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辛亥英雄 > 第90章 拉拢法国

辛亥英雄 第90章 拉拢法国

    “法国?”

    罗斯福和斯大林两个人都冷笑。

    大国利益。

    各大国之间利益的不同,大家的态度就不同,大家的选择就不同。英美虽然是目前最好的同盟,但两个国家的利益同样不同。

    两个国家的需要也不同。

    因此两个国家对待法国的态度也不同。

    英国是真的担心害怕苏联。害怕苏联如果继续这么强势,等到击败德国之后,成为欧洲宪兵。当年的沙俄也是欧洲宪兵,但却不会让英国担心。

    可是苏联不同。

    苏联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是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苏联成立之后就一直在输出革命,闹得整个欧洲都不安稳。

    特别是因为战争,整个欧洲都受到了重创。战后经济不好是可以预见的,而越是经济不好,越会让马克思主义传播迅速。

    到时候加上苏联,那就真是大问题。

    如果苏联真的成为欧洲宪兵,到时候英国也不可能置身事外。被苏联的输出革命影响到。

    所以英国着急。

    他希望在欧洲培养一个能够抗衡苏联的国家,因此开始拉拢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同样英国虽然在二战当中再一次受到重创,要失去世界老大的地位。

    甚至欧洲都要被其他国家占领。

    但英国还是有大国梦的。

    不希望欧洲变成美国的,或者是苏联的。希望有一个欧洲大陆的大国可以挡住他们,好让英国的日子好过一点。

    但美国不同。

    美国是着急目前苏联的强势。但美国判断苏联想要完全收复自己原来的国土,最起码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当初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美国还高看了苏联。

    因为苏联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几次和德国交锋,虽然声势浩大,但并没有多少战果。当然苏联的军队是越来越多,实力越来越强,击败德国只是时间问题。

    可是英美也不是闹着玩的。

    当美国开始真正发力之后,美国已经往北非地区派遣了两百多万人。加上英国军队和法国军队,他们在北非地区已经拥有超过三百万军队。

    德国军队面对英美法这样强大的实力只能是节节败退,英美法的军队开始横推德国军队。

    中国军队也参加在北非的战争。

    特别是中国的航空母舰配合英美法的军队,开始不停地轰炸德国阵地。而且配合英美海军,完全掐断整个德国水域,根本不给德国海军任何的机会。

    也就是说战胜北非地区的德国军队近在咫尺。

    英美两国已经在考虑,是不是从欧洲海岸登陆,彻底击溃德国军队。反正对于美国来说,虽然苏联很是强大,表现出了巨大的战斗力。

    但也不是很担心。

    甚至美国是希望苏联稍微强大,只要不是席卷整个欧洲,那么美国都能够接受。因为苏联越是强大,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国家越是要倚重美国。

    到时候美国就能够更加有效地控制欧洲。

    美国毕竟是外人。

    现在欧洲国家为了战胜德国需要美国,但等到击败了德国之后,谁可以保证他们依旧需要美国。如果没有欧洲国家的支持,美国想要在欧洲立足也不是那么容易。最好有一个强大的势力压迫他们,他们才会需要美国。

    所以美国并不需要什么欧洲大国。

    因此罗斯福是非常鄙视法国的,不需要戴高乐。

    两个结盟的国家,因为各自的利益不同,所以对待戴高乐,对待法国的态度也不同。

    “我不认为我们需要法国。法国也没有为反法西斯做出贡献,相反他们支持德国。”

    斯大林立马反对。

    斯大林一下就明白丘吉尔的意思。英国想要用法国来阻击苏联,就像是以前利用德国来阻击苏联一样。

    现在是苏联最好的时候。

    斯大林心中也是非常激动。只要苏联快速击败眼前的德国军队,然后几百万苏联军队南下,整个东欧都在苏联军队的兵锋之下。

    运气再好,就可以直接南下拿下西欧。

    到时候整个欧洲都是苏联的。多一个法国这样的欧洲大国,并不符合苏联的利益。

    “我看也是如此。”

    罗斯福开口。

    英国这个搅屎棍,除了防备苏联之外,又何尝没有想要制衡一下美国在欧洲势力的膨胀。反正罗斯福是非常不愿意欧洲大陆又有一个大国崛起。

    对抗苏联,在罗斯福看来美国就能够完成。

    美国军队很多。

    完全可以保护欧洲,不需要法国。到时候只要美国军队驻扎在欧洲,那么整个欧洲不得看美国的脸色。

    “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在对抗德国法西斯的过程当中贡献是不小的。”

    “贡献?”

    自从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后,斯大林是越来越强势。

    已经不是一年之前,那个需要中国、美国大力援助的国家。现在的苏联是一年可以生产几万架飞机,可以生产几万辆装甲车的大国。

    因此对于丘吉尔的话直接反驳。

    “戴高乐的自由法国有几个军队,他们能出多少军队。在座的几位代表的国家,每个国家都能够出动五百万以上的军队。戴高乐?法国,他们没有资格参加这一次的会议。”

    几个大国在苏联莫斯科举行了反法西斯联盟第三次重要会议。

    和“华盛顿会议”,“北京会议”是一脉相承。其实说起来当年中美英三国元首在大西洋进行的“大西洋会议”是反法西斯联盟的开始。

    不过还没有正式开会,大家就产生了分歧。

    英国认为这一次会议应该让法国参加,其实戴高乐接到了英国和中国的邀请,已经是来到了苏联。但罗斯福和斯大林却是反对法国参加。

    罗斯福不用说,斯大林也是如此。

    除了各自的利益之外,苏联和美国是真的瞧不起法国。特别是斯大林,苏联拼死拼活和德国干仗,死伤上千万。

    这才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

    可是法国呢?

    才坚持了一个来月就投降的货色,也配和苏联平起平坐,和苏联一起开会。

    杨维在一旁冷眼旁观。

    杨维代表中国参加会议,让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是非常惊讶的。不过他们很快就明白中国的意思。

    但就算明白,杨维相比起张学文来说还是差了一个级别。

    所以他们虽然不会怠慢杨维,但也不会和张学文一样重视。同样杨维刚刚参加会议,也是比较沉默,先看看风向。

    现在看这样的情况,杨维才出声道:“法国有很完整的工业设施,完整的部队,如果法国和德国合作起来联合抵抗,那么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威胁很大。让戴高乐代表法国,会大大降低未来法国军队对于我们的抵抗。就如阿尔方斯·朱安将军一样的法国军人应该不少。”

    杨维来的时候,张学文就明确表示,这一次会议无论如何也要拉拢法国一起进来。

    只有法国进入这一次会议,才能够搅浑西方国家。

    特别是戴高乐。

    历史上法国是一个另类的西方国家,戴高乐也是一个非常不同的西方领导。只要戴高乐领导法国,那么法国绝对不会屈从于美国。

    杨维和张学文不同。

    张学文参加国际会议,基本上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对于张学文这样,在中国这样的大国一坐就坐了三十多年总统位置的人来说,就算在怎么谦虚,用一句后来的话来说就是霸气侧漏。

    这倒不是因为张学文的性格。而是张学文在国内说一不二多年,自然而然就养成了这种风格。

    但杨维才刚刚正式明确为接班人的地位。

    因此他说话就冷静很多,很多问题都要想一想再说。

    他就从另外一面开始说。

    法国很强。

    别看法国被德国一个多月的时间当中就轻松击败,但法国目前依旧拥有完整的工业基础,依旧拥有强大的军队。

    如果法国铁了心跟着德国,那么法国能够动员的精锐部队还是很强大的。

    但如果有戴高乐这个旗帜,那么大批的法国军队会倒戈。

    “杨副总统说得好。”

    丘吉尔没看到张学文心情很不错。

    张学文开会的时候,一点不给丘吉尔面子,讽刺的时候也一点不在乎丘吉尔的感受。让丘吉尔一直很难忍受。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中国强势。

    这一次没看到张学文,来的是话不是很多的杨维,因此心情好了很多。

    现在听杨维的话,就更加高兴。因此道:“戴高乐是法国反抗德国法西斯的领导,有很多阿尔方斯·朱安这样的法国军方人士想要投奔戴高乐。这不是一个小力量,戴高乐可以代表法国参加会议。”

    斯大林和罗斯福都是皱眉。

    英国?

    虽然是曾经的世界霸主,但现在来说还真没有那么大实力。在目前的四国会议当中,英国的实力是最弱的。

    相比较,中美苏都表现出了自己强大的实力。

    本来英国一家推荐法国,并不一定能够改变斯大林和罗斯福的想法。但是现在中国突然支持法国,支持戴高乐,问题就完全不一样。

    虽然中国老早就支持戴高乐,但支援戴高乐物资和支持戴高乐代表法国参加此次会议,那完全是两回事情。

    未来的世界秩序。

    在座的四个国家,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就算是实力最弱小的英国,那也是拥有一大片小弟支撑的世界大国。

    至于中国就不用说。

    中国可是代表东亚、代表东南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英两个国家如果铁了心支持法国成为战后的大国,那么包括美国和苏联都无法阻止。英国有影响力,中国有实力,加上法国本身雄厚的力量,法国成为世界大国谁也无法阻止。

    如果法国真的要成为一个大国,那么这个时候美国和苏联急需反对法国参加会议,很明显就会得罪法国。

    现在的戴高乐不可怕,但未来重新成为大国的法国却不能轻易得罪。

    “既然都支持,那么就让法国参加吧。”

    斯大林还是反应很快。

    虽然心底里鄙视法国,鄙视没有多少实力的戴高乐,但当中国出来支持戴高乐代表法国参加会议之后,立马就改变态度。

    罗斯福也是点点头。

    “那好。我会立即通知戴高乐参加会议。”

    丘吉尔很高兴。

    丘吉尔希望法国不仅仅挡住苏联,还能够稍微抗衡一下美国在欧洲的势力。好让英国的日子可以好过。

    丘吉尔明白,英国真的已经没落。

    但就算是没落,丘吉尔也不愿意英国真的失去影响力。如果欧洲成为苏联的,或者成为美国的,都不符合英国的利益。

    只有他们抗衡,加上法国搅局,大家才不会忘记欧洲还有一个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