辽东可是有个好榜样祖大寿在呢!
韩昔怕啥!
不过身边的护卫要多带点才行,听说锦衣卫无孔不入,很是厉害。
明末的锦衣卫看起来没什么存在感,对朝廷上的文官也是唯唯诺诺的。
但对京城外的势力那可是重拳出击。
要不然祖大寿也不会被吓得躲在军营里不敢出来。
可是后面估计是经费不够,处于解体状态,只保留了京城几千人的样子货。
“是了,让韩立接受调令去登州。”韩昔突然开口道。他想让韩立在登州立足,看看有没机会占领几座岛屿开设出海港口。
还有平凉府中心之地有十三镇中的固原,一直对庆阳一带骚扰不断。
让韩立将招募的一万兵卒都全部调走,分化一下固原的兵力。
就是因为平凉府有个固原,所以韩昔并没对平凉府下手,整个平凉府明面的兵力可是有十万。
是防御漠西蒙古鞑子入侵的重要壁垒。
不过经过上次漠西蒙古鞑子的入侵,韩昔也摸清了那里的底细,兵力可能只有五六万不到。
能战的精锐可能只有一万多而已。
这兵力如果拧成一股绳,对凤翔,庆阳府的威胁还是挺大的。
可惜的是,整个平凉府的人马分了十几股势力相互牵制,到了蒙古鞑子入侵时谁也不愿意冒头。
要不然,漠西的蒙古鞑子也没机会进入庆阳府境内。
这也是流贼起事后少有进入平凉府,只在庆阳,延安府一带活动的原因。
东面抵御漠西蒙古鞑子的屏障就是宁夏,平凉固原,还有一个向西延伸的甘肃镇。
北面抵御漠南蒙古的屏障就是榆林,大同,太原,宣府,蓟州。
加上辽东就是所谓的九边十三镇中的九边。
这些地方就算糜烂,但依旧有大量的兵卒驻守着。
就像皇太极第一次入关时,九边之一的蓟州就没被攻陷过。
“放弃平凉府么?那甘肃镇那边如何是好?”田沣有些不解问道。
要知道甘肃镇到榆林的运输线一直走的是平凉。
“走宁夏!”韩昔回道。
甘肃走兰州,平凉转庆阳这条运输线韩昔早就想放弃了,实在太远了。
足足有数千里,路上遇到吃,卡,拿的光卡可不少,一万石粮食运过去,可能就要消耗掉三四千石。
如果放弃平凉府后,粮食自然不会绕这么一个弯,直接走宁夏估计一万石粮食只需消耗两千石。
加上韩天在那边开垦了两百顷军屯,一年也能种个一万多石粮食。
如此,韩昔每年只要运三四万石粮食过去便行。
“那行,我这就下去安排。”田沣说完直接离开。
看到田沣干脆离开,韩昔有些讶异,看来这老头察觉到自己和准噶尔部有联系了。
要不然刚刚就会问,走宁夏经过准噶尔地盘如何是好。
也不知道韩昔如此转移一下路线,又有多少人要被饿死。
韩昔开拓这条将近三千里的运送路线,可是养活了数以万计的人。
毕竟运送一万石粮食,那就是上千驴马车的运送队伍,其中光随军护送的辅军就有两千多人。
不过韩昔自然不会关心这些。
崇祯五年,十一月入冬。
韩昔游神在关中西安府内,各地的粮食相继入库,秋税也是相继入库。
现在关中主要收税有田税,漕运税,关税,租课,盐茶课,矿税。
除了田税分为夏秋两季,其余的税赋都是一年统计一次。
今年田税。
入库粮食七百六十万石粮食,补贴白银六十四万两。
此时关中已是谣传秦王打造了一个大粮仓,里面足够关中所有人吃十年。就是因为这个谣言,导致关中粮食价格不断滑落。
因此,韩昔多收了三百多万石粮食入库。
而关中不少好事者都在寻找这个传说的大粮仓,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大粮仓就在他们身边,每个州府县都有。
而所谓的漕运税赋。
则是以西安府为中心打造的运输网络,有水路和官道。
韩昔在这些官路,水路每三十里就会设置一收费点。是前年开始运行的,今年统计的收上白银约二十六万四千两。
关税。
主要在汉中,凤翔,庆阳,延安,潼关一带收取,已运行两年。
今年的关税比之前年上涨了十二万两,总共收入四十六万两。看到如此如此数据,便知道走私的人又多了起来。
租课。
主要收取对象就是那些流民种植官府的租借田,还有牲口的租借,种粮租借等。
这边租借田地入库了五百六十万石粮食,补贴银两一百二十万六千。
收入白银四万六千八百六十四两。
租出良种二十三万石。
盐茶课。
倒是和明朝的盐引有点像,划分区域给商人售卖,而盐有官盐和私盐。
官盐是韩昔批发出售的盐,这些商人就是零售商,私盐自然就是从外面偷偷运进来的盐。
这些盐也是被允许售卖,当然是在交税的情况下。这块收入倒是比前年少了十万多两,只有七十四万两,估计有不少人开始皮痒了。
矿税。
韩昔将境内的几个大矿区归化出来,这对有系统的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想要挖矿,首先要申请,证明你有财力,人力开矿,然后产出七三分。
并不像明朝的矿税,跑到人富户祖坟说地下有矿就开始敲诈勒索。
今年矿税收入白银两百万两。
这收入并没有多大变动,因为每年的开采是有额度的。
其中的金矿,银矿,铜矿和印钞机差不多,当然不可能任由人胡乱开挖。
如此统计下来,便是收入粮食一千三百二十万两。
收入钱银三百五十万两,补贴钱银一百八十万两,加上兵卒,官吏的俸禄一百六十万两,那今年收入是十万两。
韩昔看到银子不再负增长,很是满意。
然而韩昔却是忘了,修建道路,水利,流民房屋,赈灾用的钱银都没计算在其中。
要是将这些计算在其中,估计就要负数百万两银子。
看完明面的账目,韩昔又是拿出了一本私密的账目。
这本账目主要记录缴获走私,收缴作乱豪绅,还有韩记一年收益的账目。
辽东可是有个好榜样祖大寿在呢!
韩昔怕啥!
不过身边的护卫要多带点才行,听说锦衣卫无孔不入,很是厉害。
明末的锦衣卫看起来没什么存在感,对朝廷上的文官也是唯唯诺诺的。
但对京城外的势力那可是重拳出击。
要不然祖大寿也不会被吓得躲在军营里不敢出来。
可是后面估计是经费不够,处于解体状态,只保留了京城几千人的样子货。
“是了,让韩立接受调令去登州。”韩昔突然开口道。他想让韩立在登州立足,看看有没机会占领几座岛屿开设出海港口。
还有平凉府中心之地有十三镇中的固原,一直对庆阳一带骚扰不断。
让韩立将招募的一万兵卒都全部调走,分化一下固原的兵力。
就是因为平凉府有个固原,所以韩昔并没对平凉府下手,整个平凉府明面的兵力可是有十万。
是防御漠西蒙古鞑子入侵的重要壁垒。
不过经过上次漠西蒙古鞑子的入侵,韩昔也摸清了那里的底细,兵力可能只有五六万不到。
能战的精锐可能只有一万多而已。
这兵力如果拧成一股绳,对凤翔,庆阳府的威胁还是挺大的。
可惜的是,整个平凉府的人马分了十几股势力相互牵制,到了蒙古鞑子入侵时谁也不愿意冒头。
要不然,漠西的蒙古鞑子也没机会进入庆阳府境内。
这也是流贼起事后少有进入平凉府,只在庆阳,延安府一带活动的原因。
东面抵御漠西蒙古鞑子的屏障就是宁夏,平凉固原,还有一个向西延伸的甘肃镇。
北面抵御漠南蒙古的屏障就是榆林,大同,太原,宣府,蓟州。
加上辽东就是所谓的九边十三镇中的九边。
这些地方就算糜烂,但依旧有大量的兵卒驻守着。
就像皇太极第一次入关时,九边之一的蓟州就没被攻陷过。
“放弃平凉府么?那甘肃镇那边如何是好?”田沣有些不解问道。
要知道甘肃镇到榆林的运输线一直走的是平凉。
“走宁夏!”韩昔回道。
甘肃走兰州,平凉转庆阳这条运输线韩昔早就想放弃了,实在太远了。
足足有数千里,路上遇到吃,卡,拿的光卡可不少,一万石粮食运过去,可能就要消耗掉三四千石。
如果放弃平凉府后,粮食自然不会绕这么一个弯,直接走宁夏估计一万石粮食只需消耗两千石。
加上韩天在那边开垦了两百顷军屯,一年也能种个一万多石粮食。
如此,韩昔每年只要运三四万石粮食过去便行。
“那行,我这就下去安排。”田沣说完直接离开。
看到田沣干脆离开,韩昔有些讶异,看来这老头察觉到自己和准噶尔部有联系了。
要不然刚刚就会问,走宁夏经过准噶尔地盘如何是好。
也不知道韩昔如此转移一下路线,又有多少人要被饿死。
韩昔开拓这条将近三千里的运送路线,可是养活了数以万计的人。
毕竟运送一万石粮食,那就是上千驴马车的运送队伍,其中光随军护送的辅军就有两千多人。
不过韩昔自然不会关心这些。
崇祯五年,十一月入冬。
韩昔游神在关中西安府内,各地的粮食相继入库,秋税也是相继入库。
现在关中主要收税有田税,漕运税,关税,租课,盐茶课,矿税。
除了田税分为夏秋两季,其余的税赋都是一年统计一次。
今年田税。
入库粮食七百六十万石粮食,补贴白银六十四万两。
此时关中已是谣传秦王打造了一个大粮仓,里面足够关中所有人吃十年。就是因为这个谣言,导致关中粮食价格不断滑落。
因此,韩昔多收了三百多万石粮食入库。
而关中不少好事者都在寻找这个传说的大粮仓,但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大粮仓就在他们身边,每个州府县都有。
而所谓的漕运税赋。
则是以西安府为中心打造的运输网络,有水路和官道。
韩昔在这些官路,水路每三十里就会设置一收费点。是前年开始运行的,今年统计的收上白银约二十六万四千两。
关税。
主要在汉中,凤翔,庆阳,延安,潼关一带收取,已运行两年。
今年的关税比之前年上涨了十二万两,总共收入四十六万两。看到如此如此数据,便知道走私的人又多了起来。
租课。
主要收取对象就是那些流民种植官府的租借田,还有牲口的租借,种粮租借等。
这边租借田地入库了五百六十万石粮食,补贴银两一百二十万六千。
收入白银四万六千八百六十四两。
租出良种二十三万石。
盐茶课。
倒是和明朝的盐引有点像,划分区域给商人售卖,而盐有官盐和私盐。
官盐是韩昔批发出售的盐,这些商人就是零售商,私盐自然就是从外面偷偷运进来的盐。
这些盐也是被允许售卖,当然是在交税的情况下。这块收入倒是比前年少了十万多两,只有七十四万两,估计有不少人开始皮痒了。
矿税。
韩昔将境内的几个大矿区归化出来,这对有系统的他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想要挖矿,首先要申请,证明你有财力,人力开矿,然后产出七三分。
并不像明朝的矿税,跑到人富户祖坟说地下有矿就开始敲诈勒索。
今年矿税收入白银两百万两。
这收入并没有多大变动,因为每年的开采是有额度的。
其中的金矿,银矿,铜矿和印钞机差不多,当然不可能任由人胡乱开挖。
如此统计下来,便是收入粮食一千三百二十万两。
收入钱银三百五十万两,补贴钱银一百八十万两,加上兵卒,官吏的俸禄一百六十万两,那今年收入是十万两。
韩昔看到银子不再负增长,很是满意。
然而韩昔却是忘了,修建道路,水利,流民房屋,赈灾用的钱银都没计算在其中。
要是将这些计算在其中,估计就要负数百万两银子。
看完明面的账目,韩昔又是拿出了一本私密的账目。
这本账目主要记录缴获走私,收缴作乱豪绅,还有韩记一年收益的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