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西楚霸王 > 第34章 借机发挥

西楚霸王 第34章 借机发挥

    白袍少年进入背后小楼一去不返,再看着对面凉棚下走来的三名游侠儿浪荡气质的青年,宋武忍不住摇摇头,魏国律法果然是出了名的松懈,仅仅比楚国好一点。

    这里可是县邑之中,繁华之所,多少人来来往往。别说是当街杀人,就是游侠滋事斗殴,以讹传讹,也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然而宋武所考虑的,与周边形势却是大不同。四周好事的酒客、闲人都站了起来探头望过来,全然一副看热闹不怕事的架势。

    而宋武注意的,却是那些专心警戒的武装力量,这些人武装力量才是他的目标所在。不管是秦军阵营的还是联军阵营的,起码与他目的一样,都是围绕着小赵政奔波、杀戮。

    “这位公子,在下是县邑捕盗魏基,敢问公子贵姓。”

    当首之人自称魏基,黑衣外罩着素布披风,脖颈两肩披巾下围着魏人喜爱的偏红色围巾。他头戴小冠缀饰三根鲜艳赤羽,蓄着的八字胡不显威严,反倒在一双惺忪、虚浮,眼圈发黑的眼眶反衬下,显得有些滑稽。

    宋武眼皮上抬打量魏基,魏基咧嘴笑笑,环抱着剑有恃无恐的模样,他身侧两名背弓提矛的青年披挂掉漆犀甲,还挺直了胸膛。

    微微颔首之际,宋武左手拇指按在剑簧上:“殷商血裔,子武。捕盗有何公干?”

    魏基瞥到宋武左手动作,嘴裂的更大:“不管你叫什么,从哪里来,又要去哪里,你要明白一点,这里是魏地,这里自然是我魏人说了算。”

    宋武不言语,魏基右手肘撑在怀里,手摸着下巴胡茬扬着头颅下巴对着宋武,语气沉吟似在推敲:“听你口音也不似新郑老人,我曾去过新郑,新郑的人素来笑脸迎人故作亲热。而你却拒人于千里之外,行为不似韩人秉性。而如今,信陵君大征各地更卒防务空虚……西面的世道乱了,你又是西边来的,治你一个奸细之罪,想来县君那里也能说得过去。”

    说罢,魏基还对宋武挑挑眉,微微侧头示意,背后两名帮手双手提矛跨步指向宋武,做出蓄力要前冲攒刺的进攻姿态。

    宋武扭头看向妓馆打手所在的凉棚,几个打手就盘坐在那里不吃,不喝,人人都是看热闹嬉笑神态,不想管。

    魏基也跟着看过去,微笑着,遥遥对那几个打手拱拱手,那一帮打手与头目一起先后抱拳还礼,明显蛇鼠一窝。

    神情得意,魏基扭回头垂眉看了看之前宋武放在桌上的那粒金豆子。

    “唉……总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商旅喜欢无情的齐国人,却不喜欢热情的魏国人。”

    宋武故作轻叹,右手缓缓举起塞入怀中,魏基稍稍后退一步也举起右手,两名矛手微微调整矛头,双眸死死盯着宋武。一个外人若敢持械反抗,特殊时期里,这人敢动手,那么魏基就敢杀!

    小小的冲突吸引妓馆大厅各处目光,游侠当街杀人、被杀的故事常听,可不常见。

    怀中,宋武掏出一样淡黄色丝绢包裹的东西轻轻放在小木几上,一声轻响,笑笑:“常听人说齐人重财利,要钱不要命。可齐人好歹取之有方,各地不喜齐人,却也能安心入齐做买卖。而你魏人居中原四通之地,商业远不如昔日之宋,今日滨海之齐。这不仅仅是你魏人不喜欢经商的原因,谁不爱钱?有利可图,世上岂有不爱经商之人?”

    宋武朗声说着,当众发表自己对魏国商业、律法的看法,让有识之士、自诩是有识之士的人靠拢上来,魏基脸皮抽搐。

    宋武却是自顾自说着,手不停从怀中又取出一方丝绢包裹的东西放到桌上,笑吟吟左右藐一眼,声音朗朗理直气壮:“是故啊,不是你魏人不喜经商,而是各国客旅饱受魏地层层苛难,不愿受窝囊气的同时还对自家财物担惊受怕。至于你魏人去列国行商,你魏人以骁勇著称于世并自诩勇士,到了列国自然难守当地律法,以乱法为豪勇之象征,人人以乱法为荣耀,你说各国上下,谁会喜欢乱法之魏?”

    最后,宋武将一团丝帛放在小机上,他对魏国朗朗而谈,面前已积聚二三十人,不等这些人开口,宋武将丝帛铺开,中间还是一卷半旧丝帛,他小心翼翼卷开平铺在小机上:“这是数年前荀师亲笔书信,嘱咐敝人行走在外要守法而行。法不在理可以辩论,可以逃遁,唯独不能自以为占理,便持械抗法。”

    “这是何故呢?难道荀师的意思是让敝人平白忍受不白之冤?谬矣,荀师的用意在于让敝人明白律法之威严,触犯律法威严,不论你有理无理,都该杀。法,是治普世芸芸大众的,律法威严不损,可保大众万民有序无害。若因一人之私而使得律法失威,那百人、千人、万人便会效仿,争相乱法。到时,受害的可就不止百人、千人了。”

    宋武大谈法家治世之理,这也是法家存在、争取百姓、列国支持的招牌。简单来说法家的核心就一点,刑法再严峻,为的是让更多的人过安稳日子。

    所以法家门徒掌政杀人,哪怕你再冤枉,为了更多人的稳定,为了律法的威严性,合适杀,就绝对杀。

    “原来先生是荀子高足,失敬失敬。”

    一名中年客商踏出一步对宋武笑吟吟拱手,齐地口音,抬臂指着桌上丝帛书信对周围熟人道:“诸位请看,这书上有二印,一是我谡下学宫山印,此印不仅我谡下学宫有,当世之中荀子那里亦有,止有如此两方,学宫持阳印,荀子掌阴印。”

    一些懂文字的客商探头上前,指点着丝帛上两方印文,宋武将另外两样东西剥去丝帛,展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对合在一起的金灿灿铜虎符,以及一块虎头腰牌。

    虎符一亮出来,围上来的客商、好奇人齐齐退了两步,魏基更是瞪大了眼睛,傻愣愣望着宋武,张嘴欲言又说不出什么。

    宋武将两阙虎符刨开,摆在桌上,左右两片虎符背上的错银铭文一模一样,他指着虎符上铭文念道:“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宜南。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烽火事急,毋会符,自行。”

    “宜南?”

    魏基已被虎符震慑,左右扭头心中疑惑,似在给自己鼓气,也好像在问周围人:“大魏没有宜南之地,何来宜南之军?”

    若宋武真是魏国将军,现在是战时,把他魏基给当街砍了,也没人会追究一个即将上战场的人责任。

    “魏国自然没有,我乃韩国宜阳新立之军统率宋武,所持自然是宜阳新军虎符。”

    山南水北谓之为阳,宜阳就是宜水之北。有宜水、宜山也有古宜国,为区别暴渠部的宜阳老军,韩虎这边三旅新设轻军在韩国内部番号就是宜南军,取在宜阳东南矿山组建的含义。

    宋武声音朗朗,意气风发左右环视:“我部奉丞相张平令,渡河截击秦军斥候奸细。如捕盗所言,奸细的确有,却不是本将军。”

    涉及到军务,没人敢应话,宋武收好虎符、腰牌、荀子书信,扬着下巴看魏基:“捕盗以为本将是奸细,为何见了虎符,就心生惧意?难道,就不怀疑本将军乃窃符之人?”

    虎符的神圣性深入人心,当年信陵君窃符救赵,那么长的调兵周期和准备阶段里,几乎人人都知道信陵君手里的虎符是从王宫里从他哥哥那里偷来的,可就是没人反对。

    因为虎符就是兵权的象征,反对持虎符之人接掌军权,被杀是符合军法、国法的;若跟着持有虎符的人做事情,只要不是造反,基本上没啥重责任。毕竟虎符遗失导致兵权旁落的第一责任人不是掌军将军,是持有虎符右阙的君王!

    偷盗虎符这种行为,信陵君的行为被传为天下美谈,是因为信陵君抗秦成功。若是其他人夺权而盗符……宋武都不需要考虑,都明白自己从韩虎那里得到的虎符有多大威慑力。

    不论是虎符的合法持有者,还是有胆量窃符准备搞事情的人,这两种人对于一个小小的地方捕盗而言,都是惹不起的存在。

    捕盗是什么,连正式编制都无,属于地方上衣甲自备的自卫力量,上级一般而言是亭长。社会地位远不如里长、税吏或狱卒之类可以长期供职的职业,往往换一个基层亭长,就意味着这一片治安人员会从头到尾换一茬。

    亭长辖区内一切治安责任都是亭长的,与下面的求盗、捕盗、巡道之类的人员没关系。所以一个亭长职位更替,为了确保不被下面人坑,往往会以亲族、亲信全面取代原有治安力量。

    别说魏基的上司,就连他上司的上司,也就是内黄县县尉,或县令来到宋武面前,看到宜南军虎符也不得不礼敬宋武三分。

    拿出虎符震慑魏基这类地头蛇是真正的杀鸡用牛刀,宋武亮出牛刀只为吓吓打秋风的地头蛇?

    瞥一眼进退无措的魏基,宋武扭头看向那些不围观,置身事外的两处武装护卫,露出微笑,抖抖袍袖正襟抱拳,遥遥施礼。

    两处相互警戒的护卫也先后还礼,分别派来一人。

    不出宋武预料,小赵政身系之重,羡门子高能派他来,也会派其他人做二手准备。羡门子高能派人,派多路人手,那其他的势力也会插手。

    内黄这地方,本地人几乎什么都不知道,只有惊动各方势力,表明自己身份,友军自然会登门而来。而他宋武要做的就两步:先惊动这些人,再判断出敌我真假。

    想打秋风的魏基,只是给了宋武一个借机发挥的机会,没有他宋武也会自己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