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音乐家 第一百六十九章 正午
就等你的选择......
也许在说第一遍时,范宁对其中含义还不一定那么显明的理解。
但第二遍重复时总归是要明白了。
范宁眼神里闪烁变幻了许久。
“侯爵大人这次,不太理智,罗伊小姐,你作为女儿,多劝劝他吧。”
“哈?”
“本来只是绑定了一部分的利益,切割的话,阵痛一时,为什么非要弄得彻底抽不出身才舒服呢?”
“现在的窟窿处理到了剩余55%,我们被冻结5天了,还剩2天。”罗伊再一次强调。
“看起来剩下4%存在够得着的可能性?”范宁摇头,“实际上越靠近51%,越是个危险的区间!你知道当局是否还留有余地么?会不会是挖了一个看似能竭力填上的坑,就等着我们往里跳?”
罗伊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她重新开口,语气有些莫名郁郁:
“范宁,你的分析重点找得很对,但其实对你来说意义是有限的。”
“你可以一直不做选择么?”
“......”
轮到范宁陷入沉默。
“希兰,你的观点其实也很重要的。”罗伊叹了口气。
“啊?我......”另一侧一直默默听着的希兰怔住。
“你也是对于院线来说很重要、付出了很多的人啊。”
“是吧,谢谢。”
“一些点到即止的引申含义,你清楚吗?”
“大概能猜到一些。”
“你怎么想?”
希兰蹙眉,语气柔和、坚定:“我觉得...至少...麻烦临头的时候,我不该且无法做到在你们观点不一致时,选择附议或踩住一方,从而形成某种1对2的局面。”
“你们至少要先达成共识,我的‘接受或不接受’才存在意义,不然我表态是为了什么呢?让情况变得更乱吗。”
“而且,我和你们都说过知心话,也不是今日,也不止一次。”
“我说自己这个人,比起进一步拥有更多,更不愿的是失去已有的东西。我不是说我不想要拥有,只是说,逼不得已的二选一抉择的话。”
罗伊别过脸去,数秒后又抬头:“我觉得你说得对,希兰。”
“......范宁先生,或者,大家更务实一点,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呢?”
“我们切断‘做个选择’的引申义,但问题仍要回答,你告诉我们你的选择,你的计划,我们才好一起努力啊。”
“......”
范宁依旧在沉默,这次的时间很长,长到脱离了此前一系列对话的氛围。
其实,根本早就没在考虑什么“院线麻烦”一类的问题。
演出间隙,身边的观众起起落落,他始终坐在中间,想起了好多好多事情。
“你觉得自己还没有想好......”“强烈的道德责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
麦克亚当侯爵在和自己单独谈话时,如此说的这般话,还有后续的更多话。
说侯爵讲得直白?似乎也并没说什么,但说他讲得含蓄?又是一点都不含蓄。
他点得太过精准,通篇都是关键词,连过渡的冗余措辞都没有,就是看准了一个人骨子里的性情。
然后,然后......
又不知觉地想起了好几年前的夏夜,海华勒庄园的驾车送行,后视镜中的倒退身影。
“我希望能有机会出尔反尔。”“那你肯定亏欠得要死。”
关于一起探索失常区的莫名其妙的约定,一次不着边际又糟糕的承诺,尤其对比不久后自己在南国流浪期间,院线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更是显得极为糟糕。
还有什么?......
“从前的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无非就是爸爸继续拿着一所公学教职的薪水......一个安逸、平淡、同时也胜过绝大多不幸之人的生活......”
“总之,后面的一系列转折,是从这些画面——我们认识的画面后开始,才确定会逐渐发生的......一个‘可能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界限......”
这是回归后“复活”演出落幕的深夜,升格“新月”的第一夜吧?
嗯,对,驱车前往柳芬纳斯墓园看望安东老师时的事情。副驾驶是希兰。
怎么想得这么远......最初是在想什么来着......
“我的选择或计划?”
即便切断引申义......
难道它就不会有所指向了么?
但范宁终归是抬起了头:
“至少,今天先需要演完该演完的交响曲不是么?”
“同意。”虽然前一篇对话的语境已经彻底翻篇,但罗伊的回应依然很快。
她伸出右手放到范宁的跟前。
范宁微微一怔,但随即看到另一侧的希兰将左手伸了过去。
“好好演,别‘车祸’啊。’”希兰眨眼。
范宁终于绽开一丝笑容,把自己的手也叠放了上去。
“一起加油。”
大家用力按落。
范宁的心头有些郁结排解了出去,但觉得好像仍是缺了点什么。
很是让他胸闷。
不自主地,脑海中又浮现起漫天崩坏的雪花与噪点下,崎岖而蠕动着的山路前方,一道挂着披肩头发的少女背影。
那是一片淡紫色的绸缎,微微蜷曲的发梢末端和裙摆下沿的光晕,则是欲要滴落的酒红。
怎么还是在越想越远......
算了,随它吧。
至少范宁这次嘴角噙着的弧度,没有再那么快地消失。
部分散开的观众们已经开始逐渐回场。
“呵。”
某一刻,范宁对前方那排入场贵宾的背影,莫名地轻笑出声。
“铛——铛——铛——......”
圣礼广场上的钟声再度敲响了。
连续十二下,中午十二点,
观众们的掌声平稳且渐强式地响起。
很热烈,一切正常的热烈,并且比上午的程度还要明显高出一个层次。
有好几百人甚至站立鼓掌了起来!
身边立即有观众予以担忧的制止,因为这次庆典将此类行为写入了明令的禁止事项,理由是“影响他人视野”和“存在治安隐患”。
前几天就有不少情绪高涨的观众在艺术家入场或谢幕时做出这样的举动,立马受到了巡逻警察的严厉警告。
但这一次,一下几百号人出现这样的行为,且没有第一时间受到制止,似乎被默许了。
原本一切隆重热烈的氛围都像程式,但此刻,好像有程式之外的因素,属于“可能性”或“自由度”范畴的因素,出现了。
它的占比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但仍然很显眼。
难道是因为刚才有一群神秘的大人物进了场?大人物更加宽容?
还是因为从第七日的正午开始,再到下午,再到晚上,演出的重量级越来越高,距离顶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值得”更热烈一些的致敬方式?
很多人如此去猜测理解。
可是,这不还是一种“程式”么?
能冒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身就已经够奇怪了。
就像某种实施规训后的成果一样。
正午时分,细雨如蛛丝飘洒,乐队与合唱团终于开始登场了。
广场上的听众报以更热烈的欢呼。
南国恋歌之王,游吟诗人舍勒,执棒重组后的联合公国节日管弦乐团及下属童声合唱团!
演出曲目,交响曲《夏日正午之梦》!
(本章完)
也许在说第一遍时,范宁对其中含义还不一定那么显明的理解。
但第二遍重复时总归是要明白了。
范宁眼神里闪烁变幻了许久。
“侯爵大人这次,不太理智,罗伊小姐,你作为女儿,多劝劝他吧。”
“哈?”
“本来只是绑定了一部分的利益,切割的话,阵痛一时,为什么非要弄得彻底抽不出身才舒服呢?”
“现在的窟窿处理到了剩余55%,我们被冻结5天了,还剩2天。”罗伊再一次强调。
“看起来剩下4%存在够得着的可能性?”范宁摇头,“实际上越靠近51%,越是个危险的区间!你知道当局是否还留有余地么?会不会是挖了一个看似能竭力填上的坑,就等着我们往里跳?”
罗伊陷入了沉默,过了一会她重新开口,语气有些莫名郁郁:
“范宁,你的分析重点找得很对,但其实对你来说意义是有限的。”
“你可以一直不做选择么?”
“......”
轮到范宁陷入沉默。
“希兰,你的观点其实也很重要的。”罗伊叹了口气。
“啊?我......”另一侧一直默默听着的希兰怔住。
“你也是对于院线来说很重要、付出了很多的人啊。”
“是吧,谢谢。”
“一些点到即止的引申含义,你清楚吗?”
“大概能猜到一些。”
“你怎么想?”
希兰蹙眉,语气柔和、坚定:“我觉得...至少...麻烦临头的时候,我不该且无法做到在你们观点不一致时,选择附议或踩住一方,从而形成某种1对2的局面。”
“你们至少要先达成共识,我的‘接受或不接受’才存在意义,不然我表态是为了什么呢?让情况变得更乱吗。”
“而且,我和你们都说过知心话,也不是今日,也不止一次。”
“我说自己这个人,比起进一步拥有更多,更不愿的是失去已有的东西。我不是说我不想要拥有,只是说,逼不得已的二选一抉择的话。”
罗伊别过脸去,数秒后又抬头:“我觉得你说得对,希兰。”
“......范宁先生,或者,大家更务实一点,接下来,你准备怎么做呢?”
“我们切断‘做个选择’的引申义,但问题仍要回答,你告诉我们你的选择,你的计划,我们才好一起努力啊。”
“......”
范宁依旧在沉默,这次的时间很长,长到脱离了此前一系列对话的氛围。
其实,根本早就没在考虑什么“院线麻烦”一类的问题。
演出间隙,身边的观众起起落落,他始终坐在中间,想起了好多好多事情。
“你觉得自己还没有想好......”“强烈的道德责任,不是他律,而是自律......”
麦克亚当侯爵在和自己单独谈话时,如此说的这般话,还有后续的更多话。
说侯爵讲得直白?似乎也并没说什么,但说他讲得含蓄?又是一点都不含蓄。
他点得太过精准,通篇都是关键词,连过渡的冗余措辞都没有,就是看准了一个人骨子里的性情。
然后,然后......
又不知觉地想起了好几年前的夏夜,海华勒庄园的驾车送行,后视镜中的倒退身影。
“我希望能有机会出尔反尔。”“那你肯定亏欠得要死。”
关于一起探索失常区的莫名其妙的约定,一次不着边际又糟糕的承诺,尤其对比不久后自己在南国流浪期间,院线从无到有的艰难过程,更是显得极为糟糕。
还有什么?......
“从前的我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无非就是爸爸继续拿着一所公学教职的薪水......一个安逸、平淡、同时也胜过绝大多不幸之人的生活......”
“总之,后面的一系列转折,是从这些画面——我们认识的画面后开始,才确定会逐渐发生的......一个‘可能性’与‘可能性’之间的界限......”
这是回归后“复活”演出落幕的深夜,升格“新月”的第一夜吧?
嗯,对,驱车前往柳芬纳斯墓园看望安东老师时的事情。副驾驶是希兰。
怎么想得这么远......最初是在想什么来着......
“我的选择或计划?”
即便切断引申义......
难道它就不会有所指向了么?
但范宁终归是抬起了头:
“至少,今天先需要演完该演完的交响曲不是么?”
“同意。”虽然前一篇对话的语境已经彻底翻篇,但罗伊的回应依然很快。
她伸出右手放到范宁的跟前。
范宁微微一怔,但随即看到另一侧的希兰将左手伸了过去。
“好好演,别‘车祸’啊。’”希兰眨眼。
范宁终于绽开一丝笑容,把自己的手也叠放了上去。
“一起加油。”
大家用力按落。
范宁的心头有些郁结排解了出去,但觉得好像仍是缺了点什么。
很是让他胸闷。
不自主地,脑海中又浮现起漫天崩坏的雪花与噪点下,崎岖而蠕动着的山路前方,一道挂着披肩头发的少女背影。
那是一片淡紫色的绸缎,微微蜷曲的发梢末端和裙摆下沿的光晕,则是欲要滴落的酒红。
怎么还是在越想越远......
算了,随它吧。
至少范宁这次嘴角噙着的弧度,没有再那么快地消失。
部分散开的观众们已经开始逐渐回场。
“呵。”
某一刻,范宁对前方那排入场贵宾的背影,莫名地轻笑出声。
“铛——铛——铛——......”
圣礼广场上的钟声再度敲响了。
连续十二下,中午十二点,
观众们的掌声平稳且渐强式地响起。
很热烈,一切正常的热烈,并且比上午的程度还要明显高出一个层次。
有好几百人甚至站立鼓掌了起来!
身边立即有观众予以担忧的制止,因为这次庆典将此类行为写入了明令的禁止事项,理由是“影响他人视野”和“存在治安隐患”。
前几天就有不少情绪高涨的观众在艺术家入场或谢幕时做出这样的举动,立马受到了巡逻警察的严厉警告。
但这一次,一下几百号人出现这样的行为,且没有第一时间受到制止,似乎被默许了。
原本一切隆重热烈的氛围都像程式,但此刻,好像有程式之外的因素,属于“可能性”或“自由度”范畴的因素,出现了。
它的占比百分之一,千分之一,但仍然很显眼。
难道是因为刚才有一群神秘的大人物进了场?大人物更加宽容?
还是因为从第七日的正午开始,再到下午,再到晚上,演出的重量级越来越高,距离顶峰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因此“值得”更热烈一些的致敬方式?
很多人如此去猜测理解。
可是,这不还是一种“程式”么?
能冒出这样的思维方式,本身就已经够奇怪了。
就像某种实施规训后的成果一样。
正午时分,细雨如蛛丝飘洒,乐队与合唱团终于开始登场了。
广场上的听众报以更热烈的欢呼。
南国恋歌之王,游吟诗人舍勒,执棒重组后的联合公国节日管弦乐团及下属童声合唱团!
演出曲目,交响曲《夏日正午之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