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我有一诗可镇山河 第264章 两人的答案
启和青麦这段时间过得很难受,他们两人都是跟着家人流放至此的,能够在这里认字、读书、拜师,甚至觉醒文位,这是两人从未想过的。
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碰到自家师父和自家公子,他们两人无疑比任何人都要幸运。
但是幸运也并不能让他们心安,小小少年心中无限的惆怅,快要将两人彻底淹没。
“怎么办?”
时间越来越近,红衣社北边一座废墟,这里是两人的秘密基地,平时在这里躲灼灼,讨论功课,修习儒道,此时两人也不自觉的聊了起来。
六月底
时间已经不算早了,再有两三个月就是决定扎兰城这些人命运的时候。
此时天气渐暖,但是两人的身体却是冰凉,对于启的问题,青麦没有回答。
启是和他娘一块流放至此的,可想而知在如此环境下,能够活下来已经殊为不易了,早在他问出口的时候他心里就已经有答案了。
可是,要他怎么放弃自由?怎么放弃未来啊?
青麦也是如此,在老家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爷爷就希望自己以后能吃饱,所以起名青麦。
爷孙两人相依为命,也逃不过地豪的欺凌剥夺,流放至此,一片黑暗之际却得遇名师,何其之幸。
可是要让他二选一的话,他也没办法抛弃唯一的亲人,即便未来一片光明。
“我,我……我不会抛弃爷爷”青麦话语断断续续,但是最后一句却充满坚定,这是他第一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启抬起头盯着青麦,两人年纪相仿,经历相仿,学识也相差无几,看到青麦逐渐坚定的眼神,启对着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甚至有点软弱的少年有些另眼相看。
“我也不会丢下我娘的”启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可能要更难,所以启的性格就格外坚韧。
短短几句话就将两人的心迹表露无疑,但是做出这样的决定容易,要怎么开口呢?
后半生如果真要在这里度过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两人已经想过无数次,梦里甚至哭醒过无数次,但是两人不能和别人诉说,只能默默承受。
两人日常陷入沉默,即便是启,现在也没有心情活跃气氛。
这一切太过沉重。
首先他们要回去告诉家人这件事,其次要告诉师父和公子这件事。
这两件事无疑是一次豪赌。
如果启的母亲和青麦的爷爷,将这件事情泄露出去,那对城里居民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甚至能将他们的心理防线完全击毁。
其次如果师傅和公子任何一个认为他们痴心妄想或者心生嫌隙,那么别说带他们离开,能不能活过今天都不好说。
启和青麦各自回家,不是别的家,就是那种圆圆的小房子。
房子很小,生活很简陋,但是这是青麦和启过过最好的生活,有饭吃,有衣穿,还有书读。
启坐在屋子最中央的几块顽石上,等着母亲回来,启的母亲最初带着他住在红衣社一楼打地铺,年前搬进了这里,平时做做饭,收拾一下社里打的猎物,活不多,大家总是抢着做。
……
青石此时正在家里,因为房子的建造大家已经上手,他如今还在想办法完成王清流给他的一些其他设想。
青石也是红衣社唯二拥有纸张的人,平时青麦都不让用。
看着青麦的脸色和欲言又止的表情,他就知道肯定这小子忍不住了。
“别说,我不想听,以后跟着公子就好”青石仍在泥台上看自己的图纸,却是对青麦置之不理。
“爷……爷爷”青麦话没出口,就先哭了出来,一直以来都是爷爷为他遮风挡雨,如今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臭小子,公子没教你男儿有泪不轻弹?憋回去”自从自家小子能够读书以后,他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甚至随时去死都没问题。
只是再不能报答公子了。
他相信他的孙子会拥有好的未来,至于这个未来有没有自己并不重要。
“爷爷……”青麦哭的更伤心了,一个十岁的少年,也确实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青石本就舒缓很多的脊背一下子又佝偻了,他怎能舍得呢,这是自己从小养大的孙子,他怎能舍弃呢!
可是一个糟老头子能有什么用啊?
青石将手里的图纸都收了起来,装进一个骨筒里,这还是他特意找的,有成人手臂粗细,打磨的很光滑。
反正冬天没事干,有的是时间。
青麦始终没有说出口,青石已经起身前往后勤处,索要了一份肉食。
按照青石的功劳是有配额的,但是他从没要过,平时和大家一样吃大锅饭,今天为了孙子,他得张这个口了。
启的母亲回家的时候已经傍晚了,吃饭的时候就没看见儿子,没想到早就回来了。
“死去哪了?吃饭的时候怎么没见你”启的母亲家里排行老二名叫二娘,是一个很平常的农家妇人,她嫁的夫家也没有姓,能吃饱就不错了,他们那个地方只有豪绅才有名有姓,农家人也不在意这个。
他的母亲五大三粗的,骂人很厉害,却很爱他,从没教训过启。
“怎么憋着不说话?”
看着自家儿子沉默不语,他娘忍不住了。
“娘……”启的眼圈微红,刚才等待的时候一定哭过。
他娘的心瞬间便软了下来。
“娘,我有话和你说”启的声音有些颤抖。
他娘即便没读过书,看儿子这副模样也知道说的不是好事,瞬间便想到什么,脸色也逐渐苍白起来。
“和你师父有关?”
“嗯”
“和离开这里有关?”
“嗯……”
“那你别说了,到时候跟紧你师父,他会带你们离开这里的”
……
自从知道翰林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她也就放心了。
“娘,我想带你一块……”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娘打断了。
“娘老了,没用了,就不跟你添乱了,这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娘在这过得挺好的”
在人生最黑暗的时候碰到自家师父和自家公子,他们两人无疑比任何人都要幸运。
但是幸运也并不能让他们心安,小小少年心中无限的惆怅,快要将两人彻底淹没。
“怎么办?”
时间越来越近,红衣社北边一座废墟,这里是两人的秘密基地,平时在这里躲灼灼,讨论功课,修习儒道,此时两人也不自觉的聊了起来。
六月底
时间已经不算早了,再有两三个月就是决定扎兰城这些人命运的时候。
此时天气渐暖,但是两人的身体却是冰凉,对于启的问题,青麦没有回答。
启是和他娘一块流放至此的,可想而知在如此环境下,能够活下来已经殊为不易了,早在他问出口的时候他心里就已经有答案了。
可是,要他怎么放弃自由?怎么放弃未来啊?
青麦也是如此,在老家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爷爷就希望自己以后能吃饱,所以起名青麦。
爷孙两人相依为命,也逃不过地豪的欺凌剥夺,流放至此,一片黑暗之际却得遇名师,何其之幸。
可是要让他二选一的话,他也没办法抛弃唯一的亲人,即便未来一片光明。
“我,我……我不会抛弃爷爷”青麦话语断断续续,但是最后一句却充满坚定,这是他第一次正面回答这个问题。
启抬起头盯着青麦,两人年纪相仿,经历相仿,学识也相差无几,看到青麦逐渐坚定的眼神,启对着这个平时沉默寡言,甚至有点软弱的少年有些另眼相看。
“我也不会丢下我娘的”启本就是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孩子生活可能要更难,所以启的性格就格外坚韧。
短短几句话就将两人的心迹表露无疑,但是做出这样的决定容易,要怎么开口呢?
后半生如果真要在这里度过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两人已经想过无数次,梦里甚至哭醒过无数次,但是两人不能和别人诉说,只能默默承受。
两人日常陷入沉默,即便是启,现在也没有心情活跃气氛。
这一切太过沉重。
首先他们要回去告诉家人这件事,其次要告诉师父和公子这件事。
这两件事无疑是一次豪赌。
如果启的母亲和青麦的爷爷,将这件事情泄露出去,那对城里居民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甚至能将他们的心理防线完全击毁。
其次如果师傅和公子任何一个认为他们痴心妄想或者心生嫌隙,那么别说带他们离开,能不能活过今天都不好说。
启和青麦各自回家,不是别的家,就是那种圆圆的小房子。
房子很小,生活很简陋,但是这是青麦和启过过最好的生活,有饭吃,有衣穿,还有书读。
启坐在屋子最中央的几块顽石上,等着母亲回来,启的母亲最初带着他住在红衣社一楼打地铺,年前搬进了这里,平时做做饭,收拾一下社里打的猎物,活不多,大家总是抢着做。
……
青石此时正在家里,因为房子的建造大家已经上手,他如今还在想办法完成王清流给他的一些其他设想。
青石也是红衣社唯二拥有纸张的人,平时青麦都不让用。
看着青麦的脸色和欲言又止的表情,他就知道肯定这小子忍不住了。
“别说,我不想听,以后跟着公子就好”青石仍在泥台上看自己的图纸,却是对青麦置之不理。
“爷……爷爷”青麦话没出口,就先哭了出来,一直以来都是爷爷为他遮风挡雨,如今他却什么也做不了。
“臭小子,公子没教你男儿有泪不轻弹?憋回去”自从自家小子能够读书以后,他就没什么心理负担了,甚至随时去死都没问题。
只是再不能报答公子了。
他相信他的孙子会拥有好的未来,至于这个未来有没有自己并不重要。
“爷爷……”青麦哭的更伤心了,一个十岁的少年,也确实忍受不了这样的打击。
青石本就舒缓很多的脊背一下子又佝偻了,他怎能舍得呢,这是自己从小养大的孙子,他怎能舍弃呢!
可是一个糟老头子能有什么用啊?
青石将手里的图纸都收了起来,装进一个骨筒里,这还是他特意找的,有成人手臂粗细,打磨的很光滑。
反正冬天没事干,有的是时间。
青麦始终没有说出口,青石已经起身前往后勤处,索要了一份肉食。
按照青石的功劳是有配额的,但是他从没要过,平时和大家一样吃大锅饭,今天为了孙子,他得张这个口了。
启的母亲回家的时候已经傍晚了,吃饭的时候就没看见儿子,没想到早就回来了。
“死去哪了?吃饭的时候怎么没见你”启的母亲家里排行老二名叫二娘,是一个很平常的农家妇人,她嫁的夫家也没有姓,能吃饱就不错了,他们那个地方只有豪绅才有名有姓,农家人也不在意这个。
他的母亲五大三粗的,骂人很厉害,却很爱他,从没教训过启。
“怎么憋着不说话?”
看着自家儿子沉默不语,他娘忍不住了。
“娘……”启的眼圈微红,刚才等待的时候一定哭过。
他娘的心瞬间便软了下来。
“娘,我有话和你说”启的声音有些颤抖。
他娘即便没读过书,看儿子这副模样也知道说的不是好事,瞬间便想到什么,脸色也逐渐苍白起来。
“和你师父有关?”
“嗯”
“和离开这里有关?”
“嗯……”
“那你别说了,到时候跟紧你师父,他会带你们离开这里的”
……
自从知道翰林意味着什么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儿子有出息了,她也就放心了。
“娘,我想带你一块……”话还没说完,就被他娘打断了。
“娘老了,没用了,就不跟你添乱了,这里要吃有吃,要喝有喝,娘在这过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