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 > 第142章 圈子

重生1990之改写人生 第142章 圈子

    送毛娜上了回邮电学校的公交车,天色已很晚了,因为是周六,有女朋友的老大、老四、老五都出去和女朋友约会去了,老二苗树杰最近比较努力,在宿舍里看书学习呢。

    和老二打了招呼,上了床开了床头的台灯想要看书却集中不起来思绪。

    白天,毛娜说姚伟事件尘埃落定:女方离职了,远赴了南方那个开放最早的城市,同时撤销了对姚伟的指控,姚伟的公职被开除了,李胜男心平气和地向他提出了离婚,不恼、不怒、不悲……好像两人之间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什么事情一样。

    她的这种态度恰恰让姚伟打消了挽回的念头。

    房子本就李胜男的,孩子还小,理所当然地得归女方养着,因为李胜男不缺钱,姚伟的工资基本上也没有上缴过,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其他的纠葛了。仟千仦哾

    塔读.app,免费小说网站

    拿到离婚证从民政局出来,两人各奔东西,之后,姚伟就淡出了安南县所有认识他的人的视线。

    不久前,江城晚报的来姐专门给他送来了晚报社出具的对他四个礼拜“见习记者”的实习鉴定报告,报告上不乏肯定与溢美之词:

    “胡若云同学在我单位实习期间,踏实肯干,吃苦耐劳。有创造性、建设性地独立开展工作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开拓和创新精神,接受新事物较快,涉猎面较宽,并在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积极主动向同事提供指导和帮助!

    有自己的思路和设想,工作认真负责、很好的完成了报社交给他的各项工作……

    团结同事,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看完这个,来文又拿出来一个16开本的精致硬面笔记本:“这个是姐姐送给你的!”

    胡若云双手接过打开,上面整整齐齐贴着前段时间他跟着来文“实习”期间在晚报上发表过的所有稿子,每篇稿子上除了署有来文的名字,后面还署着“实习记者胡若云”。

    在胡若云的心里,这个剪贴本极其有意义,它甚至超过了那份鉴定报告上的鉴定评语。

    ——什么是贵人?贵人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遇见对的人!

    也许是受经济大潮的冲击,胡若云感觉一些大学生特别浮躁,不是专心学业,而是热衷于攀老乡、攀学长……和社会上一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拉扯关系。

    密码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还有人拿一些名头大得吓人的名片在班里炫耀自己的社交能力,一个女同学丢了一张名片,气得在班里大哭,说那个名片是一个老乡给她的,还说她毕业之后就可以去他那里上班,不用她在毕业之后到人才市场上自谋职业!

    那难过的样子好像丢的不是一张小纸片,真的是自己的前程一样。

    后来,这名片被打扫卫生的同学捡到了,胡若云拿过来看了一下,只见上面印着“江城xxxx广告(集团)公司业务总监xxx”,背面印着“业务范围:广告条幅、宣传折页……制作、发布……”

    这不就是一个印条幅、发宣传页的?还业务总监,估计这个“集团”一共也没有几个人!

    哪怕你有资格代理江城晚报的报缝广告都能让人多看一眼。

    可就是这样的东西还偏偏有人迷信。

    学校里可以教你读书,但有的道理只能在踏上社会,吃了亏、走了弯路之后才能悟出来。

    ——有的人经常游走于这局那局,不时晒出与某长吃饭、某主任喝酒、某总聚会……但过了那个局,名字却都不一定会被人记住。

    这个社会是超级现实的,你没有足够的资源、资本用来置换或让人景仰,很多人就不希得带你玩,所谓的关系也都是虚的。

    最后,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故事一,同学的兄弟。初中毕业后在农村的“盖屋班(建筑队)”和过泥灰、乡镇企业下过车间、镇里的餐馆干过服务员……曾给我说:哥,那时候走到街里,都有人在后面说,这是那谁家二小子,啥事不成,明儿能娶上媳妇不能!

    同学把这个兄弟介绍到建材市场一家店铺销售建筑管材,没啥基本工资,收入全靠自己找客户拉业务。因为肯吃苦、能努力,终于慢慢打开了市场(这个过程是艰难的)。后来自己单干,再后来开办了自己的厂子……先是买了辆帕萨特,后来换了辆路虎,如今应酬不断。

    故事二,我的亲妹夫。早年从养鸡场拉鸡粪送到蔬菜大棚里,一天也挣二三百元(两千零几年的一天两三百元还是很厉害的),后来跟着哥哥去山西大同跑煤矿业务,现在西北做工程(小有所成)。一天喝了点酒跟我说:哥,我拉鸡粪的时候镇上“会”(作者注:农村民间的传统集会),那里的同学从来没有邀请过我去“赶会”,现在都说“来赶会吧!”

    所以,圈子不同,不必强融;阶层不同,不必强融。圈子不重要,自身强大才是根本。

    “预见的未来”里,胡若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里给他的儿子写过这样一封信:

    儿子:

    爸爸无意就上学与读书给你什么说教,只以咱们家祖上的故事与你共勉。

    据你四爷讲,从你爷爷的爷爷再往上数,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筐。某年春节,你高祖求人写春联,人家欺他不识字,将春联写成了“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虽有乡野玩笑的成分在内,但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无奈与悲哀。

    一九九x年的这个时节,爸爸穿着胶底布鞋,用粗布床单背着行李,独自由豫北农村来到这个城市心里也是那样的不安甚至惶恐。

    爸爸不是一个好学生,也觉得书中未必就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但始终认为上学与读书可以使人心智成熟、精神强大;上学与读书使你在千变万化的社会进程中多一分清醒与从容;上学与读书可以让你在未来的生活中多些机会与选择的权力!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学霸需要天份,更需努力。

    爸爸只要你努力。

    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着超乎想象的精彩,爸爸既希望你“与时俱进”,更希望你能经得住比如与网络相关的诸多诱惑。

    人生不可重来,读书的季节切莫荒度。

    谨以此与年轻人们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