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辛亥英雄 > 第11章 武昌6

辛亥英雄 第11章 武昌6

    “大哥,这事情你怎么看?”

    蔡锷,张学文很佩服。

    但蔡锷毕竟不是张学文的嫡系,大家现在只是合作。以至于张学文甚至都没有给蔡锷正经的军权,说白了现在的蔡锷只是空有前线总指挥的名义而已。

    有些重要的事情张学文不好在蔡锷面前说。等到蔡锷离开,张学文问了张其锽。

    对于张其锽,张学文是相当佩服的。

    这绝对是奇才。

    如果放在三国时代,绝对是曹操的荀彧、刘备的诸葛亮一样的人物。因此很多事情张学文都需要张其锽帮忙出主意。

    “我现在已经完全清楚了。”

    “什么?”

    “听闻最近孙武和汤化龙谈过好几次。现在来看,孙武是想要和湖北的立宪派合作,准备驱逐你。此人还真是有趣。”

    “汤化龙?”

    张学文头疼。

    和川湘滇黔的合作不同。当初成立同盟会西南支部的时候,是川湘滇黔四省的革命党头头合作的。可是这一次进入湖北,张学文是靠着强大的军事力量,还有文学社的合作,压住人家湖北实力派。

    可是那些湖北实力派又凭什么要屈服于你。

    看看孙武就知道。

    孙武也是老牌革命党,资历甚至远远超过张学文。可是就算他现在想的也已经不是革命问题,而是湖北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为了驱逐张学文,孙武竟然开始和湖北立宪派合作。

    “大哥,我们对于湖北来说毕竟是外人。”

    “外人?”

    张其锽摇摇头。

    然后冷笑道:“子清,读过三国志吗?”

    “当然。”

    “袁家、杨家,都是汉朝最顶级的世家。可是董卓进入洛阳的时候,他们除了软对抗,还能怎么办。你说原因是什么?”

    “董卓有枪杆子。”

    “对。”

    张其锽呵呵一笑,道:“这些世家大族,在政治稳定的时候,谁也不敢惹他。但是一到乱世,就是军阀的世界,就是枪杆子的世界。”

    “大哥,你不要告诉我,你让我用军队压服他们。”

    “当然不是。”

    张其锽摇摇头。

    “我是告诉你,想要在湖北立足,第一个要抓住的就是军队。只要有军队在手,我们首先就立于不败之地。孙武也好、汤化龙也好,没有军队就始终无法对抗我们。不过他们有钱、有人脉,我估计他们很快就会招兵。”

    “他们会招兵?”

    “肯定会。”

    张其锽非常肯定。

    “孙武毕竟是湖北人,而且是共进会的高层。我相信在共进会里面,和他一个想法的人不少。有了孙武,他们就有了革命旗号。有了汤化龙,他们就能够筹集军费。他们当然会招兵。”

    “招兵,招兵。”

    “所以,子清。你现在要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虽然汤化龙这些湖北士绅有钱,但养兵哪里那么容易。特别是现在这种时候。大炮一响,黄金万两。可不是以前随便发个刀枪就能够打仗的年代。湖北这些士绅有多少钱可以往里面投。所以你只要控制住湖北这边的财政、武器,我看他们招兵,能有什么用。”

    张学文慢慢的点点头。

    张其锽的意思张学文明白。养兵,就必须要有军火。不过现在武昌城内也好,汉阳兵工厂也好,都被张学文的部队控制住。

    其实整个南方地区,除了一些存货之外,都是需要汉阳兵工厂的支援。现在张学文只要不出货,孙武和汤化龙很难拿到军火。就算是有钱,短时间之内是拿不到军火的。

    而且养兵,这可不是一般的费钱。

    除了国家之外,一般的大家族也养不起部队。想要养兵,除非是靠着国家力量。光是汤化龙他们几个士绅,是养不起几个部队的。现代军队更不是私人养得起的。只要张学文牢牢控制财政,控制籓库,孙武他们有几个钱可以招兵。

    “光是这一点还不够。”

    张其锽慢悠悠的道:“现在革命形势如此高涨,孙武和我们闹翻,反而和汤化龙混在一起,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只要稍微拨弄一下,就会是大事情。只要控制好了,他们这些年积累的名声就彻底毁了。”

    “这样合适吗?”

    “子清,没什么合适不合适的。有些时候非常规的手段是必须的。”

    “可是这种事情我们也不好太积极。”

    张学文不是迂腐之人。

    该狠心的时候能狠心。同样该出手的时候,张学文也不会犹豫。可是有些事情不能明目张胆,很容易就会引火烧身。

    “子清,我介绍一个人给你认识。”

    “谁?”

    “是武昌陆军中学的一名学生,来自贵州的邓汉祥。”

    “就是那个学生军队长?”

    越是重要时刻,或者说越是大变革的时候,就会涌现出很多出色人物。就算同样都是陆军中学的学生,有些人就是能够脱颖而出,成为风云人物。

    邓汉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这一次武汉陆军中学参加武昌起义,出来了好几个学生领袖。包括之前张学文见过的王天培,还有张其锽说的这位邓汉祥。对于这些出色的军校学生,张学文当然也听说过。

    邓汉祥是贵州人,今年二十三岁的他先是在贵州陆军小学堂读书,两年前来到武昌陆军中学读书。虽然是一个贵州人,但是在武汉陆军中学成绩非常好,平常就是一个学生领袖。这一次参加起义,被学生推举为大队长。学生军并入杨杰的教导旅之后,邓汉祥担任杨杰的一等参谋。

    “就是他。我跟他谈过,此人绝对是一个出色的人。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人物,只不过现在还年轻,需要打磨一下。而且更重要的是,此人脑袋瓜非常活。你的指挥部就缺少他这样的参谋人选。”

    “真的那么出色?”

    “少见的年轻英才。”

    张学文突然对于邓汉祥这个年轻人大感兴趣。

    张其锽的才华,张学文非常清楚。张其锽是一代奇才,因此眼光很高。平常虽然不说出来,但是很多人他都是看不起的。

    能够这样赞扬一个人,足以表明邓汉祥的出色。

    “那我得见见他。”

    “你不会失望的。”

    “报告。”

    “叙甫,有什么事情?”

    “报告总指挥。有几个人想要见你。”

    “谁?”

    “为首的那个人说他叫蒋作宾。”

    “谁?”

    张学文猛地站了起来。

    “蒋作宾。”

    “在哪里?”

    “在大厅。”

    张学文立马戴上帽子,然后整了整衣服。对着张其锽道:“大哥,看来我们两个人需要去迎接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