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李治 第148章 《外戚诫》
热门推荐:
神豪,我有一个随身空间
刚上大学,有个神豪系统很正常吧
权欲风暴
战国帝业
我有一双超级透视眼
灭我秦家满门,我掀了你的天下
乖,叫皇叔
八岁小娃,搬空渣爹库房跟着外祖一家去流放
温柔沦陷!京圈大佬甜哄小娇娇
次年,公元656年,显庆元年正月初六,降太子李忠为梁王,梁州刺史,立代王李弘为太子。同年二月十七,追赠武后父亲武士彟为司徒,赠爵周国公。武氏一族门庭显赫,一时间整个大唐都在说着武氏的传奇。武媚的哥哥武元庆和武元爽等人都因此而大获重用,便是连堂兄武惟良和武怀运也因此而得到了封赏。
武媚看着自家曾经对自己不屑一顾的兄长,如今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能在朝堂之上风生水起,一时间竟然生出了一种兴奋的心情,原来你们并不是如当初表现的那么的无欲无求啊,原来当这种从天而降的好事落到你们头上的时候,你们也是会出现人的七情六欲啊。
真好,就这样将他们从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调来了京城了,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当年自己受的所有苦,就可以一笔一笔和他们算了。武媚体内的复仇因子再一次叫嚣了,她兴奋,她激动,她再一次找到了复仇的目标,并且预备体会这其中绝对的快感。
不过武媚的理智也在告诉自己,现在还不是时候,武家在李唐天下还没有真正的站稳脚跟,所谓的巴结不过是因为自己这个大唐皇后在。武家的这些势力是依附着她这个大唐皇后而存在的,而不是她身在后宫身为女人的倚靠。
所以她要等,等着武家在朝廷上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出手额,哪怕是自己的兄长又如何,当年他们又何曾当自己是妹妹了呢?
四月,根据惯例,历任皇后都要前往北郊祭祀蚕神。从古到今,男耕女织,桑蚕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几乎就是国之根本,不可被动摇的。因此历朝历代的帝王皇后都是极其重视祀蚕活动的。更甚至是在皇宫中也会有蚕院,来供宫里头的皇后采桑养蚕用。
武则天虽然不喜欢织布绣花这种针织女红的事情,但是却不表示她不乐衷于这种能博得好名声的事情。因此她没有如同惯例在宫里头进行祭祀,而是要求往北郊,与那些采桑女,养蚕女一起,与民共同祭祀蚕神。这样才能表现出皇室中人亲民爱民,与民同在,为民祈福。
正是因为如此,武媚在百姓口中已经是一个远远超过了前王皇后的女人。但是武媚并不满足于此,当初太宗皇帝对于她的伤害烙印在了她的骨血之中,她不能忘记太宗皇帝对于长孙皇后的爱与尊敬。
当初不论她多么的努力,都不能做到让太宗皇帝满意,甚至是即便她万千宠爱于一身又如何?她始终都只能是一个小小的才人,一个比奴才高贵不了多少的才人。如今她也做到皇后的位置了,已经也是皇后了,甚至于为了博得好名声,她甚至是纡尊降贵的与那些民妇一同祭祀,一同采桑,一同养蚕。可是得到的评价仅仅只是超越莽氏,武媚不满足。
“媚娘,长孙皇后毕竟是先皇时候的皇后了,你又何必估值与此呢?”武顺也不明白,为什么武媚对于这样的虚名会如此的在意,甚至超过了对于母亲的关心。“母亲那日与你说的话你都忘记了么?还是你做了皇后便不准备管母亲了?”
武媚挑眉,斜睨了武顺一眼,“本宫要做便要做到最好,想当初先皇把本宫当做是一个玩物一般,而本宫给他的却是本宫的爱,原因只在于本宫不如长孙皇后。如今同为皇后了,她能做到的,本宫也能做到,甚至要超越她。到时候,”武媚的唇边勾起了一抹嘲讽的笑:“本宫再随皇上去昭陵的谒祖的时候,就能告诉先皇,当初他是多么的有眼无珠。”
“嘘!你胡说什么呢!”武顺吓了一跳,这可是大不敬啊。
“元庆元爽两个混蛋,吃着本宫赏赐的珍馐美馔,穿着本宫赏赐的绫罗绸缎,用着本宫赏赐的金银珠宝,居然不敬本宫的母亲,还大放厥词说是因为父亲的庇护才得了现在的官位。”说着说着,武媚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眨了眨眼,对武顺说:“你说,是百姓中的名声重要,还是让他们在朝廷替我武家卖命,站稳脚跟来的重要?”
武顺愣了愣,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么?武顺一时间没有想明白,倒是叫进宫来给太子讲书的学明听到了:“自然是百姓中的威望重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嘛。”说着便也不着人通传便一甩衣袍进了内殿。
武媚见是学明,露出了明媚的笑,如今也只有在面对至亲好友的时候太才能露出这般纯真的笑容了,“学明,弘儿那边已经好了?”
“是,弘儿很聪明,一教就会。”说着,捡了个位置坐下,自己倒了杯水,边喝边说:“媚娘,你说的这个武家,是他们以为的武家么?你的嫡系势力,许敬宗他们虽然说不上,但是却对你能绝对的忠心,这点就足够了,可是你真的觉得元庆元爽他们会对你有这么忠心么?就从他们如今的态度来看,他们根本不领你的情,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官职都是通过你而得来的,既然如此,留有何用?”
学明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者,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他都是宽容的,但是这个大多数里面没有包括任何伤害过武媚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对于元庆元爽以及武惟良和武怀运会如此憎恨的原因。
“那学明可是有想法了?”武媚就知道最懂她的人永远是身边的这几个从小到大的亲人。他们是真正会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会觉得她所做的那些事情是有多么的离经叛道,更不会如同那些外人一样来劝诫自己。
“媚娘,你不是已经有主意了么?”
武顺在一旁,看着学明与武媚你来我往,也渐渐的从中琢磨出了点道理来,笑着插嘴道:“依我看,他们都是武家的人,而之所以需要他们,无非是为了巩固媚娘在宫里的地位,既然如此,何不就好好的利用一番?”
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后,异口同声道:“大义灭亲!”言罢,会心一笑。
“姐姐回去让母亲忍耐着,眼看着就是一场盛大的佛事活动,皇上与本宫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收拾他们,且等过些时日吧,本宫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学明摇了摇手,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所谓过犹不及,你们武家在朝廷的如今不过只有这么几个而已,若是一并除了,外人自然会说你心狠手辣,而许敬宗之流所见,自然也会心寒,所谓兔死狐悲,对你的忠心或会有所减少,这对你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倒不如是分而治之,先将元庆元爽这两个除了,一方面得了好名声,一方面震慑了武惟良和武怀运,另一方面也让其他见着会对你越发的尊敬,如此方是上上之策。”
武媚听着学明的话,两眼放光,的确,一箭三雕的好计策,的确是要比自己一次性将武氏族人逐出朝廷来的更好,“那本宫便择日上表皇上,罢免了武元庆和武元爽。”
“不,如同当年做《内训》一般,作《外戚诫》,如此这般,才不会让这件事情显得如此突兀,叫人觉得你是别有所图。”学明微笑道。
武媚点了点头:“不错,如此一来,本宫再做出表率,上表皇上罢免他们的官职,才顺理成章,也更有说服力,传出去也更好听。”
而此刻正在府中饮酒的元庆元爽两兄弟无端的打了个寒颤。其实他们两个人最是小人,原本在父亲死后,两人便对武媚母女恶言相向,甚至是欺侮虐待,尤其是对武媚。那时候已经十三岁的武媚已经生的极好,两人要不是顾忌着文英,早就染指了。这会子进了京城,心里是明白的,他们是托了这个妹妹的福,但是嘴上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以至于才会在给名义上的母亲荣国夫人请安的时候口出狂言,然而事后两人还是后怕的,武媚的性子他们是知道的,尤其是得知前皇后与淑妃之死的消息之后,更是害怕的无以言表,这个妹妹的手段是越发的残忍了。
因此两人才会相约在院中喝酒,以期能商量出个对策来。但是初入京城,根本没有人脉可言,那些攀附的官员他们也知道不过只是看在武媚的面子上,是断断不会为了他们两个而和武媚翻脸的。那些敢和武媚翻脸的人,他们却根本不入人家眼,于是兄弟两人喝着闷酒却无济于事。
九月十二日,武媚终于将润色好的《外戚诫》作好,在与学明几番探讨下,几经修改终于成文。这天,武媚在李治上朝之前,穿戴整齐,凤袍凤冠,手捧所做《外戚诫》端端正正的呈送给皇上:“所谓在其政谋其事,臣妾身为皇后,自然是要做天下人的典范,臣妾特做这《外戚诫》献于皇上,并呈表请皇上明鉴。”
武媚看着自家曾经对自己不屑一顾的兄长,如今因为自己的缘故才能在朝堂之上风生水起,一时间竟然生出了一种兴奋的心情,原来你们并不是如当初表现的那么的无欲无求啊,原来当这种从天而降的好事落到你们头上的时候,你们也是会出现人的七情六欲啊。
真好,就这样将他们从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调来了京城了,到了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当年自己受的所有苦,就可以一笔一笔和他们算了。武媚体内的复仇因子再一次叫嚣了,她兴奋,她激动,她再一次找到了复仇的目标,并且预备体会这其中绝对的快感。
不过武媚的理智也在告诉自己,现在还不是时候,武家在李唐天下还没有真正的站稳脚跟,所谓的巴结不过是因为自己这个大唐皇后在。武家的这些势力是依附着她这个大唐皇后而存在的,而不是她身在后宫身为女人的倚靠。
所以她要等,等着武家在朝廷上站稳了脚跟,到时候她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出手额,哪怕是自己的兄长又如何,当年他们又何曾当自己是妹妹了呢?
四月,根据惯例,历任皇后都要前往北郊祭祀蚕神。从古到今,男耕女织,桑蚕对于整个国家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部分,几乎就是国之根本,不可被动摇的。因此历朝历代的帝王皇后都是极其重视祀蚕活动的。更甚至是在皇宫中也会有蚕院,来供宫里头的皇后采桑养蚕用。
武则天虽然不喜欢织布绣花这种针织女红的事情,但是却不表示她不乐衷于这种能博得好名声的事情。因此她没有如同惯例在宫里头进行祭祀,而是要求往北郊,与那些采桑女,养蚕女一起,与民共同祭祀蚕神。这样才能表现出皇室中人亲民爱民,与民同在,为民祈福。
正是因为如此,武媚在百姓口中已经是一个远远超过了前王皇后的女人。但是武媚并不满足于此,当初太宗皇帝对于她的伤害烙印在了她的骨血之中,她不能忘记太宗皇帝对于长孙皇后的爱与尊敬。
当初不论她多么的努力,都不能做到让太宗皇帝满意,甚至是即便她万千宠爱于一身又如何?她始终都只能是一个小小的才人,一个比奴才高贵不了多少的才人。如今她也做到皇后的位置了,已经也是皇后了,甚至于为了博得好名声,她甚至是纡尊降贵的与那些民妇一同祭祀,一同采桑,一同养蚕。可是得到的评价仅仅只是超越莽氏,武媚不满足。
“媚娘,长孙皇后毕竟是先皇时候的皇后了,你又何必估值与此呢?”武顺也不明白,为什么武媚对于这样的虚名会如此的在意,甚至超过了对于母亲的关心。“母亲那日与你说的话你都忘记了么?还是你做了皇后便不准备管母亲了?”
武媚挑眉,斜睨了武顺一眼,“本宫要做便要做到最好,想当初先皇把本宫当做是一个玩物一般,而本宫给他的却是本宫的爱,原因只在于本宫不如长孙皇后。如今同为皇后了,她能做到的,本宫也能做到,甚至要超越她。到时候,”武媚的唇边勾起了一抹嘲讽的笑:“本宫再随皇上去昭陵的谒祖的时候,就能告诉先皇,当初他是多么的有眼无珠。”
“嘘!你胡说什么呢!”武顺吓了一跳,这可是大不敬啊。
“元庆元爽两个混蛋,吃着本宫赏赐的珍馐美馔,穿着本宫赏赐的绫罗绸缎,用着本宫赏赐的金银珠宝,居然不敬本宫的母亲,还大放厥词说是因为父亲的庇护才得了现在的官位。”说着说着,武媚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眨了眨眼,对武顺说:“你说,是百姓中的名声重要,还是让他们在朝廷替我武家卖命,站稳脚跟来的重要?”
武顺愣了愣,这两者有什么关系么?武顺一时间没有想明白,倒是叫进宫来给太子讲书的学明听到了:“自然是百姓中的威望重要,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嘛。”说着便也不着人通传便一甩衣袍进了内殿。
武媚见是学明,露出了明媚的笑,如今也只有在面对至亲好友的时候太才能露出这般纯真的笑容了,“学明,弘儿那边已经好了?”
“是,弘儿很聪明,一教就会。”说着,捡了个位置坐下,自己倒了杯水,边喝边说:“媚娘,你说的这个武家,是他们以为的武家么?你的嫡系势力,许敬宗他们虽然说不上,但是却对你能绝对的忠心,这点就足够了,可是你真的觉得元庆元爽他们会对你有这么忠心么?就从他们如今的态度来看,他们根本不领你的情,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官职都是通过你而得来的,既然如此,留有何用?”
学明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儒者,对大多数的人来说,他都是宽容的,但是这个大多数里面没有包括任何伤害过武媚的人,这也是为什么他对于元庆元爽以及武惟良和武怀运会如此憎恨的原因。
“那学明可是有想法了?”武媚就知道最懂她的人永远是身边的这几个从小到大的亲人。他们是真正会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不会觉得她所做的那些事情是有多么的离经叛道,更不会如同那些外人一样来劝诫自己。
“媚娘,你不是已经有主意了么?”
武顺在一旁,看着学明与武媚你来我往,也渐渐的从中琢磨出了点道理来,笑着插嘴道:“依我看,他们都是武家的人,而之所以需要他们,无非是为了巩固媚娘在宫里的地位,既然如此,何不就好好的利用一番?”
三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后,异口同声道:“大义灭亲!”言罢,会心一笑。
“姐姐回去让母亲忍耐着,眼看着就是一场盛大的佛事活动,皇上与本宫也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收拾他们,且等过些时日吧,本宫一定会让他们付出代价。”
学明摇了摇手,道:“此事不可操之过急,所谓过犹不及,你们武家在朝廷的如今不过只有这么几个而已,若是一并除了,外人自然会说你心狠手辣,而许敬宗之流所见,自然也会心寒,所谓兔死狐悲,对你的忠心或会有所减少,这对你来说并不是最好的。倒不如是分而治之,先将元庆元爽这两个除了,一方面得了好名声,一方面震慑了武惟良和武怀运,另一方面也让其他见着会对你越发的尊敬,如此方是上上之策。”
武媚听着学明的话,两眼放光,的确,一箭三雕的好计策,的确是要比自己一次性将武氏族人逐出朝廷来的更好,“那本宫便择日上表皇上,罢免了武元庆和武元爽。”
“不,如同当年做《内训》一般,作《外戚诫》,如此这般,才不会让这件事情显得如此突兀,叫人觉得你是别有所图。”学明微笑道。
武媚点了点头:“不错,如此一来,本宫再做出表率,上表皇上罢免他们的官职,才顺理成章,也更有说服力,传出去也更好听。”
而此刻正在府中饮酒的元庆元爽两兄弟无端的打了个寒颤。其实他们两个人最是小人,原本在父亲死后,两人便对武媚母女恶言相向,甚至是欺侮虐待,尤其是对武媚。那时候已经十三岁的武媚已经生的极好,两人要不是顾忌着文英,早就染指了。这会子进了京城,心里是明白的,他们是托了这个妹妹的福,但是嘴上他们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以至于才会在给名义上的母亲荣国夫人请安的时候口出狂言,然而事后两人还是后怕的,武媚的性子他们是知道的,尤其是得知前皇后与淑妃之死的消息之后,更是害怕的无以言表,这个妹妹的手段是越发的残忍了。
因此两人才会相约在院中喝酒,以期能商量出个对策来。但是初入京城,根本没有人脉可言,那些攀附的官员他们也知道不过只是看在武媚的面子上,是断断不会为了他们两个而和武媚翻脸的。那些敢和武媚翻脸的人,他们却根本不入人家眼,于是兄弟两人喝着闷酒却无济于事。
九月十二日,武媚终于将润色好的《外戚诫》作好,在与学明几番探讨下,几经修改终于成文。这天,武媚在李治上朝之前,穿戴整齐,凤袍凤冠,手捧所做《外戚诫》端端正正的呈送给皇上:“所谓在其政谋其事,臣妾身为皇后,自然是要做天下人的典范,臣妾特做这《外戚诫》献于皇上,并呈表请皇上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