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英雄 第30章 人民党成立
热门推荐:
陆早早李简安谢洄年
全家都是主角,唯有我是真炮灰陆早早李简安谢洄年
摆烂重生:全家只有我是炮灰陆早早李简安谢洄年
摆烂重生:全家只有我是炮灰陆早早谢洄年
原来我才是弱鸡
快穿:这就是生命多的力量
算命抓鬼那家强,唯我道爷最在行
异界:我的奇妙冒险
啥?波特是个女孩!
“经武,现在怎么办?”
宋教仁大惊。
现在的宋教仁不是一般的焦躁。同盟会虽然是一盘散沙,但毕竟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的革命党组织。在中国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和同盟会相比。
不管是之前的光复会、共进会他们的地域色彩太浓厚,和同盟会这样全国性的革命组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同盟会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组织,会员人数远远超过其他的党派。
现在全国几百个政党,当中影响力稍微大的政党很多都是同盟会分出来的。里面的党员都是原来的同盟会会员。
正是因为如此,宋教仁才要改组。
现在的情况是同盟会一家在议会只能占据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席位,再多也很难超过百分之四十。而宋教仁的梦想是拿到绝对优势的席位,让同盟会组阁。
所以他才会联系其他几个小党派,跟他们合作。
可是这个提案,同盟会内部有很多人支持。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胡汉民、陈其美都非常激烈的反对。不仅仅是他们,包括李烈钧、柏文蔚这些人也都是反对。
宋教仁不是很理解。
同盟会上去组阁领导国家不是很好的事情。不仅仅是对于宋教仁的理想有好处,对于同盟会其他人也有好处。毕竟一旦同盟会组阁,那就是说同盟会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
陈其美、胡汉民、李烈钧、柏文蔚都是同盟会大佬,同盟会成为中国的领导者,他们都会跟着沾光。为什么就反对呢?
想法很好,但宋教仁根本没有完全找到这些人反对的原因。因为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也好,总统制也好,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可是陈其美、胡汉民,还有李烈钧、柏文蔚这些人都是地方实力派。在南方省份有钱、有地盘、有军队,都已经是一方诸侯。如果加强中央的权力,就等于是要削弱诸侯的实力。
你宋教仁认为可以利用内阁制约袁世凯。
但是这些实力派以己推人,更明白北洋军的想法,更能够准确的把脉北洋军将军们的想法。看看目前中国的政治大环境当中,北洋的将军很少参加政治的。因为北洋军本身就是一个武人集团,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没有他们手中的实力来的有保障。
这样的情况之下,同盟会那些实力派也是不愿意让出权力。他们不相信北洋军,认为想要制约袁世凯,就只能是靠着手中的实力。而不是那个虚无缥缈的所谓内阁制约。
这其实就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宋教仁认为只要组阁,那么事情都能结束。可是他就算组阁,他又能如何。他要是帮助袁世凯削藩,那么得罪的都是同盟会内部的实力派人物。因为目前的地方实力派当中,一大半都是同盟会的人。削藩会得罪一大批同盟会的激进派,得罪同盟会实际的实权派。他要是得罪了这些人,那么他在同盟会内部的支持,立马就会消失。没有了同盟会的支持,宋教仁本身也就失去了成为内阁总理的基础。因为宋教仁是掌握同盟会党务工作,才有机会成立新党派。如果同盟会的同志不支持宋教仁,到时候宋教仁就失去了一切实力的基础。
但是一旦他支持同盟会实权派,支持他们的地方自治,那么就会得罪北洋军,得罪袁世凯。而且也不符合宋教仁的政治理想。宋教仁手上没有实力,如果北洋军不配合,那么宋教仁就算是组阁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权力。
所谓的政治是什么。
政治就是一种博弈,是一种妥协的过程。
可是没有实力后盾,永远不可能拿到博弈的胜利。宋教仁手上现在是要什么没什么,他拿什么在政治圈和袁世凯博弈。没有袁世凯的命令,宋教仁在北方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就是警察他也一个都无法调动。因为他们都是听从袁世凯的命令。
博弈是需要实力。
可惜宋教仁看不到这一点。
他只是认为只要照搬外国的责任内阁制,自己就能够限制袁世凯,自己就能够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虽然有同盟会实权派的反对,还有田桐这些激进派的反对,但宋教仁还是一往无前的完成自己的梦想。
开始捏合几个小党派,成立新的党派。
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谈好了,就等孙中山和黄兴两个人来开新党成立大会。
可就在这个时候张学文宣布退出同盟会。
一声霹雳。
张学文现在可是控制西南五省,也是同盟会最大的票仓之一。特别是两湖地区,本来就革命党很多,声望高的革命党也非常多。虽然西南五省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并没有很积极的参与。但依旧派了人参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如果西南五省当时积极参与,那么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议院,估计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来自西南五省。
以后西南五省参与国家议员的选举,人数也绝对不会少。估计能够占据国会议员的百分之二十上下,这是一个巨大的力量。
这样的情况之下张学文退出同盟会,对于宋教仁的未来构想打击很大。
宋教仁并不在乎目前这些同盟会实力派半独立的状态。只要帮助自己在国会拿到足够的席位,让自己组阁,他就非常满意。
张学文也是如此。
宋教仁只在乎张学文控制地区的同盟会拿到的票数。可是没想到张学文突然宣布退出同盟会,成立新党派。这对于宋教仁的组阁打击很大。
“钝初,不用这样。”
胡瑛也是脸色难看。
上一次去长沙,张学文的态度虽然激烈,但胡瑛没有想到张学文真的选择退出。不过胡瑛此人在临时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工作。相比起宋教仁的锋芒毕露,胡瑛更擅长长袖善舞。
“张学文就算退出同盟会,但是他的西南支部和我们同盟会依旧是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就算他们另立新党,我们其实也可以和他们合作。大不了让出几个内阁总长的位置。只要他们支持我们组阁就可以。”
“也只能如此。”
宋教仁脸色难看。
从张学文崛起之后开始,宋教仁就一直很担心。担心张学文不受控制,现在看来果然是如此。在这么重要的时刻,竟然是退出同盟会。
不过胡瑛说的也不差。
大家都是同盟会出身,就算你建立新党。大家也可以合作拿到足够的票数,然后合作组阁。只要张学文支持自己组阁,那么问题就不大。
宋教仁为了组阁已经是得了魔怔。
“霖生呢?”
宋教仁突然想起刘揆一,所以问了问胡瑛。和张学文私人关系最好的就是刘揆一。而且刘揆一的亲弟弟刘道一,目前是张学文成立新党的主要头目之一。
“他也刚刚宣布退出同盟会。想要找他和张学文联系不太可能。”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
宋教仁忍不住说出这句话。然后突然狠狠地道:“可是我们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公开活动的政党。霖生怎么能退出同盟会?”
刘揆一可是同盟会大佬人物。
不说他一直是同盟会本部的庶务,负责同盟会本部日常工作。就说说他回国之后,在同盟会转变为公开的、以从事议会政治为目的的政党,刘为十干事之一。是同盟会顶级大佬。
这样的人物怎么能退党。
“那么……”
“蔡锷,选择蔡锷。张学文和蔡锷有过一段很好的配合,而且蔡锷在湖南、云南都有很高的声望和人脉。让他跟张学文谈谈。”
“好人选。”
宋教仁点点头。
张学文因为并没有在同盟会活动太多时间,大多时间都是在湖南。因此认识张学文的人非常少,和张学文有交情的也是少之又少。
要找一个和张学文沟通的人,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蔡锷不错。
是云南昆明起义的新军总指挥,光复昆明有很大的贡献。之后来到长沙,和张学文一起去武昌,担任武昌光复总司令。紧接着又成为汉口保卫战的总指挥。
张学文和蔡锷两个人虽然最后分道扬镳,但两个人的交情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两个人只是想法不同,没有影响两个人的交情。
就如蔡锷离开之前,给张学文推荐的戴湛,张学文就很重视。戴湛刚刚成为新成立的盐业局的局长,负责整顿西南五省的盐业。为张学文带来了巨大的资金。
还有和蔡锷情同手足的石陶钧,目前也在张学文这里担任总装备部副部长。
两个人的交情依旧很好。
而且蔡锷还有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
蔡锷是统一共和党的魁首,这一次宋教仁联合的党派当中,统一共和党也有份。统一共和党在议会当中也有十来个席位,是目前中国的第三大党派。
既然要成立一个新党派,蔡锷作为统一共和党的魁首,在新的党派当中肯定也会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个时候当然应该出些力。
“我跟松坡兄谈谈。首先要劝张学文不要退出同盟会。如果张学文坚持,那么我们就邀请张学文的新党派和我们携手,在议会并肩作战。”
“行。”
…………
“子清,目前来说几个地方局,最先要弄出的是西北局。你有什么人选没有。”
人民党各机构成立的速度很快。
虽然党纲写的是,需要下级部门一级一级的选举,最终在中央委员会开会任命。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一级一级的选择。
因此节约时间,把之前扩大会议参加的人自动转成中央委员。
继续开会。
选择中央常务委员会。最后是张学文、禹之谟、刘道一、刘公、李根源、宁调元、谭人凤,选举结果出来是一片哗然。因为湖南人太多。
七个人当中出来了五个湖南人。
实在是湖南人太多,选举结果出来之后,刘道一自动辞职,推荐张謇进入。
这次选举最意外的是杨庶堪。
本来杨庶堪一直是四川革命党的负责人,在西南支部也一直是领导人。他本来应该是可以自动成为人民党高层。可是因为他在治理四川期间成果太差,慢慢的失去了很多会员的支持。就是四川本地会员,这一次也没有选择他。弄得杨庶堪的票数很低,根本就没有进入中央常务委员会。
刘道一自从辞职,推荐刚刚进入人民党不久的张謇。当然这个是张学文和刘道一紧急磋商的。湖南人太多,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
张学文不希望刚刚成立人民党,就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刘道一才会自动辞职。
中央常务委员会的选举结束之后,就选择二十三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最难的是地方局。
目前张学文的势力只是局限在西南五省,还有甘肃、陕西、山西的一些地方。其他的地方局可以缓一缓,但是甘肃、陕西、山西的工作必须要抓起来。
因此西北局的成立就在眼前。
西北局情况复杂,需要一个干将。而且那里有很多同盟会会员,他们现在估计也在考虑,是应该跟着同盟会加入宋教仁成立的新党派,还是应该加入张学文这边。
这个时候,张学文需要人坐镇西北,拉拢这些人。
“李夑和如何?”
“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李夑和。
一直都是负责同盟会经费的人,后来更是负责军队后勤,军改的时候成为了总装备部部长。不过这个位置,反而是限制李夑和的能力。
因为他组织过暴动,组织过学校,还做过生意。
综合能力很强。
张学文准备让李夑和去西北主持大局。
“其他人呢?”
“李夑和担任西北局书记,程潜和李湛阳担任副书记。程潜担任西北局军委主席,主要负责西北局的军事。李湛阳负责西北局民事。孙岳、何成濬、但懋辛加入西北局,留一个位置给西北本地的同盟会。同时管理甘肃、陕西、山西、青海、新疆的事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团结甘肃、陕西、山西的革命党,就算不加入我们,也要跟我们保持友好。你们觉得如何。”
“不错。”
“那样的话,李夑和应该进入政治局的。”
谭人凤皱了皱眉。
因为李夑和之前是军方,军方进入政治局的人数有限。因此李夑和没能够进去。但是李夑和要去担任西北局的书记,那么他的位置应该提高。
“候补吧。让他担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算是未来政治局的第一顺位。”
“这个不错。”
“以后我们每次开会选举的时候,都选择两到三人的候补。如果有任何的变故,就立马可以补上。”
宋教仁大惊。
现在的宋教仁不是一般的焦躁。同盟会虽然是一盘散沙,但毕竟是中国唯一的全国性的革命党组织。在中国任何一个组织都无法和同盟会相比。
不管是之前的光复会、共进会他们的地域色彩太浓厚,和同盟会这样全国性的革命组织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同盟会在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组织,会员人数远远超过其他的党派。
现在全国几百个政党,当中影响力稍微大的政党很多都是同盟会分出来的。里面的党员都是原来的同盟会会员。
正是因为如此,宋教仁才要改组。
现在的情况是同盟会一家在议会只能占据百分之三十左右的席位,再多也很难超过百分之四十。而宋教仁的梦想是拿到绝对优势的席位,让同盟会组阁。
所以他才会联系其他几个小党派,跟他们合作。
可是这个提案,同盟会内部有很多人支持。但同样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包括胡汉民、陈其美都非常激烈的反对。不仅仅是他们,包括李烈钧、柏文蔚这些人也都是反对。
宋教仁不是很理解。
同盟会上去组阁领导国家不是很好的事情。不仅仅是对于宋教仁的理想有好处,对于同盟会其他人也有好处。毕竟一旦同盟会组阁,那就是说同盟会是这个国家的领导人。
陈其美、胡汉民、李烈钧、柏文蔚都是同盟会大佬,同盟会成为中国的领导者,他们都会跟着沾光。为什么就反对呢?
想法很好,但宋教仁根本没有完全找到这些人反对的原因。因为宋教仁的责任内阁制也好,总统制也好,都是加强中央集权。
可是陈其美、胡汉民,还有李烈钧、柏文蔚这些人都是地方实力派。在南方省份有钱、有地盘、有军队,都已经是一方诸侯。如果加强中央的权力,就等于是要削弱诸侯的实力。
你宋教仁认为可以利用内阁制约袁世凯。
但是这些实力派以己推人,更明白北洋军的想法,更能够准确的把脉北洋军将军们的想法。看看目前中国的政治大环境当中,北洋的将军很少参加政治的。因为北洋军本身就是一个武人集团,对于他们来说,什么都没有他们手中的实力来的有保障。
这样的情况之下,同盟会那些实力派也是不愿意让出权力。他们不相信北洋军,认为想要制约袁世凯,就只能是靠着手中的实力。而不是那个虚无缥缈的所谓内阁制约。
这其实就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宋教仁认为只要组阁,那么事情都能结束。可是他就算组阁,他又能如何。他要是帮助袁世凯削藩,那么得罪的都是同盟会内部的实力派人物。因为目前的地方实力派当中,一大半都是同盟会的人。削藩会得罪一大批同盟会的激进派,得罪同盟会实际的实权派。他要是得罪了这些人,那么他在同盟会内部的支持,立马就会消失。没有了同盟会的支持,宋教仁本身也就失去了成为内阁总理的基础。因为宋教仁是掌握同盟会党务工作,才有机会成立新党派。如果同盟会的同志不支持宋教仁,到时候宋教仁就失去了一切实力的基础。
但是一旦他支持同盟会实权派,支持他们的地方自治,那么就会得罪北洋军,得罪袁世凯。而且也不符合宋教仁的政治理想。宋教仁手上没有实力,如果北洋军不配合,那么宋教仁就算是组阁也不可能有任何的权力。
所谓的政治是什么。
政治就是一种博弈,是一种妥协的过程。
可是没有实力后盾,永远不可能拿到博弈的胜利。宋教仁手上现在是要什么没什么,他拿什么在政治圈和袁世凯博弈。没有袁世凯的命令,宋教仁在北方一兵一卒都不能调动,就是警察他也一个都无法调动。因为他们都是听从袁世凯的命令。
博弈是需要实力。
可惜宋教仁看不到这一点。
他只是认为只要照搬外国的责任内阁制,自己就能够限制袁世凯,自己就能够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虽然有同盟会实权派的反对,还有田桐这些激进派的反对,但宋教仁还是一往无前的完成自己的梦想。
开始捏合几个小党派,成立新的党派。
现在所有的问题都已经谈好了,就等孙中山和黄兴两个人来开新党成立大会。
可就在这个时候张学文宣布退出同盟会。
一声霹雳。
张学文现在可是控制西南五省,也是同盟会最大的票仓之一。特别是两湖地区,本来就革命党很多,声望高的革命党也非常多。虽然西南五省在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时候,并没有很积极的参与。但依旧派了人参加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如果西南五省当时积极参与,那么南京临时政府的参议院,估计三分之一的人都是来自西南五省。
以后西南五省参与国家议员的选举,人数也绝对不会少。估计能够占据国会议员的百分之二十上下,这是一个巨大的力量。
这样的情况之下张学文退出同盟会,对于宋教仁的未来构想打击很大。
宋教仁并不在乎目前这些同盟会实力派半独立的状态。只要帮助自己在国会拿到足够的席位,让自己组阁,他就非常满意。
张学文也是如此。
宋教仁只在乎张学文控制地区的同盟会拿到的票数。可是没想到张学文突然宣布退出同盟会,成立新党派。这对于宋教仁的组阁打击很大。
“钝初,不用这样。”
胡瑛也是脸色难看。
上一次去长沙,张学文的态度虽然激烈,但胡瑛没有想到张学文真的选择退出。不过胡瑛此人在临时政府做了很多外交工作。相比起宋教仁的锋芒毕露,胡瑛更擅长长袖善舞。
“张学文就算退出同盟会,但是他的西南支部和我们同盟会依旧是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是一种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就算他们另立新党,我们其实也可以和他们合作。大不了让出几个内阁总长的位置。只要他们支持我们组阁就可以。”
“也只能如此。”
宋教仁脸色难看。
从张学文崛起之后开始,宋教仁就一直很担心。担心张学文不受控制,现在看来果然是如此。在这么重要的时刻,竟然是退出同盟会。
不过胡瑛说的也不差。
大家都是同盟会出身,就算你建立新党。大家也可以合作拿到足够的票数,然后合作组阁。只要张学文支持自己组阁,那么问题就不大。
宋教仁为了组阁已经是得了魔怔。
“霖生呢?”
宋教仁突然想起刘揆一,所以问了问胡瑛。和张学文私人关系最好的就是刘揆一。而且刘揆一的亲弟弟刘道一,目前是张学文成立新党的主要头目之一。
“他也刚刚宣布退出同盟会。想要找他和张学文联系不太可能。”
“革命军起,革命党消。”
宋教仁忍不住说出这句话。然后突然狠狠地道:“可是我们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为公开活动的政党。霖生怎么能退出同盟会?”
刘揆一可是同盟会大佬人物。
不说他一直是同盟会本部的庶务,负责同盟会本部日常工作。就说说他回国之后,在同盟会转变为公开的、以从事议会政治为目的的政党,刘为十干事之一。是同盟会顶级大佬。
这样的人物怎么能退党。
“那么……”
“蔡锷,选择蔡锷。张学文和蔡锷有过一段很好的配合,而且蔡锷在湖南、云南都有很高的声望和人脉。让他跟张学文谈谈。”
“好人选。”
宋教仁点点头。
张学文因为并没有在同盟会活动太多时间,大多时间都是在湖南。因此认识张学文的人非常少,和张学文有交情的也是少之又少。
要找一个和张学文沟通的人,真的不是那么容易。
蔡锷不错。
是云南昆明起义的新军总指挥,光复昆明有很大的贡献。之后来到长沙,和张学文一起去武昌,担任武昌光复总司令。紧接着又成为汉口保卫战的总指挥。
张学文和蔡锷两个人虽然最后分道扬镳,但两个人的交情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两个人只是想法不同,没有影响两个人的交情。
就如蔡锷离开之前,给张学文推荐的戴湛,张学文就很重视。戴湛刚刚成为新成立的盐业局的局长,负责整顿西南五省的盐业。为张学文带来了巨大的资金。
还有和蔡锷情同手足的石陶钧,目前也在张学文这里担任总装备部副部长。
两个人的交情依旧很好。
而且蔡锷还有一个非常合适的理由。
蔡锷是统一共和党的魁首,这一次宋教仁联合的党派当中,统一共和党也有份。统一共和党在议会当中也有十来个席位,是目前中国的第三大党派。
既然要成立一个新党派,蔡锷作为统一共和党的魁首,在新的党派当中肯定也会有很重要的位置。这个时候当然应该出些力。
“我跟松坡兄谈谈。首先要劝张学文不要退出同盟会。如果张学文坚持,那么我们就邀请张学文的新党派和我们携手,在议会并肩作战。”
“行。”
…………
“子清,目前来说几个地方局,最先要弄出的是西北局。你有什么人选没有。”
人民党各机构成立的速度很快。
虽然党纲写的是,需要下级部门一级一级的选举,最终在中央委员会开会任命。但现在是特殊时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一级一级的选择。
因此节约时间,把之前扩大会议参加的人自动转成中央委员。
继续开会。
选择中央常务委员会。最后是张学文、禹之谟、刘道一、刘公、李根源、宁调元、谭人凤,选举结果出来是一片哗然。因为湖南人太多。
七个人当中出来了五个湖南人。
实在是湖南人太多,选举结果出来之后,刘道一自动辞职,推荐张謇进入。
这次选举最意外的是杨庶堪。
本来杨庶堪一直是四川革命党的负责人,在西南支部也一直是领导人。他本来应该是可以自动成为人民党高层。可是因为他在治理四川期间成果太差,慢慢的失去了很多会员的支持。就是四川本地会员,这一次也没有选择他。弄得杨庶堪的票数很低,根本就没有进入中央常务委员会。
刘道一自从辞职,推荐刚刚进入人民党不久的张謇。当然这个是张学文和刘道一紧急磋商的。湖南人太多,会出现一些流言蜚语。
张学文不希望刚刚成立人民党,就出现什么问题。所以刘道一才会自动辞职。
中央常务委员会的选举结束之后,就选择二十三人组成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最难的是地方局。
目前张学文的势力只是局限在西南五省,还有甘肃、陕西、山西的一些地方。其他的地方局可以缓一缓,但是甘肃、陕西、山西的工作必须要抓起来。
因此西北局的成立就在眼前。
西北局情况复杂,需要一个干将。而且那里有很多同盟会会员,他们现在估计也在考虑,是应该跟着同盟会加入宋教仁成立的新党派,还是应该加入张学文这边。
这个时候,张学文需要人坐镇西北,拉拢这些人。
“李夑和如何?”
“是一个不错的人选。”
李夑和。
一直都是负责同盟会经费的人,后来更是负责军队后勤,军改的时候成为了总装备部部长。不过这个位置,反而是限制李夑和的能力。
因为他组织过暴动,组织过学校,还做过生意。
综合能力很强。
张学文准备让李夑和去西北主持大局。
“其他人呢?”
“李夑和担任西北局书记,程潜和李湛阳担任副书记。程潜担任西北局军委主席,主要负责西北局的军事。李湛阳负责西北局民事。孙岳、何成濬、但懋辛加入西北局,留一个位置给西北本地的同盟会。同时管理甘肃、陕西、山西、青海、新疆的事情。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团结甘肃、陕西、山西的革命党,就算不加入我们,也要跟我们保持友好。你们觉得如何。”
“不错。”
“那样的话,李夑和应该进入政治局的。”
谭人凤皱了皱眉。
因为李夑和之前是军方,军方进入政治局的人数有限。因此李夑和没能够进去。但是李夑和要去担任西北局的书记,那么他的位置应该提高。
“候补吧。让他担任政治局候补委员,算是未来政治局的第一顺位。”
“这个不错。”
“以后我们每次开会选举的时候,都选择两到三人的候补。如果有任何的变故,就立马可以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