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 第八百七十九章 朱棣的小动作,笼络重臣!
热门推荐:
九州剑主
带着空间下乡,别人吃糠我吃肉
重生八零:离婚后被军少宠上天
吞天鼎
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
战神王爷求发货,饥荒年我囤货拯救全军
温柔沦陷!京圈大佬甜哄小娇娇
兽界之虎族战神
从穷小子到江湖巅峰
“李指挥使,”朱棣在自己的书房内,对着前来汇报的锦衣卫指挥使李芳沉声说道,“近来朝中局势微妙,你需更加用心,务必搜罗到那些对我们不利之人的把柄。”
李芳躬身行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殿下厚望。”
随后,李芳召集了锦衣卫中的几位得力干将,详细部署了搜罗把柄的行动计划。这是一项既敏感又危险的任务,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张千户,你负责盯紧户部尚书,他掌管财政大权,油水必然不少。”李芳对一位面容冷峻的千户说道。
张千户点头应允:“指挥使放心,下官定能找出他的破绽。”
“王百户,你去监视工部尚书,他负责边疆工事,与太子朱标关系密切,务必小心行事。”李芳接着对另一位百户吩咐道。
王百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指挥使,下官明白,定当完成任务。”
随后,李芳又对其他几位锦衣卫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确保朝中每一个关键位置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下。
与此同时,在户部尚书府中,张千户正悄悄潜藏在暗处,观察着尚书的一举一动。他注意到,尚书大人每晚都会独自进入书房,直到深夜才熄灯休息。张千户心中一动,决定趁夜潜入书房一探究竟。
夜深人静之时,张千户利用高超的身手,轻松避开了尚书府的守卫,悄悄潜入了书房。他迅速在书房内搜寻起来,最终在一个隐蔽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叠账本。翻开一看,里面竟详细记录了尚书与某些商贾之间的不正当交易。
“哈哈,果然有收获!”张千户心中大喜,连忙将账本小心翼翼地收起,悄然离开了尚书府。
而在另一边,王百户也在工部尚书府中取得了突破。他通过收买尚书府中的一名心腹小厮,得知尚书大人与一位边疆将领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往来。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王百户终于截获了他们之间的密信,信中内容涉及边疆工程的回扣与利益输送。
“这下,看他还如何狡辩!”王百户冷笑一声,将密信妥善保管起来。
随着锦衣卫的深入调查,朝中大臣们的把柄被一一揭露。朱棣坐在书房中,翻阅着李芳呈上来的情报汇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李指挥使,你做得很好。”朱棣将情报轻轻放下,对李芳赞许道,“有了这些把柄,朝中那些不安分之人便再也不敢轻易与我为敌。”
李芳躬身行礼:“殿下英明,臣等只是尽忠职守,为殿下分忧。”
然而,朱棣并未因此而满足。
“李指挥使,接下来,你需将这些把柄逐一核实,确保无误。同时,也要继续监控朝中动向,一旦发现有人意图不轨,立即向我汇报。”朱棣沉声吩咐道。
李芳领命后,深知任务艰巨,却也满怀斗志。他召集了锦衣卫中的精英,再次强调了任务的机密性和重要性。
“诸位,我们手中的情报,直接关系到殿下的安危与朝局的稳定。每一步行动都必须谨慎再谨慎,绝不能有丝毫差错。”李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千户,你经验丰富,这次户部尚书那边就交给你了。记住,不仅要找到他的把柄,还要确保我们的行动滴水不漏。”李芳特别叮嘱道。
张千户躬身行礼,声音坚定:“指挥使放心,我必不负所托,定将户部尚书的把柄一网打尽。”
“王百户,工部尚书那边情况复杂,你需更加小心。不仅要搜集他与边疆将领的秘密往来,还要留意他与其他大臣之间的交往,或许能发现更多线索。”李芳转向王百户,语气中多了几分凝重。
王百户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决绝:“指挥使,我明白。我会用尽一切手段,确保任务成功。”
夜幕降临,张千户悄然潜入了户部尚书府。他利用夜色的掩护,轻巧地避开了守卫,来到了尚书的书房外。书房内灯火通明,尚书正在埋头处理公文,丝毫未察觉到危险已悄然临近。
张千户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靠近书房窗户,透过缝隙向内窥视。他注意到尚书不时翻阅一些看似普通的账簿,但眉宇间却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忧虑。张千户心中一动,决定趁尚书离开书房时潜入其中。
不久,尚书起身离开书房,前往后院散步。张千户趁机迅速进入书房,开始仔细搜查。他逐一翻开那些看似普通的账簿,终于在一本不起眼的账簿中发现了端倪——里面详细记录了尚书与商贾之间的大量非法交易。
“哈哈,终于找到了!”张千户心中暗喜,迅速将账簿藏入怀中,然后悄然离开书房,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王百户也在工部尚书府中展开了行动。他利用收买的心腹小厮作为内应,轻松获取了尚书与边疆将领往来的密信。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决定深入挖掘更多线索。
王百户伪装成尚书府的仆人,混入了尚书日常会客的厅堂。他躲在暗处,仔细观察着尚书与每一位来访者的交谈。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尚书与几位朝中重臣之间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默契和交流。
“看来,这些大臣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利益链条。”王百户心中暗想,决定继续跟踪这些重臣,以期发现更多把柄。
“李指挥使,你做得很好。”朱棣赞许道,“有了这些情报,我在朝中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但切记,我们要利用这些把柄来巩固自己的势力,而不是滥用它们来打击无辜之人。”
李芳躬身行礼:“殿下英明,臣定当谨遵殿下教诲。”
朱棣坐在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玉佩,眼神深邃而复杂。虽然自己通过锦衣卫搜集到了朝中大臣的把柄,但要真正收拢人心,仅凭这些还不够,必须辅以更加精妙的政治手腕。
这时,一名侍从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侍从恭敬地禀报道:“殿下,户部尚书李大人求见。”
朱棣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李大人步入书房,行礼道:“参见四皇子殿下。”
朱棣站起身,亲自上前扶起李大人,语气亲切而诚恳:“李大人不必多礼,快请坐。今日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李大人略显犹豫,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殿下,微臣近来听闻朝中有些流言蜚语,对殿下颇为不利。微臣虽不才,但愿为殿下分忧解难。”
朱棣闻言,面色不变,心中却暗自思量。李大人此来,定是有所求,或是感受到了自己的压力,想要寻求庇护。于是,他故作惊讶地问道:“哦?竟有此事?李大人可有听闻是何流言?”
李大人迟疑片刻,终于说道:“微臣听闻,有人暗中散布谣言,说殿下野心勃勃,意图不轨。微臣深知殿下忠君爱国,这些流言纯属无稽之谈,但人言可畏,恐对殿下不利。”
朱棣轻轻叹了口气,显得颇为无奈:“是啊,人言可畏。李大人为我仗义执言,本殿下感激不尽。只是,这些流言背后,恐怕别有用心之人。”
李大人连忙表态:“殿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殿下澄清误会,维护殿下清誉。”
朱棣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大人忠心可鉴,本殿下岂能不知?只是,朝中局势复杂,单凭一己之力,恐难以力挽狂澜。本殿下正需如李大人这般忠贞之士,共谋大事。”
李大人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跪下表忠心:“微臣愿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棣亲自扶起李大人,语气更加亲切:“李大人言重了。本殿下只是希望,我们能携手合作,共同为大明江山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
随后,朱棣又与李大人深入交谈了一番,从朝局变化到民生疾苦,无所不谈。他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既展现了对李大人的信任与尊重,又不动声色地暗示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
送走李大人后,朱棣回到书房,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接下来,他将继续运用同样的手段,逐一收拢朝中那些对自己有用的大臣。
不久之后,朱棣的书房内又迎来了另一位重要的访客——工部尚书赵大人。与李大人的谨慎不同,赵大人显得更加直率与豪迈。
“四皇子殿下,我听闻你近日在朝中动作频频,不知可有打算与老臣共谋大事?”赵大人一进门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朱棣微微一笑,迎上前去:“赵大人快人快语,本殿下佩服。实不相瞒,本殿下确有雄心壮志,欲为大明开疆拓土,扬我国威。只是,朝中局势复杂多变,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成事。故而来请赵大人共商大计。”
赵大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殿下此言正合我意!老臣虽年迈体衰,但一颗忠心犹在。只要殿下有用得着老臣之处,尽管吩咐!”
朱棣握住赵大人的手,语气诚恳:“赵大人此言差矣。您经验丰富,乃朝中栋梁。有您相助,本殿下如虎添翼。只是,本殿下有一事相求。”
赵大人连忙问道:“殿下但说无妨。”
朱棣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本殿下希望赵大人能在朝中多多宣扬本殿下的功绩与志向,同时,也请赵大人留意朝中动向,若有不利于本殿下的言论或行为,请及时告知。”
赵大人闻言,一拍胸脯:“殿下放心!此事包在老臣身上!”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赵大人的信任与期待。
“赵大人,您的忠诚与勇武,我向来钦佩。今日所言,正合我意。”
朱棣轻轻拍了拍赵大人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意,缓缓说道:“赵大人,您可知,真正的智谋不仅在于布局深远,更在于人心的洞察与把握。那些顽固派,他们或许固执己见,但背后往往有着各自的利益纠葛。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根能撬动他们心防的杠杆。”
赵大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沉吟片刻后答道:“殿下所言极是,老臣愚钝,未能及此。但不知殿下有何高见?”
朱棣微微一笑,转身走向窗边,望着窗外繁华的京城,缓缓开口:“高见谈不上,不过确实有些想法。比如那位张侍郎,素以清廉自居,实则家中老母病重,需重金求医。我们若能在暗中相助,他日或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赵大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殿下真是心思细腻,体察入微。老臣佩服!”
朱棣转过身来,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赵大人,你我皆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我想,组建这个智囊团,不仅是为了汇聚智慧,更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未来的风雨。”
说着,朱棣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名单,递给赵大人:“这是我初步筛选出的几位人选,他们或才情出众,或德高望重,都是朝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赵大人以为如何?”
赵大人接过名单,仔细审阅后,眼中闪烁着赞许:“殿下眼光独到,这些人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老臣愿意亲自出面,一一拜访,说服他们。”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有劳赵大人了。记住,说服他们时,不仅要展现我们的诚意与决心,更要让他们看到加入我们后的广阔前景。人心所向,才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赵大人将名单小心翼翼地收起,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朱棣拱手道:“殿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只是,这些大人们各有脾性,老臣还需细细揣摩,方能对症下药。”
李芳躬身行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殿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殿下厚望。”
随后,李芳召集了锦衣卫中的几位得力干将,详细部署了搜罗把柄的行动计划。这是一项既敏感又危险的任务,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
“张千户,你负责盯紧户部尚书,他掌管财政大权,油水必然不少。”李芳对一位面容冷峻的千户说道。
张千户点头应允:“指挥使放心,下官定能找出他的破绽。”
“王百户,你去监视工部尚书,他负责边疆工事,与太子朱标关系密切,务必小心行事。”李芳接着对另一位百户吩咐道。
王百户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指挥使,下官明白,定当完成任务。”
随后,李芳又对其他几位锦衣卫成员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确保朝中每一个关键位置都在他们的监控之下。
与此同时,在户部尚书府中,张千户正悄悄潜藏在暗处,观察着尚书的一举一动。他注意到,尚书大人每晚都会独自进入书房,直到深夜才熄灯休息。张千户心中一动,决定趁夜潜入书房一探究竟。
夜深人静之时,张千户利用高超的身手,轻松避开了尚书府的守卫,悄悄潜入了书房。他迅速在书房内搜寻起来,最终在一个隐蔽的抽屉里发现了一叠账本。翻开一看,里面竟详细记录了尚书与某些商贾之间的不正当交易。
“哈哈,果然有收获!”张千户心中大喜,连忙将账本小心翼翼地收起,悄然离开了尚书府。
而在另一边,王百户也在工部尚书府中取得了突破。他通过收买尚书府中的一名心腹小厮,得知尚书大人与一位边疆将领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往来。经过一番周密的调查,王百户终于截获了他们之间的密信,信中内容涉及边疆工程的回扣与利益输送。
“这下,看他还如何狡辩!”王百户冷笑一声,将密信妥善保管起来。
随着锦衣卫的深入调查,朝中大臣们的把柄被一一揭露。朱棣坐在书房中,翻阅着李芳呈上来的情报汇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好!李指挥使,你做得很好。”朱棣将情报轻轻放下,对李芳赞许道,“有了这些把柄,朝中那些不安分之人便再也不敢轻易与我为敌。”
李芳躬身行礼:“殿下英明,臣等只是尽忠职守,为殿下分忧。”
然而,朱棣并未因此而满足。
“李指挥使,接下来,你需将这些把柄逐一核实,确保无误。同时,也要继续监控朝中动向,一旦发现有人意图不轨,立即向我汇报。”朱棣沉声吩咐道。
李芳领命后,深知任务艰巨,却也满怀斗志。他召集了锦衣卫中的精英,再次强调了任务的机密性和重要性。
“诸位,我们手中的情报,直接关系到殿下的安危与朝局的稳定。每一步行动都必须谨慎再谨慎,绝不能有丝毫差错。”李芳的声音低沉而有力,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千户,你经验丰富,这次户部尚书那边就交给你了。记住,不仅要找到他的把柄,还要确保我们的行动滴水不漏。”李芳特别叮嘱道。
张千户躬身行礼,声音坚定:“指挥使放心,我必不负所托,定将户部尚书的把柄一网打尽。”
“王百户,工部尚书那边情况复杂,你需更加小心。不仅要搜集他与边疆将领的秘密往来,还要留意他与其他大臣之间的交往,或许能发现更多线索。”李芳转向王百户,语气中多了几分凝重。
王百户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决绝:“指挥使,我明白。我会用尽一切手段,确保任务成功。”
夜幕降临,张千户悄然潜入了户部尚书府。他利用夜色的掩护,轻巧地避开了守卫,来到了尚书的书房外。书房内灯火通明,尚书正在埋头处理公文,丝毫未察觉到危险已悄然临近。
张千户屏住呼吸,悄无声息地靠近书房窗户,透过缝隙向内窥视。他注意到尚书不时翻阅一些看似普通的账簿,但眉宇间却流露出不易察觉的忧虑。张千户心中一动,决定趁尚书离开书房时潜入其中。
不久,尚书起身离开书房,前往后院散步。张千户趁机迅速进入书房,开始仔细搜查。他逐一翻开那些看似普通的账簿,终于在一本不起眼的账簿中发现了端倪——里面详细记录了尚书与商贾之间的大量非法交易。
“哈哈,终于找到了!”张千户心中暗喜,迅速将账簿藏入怀中,然后悄然离开书房,消失在夜色中。
与此同时,王百户也在工部尚书府中展开了行动。他利用收买的心腹小厮作为内应,轻松获取了尚书与边疆将领往来的密信。然而,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决定深入挖掘更多线索。
王百户伪装成尚书府的仆人,混入了尚书日常会客的厅堂。他躲在暗处,仔细观察着尚书与每一位来访者的交谈。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尚书与几位朝中重臣之间似乎有着不同寻常的默契和交流。
“看来,这些大臣之间也存在着某种利益链条。”王百户心中暗想,决定继续跟踪这些重臣,以期发现更多把柄。
“李指挥使,你做得很好。”朱棣赞许道,“有了这些情报,我在朝中的地位将更加稳固。但切记,我们要利用这些把柄来巩固自己的势力,而不是滥用它们来打击无辜之人。”
李芳躬身行礼:“殿下英明,臣定当谨遵殿下教诲。”
朱棣坐在书房内,手中把玩着一枚精致的玉佩,眼神深邃而复杂。虽然自己通过锦衣卫搜集到了朝中大臣的把柄,但要真正收拢人心,仅凭这些还不够,必须辅以更加精妙的政治手腕。
这时,一名侍从轻轻敲门,得到允许后,侍从恭敬地禀报道:“殿下,户部尚书李大人求见。”
朱棣微微一笑,心中已有了计较。“请他进来。”
不一会儿,户部尚书李大人步入书房,行礼道:“参见四皇子殿下。”
朱棣站起身,亲自上前扶起李大人,语气亲切而诚恳:“李大人不必多礼,快请坐。今日前来,可是有何要事?”
李大人略显犹豫,但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殿下,微臣近来听闻朝中有些流言蜚语,对殿下颇为不利。微臣虽不才,但愿为殿下分忧解难。”
朱棣闻言,面色不变,心中却暗自思量。李大人此来,定是有所求,或是感受到了自己的压力,想要寻求庇护。于是,他故作惊讶地问道:“哦?竟有此事?李大人可有听闻是何流言?”
李大人迟疑片刻,终于说道:“微臣听闻,有人暗中散布谣言,说殿下野心勃勃,意图不轨。微臣深知殿下忠君爱国,这些流言纯属无稽之谈,但人言可畏,恐对殿下不利。”
朱棣轻轻叹了口气,显得颇为无奈:“是啊,人言可畏。李大人为我仗义执言,本殿下感激不尽。只是,这些流言背后,恐怕别有用心之人。”
李大人连忙表态:“殿下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为殿下澄清误会,维护殿下清誉。”
朱棣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大人忠心可鉴,本殿下岂能不知?只是,朝中局势复杂,单凭一己之力,恐难以力挽狂澜。本殿下正需如李大人这般忠贞之士,共谋大事。”
李大人闻言,心中一喜,连忙跪下表忠心:“微臣愿为殿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朱棣亲自扶起李大人,语气更加亲切:“李大人言重了。本殿下只是希望,我们能携手合作,共同为大明江山社稷尽一份绵薄之力。”
随后,朱棣又与李大人深入交谈了一番,从朝局变化到民生疾苦,无所不谈。他巧妙地运用自己的政治智慧,既展现了对李大人的信任与尊重,又不动声色地暗示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与展望。
送走李大人后,朱棣回到书房,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微笑。接下来,他将继续运用同样的手段,逐一收拢朝中那些对自己有用的大臣。
不久之后,朱棣的书房内又迎来了另一位重要的访客——工部尚书赵大人。与李大人的谨慎不同,赵大人显得更加直率与豪迈。
“四皇子殿下,我听闻你近日在朝中动作频频,不知可有打算与老臣共谋大事?”赵大人一进门便直截了当地问道。
朱棣微微一笑,迎上前去:“赵大人快人快语,本殿下佩服。实不相瞒,本殿下确有雄心壮志,欲为大明开疆拓土,扬我国威。只是,朝中局势复杂多变,单凭一己之力难以成事。故而来请赵大人共商大计。”
赵大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殿下此言正合我意!老臣虽年迈体衰,但一颗忠心犹在。只要殿下有用得着老臣之处,尽管吩咐!”
朱棣握住赵大人的手,语气诚恳:“赵大人此言差矣。您经验丰富,乃朝中栋梁。有您相助,本殿下如虎添翼。只是,本殿下有一事相求。”
赵大人连忙问道:“殿下但说无妨。”
朱棣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本殿下希望赵大人能在朝中多多宣扬本殿下的功绩与志向,同时,也请赵大人留意朝中动向,若有不利于本殿下的言论或行为,请及时告知。”
赵大人闻言,一拍胸脯:“殿下放心!此事包在老臣身上!”
朱棣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赵大人的信任与期待。
“赵大人,您的忠诚与勇武,我向来钦佩。今日所言,正合我意。”
朱棣轻轻拍了拍赵大人的肩膀,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意,缓缓说道:“赵大人,您可知,真正的智谋不仅在于布局深远,更在于人心的洞察与把握。那些顽固派,他们或许固执己见,但背后往往有着各自的利益纠葛。我们要做的,是找到那根能撬动他们心防的杠杆。”
赵大人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沉吟片刻后答道:“殿下所言极是,老臣愚钝,未能及此。但不知殿下有何高见?”
朱棣微微一笑,转身走向窗边,望着窗外繁华的京城,缓缓开口:“高见谈不上,不过确实有些想法。比如那位张侍郎,素以清廉自居,实则家中老母病重,需重金求医。我们若能在暗中相助,他日或能成为我们的助力。”
赵大人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殿下真是心思细腻,体察入微。老臣佩服!”
朱棣转过身来,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赵大人,你我皆是为大明江山社稷着想,只是方式不同罢了。我想,组建这个智囊团,不仅是为了汇聚智慧,更是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应对未来的风雨。”
说着,朱棣从书案上拿起一份名单,递给赵大人:“这是我初步筛选出的几位人选,他们或才情出众,或德高望重,都是朝中不可或缺的人才。赵大人以为如何?”
赵大人接过名单,仔细审阅后,眼中闪烁着赞许:“殿下眼光独到,这些人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老臣愿意亲自出面,一一拜访,说服他们。”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有劳赵大人了。记住,说服他们时,不仅要展现我们的诚意与决心,更要让他们看到加入我们后的广阔前景。人心所向,才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赵大人将名单小心翼翼地收起,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对朱棣拱手道:“殿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所能,不负所托。只是,这些大人们各有脾性,老臣还需细细揣摩,方能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