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2497章 各自的命运
热门推荐:
先婚后爱:软萌娇妻被霸总宠上天
僵尸:任家镇保安,开局轰杀邪修
无意惹清风
结婚两年未见面,军医老公回来了
全球轮回:没有人比我更懂剧情
从捡个堕天使老婆开始学斩神
我在剿匪部队的诡异冒险
穿越梦境拥抱你
想在修仙界做咸鱼的我
第2497章 各自的命运
夜幕降临,武成王庙中只剩下忙碌的考官。
此科省试一共考三场,每天一场,考完一场后,举子们有一天的休息的时间,隔天再进行第二场。
另外,阅卷和考试也是同时进行的。
第一场结束后,考卷先送至弥封处进行弥封。
弥封完成,所有的考卷都会依次进行编号,一一对应,然后交至誊录所,令书吏誊录。
其中,弥封制度创立较早,是由太宗创立的,而誊录制度则是由真宗创立。
此后,弥封、誊录虽偶有争议,但一直延续了下去,明清时期,亦是继承了宋朝科举的框架。
考卷誊录完成,即刻交至外帘官处进行点检。
由点检官进行初步评审,而后再交至参详官处细审。
点检官初审,参详官复审,贡举官终审,最终,贡举官会综合各方意见,评定考生试卷。
至于,审核标准,大抵是分为五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等。
一般而言,第一等至第四等,基本都能通过考核,其中,第四等的概率相对较小。
具体是否能够通过,还得看当年的应考人数,以及录取指标。
而位于第五等的考生,则是黜落无疑。
和前代相比,宋朝的三级评审制度,明显更加公正,但这也意味着工作量巨大。
毕竟,此时的科举和后世的考试大不相同。
除了类似填空、默写的贴经和墨义之外,其他考试内容都具备相当程度的主观性。
没有准确答案,无疑加大了审核官的工作量。
虽然按照流程留给了考官将近一个月的评定时间,但几千人,上万份的答卷,时间仍然很是紧张。
所以,武成王庙内的书吏和考官,几乎是连夜进行弥封、誊录,丝毫不赶耽搁。
贡举,乃是国家大事。
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耽搁了放榜的时间,谁也吃罪不起。
月至中天。
武成王庙内仍是灯火通明,经过大半夜的攻坚,甲区的试卷终于完成了弥封和誊录,交到了点检官的手上。
一位年纪四十余岁的点检官,正在挑灯夜战,紧急批阅考生的答卷。
其实,三场考试中,虽然诗赋被排在了第一场,但诗赋的评卷难度却是最低的。
因为诗赋的考核,有着严格的标准,点检官也只是三级评审中的第一环,只要考生不是写的狗屁不通,基本上都能通过初审。
另外,有资格被选为点检官的,最少也是饱读诗书之辈,或许点检官无法做出最上流的诗赋。
但仅仅只是评判诗赋的好坏,还是不成问题的。
时间缓缓,点检官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直到天际满满泛白,这位点检官终于看到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诗赋俱佳,可谓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当为上上上等。”
(上上上等,即第一等中最上等,五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下,以及不通)
批阅完这份考卷,本来稍有困乏的点检官,顿时不困了。
一篇辞理俱佳的赋,就像是一壶三十年陈的美酒,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以朱笔写下评语后,点检官这才看了一眼考卷左上方的编号。
甲乙戊戌。
虽然点检官没有资格抽看考生的具体资料,但他仍是将这份编号记在了心中。
此人,绝对不是无名之辈。
会是谁?
二宋兄弟乎?
点检官虽然职位不显,但好歹也是京师土著,二宋兄弟的大名,他当然是听说过的。
二宋的诗文,他也见过,此份考卷倒是像他们的文风。
此份答卷,很可能会是此科头名。
尽管阅卷工作还没有完成,但这名点检官却认为,数遍所有答卷,估计也找不出比此份答卷更优秀的。
这名点检官的猜测并没有出错,甲乙戊戌确实是二宋兄弟的编号,准确来说是哥哥宋痒的编号。
另外,宋痒所做的辞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多半会是头名。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宋痒的这篇辞赋不是临场现写的,而是之前精心雕琢过的。
当然。
宋痒并不是提前知道了考试内容,以宋氏的资历,还没有提前得知考试内容的资格。
他是运气好,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
如同后世的高考生一样,在考试之前,大宋的举子也会做大量的练习。
应制诗赋,则是练习的重中之重。
另一边,富弼的考卷也被送到了另外一间阅卷所。
只是,他的命运和宋痒却是截然不同。
宋痒的试卷评价是上上等,而他的评价只是下上等。
(第四等中的上等)
若是搁在往届贡举,第一场诗赋之得到了下上等的评价,那么这名考试几乎注定无法得中。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似富弼这等诗赋不佳的举子,这一届绝对是沾了光的。
只要后面的策论写的足够优秀,富弼也是能够通过省试,踏入殿试大门的。
……
……
……
转眼间,大半个月过去。
最近这段时间,京中的烟花之地迎来了一波消费的高峰。
数千名参加贡举的举子,绝对是是最优质的的消费人群,毕竟,这个年代能够读书的,大多数都是家境殷实的中上阶层。
在等待放榜的过程中,这群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考的举子,当然不可能枯坐在房间里。
这些举子,频频出现于京中的瓦肆勾栏。
京师之盛景,最是迷人眼,不知多少举子沉溺于温柔乡中。
大名鼎鼎的柳永,更是获得无数举子的追捧,各种邀约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狂热的‘追星族’,一掷千金,只为见偶像一面。
对了。
柳永也参加了此次省试,不过,他的名声虽然大,但看好他的人却是不多。
因为这是柳永第四次参加省试了,前三次,柳永全部落第。
同时,这一次科举,也是柳永的最后一博,应举之前,柳永暗下决心,如果此次再不中,他便离开京师。
毕竟,今年的他已经四十一岁了,数举不第,已然让他心灰意冷。
这次若是再不中,他便离京,纵览国朝大好河山,将自己放纵于山林之中。
夜幕降临,武成王庙中只剩下忙碌的考官。
此科省试一共考三场,每天一场,考完一场后,举子们有一天的休息的时间,隔天再进行第二场。
另外,阅卷和考试也是同时进行的。
第一场结束后,考卷先送至弥封处进行弥封。
弥封完成,所有的考卷都会依次进行编号,一一对应,然后交至誊录所,令书吏誊录。
其中,弥封制度创立较早,是由太宗创立的,而誊录制度则是由真宗创立。
此后,弥封、誊录虽偶有争议,但一直延续了下去,明清时期,亦是继承了宋朝科举的框架。
考卷誊录完成,即刻交至外帘官处进行点检。
由点检官进行初步评审,而后再交至参详官处细审。
点检官初审,参详官复审,贡举官终审,最终,贡举官会综合各方意见,评定考生试卷。
至于,审核标准,大抵是分为五等,每等又分上中下三等。
一般而言,第一等至第四等,基本都能通过考核,其中,第四等的概率相对较小。
具体是否能够通过,还得看当年的应考人数,以及录取指标。
而位于第五等的考生,则是黜落无疑。
和前代相比,宋朝的三级评审制度,明显更加公正,但这也意味着工作量巨大。
毕竟,此时的科举和后世的考试大不相同。
除了类似填空、默写的贴经和墨义之外,其他考试内容都具备相当程度的主观性。
没有准确答案,无疑加大了审核官的工作量。
虽然按照流程留给了考官将近一个月的评定时间,但几千人,上万份的答卷,时间仍然很是紧张。
所以,武成王庙内的书吏和考官,几乎是连夜进行弥封、誊录,丝毫不赶耽搁。
贡举,乃是国家大事。
若是哪个环节出了错,耽搁了放榜的时间,谁也吃罪不起。
月至中天。
武成王庙内仍是灯火通明,经过大半夜的攻坚,甲区的试卷终于完成了弥封和誊录,交到了点检官的手上。
一位年纪四十余岁的点检官,正在挑灯夜战,紧急批阅考生的答卷。
其实,三场考试中,虽然诗赋被排在了第一场,但诗赋的评卷难度却是最低的。
因为诗赋的考核,有着严格的标准,点检官也只是三级评审中的第一环,只要考生不是写的狗屁不通,基本上都能通过初审。
另外,有资格被选为点检官的,最少也是饱读诗书之辈,或许点检官无法做出最上流的诗赋。
但仅仅只是评判诗赋的好坏,还是不成问题的。
时间缓缓,点检官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直到天际满满泛白,这位点检官终于看到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诗赋俱佳,可谓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当为上上上等。”
(上上上等,即第一等中最上等,五等分别是,上上、上、中、下,以及不通)
批阅完这份考卷,本来稍有困乏的点检官,顿时不困了。
一篇辞理俱佳的赋,就像是一壶三十年陈的美酒,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以朱笔写下评语后,点检官这才看了一眼考卷左上方的编号。
甲乙戊戌。
虽然点检官没有资格抽看考生的具体资料,但他仍是将这份编号记在了心中。
此人,绝对不是无名之辈。
会是谁?
二宋兄弟乎?
点检官虽然职位不显,但好歹也是京师土著,二宋兄弟的大名,他当然是听说过的。
二宋的诗文,他也见过,此份考卷倒是像他们的文风。
此份答卷,很可能会是此科头名。
尽管阅卷工作还没有完成,但这名点检官却认为,数遍所有答卷,估计也找不出比此份答卷更优秀的。
这名点检官的猜测并没有出错,甲乙戊戌确实是二宋兄弟的编号,准确来说是哥哥宋痒的编号。
另外,宋痒所做的辞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多半会是头名。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宋痒的这篇辞赋不是临场现写的,而是之前精心雕琢过的。
当然。
宋痒并不是提前知道了考试内容,以宋氏的资历,还没有提前得知考试内容的资格。
他是运气好,曾经做过类似的题目。
如同后世的高考生一样,在考试之前,大宋的举子也会做大量的练习。
应制诗赋,则是练习的重中之重。
另一边,富弼的考卷也被送到了另外一间阅卷所。
只是,他的命运和宋痒却是截然不同。
宋痒的试卷评价是上上等,而他的评价只是下上等。
(第四等中的上等)
若是搁在往届贡举,第一场诗赋之得到了下上等的评价,那么这名考试几乎注定无法得中。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
似富弼这等诗赋不佳的举子,这一届绝对是沾了光的。
只要后面的策论写的足够优秀,富弼也是能够通过省试,踏入殿试大门的。
……
……
……
转眼间,大半个月过去。
最近这段时间,京中的烟花之地迎来了一波消费的高峰。
数千名参加贡举的举子,绝对是是最优质的的消费人群,毕竟,这个年代能够读书的,大多数都是家境殷实的中上阶层。
在等待放榜的过程中,这群刚刚经历过一场大考的举子,当然不可能枯坐在房间里。
这些举子,频频出现于京中的瓦肆勾栏。
京师之盛景,最是迷人眼,不知多少举子沉溺于温柔乡中。
大名鼎鼎的柳永,更是获得无数举子的追捧,各种邀约层出不穷,其中不乏狂热的‘追星族’,一掷千金,只为见偶像一面。
对了。
柳永也参加了此次省试,不过,他的名声虽然大,但看好他的人却是不多。
因为这是柳永第四次参加省试了,前三次,柳永全部落第。
同时,这一次科举,也是柳永的最后一博,应举之前,柳永暗下决心,如果此次再不中,他便离开京师。
毕竟,今年的他已经四十一岁了,数举不第,已然让他心灰意冷。
这次若是再不中,他便离京,纵览国朝大好河山,将自己放纵于山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