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夫 第953章 自乱阵脚的城池
有些人本身就是闻香教徒,甚至还算是闻香教的骨干,正因为如此,他们比其他流民相对健壮,略微机敏,懂得配合,在田庄内只要本份,他们很容易被挑选为团练,得到了赵字营的训练,然后这些团练比旁人逃回来的机会更多,生存下来的机会更大。
开始时候,山东闻香教各处香堂分会并没有在意,甚至心存防备,认为是徐州派回来的奸细,可慢慢的,消息传到了徐鸿儒那边,如今徐州团练乡勇强悍无比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各处,徐鸿儒也想知道他们的练兵秘法。
当看到所谓的秘法只是步操,仅仅要求站的整齐,走得整齐,分清左右,所用的就是长矛,步伐要按照鼓点,说起来一切都是靠着规矩,不讲究什么武勇武技。
难道就这么几百人千把人站在一起,按照规矩进退聚散,遇敌将长矛平举斜指,咬牙不动,这就能战无不胜,这就能挡住马队的冲击?说起来未免太玄乎了,从徐鸿儒到负责学习的徐鸿举等人,都是不相信这个。
原本闻香教中的那些武夫对此更是抵触,这战场上决胜要看每个人的武技武勇,什么时候要讲规矩了,自小打熬身体,学习武技,一场场恶斗死斗经历下来,难道还比不过这些只拿过农具没握过刀枪的穷汉练几个月好用,这说出来不是笑话吗?
尽管疑虑重重,可徐鸿儒已经知道闻香教内的这些武勇之辈对付不了官军,对付不了徐州的家丁,他迫切想要找到一个新法子,闻香教要做大事,开始时候会煽动流民百姓席卷各处,但到了见真章的时候,面对官军大队的时候,还是要靠着自己的老底子力量,但眼下这些,明显是靠不住的。
而且身边的人在反对,但也有几个出身行伍的亲信觉得这个练法可行,见过赵字营历次作战的人也有不少,都说赵字营也就是这个样子,闻香教教主徐鸿儒这才决定要练出来试一试。
开始并没有练太多出来,只不过练出千人,闻香教上下对徐州的练兵秘法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太耗费钱粮,每个人都要吃饱,还要尽可能穿一样的服号,那些选出来的青壮胃口那么大,一千人就是流水一般的耗费。
这一队练出来之后,要检测的法子也容易,闻香教找来了绿林的响马杆子,让他们骑马去冲,又让自己教中那些不服气的去冲打,不计生死来检验战力。
结果让每个人都很惊讶,也让徐鸿儒很满意,那些来去如风的响马杆子在野战中根本不在乎什么团练乡勇,无非是结队一冲就垮,可眼前这方队却能顶得住,那些没拿过刀枪,没经过沙场,可能看到惊马都要害怕的教众青壮却靠在一起,巍然不动,而那些自吹武勇强悍的教内武夫,在这长杆子方阵面前一筹莫展,靠近了就被打回去,若是用真刀真枪,早就被戳的千疮百孔,唯一担心的就是挡不住弓箭,即便是去掉箭头不会杀人,可方队青壮们还是会闪避,会惊慌溃散。
闻香教再怎么筹备,也没办法弄到太多铠甲,寥寥几套都是装备给各级头目,那些从徐州回来的教徒们建议用竹片和木板制作护具,多少能够起一点防御的作用,可这个也不能弄,因为太容易走漏风声,虽说闻香教行事已经渐渐走上明路,但这等操练私兵也是犯忌讳的,大规模制作竹木护具肯定没办法保密。
除此之外,从徐州回来的那些人总是强调规矩,上上下下都要守规矩,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果实战的话,吃几次亏就可以立起规矩,没有实战,怎么也得苦练几年才行,可现在轻易不能暴露,实战就不要提了,可大事将起,也没有练这么久的时间。
但这些没成为问题,闻香教内对人心操弄最为熟悉,没有护具,没有实战和训练形成规矩,但是闻香教有虔诚虔信狂热的教徒,靠着信教的虔诚,靠着对现世的恨意,精选出来的教徒信众,可以觉得效死之后便是登仙,便能进入极乐家乡,靠着这样的信念,足可以被箭射不退,足可以严守规矩和约束。
做到这个之后,徐鸿儒在东平州附近的山区,还有郓城左近的梁山,设立了几处密营,用漕运上的钱粮来供应这边,从赵进那边买来的粮食,很多不是为了带动流民,而是为了自家老底子和这些兵马的耗用,这才是闻香教的根本,必须要做好准备才是,梁山那边虽说早就没有梁山水泊,可山里还是能藏住些人,至于东平州附近的山区那更是绵连几府,是绿林响马的天下,寻常人谁也不会进去。
这股力量就这么保存到现在,在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骄横自大的官军从未想到流贼居然有这样严整的队伍,为了能让这股力量达到最好的效果,闻香教甚至不计生死的安排了其余的青壮骨干围在外围,就是要达到这个突然,唯一的遗憾就是凑不齐那么多的火器,弓手也不那么容易找,不过这都是细枝末节了。
大家都有个计算,即便和赵字营对上,赵字营的那些弓箭和火器也打不垮这几个方队,从当年到现在,赵字营的历次战斗闻香教都关注的很,徐州那些人的每一次大胜都是用长矛打出来的。
天启二年五月初七,济宁城外,官军六千大战流贼十余万,虽奋勇杀敌,斩无算,但贼众不断啸聚,官军终于寡不敌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仅总兵杨国栋率马队突出,其余殉国..
山东总兵杨国栋狂奔而走,抢在败军和流贼之前来到了济宁城下,那时候城门还没有关闭,可在城头高处已经能看出来官军大败,外面收拾的百姓正慌慌张张向城内涌去,虽说城头看二十里外看不真切,可没道理官军大胜,烟尘却朝着这边走的。
在这一刻,杨国栋和部众还是可以进入济宁,大队的官军入城不行,可他们这几百骑兵精锐却很欢迎,毕竟造不成大害,对城池守御还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总兵杨国栋回头看了看愈来愈近的冲天烟尘,还是闷声说道:“走,咱们去东昌府!”
说是会降罪,其实也不怎么担心,只要手里的亲兵在,骑兵在,按照惯例朝廷不会深究,因为下面的步卒多少都能凑起来,而亲兵家丁才是武将手里最核心的力量,很多待罪武将被配到边镇戴罪立功,可你若是带着亲兵家丁老底子去,一般都是品级不变,荣华富贵依旧在的。
任谁也没有想到,六千官军,威风凛凛的去平定流贼,这样的战斗往往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没曾想却被三万流贼几乎全歼,主将退走东昌府,济宁城内官员士绅的心情立刻跌落谷底,许多呆在城头准备观看王师得胜回返的官绅百姓,却看到了被追杀奔跑的败兵,看到了气势汹汹杀过来的流民大队,等到快要天黑的时候,更看到了那严整的方队,每个人都是绝望了。
也就在这一天,游离在济宁州外围,据说是撤走的各路流民又是杀了回来,重新将济宁城包围的水泄不通,这次没有和上次一样,不管不顾的疯狂攻城,而是堵住了几处城门,然后又有人堵住各条道路。
在当日里,城上城下杀的尸山血海,好似地狱,在这个时候,城下只不过是围困,远离石砲和弓箭的射程,济宁城内的存粮依旧很充足,乡勇民壮们没怎么折损,可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下,城内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氛,官军败了,不可一世的总兵杨国栋连城都不敢进,直接远走,流贼居然有不逊于官军的精锐,这还怎么办?大家都知道朝廷和官府办事的效率,本地官军都过了半个月才赶过来,朝廷重新调拨官军赶过来,那还要多久,至于那来自曹州的总兵杨肇基,据说连出的军粮还没凑齐,根本指望不上,在这期间,万一有什么闪失,那可就万事皆休。
看到城外兵败,城内惊慌绝望,这个情绪并不稀奇,等几天之后就会醒悟过来,城外的流贼依旧没办法攻破济宁城,靠着存粮据守还可以坚持很久很久,直到局势生变化。
可就在这一仗打过的第二天,城内消息突然多了起来,有人去官府密告,说某某人是闻香教的香主会主,在城内潜伏,随时准备里应外合开门迎接流贼进城,又有人张贴文告,说不日间闻香教神军就要进城,到时候秋毫无犯,众人理应景从,不然鸡犬不留。
本就惊慌失措的济宁上下因为这些消息事件更加紧张,官府最担心的就是里应外合,在这等时候,就要用严刑酷法断绝一切后患,稳定城防。
感谢“元亨利贞、吴六狼“两位老友的打赏,还有一天三月结束,兄弟们月票、打赏都投给大明武夫吧,谢谢大家
开始时候,山东闻香教各处香堂分会并没有在意,甚至心存防备,认为是徐州派回来的奸细,可慢慢的,消息传到了徐鸿儒那边,如今徐州团练乡勇强悍无比的名声已经传到了各处,徐鸿儒也想知道他们的练兵秘法。
当看到所谓的秘法只是步操,仅仅要求站的整齐,走得整齐,分清左右,所用的就是长矛,步伐要按照鼓点,说起来一切都是靠着规矩,不讲究什么武勇武技。
难道就这么几百人千把人站在一起,按照规矩进退聚散,遇敌将长矛平举斜指,咬牙不动,这就能战无不胜,这就能挡住马队的冲击?说起来未免太玄乎了,从徐鸿儒到负责学习的徐鸿举等人,都是不相信这个。
原本闻香教中的那些武夫对此更是抵触,这战场上决胜要看每个人的武技武勇,什么时候要讲规矩了,自小打熬身体,学习武技,一场场恶斗死斗经历下来,难道还比不过这些只拿过农具没握过刀枪的穷汉练几个月好用,这说出来不是笑话吗?
尽管疑虑重重,可徐鸿儒已经知道闻香教内的这些武勇之辈对付不了官军,对付不了徐州的家丁,他迫切想要找到一个新法子,闻香教要做大事,开始时候会煽动流民百姓席卷各处,但到了见真章的时候,面对官军大队的时候,还是要靠着自己的老底子力量,但眼下这些,明显是靠不住的。
而且身边的人在反对,但也有几个出身行伍的亲信觉得这个练法可行,见过赵字营历次作战的人也有不少,都说赵字营也就是这个样子,闻香教教主徐鸿儒这才决定要练出来试一试。
开始并没有练太多出来,只不过练出千人,闻香教上下对徐州的练兵秘法有一点共识,那就是太耗费钱粮,每个人都要吃饱,还要尽可能穿一样的服号,那些选出来的青壮胃口那么大,一千人就是流水一般的耗费。
这一队练出来之后,要检测的法子也容易,闻香教找来了绿林的响马杆子,让他们骑马去冲,又让自己教中那些不服气的去冲打,不计生死来检验战力。
结果让每个人都很惊讶,也让徐鸿儒很满意,那些来去如风的响马杆子在野战中根本不在乎什么团练乡勇,无非是结队一冲就垮,可眼前这方队却能顶得住,那些没拿过刀枪,没经过沙场,可能看到惊马都要害怕的教众青壮却靠在一起,巍然不动,而那些自吹武勇强悍的教内武夫,在这长杆子方阵面前一筹莫展,靠近了就被打回去,若是用真刀真枪,早就被戳的千疮百孔,唯一担心的就是挡不住弓箭,即便是去掉箭头不会杀人,可方队青壮们还是会闪避,会惊慌溃散。
闻香教再怎么筹备,也没办法弄到太多铠甲,寥寥几套都是装备给各级头目,那些从徐州回来的教徒们建议用竹片和木板制作护具,多少能够起一点防御的作用,可这个也不能弄,因为太容易走漏风声,虽说闻香教行事已经渐渐走上明路,但这等操练私兵也是犯忌讳的,大规模制作竹木护具肯定没办法保密。
除此之外,从徐州回来的那些人总是强调规矩,上上下下都要守规矩,按照他们的说法,如果实战的话,吃几次亏就可以立起规矩,没有实战,怎么也得苦练几年才行,可现在轻易不能暴露,实战就不要提了,可大事将起,也没有练这么久的时间。
但这些没成为问题,闻香教内对人心操弄最为熟悉,没有护具,没有实战和训练形成规矩,但是闻香教有虔诚虔信狂热的教徒,靠着信教的虔诚,靠着对现世的恨意,精选出来的教徒信众,可以觉得效死之后便是登仙,便能进入极乐家乡,靠着这样的信念,足可以被箭射不退,足可以严守规矩和约束。
做到这个之后,徐鸿儒在东平州附近的山区,还有郓城左近的梁山,设立了几处密营,用漕运上的钱粮来供应这边,从赵进那边买来的粮食,很多不是为了带动流民,而是为了自家老底子和这些兵马的耗用,这才是闻香教的根本,必须要做好准备才是,梁山那边虽说早就没有梁山水泊,可山里还是能藏住些人,至于东平州附近的山区那更是绵连几府,是绿林响马的天下,寻常人谁也不会进去。
这股力量就这么保存到现在,在战场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骄横自大的官军从未想到流贼居然有这样严整的队伍,为了能让这股力量达到最好的效果,闻香教甚至不计生死的安排了其余的青壮骨干围在外围,就是要达到这个突然,唯一的遗憾就是凑不齐那么多的火器,弓手也不那么容易找,不过这都是细枝末节了。
大家都有个计算,即便和赵字营对上,赵字营的那些弓箭和火器也打不垮这几个方队,从当年到现在,赵字营的历次战斗闻香教都关注的很,徐州那些人的每一次大胜都是用长矛打出来的。
天启二年五月初七,济宁城外,官军六千大战流贼十余万,虽奋勇杀敌,斩无算,但贼众不断啸聚,官军终于寡不敌众,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仅总兵杨国栋率马队突出,其余殉国..
山东总兵杨国栋狂奔而走,抢在败军和流贼之前来到了济宁城下,那时候城门还没有关闭,可在城头高处已经能看出来官军大败,外面收拾的百姓正慌慌张张向城内涌去,虽说城头看二十里外看不真切,可没道理官军大胜,烟尘却朝着这边走的。
在这一刻,杨国栋和部众还是可以进入济宁,大队的官军入城不行,可他们这几百骑兵精锐却很欢迎,毕竟造不成大害,对城池守御还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总兵杨国栋回头看了看愈来愈近的冲天烟尘,还是闷声说道:“走,咱们去东昌府!”
说是会降罪,其实也不怎么担心,只要手里的亲兵在,骑兵在,按照惯例朝廷不会深究,因为下面的步卒多少都能凑起来,而亲兵家丁才是武将手里最核心的力量,很多待罪武将被配到边镇戴罪立功,可你若是带着亲兵家丁老底子去,一般都是品级不变,荣华富贵依旧在的。
任谁也没有想到,六千官军,威风凛凛的去平定流贼,这样的战斗往往可以以一当十,以一当百,没曾想却被三万流贼几乎全歼,主将退走东昌府,济宁城内官员士绅的心情立刻跌落谷底,许多呆在城头准备观看王师得胜回返的官绅百姓,却看到了被追杀奔跑的败兵,看到了气势汹汹杀过来的流民大队,等到快要天黑的时候,更看到了那严整的方队,每个人都是绝望了。
也就在这一天,游离在济宁州外围,据说是撤走的各路流民又是杀了回来,重新将济宁城包围的水泄不通,这次没有和上次一样,不管不顾的疯狂攻城,而是堵住了几处城门,然后又有人堵住各条道路。
在当日里,城上城下杀的尸山血海,好似地狱,在这个时候,城下只不过是围困,远离石砲和弓箭的射程,济宁城内的存粮依旧很充足,乡勇民壮们没怎么折损,可就是在这样的平静下,城内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氛,官军败了,不可一世的总兵杨国栋连城都不敢进,直接远走,流贼居然有不逊于官军的精锐,这还怎么办?大家都知道朝廷和官府办事的效率,本地官军都过了半个月才赶过来,朝廷重新调拨官军赶过来,那还要多久,至于那来自曹州的总兵杨肇基,据说连出的军粮还没凑齐,根本指望不上,在这期间,万一有什么闪失,那可就万事皆休。
看到城外兵败,城内惊慌绝望,这个情绪并不稀奇,等几天之后就会醒悟过来,城外的流贼依旧没办法攻破济宁城,靠着存粮据守还可以坚持很久很久,直到局势生变化。
可就在这一仗打过的第二天,城内消息突然多了起来,有人去官府密告,说某某人是闻香教的香主会主,在城内潜伏,随时准备里应外合开门迎接流贼进城,又有人张贴文告,说不日间闻香教神军就要进城,到时候秋毫无犯,众人理应景从,不然鸡犬不留。
本就惊慌失措的济宁上下因为这些消息事件更加紧张,官府最担心的就是里应外合,在这等时候,就要用严刑酷法断绝一切后患,稳定城防。
感谢“元亨利贞、吴六狼“两位老友的打赏,还有一天三月结束,兄弟们月票、打赏都投给大明武夫吧,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