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 第169章 互不偏袒,自负盈亏

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169章 互不偏袒,自负盈亏

    第169章 互不偏袒,自负盈亏

    成立典礼结束之后,整个大唐重工便迅速忙碌了起来。

    一辆辆大卡车不停地往里面运送各种设备和物资,其中有一些是从平江运过来的老设备,有些是从全国各地采购的新设备。

    这些设备,几乎一运进来,就被一万多名工程师迅速安装到位,然后开始投入使用。

    整个大唐重工,最大的部门就是采油虫制造部门,有足足八千多人,由方强担任部门主管。

    这个部门又分成了十个大组,一百个小组。

    每个小组都分配了几十到一百个零部件的制造任务,然后由组装小组负责组装,最后送到总装车间完成最后的总装。

    因此除了几百个负责总装的高级工程师,大部分人哪怕已经在大唐重工工作了半个多月,也还对他们造的东西一无所知。

    其次便是负责给大秦光学‘代工’EUV光刻机的光刻机部门,这个部门的员工三千,由严辉担任部门主管。

    剩下的一千,则是些最高端的研发技术员,他们是真正具有自我研发能力,擅长的是研发创新而不是生产制造。

    这些人属于公司的机动灵活小组,直接受康驰指挥,哪里需要就去哪。

    目前康驰交给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协助其他两个部门,完成公司的仪器设备安装,并协助他们迅速进入生产状态。

    如果闲着没事的时候,可以自己提出科研立项,由康驰负责审核批准,也可以选择挂在任务板上,类似于自动料理机小型化、多样化之类的小项目。

    就在大唐重工逐渐步入正轨之时,南亚地区的一片戈壁上,一座太阳能发电站经过了数月的建设,也开始逐渐成形。

    在这座太阳能发电站的东北方,是一片风蚀形成的雅丹地貌,这些土墙就像一座座古老的城堡,静静地屹立在沙漠之中。

    此时两个穿着黄色迷彩服的男子,正趴在一座‘古堡’腰部,通过望远镜,静静地观察着远处的太阳能电站。

    “这些华国佬究竟在干什么?”

    放下望远镜后,拜特斯忍不住说了一句他已经说了不知道多少次的台词。

    “很明显,他们准备开采下面的页岩油。”

    “我知道,可是油井都打了六个,发电站也铺了这么大,油呢?为什么一滴油也没见他们采上来?”

    “或许,他们是在这里进行开采实验?但实验失败了?”

    “实验?他们是脑子抽风吗?大老远跑来PK国,建个这么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做页岩油开采实验?他们华国几百亿吨的资源不够他们实验的?”

    “呃……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留给上面去头疼吧,我现在只希望这群人能快点结束这该死的实验,好让我早点回家去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不然再这样下去,连虱子都能把我们吃了!”

    “指望他们结束实验,还不如祈祷上头派人换岗……”

    其实这个话题,他们已经几乎每天都会讨论上几遍,

    而且每次讨论的结果,都显得毫无意义,

    但他们依然乐此不疲。

    或者说,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潜伏了将近一个多月,拜特斯和他的队友必须得找点话题来聊聊。

    不然简直无聊到要精神分裂了。

    就在两人结束话题后,另外一组队友悄悄地摸了上来,和他们进行换岗。

    拜特斯顿时笑着收拾好装备,准备在中午太阳最毒辣的期间,回到掩护所舒舒服服地睡个午觉……

    ——

    三月的春风开始悄悄吹拂大地。

    大秦光学相机研发部门,在开年收到康驰的项目回馈,发现康驰竟然直接帮他们,解决了几乎所有关键性难题后,都惊讶地连话都说不出来。

    不过有了武安的研发经历后,他们的接能力,也已经今非昔比。

    贺勇彬甚至默默在心里,脑补了康驰对他笑着说句:基操勿六。

    毫无违和感。

    关键问题都被解决后,剩下的都是一些匹配性的小问题了,贺勇彬直接宣布项目进入样机制造和调试环节。

    仅仅只过了三周,康驰就收到了贺勇彬寄过来的一台手机样机。

    这台手机其实就是市面上的普通手机,贺勇彬把它原本的摄像头给拆了,换上了他们研发的镜头模块,并调试好了系统的相机驱动。

    康驰简单地测试了几下后,确认效果符合自己的设计预期,没有太大偏差之后,便打了个电话给方启明。

    “手机镜头的研发成本,和制造成本核算出来了吗?”

    “嗯。”方启明迅速回答道,“目前为止的研发费用大概在一亿四千万,其中CMOS流片费用九千万,占据了最大头。”

    “如果让申城硅产业来代工CMOS,我们自己负责造镜片,一个摄像头模块十万量级的制造成本大概在一百五十左右,超过百万的话可以再降低二三十左右。”

    康驰点了点头:“大汉芯业的第一条生产线,下个月就差不多投产了,以后没必要再麻烦申城硅产业了。”

    康驰这里说的‘麻烦’,其实还真是事实。

    康驰造出来的第一台光刻机,目前就是申城硅产业在用,而以国内高端制程芯片目前的缺口和市场,他们压根就不缺订单。

    但康驰动不动就找他们流片,每次流片都要调试一次机器,相当于成了康驰的实验室,非常浪费时间。

    所以他们早就巴不得康驰自己的晶圆厂赶紧建好,别耽误他们的生产计划了……

    方启明沉默了片刻后,忍不住开口道:“如果是大汉芯业来代工,那我这边暂时就没办法确定成本了。”

    “你不用顾忌什么兄弟企业,申城硅产业的代工费是多少,大汉芯业也就这么多,让他们自负盈亏。”康驰直接回答道,“如果以后他们开出的代工费,高出市场价太多,我也允许你去另找代工厂。”

    方启明听完后,也不禁微微松了口气。

    自己集团建了晶圆厂,某种意义上确实更加方便,但这其实也限制了他们的选择权。

    衡量一个晶圆厂实力最主要的数据,除了产能、制程之外,就是良品率了,

    如果生产良率低,那它的代工费用肯定便宜不到哪去。

    而大汉芯业作为一家新兴的晶圆厂,虽然享受着集团设备资源的优先供给,但技术底蕴和人才底蕴,和中芯、申城硅产业这些老牌晶圆厂肯定没得比,前期的良率估计不会很高。

    如果让大汉芯业根据生产成本来实际报价,代工费很可能比申城硅产业高得多,

    这就会让大秦光学的产品成本上涨,压缩了他们的盈利能力。

    而康驰现在的意思,显然就是要让旗下的子公司互不偏袒,自负盈亏,凭实力说话。

    虽然不管是盈是亏,最终都是康驰来承担,但至少下面的人,不会因此而束手束脚,更不会因为客户都是自己人,从而生产高枕无忧的心态,甚至理直气壮地宰自己人,最终彻底失去市场竞争力。

    这种现象,曾经在一些国企身上就发生过,后来经过多轮改革,才慢慢好转起来。

    谈完镜头的制造环节,康驰又和方启明敲定了这款手机镜头的出货价。

    699。

    这个价格,在手机镜头里面来说,肯定是贵的。

    但1.4亿的前期投入,哪怕卖一个镜头就能赚500,出货量也得有25万左右才能勉强回本,多出的才能赚钱,少了就得亏钱了。

    其实方启明觉得,以这个手机镜头的性能,哪怕卖个999也毫不夸张,但康驰觉得现在是抢市场的阶段,还是得坚持低价走量原则。

    哪怕把市场抢下来了,真到了可以割韭菜的阶段,也应该去海外市场割,在华国市场,他要永远主打一个物美价廉!

    敲定完一些细节后,两人便结束了通话。

    接下来,就是方启明亲自带队,上门向各大手机厂商谈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