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3580.第3516章 上工
第3516章 上工
第5章上工
年关过后,李杰跟小媳妇顺利进厂,成了朝九晚五的工人。
算上他们两个,陈家顿时有了四个职工。
70年代,一家四个职工是什么概念?
中产往上!
原本紧张的粮本、票证,顿时宽裕了不少。
京西木材厂。
“大海,来,来,今天带你认认木材。”
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领着李杰来到厂里对方木材的仓库。
“呐,这一堆是水曲柳,东北那边产的。”
“我看看啊,这皮相,肯定是佳木斯那边的货,水曲柳弹性、韧性都不错,耐磨,耐湿,是做家具的好料子。”
“然后,这边是柞木,也是东北产的,注意看它的皮和芯子。”
“东北那边有句古话,一楸二柞三曲柳,这三种材料都适合打家具,不过,曲柳最……”
‘次’字到了嘴边,柳春生硬生生止住了,换了一个词。
“最常见。”
“柞木,其次。”
“楸木,又称胡桃楸木,20年成材,非常稀有。”
“那边一片就是。”
柳春生伸手一指:“好看吧?不过,你摸不着,没个三五年的功夫,厂里可不敢给你上手。”
“楸木家具,都是重要场合用的,生手不给上。”
连续三天,李杰什么事都没干,就是跟着柳春生一块看料子、摸料子。
京西木材厂是一个上千职工的大厂,有专门的木材加工车间,也有成品生产车间。
主要以生产家具为主。
五斗柜、床、大衣柜、梳妆台、沙发、桌椅等等,全部一应俱全。
不过。
大部分家具都是平价款,水曲柳都算是比较高档的木材,松木家具卖的最多。
毕竟便宜嘛。
一套由松木打造的三十六条腿,总共只要400多块钱,如果是榉木,那价格得翻个一倍多。
是的。
价格就是这么贵。
有一套三十六条腿,那是能娶媳妇的。
70年代,娶媳妇的平均成本,大概在800元左右,家具400左右,酒席200左右,剩下的200块,灵活计算。
以李杰目前的工资计算,如果要攒齐一套家具,需要三年不吃不喝。
如果是农村,那就更难了。
材料费、手工费搁在一块,得攒个五六七八年。
当然。
家里要是有个几件,再配几件,那娶媳妇的代价就低了很多。
陈青分到的是加工车间,那边的活,更轻松一点,毕竟是机械化时代,只需要操作各种木工机械设备即可。
不需要使什么力气。
不像李杰这边,偶尔还需要扛扛木头。
新年过后,外界的动静,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
但,木材厂这边却没受到什么影响。
顶多是换了个厂长、副厂长,对基层职工,几乎没什么影响。
朝九晚五。
从不加班!
花了半个月时间,李杰认识完木头,然后又开始各种工具练习。
锯子、刨子、斧子、凿子、墨斗、刻刀等等,零零总总几十种工具,每种工具要学一到两周。
按照柳春生的话来说,头两年,什么都别想,先把工具学会了再说。
学习的间隙,还要补充一点点文化课。
都是一些木工需要用到的东西,比如画图纸,这东西,很见功力。
好的木工师傅,那一手图纸画的不比机器打得差。
李杰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别’的天赋,他只是表现得比常人更快一点。
别人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他只需要半个月。
虽然只是一点点‘天赋’,但还是引得柳春生的夸赞。
学得快。
是个好苗子。
这天傍晚,李杰跟陈青一块下班,回家的路上,陈青一直跟李杰分享着今天学到的东西。
她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姑娘。
不仅学的认真,还会专门记笔记,每天晚上回去,还会主动‘加班’,复习当天学到的东西。
“大海,你今天学的怎么样?”
说完了自己的事,陈青还不忘了解一下童养夫的学习进度。
“还行。”
李杰笑道:“今天练得是刨子,柳师傅说我学的挺快,估摸着下个礼拜就能练手了。”
木材厂加工,自然少不了废料。
那些珍贵木材的废料有数,但像松木之类的便宜木材,那就是随便用,学徒工可以直接上手练。
偶尔用用柞木,那也不是不行。
反正是国家的东西,没人心疼。
两人一路走了小半个小时,这才回到小杨家胡同,刚到胡同口,邻居杨大妈就打趣道。
“呀,小两口下班了啊?”
这句调侃,直接给陈青闹了个大红脸。
虽然小时候就经常被人调侃,但随着年月渐长,陈青反而没那么放得开。
大姑娘了,懂事了嘛。
接着。
陈青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看到这一幕,杨大妈呵呵一笑。
小丫头。
有意思。
少顷,两人三拐两个绕进了家里,老陈家住的大杂院,一共有十来户人家,本来通道很宽敞。
但今天他家盖一点,明天他家占一点,久而久之,通道越来越窄。
两人想要并肩走,那都困难。
这也是大杂院的日常。
其实,李杰对这些都还好,唯独一件事,稍微有点介意。
上厕所。
大号的问题,很麻烦。
上工之后,他就没在胡同上过大号,每次都是去厂里解决。
厂子里的厕所是那种水冲式的联排,虽然偶尔也有点味道,但总比胡同的旱厕要好。
“大海回来啦?”
隔壁潘大马笑呵呵的说道:“赶紧回家,你老丈人给你买了一辆二八大杠!”
“啊?”
听到这事,李杰有点意外。
也没听说这事啊。
70年代初的自行车,不仅价格贵,还得要工业券。
一辆二八大杠,小两百块,如果按照平均工资计算,一辆自行车的价值,不低于后世的一辆小汽车。
“啊什么啊,你就偷着乐吧。”
“妈,谁偷着乐啊?”
这时,潘亮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
“谁偷着乐,那都轮不到你!”
一看是这个臭小子回来,潘大妈顿时脸色一垮。
混小子,整天不着急,天天跟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四处乱窜。
说了还不听!
“大海哥!”
看到李杰,潘亮身子抖了抖。
“好些天没看到你了。”
第5章上工
年关过后,李杰跟小媳妇顺利进厂,成了朝九晚五的工人。
算上他们两个,陈家顿时有了四个职工。
70年代,一家四个职工是什么概念?
中产往上!
原本紧张的粮本、票证,顿时宽裕了不少。
京西木材厂。
“大海,来,来,今天带你认认木材。”
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领着李杰来到厂里对方木材的仓库。
“呐,这一堆是水曲柳,东北那边产的。”
“我看看啊,这皮相,肯定是佳木斯那边的货,水曲柳弹性、韧性都不错,耐磨,耐湿,是做家具的好料子。”
“然后,这边是柞木,也是东北产的,注意看它的皮和芯子。”
“东北那边有句古话,一楸二柞三曲柳,这三种材料都适合打家具,不过,曲柳最……”
‘次’字到了嘴边,柳春生硬生生止住了,换了一个词。
“最常见。”
“柞木,其次。”
“楸木,又称胡桃楸木,20年成材,非常稀有。”
“那边一片就是。”
柳春生伸手一指:“好看吧?不过,你摸不着,没个三五年的功夫,厂里可不敢给你上手。”
“楸木家具,都是重要场合用的,生手不给上。”
连续三天,李杰什么事都没干,就是跟着柳春生一块看料子、摸料子。
京西木材厂是一个上千职工的大厂,有专门的木材加工车间,也有成品生产车间。
主要以生产家具为主。
五斗柜、床、大衣柜、梳妆台、沙发、桌椅等等,全部一应俱全。
不过。
大部分家具都是平价款,水曲柳都算是比较高档的木材,松木家具卖的最多。
毕竟便宜嘛。
一套由松木打造的三十六条腿,总共只要400多块钱,如果是榉木,那价格得翻个一倍多。
是的。
价格就是这么贵。
有一套三十六条腿,那是能娶媳妇的。
70年代,娶媳妇的平均成本,大概在800元左右,家具400左右,酒席200左右,剩下的200块,灵活计算。
以李杰目前的工资计算,如果要攒齐一套家具,需要三年不吃不喝。
如果是农村,那就更难了。
材料费、手工费搁在一块,得攒个五六七八年。
当然。
家里要是有个几件,再配几件,那娶媳妇的代价就低了很多。
陈青分到的是加工车间,那边的活,更轻松一点,毕竟是机械化时代,只需要操作各种木工机械设备即可。
不需要使什么力气。
不像李杰这边,偶尔还需要扛扛木头。
新年过后,外界的动静,丝毫没有减小的意思。
但,木材厂这边却没受到什么影响。
顶多是换了个厂长、副厂长,对基层职工,几乎没什么影响。
朝九晚五。
从不加班!
花了半个月时间,李杰认识完木头,然后又开始各种工具练习。
锯子、刨子、斧子、凿子、墨斗、刻刀等等,零零总总几十种工具,每种工具要学一到两周。
按照柳春生的话来说,头两年,什么都别想,先把工具学会了再说。
学习的间隙,还要补充一点点文化课。
都是一些木工需要用到的东西,比如画图纸,这东西,很见功力。
好的木工师傅,那一手图纸画的不比机器打得差。
李杰并没有展现出什么‘特别’的天赋,他只是表现得比常人更快一点。
别人需要一个月的时间,他只需要半个月。
虽然只是一点点‘天赋’,但还是引得柳春生的夸赞。
学得快。
是个好苗子。
这天傍晚,李杰跟陈青一块下班,回家的路上,陈青一直跟李杰分享着今天学到的东西。
她是一个上进心很强的姑娘。
不仅学的认真,还会专门记笔记,每天晚上回去,还会主动‘加班’,复习当天学到的东西。
“大海,你今天学的怎么样?”
说完了自己的事,陈青还不忘了解一下童养夫的学习进度。
“还行。”
李杰笑道:“今天练得是刨子,柳师傅说我学的挺快,估摸着下个礼拜就能练手了。”
木材厂加工,自然少不了废料。
那些珍贵木材的废料有数,但像松木之类的便宜木材,那就是随便用,学徒工可以直接上手练。
偶尔用用柞木,那也不是不行。
反正是国家的东西,没人心疼。
两人一路走了小半个小时,这才回到小杨家胡同,刚到胡同口,邻居杨大妈就打趣道。
“呀,小两口下班了啊?”
这句调侃,直接给陈青闹了个大红脸。
虽然小时候就经常被人调侃,但随着年月渐长,陈青反而没那么放得开。
大姑娘了,懂事了嘛。
接着。
陈青不自觉加快了脚步。
看到这一幕,杨大妈呵呵一笑。
小丫头。
有意思。
少顷,两人三拐两个绕进了家里,老陈家住的大杂院,一共有十来户人家,本来通道很宽敞。
但今天他家盖一点,明天他家占一点,久而久之,通道越来越窄。
两人想要并肩走,那都困难。
这也是大杂院的日常。
其实,李杰对这些都还好,唯独一件事,稍微有点介意。
上厕所。
大号的问题,很麻烦。
上工之后,他就没在胡同上过大号,每次都是去厂里解决。
厂子里的厕所是那种水冲式的联排,虽然偶尔也有点味道,但总比胡同的旱厕要好。
“大海回来啦?”
隔壁潘大马笑呵呵的说道:“赶紧回家,你老丈人给你买了一辆二八大杠!”
“啊?”
听到这事,李杰有点意外。
也没听说这事啊。
70年代初的自行车,不仅价格贵,还得要工业券。
一辆二八大杠,小两百块,如果按照平均工资计算,一辆自行车的价值,不低于后世的一辆小汽车。
“啊什么啊,你就偷着乐吧。”
“妈,谁偷着乐啊?”
这时,潘亮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
“谁偷着乐,那都轮不到你!”
一看是这个臭小子回来,潘大妈顿时脸色一垮。
混小子,整天不着急,天天跟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人四处乱窜。
说了还不听!
“大海哥!”
看到李杰,潘亮身子抖了抖。
“好些天没看到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