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 第41章 师门助力
热门推荐:
太平仙侠途
七零:玄学孤女只想摆烂
火影,开局就被宇智波追杀?!
自编文学醒世恒言
边缘世界:资源生存游戏
报告三爷,夫人又去打架了
不一样的中医
猫灵御世:我的御兽皆灵猫
避难所末日时代
宋武与韩非之间斗气一般的辩论,形同两个二世祖,摆出祖宗先人的遗产相互比较。其中比的是殷商、姬周这两个亲族集团在文化方面的高下胜负,不是宋武、韩非之间的胜负。与宋武、韩非二人的关系仅仅在于谁在上风,谁在下风。
处在上风的宋武并不觉得殷商后人在文化上的建树有什么用,反正国祚还是被灭了,有威胁的王室、宗族显达之流都已被杀了个差不多,没什么好说道的。真要说,那也是反衬姬周后裔贪图享受,在文化建树上乏善可陈。
殷商子姓拥有再辉煌的文化建树,可国破家亡后,宋武还是能理直气壮的谈论、比较,压的韩非不好反驳。
而韩非想到不是眼前的下风,而是未来。
他沉默下来,宋武也敛去笑,正色问:“师兄,刚才那是何人?”
韩非微微抬起下巴沉吟,语气缓缓:“半年前,在信陵君那里见过一次,出身楚国以楚为姓,自号南氏名公。之前应该是信陵君门客无疑。”
他看一眼起冲突的南边方向,看向宋武却问:“子武,你说大禹土德之夏灭亡,你木德之殷商也灭了,如今我火德姬周,西周、东周俱亡秦手,诸姬之国是不是也该灭了?”
言语间,韩非左右两手握着黑子、白子朝四周抛掷,一枚枚黑白子落地没入土中。在首阳灵境中的山神、众妖灵面前水镜中,韩非、宋武缓缓消失,只有一片空地。
首阳山神抬手拍拍黄铜扶手,铿锵作响:“真是谨慎的小子,难得来我首阳地界。伯虎,将礼物送去。”
山神座下,一桀骜青年浑身上下只有一块虎皮遮掩,双手接住一枚金灿灿三凤绕边兽面做底的灵镜,伯虎显形是一头双翅小白虎,口衔兽面灵镜振翅一跃,如箭离去。
韩非布置阵法后,神情略略苦恼:“子武,自秦军出关攻拔洛阳时,天下的智者就知道,我姬周该灭亡了。而秦,其国虽未确立水德国运,却连灭西周、东周,已构成实际水德国运。火灭而水兴,天命所归也。”
“李斯师兄早有预见,已然入秦。我若力保韩国,违抗天命不过一死。可师门手足相残,一来荀师那里不好交代;其二,我法家弟子以国为棋子,强国强军自强不息,若不能速胜,必然血流成河。于苍生而言,此大不仁也。”
申子变法时,韩国一代人内中兴强盛,有小霸之称。硬是与如日中升的魏国血拼,拉着中原霸主魏国一起衰落,战死、牵连的百姓何止数百万之众?
当年魏国衰败,是因为主力被韩国消耗,进而在马陵一役遭到齐军伏击。魏国,是在西边秦国、身边韩国、东边齐国联手合击下,才衰败的。魏国就是衰败,扑灭了韩国的自强心气,使得韩国心态从自强变成自保。
而如今,秦国地处西陲,南有巴蜀供给粮秣财富,北有大河之险,中有富饶关中与函谷天险。地理形势比当年的魏国强了何止十倍,哪怕韩国强盛十倍,也不见得能拼死秦国。
极有可能韩国一代男丁死绝,使得秦国元气大伤,让赵楚魏齐等国捡了便宜。所以,韩非从内心抵触跟秦国力拼,对对拼结果持消极态度。
忍不住轻轻叹息,韩非闭眼:“只恨,非生在王室。只恨,非乃韩之公子,而非君王。只恨,非图谋强国之策,拜入荀师门下。”
恨,是遗憾的意思。
宋武努嘴挑眉摇着头:“天命,不争一下谁知天命真假?师兄,李斯终究是赢姓后裔,他助秦是天责本份,也是机缘所在。而荀师那里,以实力称雄。不死上一些师兄,不拉数百万黎民苍生陪葬,谁能证明谁的韬略、手段最高明?”
“子武!你可想过,你这话传出去,外人将如何看荀师一脉?”
语气不屑,宋武双目上翻,露着白眼儿:“那么多师兄,人人都想传承荀师衣钵,都想吃现成的。既然一个个不讲究师门情谊非要争,又不念荀师授业之恩,那就赌上身家性命,舍命去争就行了。师兄这又是何苦,反正我等是法家弟子,不是推崇兼爱的墨家弟子,也不是谦逊礼豫让的儒家弟子,想干什么动手便是,师兄以为呢?”
荀子那么大招牌,谁能接住荀子的衣钵成为法家一脉的掌舵人……想要当一国丞相,真的只是透个口风的事情。这么大的招牌,荀子越来越老将近八十,门下弟子,弟子的弟子,十几岁到五十多岁的一大帮,谁能忍住承接衣钵的巨大诱惑?
李斯是觉得自己熬不过老资历师兄,也觉得熬下去没希望,就本本分分求学,然后自觉的可以,便入秦自己打拼去了;暴渠是一心为将,看不上荀子的衣钵;韩非是韩王的弟弟,要荀子的衣钵无用;宋武纯粹是不愿意抢荀家的东西,所以荀子门下那么多弟子,和宋武关系好的就李斯、韩非、暴渠三个人。
宋武的态度让韩非无话可说,宋武摆明了不认那些师兄,间接表明一种可怕的态度,那就是宋武支持手足相残。如果荀子离世,师门内斗的话,韩非担心宋武大开杀戒。
深吸一口气,韩非摇头:“此事暂且不论,跟你也论不出什么。我此次来首阳山,就是来找子武的,问一些事情。”
“师兄应该跟丞相张平、上将军暴鸢、我那仲父羡门子高是一伙儿的吧?”
“是,在此次讨秦战事中,我等各处都将精诚合作,给与秦国当头棒喝。而我此次来寻师弟,就是替羡门子高前来说和,希望子武忍耐一二,以大局为重。”
“大局?”
宋武摸摸鼻子,看着天空,又看着落下来距离他们只有七八步,却看不到他们的小青:“师兄,当年五国讨秦失利,为了补充国力,撤军之际袭击我宋国。在抗秦大局中,我宋国何其无辜?我宋国宗族王室何等无辜?我父我母,我劲宋四百万子民何其无辜!”
“我不管什么大局,也不管羡门子高在筹划什么,我只想做我想做,该做的事情。”
韩非听着就头大:“子武!你身负天命,只有你才能遏制秦军出关!你想想,若秦国一统天下,若依秦法,荀师所立学问,如何能发扬光大?秦法,必将使得诸子百家学问噤声、消亡!”
“子武,唯有维持列国均势,各家学问皆有所擅长,这才能蓬勃发展推旧陈新!我是韩国公子不假,可无有不灭之国,只有学问是永世长存的!”
韩非所关心的,并不能触动宋武,宋武半扭头斜眼望天,嘴咧着:“天命,我出生便是天命,我活着又是天命,天命让我死,我死还是不死?既然天命影响入微无人能抵,那还要人、要学问、要兵戈做什么,全都听天命的不就好了?”
“师兄,依子武看来,天命不过是上苍所赋予的使命,不是命令,纵算是命令。天命能让我生,也能让我死,可是否按天命所规划的那样,却是我说了算!”
“又或者,天命有真假,说是让我抗秦,实际上确实希望我助秦呢?师兄想一想,以子武的秉性,最恨受人操控。若假的天命令我抗秦,那恼怒子武,子武赌气助秦,是不是应了真天命?”
韩非不言语,宋武继续说:“子武能以天命所归为由,激励部下奋勇拼杀。那,位高于子武之人,是不是也能以天命所归为由,蛊惑子武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师兄啊,你我虽有异术傍身,终究不过是人,纵是神灵也不敢妄谈天命,何况我等?是故,子武的意思就是不论他天命为何,子武只做自己想做的,不管是否应了天命,还是违背天命!”
深深吸一口气,宋武露笑继续说:“天命就是如此,且不去谈他了。还是说说秦国一统列国后,诸子百家的学问存亡一事。”
韩非瞥一眼宋武:“子武又有高论?”
宋武摇头:“没有高论,这是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只是一种想法。子武不愿去耗费心神研究秦法与百家学问冲突之处,也不研究哪些学问会被秦法所禁毁。子武只知道,诸子百家学问成型于西周春秋、东周战国,是适应这种世道而生出的学问。若秦一统天下,自然也会有适应秦的学问诞生。而原来的,不适应秦,又不自改,合该禁毁!”
“师兄,我法家弟子论国,自强之国难灭;论人,自强之人难亡;这诸子百家学问,想来也是一样道理。推旧陈新,适者生存。”
韩非缓缓点头,语气低沉:“道理如此,可想到荀师创下的学问,今后可能会消亡,身为法家弟子,心中哪能平静?”
这一点,宋武态度乐观:“师兄多虑了,只要还有华夏之国,就少不了我法家学问。我法家,讲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治国韬略。外可对四方蛮夷,内能平国中不服。没了兵家学问或许打不了胜仗,可没了我法家学问,国无尊卑之分,国将不国,还谈什么打仗?”
想想也是,国无法可依,该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韩非略略点头,又说:“其实,来之前拜谒了荀师。荀师点拨,让非以本性为重,还说当下形势,奔波多少都无益于大局,不妨以自身为重。秦非一日可弱,要徐徐图之。”
人之本性为恶多体现在自私,宋武分析着韩非心态变化,点着头:“是啊,蒙骜只是秦国左将军,所部三川军团全军覆没,关中军团还能守住函谷不失。巴蜀军团、陇西军团还有一个蓝田军团,这些军团不灭,秦国元气便在,确实非急切间可图之事。”
韩非露笑颔首,笑容勉强:“弱秦一事且不去管,荀师的意思就是让非任性而为。可非此生,却无任性之举,不知该做什么才是任性之举。所以,若子武方便,非愿意跟随子武游历,增长见识。”
见宋武沉吟,韩非补充一句:“子武,可能荀师的意思就是让我帮你一把,将你完完整整带归师门。”
处在上风的宋武并不觉得殷商后人在文化上的建树有什么用,反正国祚还是被灭了,有威胁的王室、宗族显达之流都已被杀了个差不多,没什么好说道的。真要说,那也是反衬姬周后裔贪图享受,在文化建树上乏善可陈。
殷商子姓拥有再辉煌的文化建树,可国破家亡后,宋武还是能理直气壮的谈论、比较,压的韩非不好反驳。
而韩非想到不是眼前的下风,而是未来。
他沉默下来,宋武也敛去笑,正色问:“师兄,刚才那是何人?”
韩非微微抬起下巴沉吟,语气缓缓:“半年前,在信陵君那里见过一次,出身楚国以楚为姓,自号南氏名公。之前应该是信陵君门客无疑。”
他看一眼起冲突的南边方向,看向宋武却问:“子武,你说大禹土德之夏灭亡,你木德之殷商也灭了,如今我火德姬周,西周、东周俱亡秦手,诸姬之国是不是也该灭了?”
言语间,韩非左右两手握着黑子、白子朝四周抛掷,一枚枚黑白子落地没入土中。在首阳灵境中的山神、众妖灵面前水镜中,韩非、宋武缓缓消失,只有一片空地。
首阳山神抬手拍拍黄铜扶手,铿锵作响:“真是谨慎的小子,难得来我首阳地界。伯虎,将礼物送去。”
山神座下,一桀骜青年浑身上下只有一块虎皮遮掩,双手接住一枚金灿灿三凤绕边兽面做底的灵镜,伯虎显形是一头双翅小白虎,口衔兽面灵镜振翅一跃,如箭离去。
韩非布置阵法后,神情略略苦恼:“子武,自秦军出关攻拔洛阳时,天下的智者就知道,我姬周该灭亡了。而秦,其国虽未确立水德国运,却连灭西周、东周,已构成实际水德国运。火灭而水兴,天命所归也。”
“李斯师兄早有预见,已然入秦。我若力保韩国,违抗天命不过一死。可师门手足相残,一来荀师那里不好交代;其二,我法家弟子以国为棋子,强国强军自强不息,若不能速胜,必然血流成河。于苍生而言,此大不仁也。”
申子变法时,韩国一代人内中兴强盛,有小霸之称。硬是与如日中升的魏国血拼,拉着中原霸主魏国一起衰落,战死、牵连的百姓何止数百万之众?
当年魏国衰败,是因为主力被韩国消耗,进而在马陵一役遭到齐军伏击。魏国,是在西边秦国、身边韩国、东边齐国联手合击下,才衰败的。魏国就是衰败,扑灭了韩国的自强心气,使得韩国心态从自强变成自保。
而如今,秦国地处西陲,南有巴蜀供给粮秣财富,北有大河之险,中有富饶关中与函谷天险。地理形势比当年的魏国强了何止十倍,哪怕韩国强盛十倍,也不见得能拼死秦国。
极有可能韩国一代男丁死绝,使得秦国元气大伤,让赵楚魏齐等国捡了便宜。所以,韩非从内心抵触跟秦国力拼,对对拼结果持消极态度。
忍不住轻轻叹息,韩非闭眼:“只恨,非生在王室。只恨,非乃韩之公子,而非君王。只恨,非图谋强国之策,拜入荀师门下。”
恨,是遗憾的意思。
宋武努嘴挑眉摇着头:“天命,不争一下谁知天命真假?师兄,李斯终究是赢姓后裔,他助秦是天责本份,也是机缘所在。而荀师那里,以实力称雄。不死上一些师兄,不拉数百万黎民苍生陪葬,谁能证明谁的韬略、手段最高明?”
“子武!你可想过,你这话传出去,外人将如何看荀师一脉?”
语气不屑,宋武双目上翻,露着白眼儿:“那么多师兄,人人都想传承荀师衣钵,都想吃现成的。既然一个个不讲究师门情谊非要争,又不念荀师授业之恩,那就赌上身家性命,舍命去争就行了。师兄这又是何苦,反正我等是法家弟子,不是推崇兼爱的墨家弟子,也不是谦逊礼豫让的儒家弟子,想干什么动手便是,师兄以为呢?”
荀子那么大招牌,谁能接住荀子的衣钵成为法家一脉的掌舵人……想要当一国丞相,真的只是透个口风的事情。这么大的招牌,荀子越来越老将近八十,门下弟子,弟子的弟子,十几岁到五十多岁的一大帮,谁能忍住承接衣钵的巨大诱惑?
李斯是觉得自己熬不过老资历师兄,也觉得熬下去没希望,就本本分分求学,然后自觉的可以,便入秦自己打拼去了;暴渠是一心为将,看不上荀子的衣钵;韩非是韩王的弟弟,要荀子的衣钵无用;宋武纯粹是不愿意抢荀家的东西,所以荀子门下那么多弟子,和宋武关系好的就李斯、韩非、暴渠三个人。
宋武的态度让韩非无话可说,宋武摆明了不认那些师兄,间接表明一种可怕的态度,那就是宋武支持手足相残。如果荀子离世,师门内斗的话,韩非担心宋武大开杀戒。
深吸一口气,韩非摇头:“此事暂且不论,跟你也论不出什么。我此次来首阳山,就是来找子武的,问一些事情。”
“师兄应该跟丞相张平、上将军暴鸢、我那仲父羡门子高是一伙儿的吧?”
“是,在此次讨秦战事中,我等各处都将精诚合作,给与秦国当头棒喝。而我此次来寻师弟,就是替羡门子高前来说和,希望子武忍耐一二,以大局为重。”
“大局?”
宋武摸摸鼻子,看着天空,又看着落下来距离他们只有七八步,却看不到他们的小青:“师兄,当年五国讨秦失利,为了补充国力,撤军之际袭击我宋国。在抗秦大局中,我宋国何其无辜?我宋国宗族王室何等无辜?我父我母,我劲宋四百万子民何其无辜!”
“我不管什么大局,也不管羡门子高在筹划什么,我只想做我想做,该做的事情。”
韩非听着就头大:“子武!你身负天命,只有你才能遏制秦军出关!你想想,若秦国一统天下,若依秦法,荀师所立学问,如何能发扬光大?秦法,必将使得诸子百家学问噤声、消亡!”
“子武,唯有维持列国均势,各家学问皆有所擅长,这才能蓬勃发展推旧陈新!我是韩国公子不假,可无有不灭之国,只有学问是永世长存的!”
韩非所关心的,并不能触动宋武,宋武半扭头斜眼望天,嘴咧着:“天命,我出生便是天命,我活着又是天命,天命让我死,我死还是不死?既然天命影响入微无人能抵,那还要人、要学问、要兵戈做什么,全都听天命的不就好了?”
“师兄,依子武看来,天命不过是上苍所赋予的使命,不是命令,纵算是命令。天命能让我生,也能让我死,可是否按天命所规划的那样,却是我说了算!”
“又或者,天命有真假,说是让我抗秦,实际上确实希望我助秦呢?师兄想一想,以子武的秉性,最恨受人操控。若假的天命令我抗秦,那恼怒子武,子武赌气助秦,是不是应了真天命?”
韩非不言语,宋武继续说:“子武能以天命所归为由,激励部下奋勇拼杀。那,位高于子武之人,是不是也能以天命所归为由,蛊惑子武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师兄啊,你我虽有异术傍身,终究不过是人,纵是神灵也不敢妄谈天命,何况我等?是故,子武的意思就是不论他天命为何,子武只做自己想做的,不管是否应了天命,还是违背天命!”
深深吸一口气,宋武露笑继续说:“天命就是如此,且不去谈他了。还是说说秦国一统列国后,诸子百家的学问存亡一事。”
韩非瞥一眼宋武:“子武又有高论?”
宋武摇头:“没有高论,这是未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准,只是一种想法。子武不愿去耗费心神研究秦法与百家学问冲突之处,也不研究哪些学问会被秦法所禁毁。子武只知道,诸子百家学问成型于西周春秋、东周战国,是适应这种世道而生出的学问。若秦一统天下,自然也会有适应秦的学问诞生。而原来的,不适应秦,又不自改,合该禁毁!”
“师兄,我法家弟子论国,自强之国难灭;论人,自强之人难亡;这诸子百家学问,想来也是一样道理。推旧陈新,适者生存。”
韩非缓缓点头,语气低沉:“道理如此,可想到荀师创下的学问,今后可能会消亡,身为法家弟子,心中哪能平静?”
这一点,宋武态度乐观:“师兄多虑了,只要还有华夏之国,就少不了我法家学问。我法家,讲的不是阴谋诡计,而是治国韬略。外可对四方蛮夷,内能平国中不服。没了兵家学问或许打不了胜仗,可没了我法家学问,国无尊卑之分,国将不国,还谈什么打仗?”
想想也是,国无法可依,该是何等恐怖的事情。
韩非略略点头,又说:“其实,来之前拜谒了荀师。荀师点拨,让非以本性为重,还说当下形势,奔波多少都无益于大局,不妨以自身为重。秦非一日可弱,要徐徐图之。”
人之本性为恶多体现在自私,宋武分析着韩非心态变化,点着头:“是啊,蒙骜只是秦国左将军,所部三川军团全军覆没,关中军团还能守住函谷不失。巴蜀军团、陇西军团还有一个蓝田军团,这些军团不灭,秦国元气便在,确实非急切间可图之事。”
韩非露笑颔首,笑容勉强:“弱秦一事且不去管,荀师的意思就是让非任性而为。可非此生,却无任性之举,不知该做什么才是任性之举。所以,若子武方便,非愿意跟随子武游历,增长见识。”
见宋武沉吟,韩非补充一句:“子武,可能荀师的意思就是让我帮你一把,将你完完整整带归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