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皇 第三卷 挥剑决浮云 第三节 猛犬,猛虎
江烽极为肯定的话语终于将诸将的情绪给调动到了极致,就连身体状况不佳的秦再道和张越都是兴奋莫名,而诸如葛晗、李桐这些人就更忍不住欣喜若狂。
对于这些大梁来的军官们,来固始当然和那些老卒们又有不同,当不只是图混口饭吃,他们有更远大的抱负和目标,那就是升官发财,封妻萌子,进而打下一份家业,为子孙后代乃至家族谋一个欣欣向荣的未来。
浍州?浍州!
州和县的差别大了去,一旦设州,也就意味着将会直接面对朝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是大梁和浍州也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盖因李唐规制便是州县作为行政区,而像道这一级主要是指监察区,而节度更多的是指个人持节,军事意义更大,但都从未在法理上上升为一级行政区,所以真正的行政区还是要以州县来划定。
《韩非子·显学》说得好,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这个州部事实上就是指原来的州郡,也就是现在的州,也就是说真正要想发迹,基本上都要从卒伍州部中起来。
而对于杨堪、丁满这些武将们来说,一个固始县军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了,若然能以浍州军的身份出现,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掌握更大的军权,可以参与更庞大更激烈的战争,同样也可以获取更多的功勋和利益,这对于武将来说,比任何东西都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在之前江烽已经明确流露出了会兑现战前的承诺,连普通士卒们都能获得包括钱银和土地在内的奖赏,那么他们这些承担责任更大,功劳更大的高级武将呢?
一旦浍州设立,可以预想,他们将会为自己的选择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观察到诸将一个个喜形于色,江烽也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现在固始军面临一个很好的机遇期,但是固始军的实力有限,而且时间同样有限,一旦错失了这个机遇,那么日后就很难再找到这种时机了,所以江烽明白自己恐怕又要面临一个极为冒险且艰难的抉择了,但他别无选择。
既然如此,那么他就只能把一切他能利用的力量都要利用起来,再来一次大冒险,或者说赌博。
在很多人看来,也许现在固始军就该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坐看大梁和蔡州军打生打死了,但是江烽却知道大梁这一次恐怕很难把蔡州这头生命力极强的狼打死。
周围的泰宁军、晋军以及感化军,都不会允许大梁这么做,甚至连现在正在积极谋求和大梁改善关系的南阳都未必愿意看到这种情形发生。
或许在态势不明朗时南阳还可以态度暧昧,但是当大梁真正要对蔡州构成生死威胁时,没准儿南阳就又要改弦易辙了,更不用说后边还有一个随时会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的关中李氏。
可以说现在大梁周遭所有藩阀对梁蔡大战都持欢迎态度,但是却绝不会允许大梁对蔡州构成压倒性的优势,这是底线,他们希望梁蔡之间的大战能让双方都两败俱伤,或者说形成一种僵局,甚至连江烽内心也一样如此。
只有这样,周邻诸藩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比如南阳入侵安州,自己图谋构筑浍州。
江烽已经意识到了一些东西,大梁这个号称中原霸主的头号藩阀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个密织的罗网当中。
无论大晋还是泰宁军,亦或是淮北或蔡州,也包括南阳和关中,这几家中除了大晋之外,其他几家都不愿意出头露面充当进攻大梁的急先锋,而更希望别人来担起这个担子,但是他们也绝不会容忍这中间任何一个势力被大梁所灭。
大晋是一个例外,因为作为唯一一个敢于和大梁争霸的强藩,大晋的确具备单挑大梁的实力,当然,大晋只是具备这个挑战实力而已。
从根本上来说,大晋的地域人口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具备单挑大梁的实力,尤其是它天生拥有从塞外获取优良战马,获得杂胡支持组建铁骑的优势,但是大梁凭借它在战略纵深和人口经济上的巨大底蕴,只要不犯战略性的错误,那么大晋就很难真正从正面击败大梁。
要想彻底击败并灭亡大梁,除非其余几家能给大晋以全力支持,但一旦大晋灭亡了大梁,那大晋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比大梁更可怕的藩阀呢?这恐怕也是其他藩阀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因为这种种纠结在一起的复杂心理因素和条件限制,才使得这种诸藩并存,攻伐不休,但是却有始终难以见出端倪的局面维系了几十年。
这期间大梁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曾经凭借着自身超强的实力不断掀起战事,但只要有一家真正面临被灭亡的局面,那么其他几家便会倾力相助,让其无法如愿,这从三年前梁蔡关于陈州争夺战就能看得出来端倪。
大梁内部的有识之士也越来越觉察到大梁在这场持久的对决中越来越不利的迹象,从几年前的蔡州反水开始,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征兆。
原本依附于大梁的这个盟友突然反噬,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反扑大梁的急先锋,无他,因为他们觉察到了大梁现在的老迈没落和官僚迟钝,啃下南陈州只是第一步。
正因为大梁反应迟钝,没有做出有力的回击,这使得蔡州得寸进尺一口吞下了光州,如果不是因为蔡州动作太猛太大吓到了鄂黄杜氏,使得杜氏出兵干涉,只怕现在整个光州都归属了蔡州,真正到那一步,恐怕大梁的局面就更堪忧了。
所以江烽在汴梁时也毫不客气的讥笑李鹤李固等人说大梁居然要靠一个不挨天不接地甚至没有半分交情的鄂黄杜氏帮忙,而大梁自己居然还对蔡州的动作迟钝得懵然无知,居然还意识不到蔡州吞下了光州之后一旦消化掉,其实力会膨胀到一个什么程度,对未来大梁威胁会有多大,想想都是可笑。
这番话也的确让李鹤等人惭愧不已。
大梁并非没有人有识之士,只不过大梁有时候太过于傲慢自大,太过于墨守成规,使得它的效率显得格外低下,但在江烽点明了这一点之后,大梁政事堂和崇政院还是意识到了固始的出现的确是一个契机,一个往蔡州、淮北背后打入一枚钉子和楔子的契机。
钉子的作用是让蔡州和淮北芒刺在背,无法全力对付大梁,而楔子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可以用来撬动这个区域形势变化。
对于大梁来说,淮北、淮南以及蔡州之间这一块区域的形势已经是坏得不能再坏了,只要把固始军这个还略显稚嫩但却成长迅速的恶犬迅速催化补强,让其这个区域恣意妄为,牵制住蔡州和淮北的精力,对大梁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而且可以说固始军现在是越强大对大梁越有利。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在其中,江烽认为眼下的固始军可以更大胆冒进一些,对大梁的要求可以更多一些,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拿下霍山和盛唐,设立浍州,让固始军成为更为强大的浍州军,成为一支真正可以抗衡和牵制蔡州和淮北的猛犬,这符合大梁的利益。
江烽不介意当大梁的猛犬,因为固始军现在的地位决定了它现在还只能当一只犬,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拥有自己意志的猛虎,借助大梁的支持,以及大梁和蚁贼制造出来的契机,不遗余力的各方面壮大自己,寻找属于固始军自己的发展道路,就是江烽现在要做的。
“大家稍安勿躁,要想把固始变成浍州,这里边我们自己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刚才也说了,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军队够不够强,如果连蚁贼都打不过,你怎么去拿下盛唐,控制霍山?”江烽话语里开始步入实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强军,但是现在我们的固始军距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需要时间,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却不会多,形势万变,如果我们按部就班,也许等我们觉得自己条件具备了,可外边形势已经变了,没有我们的机会了。”
“军指挥使大人,只要你一句话,怎么干能行?刀山火海咱们都敢去,管他什么伊洛十大寇也好,蚁贼也好,咱们固始军就是要来拿地盘的,敢来虎口夺食,咱们就灭了他!”
葛晗第一个拍起了胸脯,字句铿锵,固始城守城一战是最让他憋闷的,让袁文極和袁文槐两人联手战四人,居然被别人死死压制住,半点战绩皆无,所以他一直憋着这口气,想要尽快为自己在固始军立足打开局面。
李桐也是紧接着就宏声表态:“对,小郎说得是,蔡州军咱们都能撵走,难道说还惧了蚁贼不成?大人,现在我们要干什么,你只管开口,咱们啥都没有,就是有一身胆气!”(未完待续。)
对于这些大梁来的军官们,来固始当然和那些老卒们又有不同,当不只是图混口饭吃,他们有更远大的抱负和目标,那就是升官发财,封妻萌子,进而打下一份家业,为子孙后代乃至家族谋一个欣欣向荣的未来。
浍州?浍州!
州和县的差别大了去,一旦设州,也就意味着将会直接面对朝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哪怕是大梁和浍州也是平起平坐的地位。
盖因李唐规制便是州县作为行政区,而像道这一级主要是指监察区,而节度更多的是指个人持节,军事意义更大,但都从未在法理上上升为一级行政区,所以真正的行政区还是要以州县来划定。
《韩非子·显学》说得好,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这个州部事实上就是指原来的州郡,也就是现在的州,也就是说真正要想发迹,基本上都要从卒伍州部中起来。
而对于杨堪、丁满这些武将们来说,一个固始县军显然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了,若然能以浍州军的身份出现,那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掌握更大的军权,可以参与更庞大更激烈的战争,同样也可以获取更多的功勋和利益,这对于武将来说,比任何东西都更具吸引力。
尤其是在之前江烽已经明确流露出了会兑现战前的承诺,连普通士卒们都能获得包括钱银和土地在内的奖赏,那么他们这些承担责任更大,功劳更大的高级武将呢?
一旦浍州设立,可以预想,他们将会为自己的选择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观察到诸将一个个喜形于色,江烽也很满意,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现在固始军面临一个很好的机遇期,但是固始军的实力有限,而且时间同样有限,一旦错失了这个机遇,那么日后就很难再找到这种时机了,所以江烽明白自己恐怕又要面临一个极为冒险且艰难的抉择了,但他别无选择。
既然如此,那么他就只能把一切他能利用的力量都要利用起来,再来一次大冒险,或者说赌博。
在很多人看来,也许现在固始军就该是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坐看大梁和蔡州军打生打死了,但是江烽却知道大梁这一次恐怕很难把蔡州这头生命力极强的狼打死。
周围的泰宁军、晋军以及感化军,都不会允许大梁这么做,甚至连现在正在积极谋求和大梁改善关系的南阳都未必愿意看到这种情形发生。
或许在态势不明朗时南阳还可以态度暧昧,但是当大梁真正要对蔡州构成生死威胁时,没准儿南阳就又要改弦易辙了,更不用说后边还有一个随时会发挥穿针引线作用的关中李氏。
可以说现在大梁周遭所有藩阀对梁蔡大战都持欢迎态度,但是却绝不会允许大梁对蔡州构成压倒性的优势,这是底线,他们希望梁蔡之间的大战能让双方都两败俱伤,或者说形成一种僵局,甚至连江烽内心也一样如此。
只有这样,周邻诸藩才能获得最大利益,比如南阳入侵安州,自己图谋构筑浍州。
江烽已经意识到了一些东西,大梁这个号称中原霸主的头号藩阀实际上已经陷入了一个密织的罗网当中。
无论大晋还是泰宁军,亦或是淮北或蔡州,也包括南阳和关中,这几家中除了大晋之外,其他几家都不愿意出头露面充当进攻大梁的急先锋,而更希望别人来担起这个担子,但是他们也绝不会容忍这中间任何一个势力被大梁所灭。
大晋是一个例外,因为作为唯一一个敢于和大梁争霸的强藩,大晋的确具备单挑大梁的实力,当然,大晋只是具备这个挑战实力而已。
从根本上来说,大晋的地域人口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具备单挑大梁的实力,尤其是它天生拥有从塞外获取优良战马,获得杂胡支持组建铁骑的优势,但是大梁凭借它在战略纵深和人口经济上的巨大底蕴,只要不犯战略性的错误,那么大晋就很难真正从正面击败大梁。
要想彻底击败并灭亡大梁,除非其余几家能给大晋以全力支持,但一旦大晋灭亡了大梁,那大晋会不会变成另外一个比大梁更可怕的藩阀呢?这恐怕也是其他藩阀需要考虑的问题。
正因为这种种纠结在一起的复杂心理因素和条件限制,才使得这种诸藩并存,攻伐不休,但是却有始终难以见出端倪的局面维系了几十年。
这期间大梁也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曾经凭借着自身超强的实力不断掀起战事,但只要有一家真正面临被灭亡的局面,那么其他几家便会倾力相助,让其无法如愿,这从三年前梁蔡关于陈州争夺战就能看得出来端倪。
大梁内部的有识之士也越来越觉察到大梁在这场持久的对决中越来越不利的迹象,从几年前的蔡州反水开始,就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征兆。
原本依附于大梁的这个盟友突然反噬,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反扑大梁的急先锋,无他,因为他们觉察到了大梁现在的老迈没落和官僚迟钝,啃下南陈州只是第一步。
正因为大梁反应迟钝,没有做出有力的回击,这使得蔡州得寸进尺一口吞下了光州,如果不是因为蔡州动作太猛太大吓到了鄂黄杜氏,使得杜氏出兵干涉,只怕现在整个光州都归属了蔡州,真正到那一步,恐怕大梁的局面就更堪忧了。
所以江烽在汴梁时也毫不客气的讥笑李鹤李固等人说大梁居然要靠一个不挨天不接地甚至没有半分交情的鄂黄杜氏帮忙,而大梁自己居然还对蔡州的动作迟钝得懵然无知,居然还意识不到蔡州吞下了光州之后一旦消化掉,其实力会膨胀到一个什么程度,对未来大梁威胁会有多大,想想都是可笑。
这番话也的确让李鹤等人惭愧不已。
大梁并非没有人有识之士,只不过大梁有时候太过于傲慢自大,太过于墨守成规,使得它的效率显得格外低下,但在江烽点明了这一点之后,大梁政事堂和崇政院还是意识到了固始的出现的确是一个契机,一个往蔡州、淮北背后打入一枚钉子和楔子的契机。
钉子的作用是让蔡州和淮北芒刺在背,无法全力对付大梁,而楔子的作用则更为重要,可以用来撬动这个区域形势变化。
对于大梁来说,淮北、淮南以及蔡州之间这一块区域的形势已经是坏得不能再坏了,只要把固始军这个还略显稚嫩但却成长迅速的恶犬迅速催化补强,让其这个区域恣意妄为,牵制住蔡州和淮北的精力,对大梁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而且可以说固始军现在是越强大对大梁越有利。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在其中,江烽认为眼下的固始军可以更大胆冒进一些,对大梁的要求可以更多一些,因为这符合双方的利益。
拿下霍山和盛唐,设立浍州,让固始军成为更为强大的浍州军,成为一支真正可以抗衡和牵制蔡州和淮北的猛犬,这符合大梁的利益。
江烽不介意当大梁的猛犬,因为固始军现在的地位决定了它现在还只能当一只犬,还没有发展到可以拥有自己意志的猛虎,借助大梁的支持,以及大梁和蚁贼制造出来的契机,不遗余力的各方面壮大自己,寻找属于固始军自己的发展道路,就是江烽现在要做的。
“大家稍安勿躁,要想把固始变成浍州,这里边我们自己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刚才也说了,最根本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军队够不够强,如果连蚁贼都打不过,你怎么去拿下盛唐,控制霍山?”江烽话语里开始步入实质性的问题,“所以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打造出一支能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强军,但是现在我们的固始军距离这个标准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需要时间,但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却不会多,形势万变,如果我们按部就班,也许等我们觉得自己条件具备了,可外边形势已经变了,没有我们的机会了。”
“军指挥使大人,只要你一句话,怎么干能行?刀山火海咱们都敢去,管他什么伊洛十大寇也好,蚁贼也好,咱们固始军就是要来拿地盘的,敢来虎口夺食,咱们就灭了他!”
葛晗第一个拍起了胸脯,字句铿锵,固始城守城一战是最让他憋闷的,让袁文極和袁文槐两人联手战四人,居然被别人死死压制住,半点战绩皆无,所以他一直憋着这口气,想要尽快为自己在固始军立足打开局面。
李桐也是紧接着就宏声表态:“对,小郎说得是,蔡州军咱们都能撵走,难道说还惧了蚁贼不成?大人,现在我们要干什么,你只管开口,咱们啥都没有,就是有一身胆气!”(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