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鼎定河山 > 第二百二十八章 集英荟萃

鼎定河山 第二百二十八章 集英荟萃

    四月初九辰初,天高云淡,集英殿外,数百贡士排成两列,神情各异,尽皆噤声不语,等候入殿。

    是的,今天便是殿试日。

    大定皇城在汴京城内西北部,周长五里,最早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得衙署。五代后梁定都开封,在节度使府的基础上营建了建昌宫。后晋时,改为大宁宫。到了后周,逐步形成了开封皇城和宫城相套的平面格局。

    大定建国后,太祖常威大力扩建皇宫,形成了包括宣德楼、大庆殿、枢密院、中书省、都堂、文德殿、凝晖殿等众多建筑的开封皇城。

    大定的宫城呈现出以往历朝的格局:大庆殿至文德殿,垂拱殿至紫宸殿,东西呈两排队列。大庆殿至紫宸殿,再至崇政殿;文德殿至垂拱殿,再至延和殿;皇仪殿至宣和殿,南北呈三线并列。

    在规整的格局之下,城门皆金钉朱漆,墙壁处处镌刻龙、凤、云这些祥瑞纹样,雕甍画栋,峻角层榱,覆以琉璃瓦,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亭阙相对。

    而这些细节处的巧妙于山水的“粉丝“们而言还不够。在皇城周围,玉津园、宜春苑、瑞圣园、琼林苑和金明池等前代皇家园林被接连翻修、扩建,一起构成了大定皇帝在宫城之外的后苑。故而大定最核心的“宫城“不大,但皇帝的实际活动范围却很大。

    但与前朝相比常氏皇帝居住的皇宫都显得略显寒酸。大定的皇宫规模很一般,宫城周回五里。所谓的“周回五里”指的是周长五里,要知道大昌的大明宫,周长最少也达到十五里。而且大定的“宫城周回五里”指的还是皇城,皇城之内还有宫城,而大明宫的的周长十五里指的可是宫城。两相比较之下,大定的皇宫简直就是“四合院”。

    太祖常威一直在思考如何汲取前代教训使江山社稷得以永固,感怀前朝百姓因收到剥削压迫而最终奋起反抗,遂下令命人刻了一座石碑,立在太庙寝殿的一间密室里,平时遮蔽得很严,任何人不得进入,只有太庙四季祭祀和新天子即位时,这间密室才能打开。这块神秘石碑上刻的是常威交代给后世子孙的三句话:“保全柴氏子孙,不杀士大夫,不加农田之赋。”因为“不加农田之赋”,所以大定治国也秉承着“勤俭持家”的原则,尽量不去增加百姓的负担,自然而然就减少了修建宫殿的频率。

    当然这三句话更多的是要表达常氏皇族对前朝皇室、对士大夫、对农民的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可不是口头说一下。事实上,在定太宗继位后感怀皇宫太小,想要扩大皇宫的规模。当即找来了工程师傅,连图纸都画出来了,可是在马上就要施工的时候,却碰到一个难题,那就是拆迁。为了顺利修建皇宫,太系派出了许多说客去做周边农民\/市民的思想工作,希望皇宫附近的这些人家迁走,但最终落得一个“居民多不欲徙”,太宗只好放弃了扩建计划的结果。

    不过,文艺范十足的崇宁帝在皇宫内修建了一座精美异常的花园,名为“艮岳”。这个花园里,有奇石堆叠成的群山,有奇葩贵木聚集成的园林,有丽水缭绕的飞瀑池沼,还有时隐时显的奇珍异兽……这座园林不仅奇艳绝伦,更是灵秀俊逸,仙气飘飘。

    而皇宫里最让人陶醉的还是那些充满诗意的名称,如“移清殿”、“凝和殿”、“叠琼阁”、“寒香阁”、“云归亭”等等。这些名称真是充满了诗情画意,光听到就已经让人脑海中充满了遐想。

    或许大定皇宫的格局的确是历代最小的,但其文化底蕴绝对不输任何一个朝代,贵族气息更是丝毫不弱。

    大定前期殿试在讲武殿(太宗后改名为崇政殿)举行,明宗后改为集英殿。

    从宣德楼向南到里城的朱雀门,是一座约阔为二百余步的宫廷广场,中央官署分列两旁,建筑特别壮美,被称为京部的“御街”。入宣德楼正门,是宫城内最大最高,可容纳数万人的大庆殿,其西为集英殿——

    宫殿外朝部分主要有大庆殿,是举行大朝会的场所,大殿面阔九间,两侧有东西挟殿各五间,东西廊各六十间,殿庭广阔,可容数万人。西侧文德殿是皇帝主要政务活动场所,北侧紫宸殿是节日举行大型活动的场所,西侧垂拱殿为接见外臣和设宴的场所,集英殿及需云殿、升平楼是策进士及观戏、举行宴会的场所。

    皇宫虽壮美,新晋贡士们却皆是低眉敛目,不敢肆意观望。贡士们丹墀内分东西两群面北站立,文武百官各具公服侍立殿内外,那些可是大定五品以上的朝官呀,届时都是上司的上司的上司……怎不压力山大?

    嗯,还有那些“内等子”更不是吃素的。

    这些个皇家侍卫中不乏勋贵之后,也算是有政治背景的,但与正经科举出身的文官相比天生便矮了三分。文武殊途,其实是武不如文。集英殿前这些个贡士进殿后再出来便是大定文官了,侍卫们不趁这个机会抖抖威风更待何时?至于说得罪那是不存在的,这些个官场初哥没那么小心眼。

    还别说,皇宫侍卫们真是吃准了新科贡士们的心理。这里可是皇宫啊,朝中重臣办公之处,更是皇帝的家,无形中便透着浓厚的叫人不敢高声语的威严。有那心理素质差的双股颤颤,几要跌坐当场。

    殿试并不黜落贡士,但这氛围却是较乡试、会试却更为紧张,进宫面圣哪,这其中大部分人一生之中大概就这么一次机会,能不兴奋、激动、惶恐?

    本朝自祖宗以来,进士过省赴殿试,尚有被黜者,远方寒士,殿试下第,贫不能归,多有赴水死者。

    如上述,定初的确不少寒士经长途跋涉进京参加殿试后,因被黜落,遭受到精神和贫穷的双重打击而最终想不开自尽。仁宗皇帝得知后心有不忍,自此凡参加殿试者皆不点落,此举也被后世历朝所效仿。

    但殿试不黜落其实还有另一个诱因——

    仁宗宝元元年,西宁元昊正式称帝,一些屡次落第的举人愤而投奔与大定分庭抗礼的西宁,为西守攻定出谋划策,其中最有名的是一位叫张元的举人,他多次参加殿试都落榜了,投奔西守后,成为西宁最重要的谋臣。

    大定朝廷非常生气,下令将张元的家属囚禁起来。之后,有大臣认为张元之所以投靠西宁,是因为他殿试多次落榜,他对在大定通过科举入仕已经绝望了,这是殿试实行淘汰的结果,并不能怪张元和他的家人,于是又把他的家人释放了。

    对此意见,大定朝廷似乎也认为殿试实行淘汰确实不好。嘉佑二年殿试,仁宗亲自主持,宣布殿试不淘汰考生,凡是参加殿试者一律录取。这一年参加殿试的三百八十八名进士、三百八十九名诸科举人全部被录取。

    从此,殿试不淘汰,只是根据考试成绩给考生排名就成为定制。实事求是地说,科举考试作为选拨性考试本来就会有淘汰,但在参加高层次的省试之后,距离及第仅有一步之遥,且淘汰率又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殿试落第的挫折感就特别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仁宗开了殿试不黜落的先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科举又回到了原来没有殿试时的状态,殿试的象征意义更加明显。

    不过,因为殿试的名次对考生将来入仕和升迁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考生们对殿试还是非常重视的。

    辰时正,大殿徐徐打开,一宦官出现在殿门口,手中拿了根长长的净鞭,“啪”的一甩,尖声道:“吉时已至,众贡生入殿。”

    作为南京会试第一,冯过排在左列第一,一直含胸吸腹、目不斜视,也亏的是他勤练身体,否则也如身旁那贡士一般脚下颤抖了,终于捱到可以进殿,也是松了口气。

    殿试的前一天,鸿胪寺官便在集英殿东室预设“策题案”,光禄寺则预备好贡士们的试桌,陈放于殿内。

    百官与新科贡士依次入内,鸿胪寺官员乃请皇帝升殿,鸣放鞭炮,百官行叩头礼。礼毕,由执事官举着策题案来到殿中,内侍官将策题付礼部官置于案上。这时,鸿胪寺官已带着贡士作好跪拜准备。执事官举着策题案由左阶而下,置于御道中,贡士们朝案行五拜三叩头礼,然后分东西侍立。执事官再将策题案举到丹墀东,鸿胪寺官奏告仪式结束,再放鞭炮。

    这过程中便是冯过亦是压力倍增,在监察官虎视眈眈之下毕恭毕敬,不敢有丝毫僭越,更勿论抬头去看端坐龙椅之上的当今圣上,只觑的一袭黄色龙袍异常的刺眼。

    鞭炮声中,皇帝退殿,文武百官也依次退出。

    接下来就是考试。礼部官散卷,贡士们列班跪接,叩头就位,开始答卷。

    嗯,今科殿试题目便是:

    “代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谢赐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