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北宋穿越指南 > 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气满乾坤】

北宋穿越指南 第1003章 0998【只留清气满乾坤】

    秋天,北方旱灾终于好转,几场秋雨浸润干涸已久的土地。

    甘霖降下,普天同庆。

    这是朱铭穿越以来,旱情最严重的一年,有些州府甚至颗粒无收!

    以至于个别地区被扯出了窝案,皇帝专门下令暂时不要抓人,允许当地官吏通过救灾来戴罪立功。只要救灾得力,事后再退赃罚款,就能获得从轻处罚。

    当然可以抓人之后重新派去官员,但一来新官上任需要时间,二来官员变动会影响救灾效率。

    深秋时节,灾情彻底平息,第一批罪官也判了。

    积极退赃的闵子顺,终究还是死刑,因为他的问题太大。

    这家伙在管理国库仓场时,趁着连续几年西北大旱,伙同地方文武贪污了许多赈灾钱粮。

    赈灾钱粮!

    军队!

    两个不该碰的,闵子顺都碰了。

    军队主要是漕军的问题,他们负责部分路段的运输。一个漕军都指挥使、四个漕军指挥使,通通被抓来判处死刑。

    相比而言,闵子顺在吏部的事情反而不算什么。

    看在旧日交情的份上,朱铭出面把斩首改为绞刑,给闵子顺留了一個全尸。

    “杀!杀!杀……”

    刑场,无数百姓嘶声呼喊。

    他们已经听说了,今天处死的罪犯,主要罪名全是贪污赈灾粮。

    排队等着被处死的,不但有官员,而且有商人。

    商人负责销赃。

    也不仅仅是销赃,还帮忙把稻谷、小麦,换成更便宜的玉米、高粱等物。

    毕竟朝堂查得严,不能真搞出饥荒,贪污的时候还得运足粮食过去。

    闵子顺跪在行刑台上,听着此起彼伏的呼喊声,看着远处义愤填膺的百姓,他精神恍惚仿佛做了一场大梦。

    这几年都在做梦,如今终于梦醒了。

    事实上,被贪掉的赈灾钱粮,闵子顺真没拿多少,甚至一开始都不知情。

    他最初只是在做吏部左侍郎时,违规提拔亲朋故旧,想要培植自己的嫡系。

    而且有点操之过急,有些人资历和政绩不够,其实再缓个三五年就达标,但他还是硬生生给提拔了。为了达到目的,甚至伙同考功司郎中,悄悄修改那些官员的政绩。

    贪污赈灾钱粮的事情,始作俑者是钱琛的一个心腹,而且此人还是朱国祥的不记名弟子。

    当时钱琛已经做了阁臣,那个心腹调去仓场,两人基本没啥工作交集,也就逢年过节走动一下而已。

    闵子顺却调去仓场做一把手,成了钱琛心腹的上司。

    当闵子顺察觉到不对时,发现自己的族侄已卷进去。

    他那族侄是朱铭全占四川之后,一群闵氏族人集体投效而做官的。再加上闵子顺的刻意提拔,已混成了专管民政事务的山西省参政。

    钱琛的心腹在国库仓场,闵子顺的族侄在山西,中间还有个出自大明村的漕运都指挥使。

    三人串谋侵吞赈灾钱粮!

    闵子顺发觉之后如果立即上报,即便把吏部的旧事扯出来,朱铭也肯定不会重罚他。顶多也就贬官两三级,今后不让他再担任吏部职务。

    但闵子顺当时考虑得太多了。

    他既害怕自己被贬官,还想保住自己的族侄,也害怕得罪钱琛和张广道。因为另外那两个同谋,一个是钱琛的人,一个是张广道的人。

    于是,闵子顺选择睁只眼闭只眼,并悄悄勒令他们适可而止。

    他以为那些家伙会见好就收,结果却把贪污范围越搞越大,从山西很快扩散到陕西,被拉下水的官员也越来越多。

    而且,为了堵住闵子顺的嘴巴,那些贪官暗中围猎他的妻儿。

    闵子顺的老婆和孩子,都收了贪官们的重礼!

    等闵子顺发现无可挽回,干脆就破罐子破摔了,寄希望于朝廷不会发现。反正直接克扣的赈灾粮不多,主要是把精粮换成杂粮,不会真把灾民给饿死。

    “闵子顺,担任吏部左侍郎期间,伙同考功司、文选司郎中,篡改官员政绩,违规提拔官吏……在担任户部仓场侍郎期间,伙同文武官员,克扣赈灾钱粮……依律当斩……因积极退赃,改为绞刑,留得全尸……你可服罪?”

    面对监刑官的质问,闵子顺艰难回答:“服罪。”

    “已验明正身,犯人亦服罪。行刑!”

    中国古代的绞刑,一般适用于皇亲国戚,虽然过程远比斩首更痛苦,但能留全尸获得最后的体面。

    如果让犯人自己选择,多数都更愿意留一个全尸。

    两个刽子手上前。

    一人用黑色布袋,将闵子顺的脑袋罩住,免得死相过于难看,这也属于绞刑特有的体面。

    另一人把闵子顺跪着绑在行刑柱上,防止绞刑期间因痛苦而挣扎出错。

    绞刑真就是绞。

    两个刽子手各执一根长木棍,两根木棍的中央用绳子拴在一起。绳子也是两股,夹着犯人的脖子。

    刽子手以相反的方向绞动木棍,两股绳索互相渐渐收紧,最终让死刑犯窒息而亡。

    相比斩首,过程极为痛苦。

    闵子顺浑身奋力挣扎扭动,却因为被绑在行刑柱上,根本就动弹不得。

    终于,彻底不动了。

    “下一个,带过来!”

    那人正是钱琛的心腹韩松,金州西城县小吏出身,在汉中时就已经协助管理钱粮,还在朱国祥手下做过刀笔吏。

    甚至早在汉中的时候,韩松就已开始贪污,只不过当时小打小闹没被查。

    韩松被按着跪下,看到闵子顺的尸体被抬走,整个人瘫在当场根本就跪不直。

    李含章、钱琛、令孤许等人,此刻默默离开刑场。

    他们跟闵子顺的关系都不错,今天算是来送老闵最后一程。而且,是朱铭让他们来的,未尝没有警示的意思。

    李含章和钱琛算运气好,前者是第一任吏部尚书,后者是第一任户部尚书。

    都是非常容易中招的职务。

    但他们早早调入内阁,早就不沾具体事务,而且严格约束家人。就算以前做过什么,朝廷也划了一条时间线,只要今后不再犯就不追究。

    因此,他们即便门生故吏无数,只要没被查出权钱交易,就不会被卷进各种案子里。

    他们的党羽,这次被抓了好几个!

    李含章和钱琛的三师加官都被削了,算是对他们的惩戒警告。

    钱琛最后转身看一眼,即将被斩首的韩松,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心腹啊。

    “这厮连赈灾粮也敢碰,当真该死!”钱琛咬牙切齿道。

    李含章不想谈论这种事,情绪低落道:“去我家里喝一杯吧。吃了这顿酒,明日好生处理公务,莫要再被这等事扰乱心情。”

    钱琛摇头:“改天再喝。”

    令孤许等人也拱手告辞,他们的老朋友,今天要被处死好几个。

    众人坐车返回城内,路过书铺的时候,却听有伙计站在书店门口叫卖:“《大明月报》,《大明月报》。以前官员才能看的邸报,今后人人都可以买来读。五十五文一份,不值三餐饭钱,却能晓得天下大事……”

    京城的物价贵,一天如果吃三顿,饭钱还真要四五十文,再节俭也要二三十文。

    这样来看的话,一份报纸卖五十五文还真不贵。

    如果今后增大发行量,成本还能继续往下降。

    衙门有免费报纸可看,李含章等人都没去买,但许多百姓却被吸引。

    今天是旬休日,学生们也放假,书店一条街有许多士子在闲逛。

    伙计没喊几嗓子,就有十多个士子围过来。

    旁边的书店掌柜见此情景,顿时后悔自己没去进报纸。

    能卖出去多少且不说,这玩意儿可以招揽顾客啊,指不定就有人顺便买书买笔呢。

    另一家书店的掌柜,亲自出门喊道:“俺家也有报纸,俺家也有报纸!”

    先前那家书店,已经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挤不进去的后续顾客,听到附近还有报纸,连忙加快脚步跑过去。

    陆游和几个小伙伴,今天也在逛书市,顺便买点墨条和纸张。

    他们都不缺钱,几乎人手买一份报纸,一边走路一边读报。

    没有直接阅读具体报道,而是着眼于报纸的装订和排版。

    挺新鲜的。

    前宋的邸报主要靠手抄,由于朱铭改进活字印刷术,在宋徽宗中后期改为印刷。但版面一直都不讲究,直到大明开国才稍微改进。

    如今这份报纸的版面却极为清新。

    标题的字号更大,正文的字号更小,还用横竖线做隔断,对读者非常友好。

    现在印刷都用“明体字”,也就是“宋体字”,还有了统一的几种字号和标点。

    这些印刷标准,是朱国祥在位期间推广的。

    最初是在印刷公函笺和官方教材时使用,渐渐的被民间书商模仿。他们自发使用官方标准,让工匠制作活字库,大大提高印刷效率和质量,而且还能减少印刷成本。

    “咦,这里还有两首诗词。”陆游惊呼。

    王廉清问:“哪里?”

    陆游说道:“倒数第二页。”

    小伙伴们连忙翻看,却见洪迈大喊:“是陛下的新诗!”

    因为是刚送来的报纸,就连那些书店掌柜和伙计,都还没来得及认真阅读。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陆游朗诵完毕,啧啧赞叹道,“陛下多年未有诗词问世,今出新作果真是好诗。”

    梅花代表洁身自爱,是从唐朝开始的,直至北宋彻底定形,而且文人墨戏画梅的也越来越普遍。

    王廉清指着头版头条说:“陛下此诗,是反着对应前面那些贪官啊。”

    众士子才翻到第一版,认真阅读具体内容,却是详细报道今天被处死的几位大员。

    而且,把他们怎么一步步腐败堕落都写出来了。

    陆游不好评价那些贪官,只能从另一个角度说:“文章的用辞过于浅白。”

    洪迈指着头版最上方:“有意为之,还有更白的,而且是御笔文章。”

    小伙伴们这才注意到社论,却见作者署名是朱铭:俺听圣贤说,以仁政治天下,就能国富民强。仁政恁地推行?却靠官吏来做。前宋贪官污吏太多,百姓穷了,国家衰了,江山没了……

    短短几百字,全是大白话。

    这些太学生都是才子,读了几句就哭笑不得,他们还是孩童时就能写出如此文章。

    突然,陆游嘀咕道:“这些是写给庶民看的,难怪《大明月报》会在民间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