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的冷清娇妻 第230章
热门推荐:
重生1985:从卖卤鸭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天命败家子
七零:随军辣媳带飞大院暴富逆袭
生子续命,她续出一窝毛茸茸
师娘,我真不想下山啊!
长生:开局做棺材,我靠死人修仙
我和我的系统:养鸡发家致富
为了宝藏女孩,只能一统天下了
在古代做个小县官
林校去贴“广告”时,还拿着一罐朱莲青用蕃薯粉弄的“自制浆糊”,尽管林校觉得去买一瓶也是便宜,朱莲青还是认为能省一点就省一点,反正家里有现成的粉,给林校弄了好大一罐儿。
林校从隔壁张春菊家借了自行车来,将自制浆糊与“广告”都放在车兜里,这才骑着自行车绕着街走,她早就对镇上的各条路都烂熟于心,自是知道贴在哪里最为合适。聚居处的路口,贴在这里最为引人注意。
已入秋,太阳不再如老虎一样厉害,风吹在身上还有点凉意,她出来时已经穿上了长袖,太阳晒在身上一点都不热。
很快地,她就将几张“广告”都贴好了,又骑着自行车沿着贴过的地方绕了一圈,还特特地躲在一边看,看着有些人真靠近“广告”看了看,她心里头还有点小得意,看吧,这是她想的办法,还有能吸引点人。
林校喜滋滋地回了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回到家就见着林国清在家门口,让她愣了一愣,到是加快了速度骑自行车。一到得门口,她就停了下来,先将自行车还给了隔壁张春菊家,再小跑到林国清面前,“国、国清……”
她大概是跑得急了,一口气没上来,把后面的“舅舅”两个字没喊出来,——她赶紧儿地拍拍胸脯为自己顺顺气,也没发现林国清的眼神微深了些,深如幽潭,她只是还关心地问道,“国清舅舅,二检怎么样呀?”
“顺利,”林国清忍不住揉揉她头发,将她的头发都揉乱了才放手,“明天要去县里,当天回不来,要在那里过一夜,后来才能回来。”
林校并不懂这是什么程序,也顾不着自己的头发给弄乱了,小巧的嘴儿微张了开来,“这、这怎么还要过夜,你在县里是不是还得住招待所?是要你们自己付钱吗?”
林国清此时怎么看她,就觉得怎么可爱,不由得轻了声音,“是人武部安排,在那里睡个通铺一晚,这是惯例。”
林校没注意他的态度,反而还有点惊奇,毕竟从来没听过这回事,到有点好奇,“人武部?听着好像很厉害吗?”
“管兵役工作的部门,……”林国清非常耐心地解释给她听,不止讲了一点,还长了一长串,后面他再加了一句,“每年入伍的人上面都有数额。”
不过林校更在意他会去哪里当兵,她无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听得一脸懵逼,实在不明白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字都听得懂,加起来的意思,她一时没能领会,“那去哪个部队是自己选的,还是这里人武部安排,还是怎么样?”
“上面有人下来,由他们挑选,”林国清还是清楚一点的,还是说与她听了,反正这个又不是要保密的事,“等确定下来,我约莫十二月就要走了。”
林校下意识地掰了掰手指头,“还有两个月呢,还早呢。”
不过,她立时就有了主意,连忙就说道,“国清舅舅,我也没有什么可送给你的东西,不如我晒点鱼鲞让你带去部队吃?”
林国清摇摇头,“这个带去不方便,还是别晒了。”
林校想想也是,部队那是什么地方,吃食都是统一的地方,又不是自己能做饭,估摸着这些是用不着,——她一拍自己的脑袋,“听说新兵都很苦,国清舅舅是那样吗?”
林国清两手一摊,“你可吓我,我这还没去呢。”
其实他没说的是他要去哪个部队早就安排好了,如今不过是走走形势,这形势必须走,至少他的身体素质要合格,总不能连这个都不合格就去部队。
林校笑了起来,觉得自己有点傻,这就跟重病人不能提病情一个样,要是在重病人面前提他的病情,那简直会要了人命,——至于林国清这样要入伍,还跟他说有新兵特别苦的事,要是承受力不好的人,估摸着会给吓着。“我跟你开玩笑呢,国清舅舅。”
林国清回应她的举动就是摸摸她脑袋。
这动作,林校没躲开,她把林国清当金大腿,只要不过分的举动,她都能受着,何况只是摸摸她脑袋,又没什么事,她就把自己当他亲外甥女一样,虽然不是亲的,但当呀——她就这么想,要抓住尽可能抓住的机会。
林国清看见她手上拿着的“自制浆糊”,就要伸手帮她拿,“你把那些都贴好了?”
林校还是坚持自己拿,又不是拿不动,自己拿着走进屋里,还朝他唤道,“国清舅舅,别站在外头,进屋里来,午饭还是在这里吃算了,吃了再回去?”
林国清笑了笑,并没有拒绝。
“国清舅舅,你从县里回来,我们铺子就要开业,这日子挑得正好,”林校给他倒了白开水,“我早上去贴的时候感觉还不错,至少有人看。”
“那是你画得好,”林国清丝毫不吝啬夸奖的话,端起碗来先喝了大半碗白开水,才朝她继续说道,“要不是你画得好,恐怕也没有人看。”
林校刚要表面的谦虚一下,到是朱莲青在里面听到他们说话,这人就走出来,刚巧的就听到林国清夸奖她女儿的话,——她是下意识地就插了话,“哪里的话,国清,她也就是画画,哪里当得起你这么夸她,小心她骄傲了。”
她不懂什么广告,只知道女儿画得好看,虽她觉得好,还是得谦虚,这做人嘛总不能对外人说自己“画得好”、自己“画得天下第一”等这种话,为人还要有几分谦虚为好、是最好。
“我才不会骄傲呢,”林校不服气了,挽着朱莲青胳膊,微撅了嘴,“我哪里像是会骄傲的人,我一直都没骄傲过呢,就寻思着怎么把铺子搞好呢。”
她灵机一动,就有了主意,“要不要明天再搞个活动,一天下来谁买的最多,就奖励一套衣裳?”
林国清不知道她小脑壳里哪来的主意,一个接着一个的,让他目不瑕接,一下子就迷失在她的主意里,“好办法,不过送衣裳会不会太贵了些,不如送肥皂什么的?”
“不,”林校摇摇头,不慌不忙地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就送衣裳,肥皂不是什么稀罕物事,哪里都有的买,还不如送衣裳,吸引力更大些。”
“衣裳是任挑,还是有规定?”林国清没想泼她冷水,反而是很实的将问题问出口,“有什么个说法吗?还是就随便挑,万一她挑了铺子里最贵的衣裳,我们岂不是要亏了钱?”
林校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比如她自己要是遇上这样子的机会,她恐怕会算来算去不停的算,直到算出来的结果要拿走最贵的衣裳,这样才不会觉得自己吃了亏——“那还是定个出来。”她回到前面的铺子里,看来看去,还是觉得自家做出来的衣裳比较好,便拿着那套长装同西装短裤的组合,手提着就走到林国清面前,“国清舅舅,你看这套可好?这套是我姆妈做的,胜在样式新颖。”
说是“样式新颖”,确实就是别人还没有穿过的样式,这就算是新颖了。
“莲青姐做的?”林国清有点诧异,“我到是不晓得莲青姐还会做裁缝?是最近新学的?”
“没有。”说起这个,林校就有点小得意,“要不是最近同你一块儿开店,我都不知道我姆妈还会做衣裳。你看看这针脚,挺密实吧;你看看这扣子弄得好吧;腰也掐得细吧,能掐出个小蛮腰来。”
“你试过没有?”林国清突然问她,“这样子我看着还好,就怕现在卖这天气已经冷了,会没有人买了。”
林校想想也是,所以当初她才做了一套,没有做太多,衣裳这种事得赶上季节,不然就算是反季了,反季的东西,往往只能卖便宜价。像后来,夏季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卖冬装了,等真正入了冬季的衣裳是有,但是架子上挂着的已经是春季的衣裳了。
“我试过,样子还不错。”林校“呵呵”笑,“现在确实是冷了些,不太适合穿了,不过拿来当奖品再好不过。”
林国清想了想,还是摇摇头,“不太好吧,还是送当季的比较好,现在旧款的还没到,不如就从这些新款的送一套,这夏天的衣裳恐怕吸引力不足。”
林校想了想,视线从架子上一溜儿的衣裳扫过,总算是咬了咬牙,下了个决心,就指那套依着她自己草图所做的衣裳,海军领的红格子外套,里面配着白色衬衫,再加条红格子高腰裤,“要不这套算了,这套上面标着我们自己的牌子,中奖的人得了肯定还会记得我们牌子,这对吸引回头客要好一点儿。”
林国清看她肉疼的样子,不由得失笑出声,“要不你再选选,这套算是最贵的了,也只有这么一套,你不留着自己穿吗?”
林校被他这么“善解人意”的一说,心里好受了点,“我自己穿哪里怕没有衣裳,送就送吧,就这么着,我们搞个大活动,也不怕这点本钱了。”不成功,便成仁,她的想法是这样的。
“那也行,”林国清都由着她,并不干涉她的主意,“回头有人会送来条幅跟花篮,那是恭喜我们开店,你都收着就好。”
林校看向他,漂亮的凤眼里闪着惊喜,“国清舅舅,会有很多嘛?我还寻思着要不要自己去买花篮放着呢,现在省了一笔钱。”
这样的林校,既可爱又“抠门”,让林国清嘴角的笑意不由得更浓了些,他眼神幽深,里面似乎藏着难以名说的深潭,就那么看着林校,好像百看不厌似的,“就我几个哥们,还有韩中雷他姐可能也会过来帮忙。”
“韩中雷他姐?”林校听他特别提起,上辈子她同韩中雷没有什么交集,不知道韩中雷他姐是谁也是正常的事,“她是做什么的呀?”
“吃饭了,都过来吃饭。”
没等林国清回答,后面的朱莲青已经将菜都烧好了,在叫他们吃饭。
林国清边走边说,“他家开了个二手杂货店,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二手杂货店?”林校顿时有了印象,手不自觉地举起来,“你是说那个专门卖二手货的店?有个男的,就直管看书,也不怎么管生意的?”
“你去过了?”林国清帮着端菜,嘴上还是跟着林校说话,“那是韩中雷他姐夫张爱国,韩中雷他姐叫韩玉,张爱国家里以前有点成分,当年差点还结不了婚。”
林校还有点好奇,“真这么严重吗?那后来怎么结的婚?”
“还是时代不一样了,”林国清说道,“不一样了,不再揪着成分不放了。”
林校歪着脑袋,笑看着他,“那国清舅舅,听说你们家也有成分?”
“那到没有,”林国清摇摇头,“我们家是响应上山下乡的政策呢。”
林校有点奇怪了,“可怎么好多人都说你们家有成分问题呢。”成分问题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林校家祖上就是普普通通的渔民,还真是成分清白,所以她阿公一直从生产队长一直到现在的村支部书记。
“总有人乱说,”林国清并不生气,甚至并不放在心上,反而还给她解释起来,“没有的事,都是没影子的事,你想我们家要是有成分问题,我爸还在供销社?”
林校点头,想想也是,供销社都能待,哪里还能是什么成分问题,根本就扯不上关系,不过,她也懒得问他们林家到底是什么个来路,更不管他们家以前在燕京城有怎么个风光样,“说的也是哦。”
朱莲青含笑睨她一眼,“你呀怎么就随便听别人的话,怎么一听就入耳了。”
林校吐吐舌头,“我这不是好奇嘛。”
“有什么可好奇的,”朱莲青给她夹了菜,还将个荷包蛋夹到她碗里,“你爱吃这个,我今天特地煎了三个,一人一个刚刚好;国清你也别客气,都吃了吧,省得留下晚上不好吃。”
林国清从善如流,夹走了一个荷包蛋就咬开了来,里面的蛋黄流入嘴里,让他特别喜欢这个味道,很快地就将整个荷包蛋给吃完了。“莲青姐,你的手艺真不错,真好吃。”
林校从隔壁张春菊家借了自行车来,将自制浆糊与“广告”都放在车兜里,这才骑着自行车绕着街走,她早就对镇上的各条路都烂熟于心,自是知道贴在哪里最为合适。聚居处的路口,贴在这里最为引人注意。
已入秋,太阳不再如老虎一样厉害,风吹在身上还有点凉意,她出来时已经穿上了长袖,太阳晒在身上一点都不热。
很快地,她就将几张“广告”都贴好了,又骑着自行车沿着贴过的地方绕了一圈,还特特地躲在一边看,看着有些人真靠近“广告”看了看,她心里头还有点小得意,看吧,这是她想的办法,还有能吸引点人。
林校喜滋滋地回了家,觉得前途一片光明,回到家就见着林国清在家门口,让她愣了一愣,到是加快了速度骑自行车。一到得门口,她就停了下来,先将自行车还给了隔壁张春菊家,再小跑到林国清面前,“国、国清……”
她大概是跑得急了,一口气没上来,把后面的“舅舅”两个字没喊出来,——她赶紧儿地拍拍胸脯为自己顺顺气,也没发现林国清的眼神微深了些,深如幽潭,她只是还关心地问道,“国清舅舅,二检怎么样呀?”
“顺利,”林国清忍不住揉揉她头发,将她的头发都揉乱了才放手,“明天要去县里,当天回不来,要在那里过一夜,后来才能回来。”
林校并不懂这是什么程序,也顾不着自己的头发给弄乱了,小巧的嘴儿微张了开来,“这、这怎么还要过夜,你在县里是不是还得住招待所?是要你们自己付钱吗?”
林国清此时怎么看她,就觉得怎么可爱,不由得轻了声音,“是人武部安排,在那里睡个通铺一晚,这是惯例。”
林校没注意他的态度,反而还有点惊奇,毕竟从来没听过这回事,到有点好奇,“人武部?听着好像很厉害吗?”
“管兵役工作的部门,……”林国清非常耐心地解释给她听,不止讲了一点,还长了一长串,后面他再加了一句,“每年入伍的人上面都有数额。”
不过林校更在意他会去哪里当兵,她无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脸,听得一脸懵逼,实在不明白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字都听得懂,加起来的意思,她一时没能领会,“那去哪个部队是自己选的,还是这里人武部安排,还是怎么样?”
“上面有人下来,由他们挑选,”林国清还是清楚一点的,还是说与她听了,反正这个又不是要保密的事,“等确定下来,我约莫十二月就要走了。”
林校下意识地掰了掰手指头,“还有两个月呢,还早呢。”
不过,她立时就有了主意,连忙就说道,“国清舅舅,我也没有什么可送给你的东西,不如我晒点鱼鲞让你带去部队吃?”
林国清摇摇头,“这个带去不方便,还是别晒了。”
林校想想也是,部队那是什么地方,吃食都是统一的地方,又不是自己能做饭,估摸着这些是用不着,——她一拍自己的脑袋,“听说新兵都很苦,国清舅舅是那样吗?”
林国清两手一摊,“你可吓我,我这还没去呢。”
其实他没说的是他要去哪个部队早就安排好了,如今不过是走走形势,这形势必须走,至少他的身体素质要合格,总不能连这个都不合格就去部队。
林校笑了起来,觉得自己有点傻,这就跟重病人不能提病情一个样,要是在重病人面前提他的病情,那简直会要了人命,——至于林国清这样要入伍,还跟他说有新兵特别苦的事,要是承受力不好的人,估摸着会给吓着。“我跟你开玩笑呢,国清舅舅。”
林国清回应她的举动就是摸摸她脑袋。
这动作,林校没躲开,她把林国清当金大腿,只要不过分的举动,她都能受着,何况只是摸摸她脑袋,又没什么事,她就把自己当他亲外甥女一样,虽然不是亲的,但当呀——她就这么想,要抓住尽可能抓住的机会。
林国清看见她手上拿着的“自制浆糊”,就要伸手帮她拿,“你把那些都贴好了?”
林校还是坚持自己拿,又不是拿不动,自己拿着走进屋里,还朝他唤道,“国清舅舅,别站在外头,进屋里来,午饭还是在这里吃算了,吃了再回去?”
林国清笑了笑,并没有拒绝。
“国清舅舅,你从县里回来,我们铺子就要开业,这日子挑得正好,”林校给他倒了白开水,“我早上去贴的时候感觉还不错,至少有人看。”
“那是你画得好,”林国清丝毫不吝啬夸奖的话,端起碗来先喝了大半碗白开水,才朝她继续说道,“要不是你画得好,恐怕也没有人看。”
林校刚要表面的谦虚一下,到是朱莲青在里面听到他们说话,这人就走出来,刚巧的就听到林国清夸奖她女儿的话,——她是下意识地就插了话,“哪里的话,国清,她也就是画画,哪里当得起你这么夸她,小心她骄傲了。”
她不懂什么广告,只知道女儿画得好看,虽她觉得好,还是得谦虚,这做人嘛总不能对外人说自己“画得好”、自己“画得天下第一”等这种话,为人还要有几分谦虚为好、是最好。
“我才不会骄傲呢,”林校不服气了,挽着朱莲青胳膊,微撅了嘴,“我哪里像是会骄傲的人,我一直都没骄傲过呢,就寻思着怎么把铺子搞好呢。”
她灵机一动,就有了主意,“要不要明天再搞个活动,一天下来谁买的最多,就奖励一套衣裳?”
林国清不知道她小脑壳里哪来的主意,一个接着一个的,让他目不瑕接,一下子就迷失在她的主意里,“好办法,不过送衣裳会不会太贵了些,不如送肥皂什么的?”
“不,”林校摇摇头,不慌不忙地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就送衣裳,肥皂不是什么稀罕物事,哪里都有的买,还不如送衣裳,吸引力更大些。”
“衣裳是任挑,还是有规定?”林国清没想泼她冷水,反而是很实的将问题问出口,“有什么个说法吗?还是就随便挑,万一她挑了铺子里最贵的衣裳,我们岂不是要亏了钱?”
林校觉得有这个可能性,比如她自己要是遇上这样子的机会,她恐怕会算来算去不停的算,直到算出来的结果要拿走最贵的衣裳,这样才不会觉得自己吃了亏——“那还是定个出来。”她回到前面的铺子里,看来看去,还是觉得自家做出来的衣裳比较好,便拿着那套长装同西装短裤的组合,手提着就走到林国清面前,“国清舅舅,你看这套可好?这套是我姆妈做的,胜在样式新颖。”
说是“样式新颖”,确实就是别人还没有穿过的样式,这就算是新颖了。
“莲青姐做的?”林国清有点诧异,“我到是不晓得莲青姐还会做裁缝?是最近新学的?”
“没有。”说起这个,林校就有点小得意,“要不是最近同你一块儿开店,我都不知道我姆妈还会做衣裳。你看看这针脚,挺密实吧;你看看这扣子弄得好吧;腰也掐得细吧,能掐出个小蛮腰来。”
“你试过没有?”林国清突然问她,“这样子我看着还好,就怕现在卖这天气已经冷了,会没有人买了。”
林校想想也是,所以当初她才做了一套,没有做太多,衣裳这种事得赶上季节,不然就算是反季了,反季的东西,往往只能卖便宜价。像后来,夏季即将结束的时候就开始卖冬装了,等真正入了冬季的衣裳是有,但是架子上挂着的已经是春季的衣裳了。
“我试过,样子还不错。”林校“呵呵”笑,“现在确实是冷了些,不太适合穿了,不过拿来当奖品再好不过。”
林国清想了想,还是摇摇头,“不太好吧,还是送当季的比较好,现在旧款的还没到,不如就从这些新款的送一套,这夏天的衣裳恐怕吸引力不足。”
林校想了想,视线从架子上一溜儿的衣裳扫过,总算是咬了咬牙,下了个决心,就指那套依着她自己草图所做的衣裳,海军领的红格子外套,里面配着白色衬衫,再加条红格子高腰裤,“要不这套算了,这套上面标着我们自己的牌子,中奖的人得了肯定还会记得我们牌子,这对吸引回头客要好一点儿。”
林国清看她肉疼的样子,不由得失笑出声,“要不你再选选,这套算是最贵的了,也只有这么一套,你不留着自己穿吗?”
林校被他这么“善解人意”的一说,心里好受了点,“我自己穿哪里怕没有衣裳,送就送吧,就这么着,我们搞个大活动,也不怕这点本钱了。”不成功,便成仁,她的想法是这样的。
“那也行,”林国清都由着她,并不干涉她的主意,“回头有人会送来条幅跟花篮,那是恭喜我们开店,你都收着就好。”
林校看向他,漂亮的凤眼里闪着惊喜,“国清舅舅,会有很多嘛?我还寻思着要不要自己去买花篮放着呢,现在省了一笔钱。”
这样的林校,既可爱又“抠门”,让林国清嘴角的笑意不由得更浓了些,他眼神幽深,里面似乎藏着难以名说的深潭,就那么看着林校,好像百看不厌似的,“就我几个哥们,还有韩中雷他姐可能也会过来帮忙。”
“韩中雷他姐?”林校听他特别提起,上辈子她同韩中雷没有什么交集,不知道韩中雷他姐是谁也是正常的事,“她是做什么的呀?”
“吃饭了,都过来吃饭。”
没等林国清回答,后面的朱莲青已经将菜都烧好了,在叫他们吃饭。
林国清边走边说,“他家开了个二手杂货店,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
“二手杂货店?”林校顿时有了印象,手不自觉地举起来,“你是说那个专门卖二手货的店?有个男的,就直管看书,也不怎么管生意的?”
“你去过了?”林国清帮着端菜,嘴上还是跟着林校说话,“那是韩中雷他姐夫张爱国,韩中雷他姐叫韩玉,张爱国家里以前有点成分,当年差点还结不了婚。”
林校还有点好奇,“真这么严重吗?那后来怎么结的婚?”
“还是时代不一样了,”林国清说道,“不一样了,不再揪着成分不放了。”
林校歪着脑袋,笑看着他,“那国清舅舅,听说你们家也有成分?”
“那到没有,”林国清摇摇头,“我们家是响应上山下乡的政策呢。”
林校有点奇怪了,“可怎么好多人都说你们家有成分问题呢。”成分问题这是个历史遗留问题,林校家祖上就是普普通通的渔民,还真是成分清白,所以她阿公一直从生产队长一直到现在的村支部书记。
“总有人乱说,”林国清并不生气,甚至并不放在心上,反而还给她解释起来,“没有的事,都是没影子的事,你想我们家要是有成分问题,我爸还在供销社?”
林校点头,想想也是,供销社都能待,哪里还能是什么成分问题,根本就扯不上关系,不过,她也懒得问他们林家到底是什么个来路,更不管他们家以前在燕京城有怎么个风光样,“说的也是哦。”
朱莲青含笑睨她一眼,“你呀怎么就随便听别人的话,怎么一听就入耳了。”
林校吐吐舌头,“我这不是好奇嘛。”
“有什么可好奇的,”朱莲青给她夹了菜,还将个荷包蛋夹到她碗里,“你爱吃这个,我今天特地煎了三个,一人一个刚刚好;国清你也别客气,都吃了吧,省得留下晚上不好吃。”
林国清从善如流,夹走了一个荷包蛋就咬开了来,里面的蛋黄流入嘴里,让他特别喜欢这个味道,很快地就将整个荷包蛋给吃完了。“莲青姐,你的手艺真不错,真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