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赵云是我弟 > 第80章 一代名儒

三国:赵云是我弟 第80章 一代名儒

    蔡琰,字昭姬,后因避司马昭之讳,改为文姬,是个命运多舛的女人;其实从她幼年的生活经历来看,就已经注定了她悲惨的一生,而这一切,仅仅因为她是文学大家蔡邕的女儿。

    这有错吗?

    没错。

    但是,这也正是她苦难的开始。

    说起蔡邕,谁人不知,哪个不晓,足以称得上是天下名士,琴、棋、书、画、经史、辞赋样样精通。

    此外,又精于书法,尤以隶书造诣最深,世人评之曰:‘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又自创‘飞白体’书法,评曰:‘妙有绝伦,动合神功’;对后世影响甚大。

    赵大宝表示:“这些成就,是我一辈子都望尘莫及的存在,我自叹不如也。”

    好吧,他终于有自知之明了。

    其实就单以书法而言,赵大宝也得自惭形秽,而且就算是写草书,估计他也没人家蔡邕写的有章法。

    但是,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蔡邕也因此上了当,皆因他在担任议郎期间,为官正直,刚正不阿,敢于直谏,因此遭到小人陷害,诬告其罪该弃市。

    弃市,即是个死罪。

    “蔡邕只不过说了别人不敢说的实话而已,就因为这,就该死吗?”赵大宝为蔡邕的遭遇感到愤恨不平。

    虽然常听人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但你明明有错,还不让人说吗?

    就因为说了实话,就该落个弃市的下场吗?

    还有王法吗?

    都说宁惹君子,不惹小人,皆因小人之心常戚戚,这下总算是领教到了。

    但好在蔡邕此时命不该绝,幸得中常侍吕强怜惜其才,替他向灵帝求情,灵帝这才起了恻隐之心,故而下诏免其死罪。

    然而死罪虽免,活罪却难逃,因此照样把蔡邕及其家眷一同流放到朔方郡,而且明令诏曰:“不得因赦而免罪。”

    不得赦免,即是终身之罪。

    “这得是多大的积怨,才能招致如此大的无妄之灾,小人之心固然可恨,而灵帝之心,更是该诛。”赵大宝已经对灵帝不抱有任何希望了,他不死,天理难容啊。

    而朔方郡乃是边塞之地,环境险恶,不仅常受到外族侵犯,生活在此地的百姓亦常有饥寒之苦,把一个文人流放到如此凶险之地,而且还要他终身带罪,这简直是让他生不如死啊,难道真就不能给他留一条活路吗?

    一代大儒,竟然落个如此下场,灵帝昏庸至此,不死何为?

    当时年仅八岁的蔡文姬也不得不随父流亡域外,开启了苦难的生活,大概也正是这个时候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孤独与坚强吧。

    而蔡邕自知此去朔方前途渺茫,生死未知,又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一身所学花落尘埃,所以应该也是在这个时候把他的毕生所学全都传授给了蔡文姬。

    “中郎有女能传业,这大概就是后世对蔡文姬最高的评价了吧。”赵大宝虽然心疼蔡文姬的遭遇,但是,也可能正是她这样的遭遇才造就了那个闻名遐迩的文学才女吧。

    婉娩淑女,至柔至刚;幽闲有容,昭我管彤。

    “就是可惜了,若我娶了蔡文姬,那么赫赫有名的<胡笳十八拍>可能就此终结了,再也不会出现在世人的眼前了,从此以后这世间岂不是就少了一首千古绝唱吗?”到底是人重要还是作品重要,都这种时候了赵大宝竟然还想着这种事呢,真是让人无奈。

    “就算我把<胡笳十八拍>默写出来读给蔡文姬听,她也一定唱不出来其中的心酸吧,毕竟艺术源于生活,既然她少了这段亲身经历,那么也就没有了当初的那份凄凉。”赵大宝竟然还有些忧伤。

    这个赵大宝,脑袋又被驴踢了吗?

    你是来救人的还是来保护作品的,人生本已艰难,何必苦苦为难,这么凄惨的作品,留它有何用,没了也就没了,又何必自寻烦恼呢。

    赵大宝这个家伙,真是前途堪忧啊。

    然而蔡文姬就算不被左贤王虏去塞外,朔方郡的生存环境也一样让她高兴不起来,因为这里的生活其实早已跟塞外没什么区别。

    但是这一路上的奔波劳苦并没有让她失去信心,她也不曾有任何怨言,反而让她变得更加优雅、知性,因为她知道父亲一生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她的身上,所以她必须要坚强的活下去,以便让父亲的文学成就继续发扬下去。

    只是此时朔方郡早已陷入外族之手,名存实亡,所以蔡邕并未真正走到朔方郡,而是居住在跟朔方郡交界的五原郡的安阳县。

    虽然只有一界之隔,但他们的生活环境依旧不容乐观,好在第二年灵帝大赦天下,因爱惜蔡邕之才,于是赦免了他,并准许他返回原籍。

    “大赦天下怎么跟闹着玩似的,你身为皇帝,这么做真的好吗?”赵大宝表示看不懂灵帝的这番操作。

    而且之前不是说蔡邕之罪,不得因赦而免吗?

    怎么短短九个月就变卦了呢?

    “我看这灵帝的脑袋八成也是进了水吧。”赵大宝终于得出一个结论。

    可不是吗?

    脑子不进水能干出这种出尔反尔的事吗?

    完全依着性子来,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一年一个大赦天下,天子之威荡然无存,还怎么令天下人信服呢?

    怪不得那么多人上杆子要造他的反呢,原来都是他自己作的孽啊。

    然而灵帝昏庸也就算了,因为这早已是世人皆知的秘密,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蔡邕偏偏也在这个时候发了神经,就在他准备回程的时候竟然不小心得罪了五原太守王智。

    是被边郡的大漠风沙吹坏了脑壳,还是因为遇到赦免而沾沾自喜,兴奋过头了呢,怎么能在这么重要的时刻犯错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吗?

    而且好巧不巧的是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他们本来就有积怨,这还能有蔡邕的好吗?

    果不其然,蔡邕再次遭到小人们的联手陷害,告他心怀怨恨,诽谤朝廷,而蔡邕因为担心无法幸免于难,也不敢再回陈留老家,只得远走吴会之地,往来依靠于泰山羊氏。

    真是时也命也。

    直到黄巾初起时,灵帝解除党锢,大赦党人,很多名流士人因此重新入朝为官,但蔡邕却不在征召之列。

    难道是因为灵帝对他的怨念仍然没有消除吗?

    这个灵帝,也太小心眼了吧。

    蔡邕失去了入朝为官的机会,倒也落得一身轻松,因此继续留恋于吴会之间,但他的家眷却思家心切,因此借着这个机会返回到陈留老家。

    不管什么时候,家总是温暖的,尤其对蔡文姬来说,刚刚结束了长达数年的流亡生活,家对她来说,仿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遥远梦想。

    “哎,可怜的蔡文姬,等着吧,我马上就来解救你了。”

    你确定你是在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