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称雄 第397章 登基
热门推荐:
队长,尾巴给我摸一下?
他从水底中走来
异界求生:先行者的旅途
我在七零当军嫂之穿越而来
古宅惊魂之阴阳咒
混在修行界的穿越者
年代:从下乡后开始的咸鱼生活
刀剑温柔红尘
西游新纪:无尽征程
一切都还在继续。¢£¢£,
八月初六,太子在四顾命大臣陪同下,率百官在承天门进行了一场阅兵式。因为此时还在国丧期间,这个检阅仪式很简单。三万在京的北洋兵马,最终选调了三千余人马,组成了一共十八个步、骑、炮、工、辎重诸兵种方阵,依次走过承天门前。
太子朱慈烺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威武雄壮之师,统一整齐的装备,整齐的方阵,有力的步伐,看的年轻的太子热血澎湃。
周延儒等百官则看的暗暗心惊,据他们所知,北洋镇可是一支水师。水师在朝廷官员们的心中,自然就等于是二线辅助部队。可刘钧的这个北洋水师的风帆战舰炮艇如何厉害他们没看到,但却看到北洋水师也有雄壮的骑兵队,威武的炮队。
步兵们扛在肩上的火铳,那明亮锐利的刺刀,闪耀刺眼。
而高大的挽马拖载着炮车,一门门泛着幽蓝光泽的铁炮,泛着黄光的铜炮,甚至还有泛着青绿色的青铜炮。哪怕北洋只把普通的野炮营的野炮拉了出来,并没有把重炮拉出来,可也依然让站在承天门上的太子和百官们大为震叹。
难怪刘继业能在辽东所向无敌,斩杀鞑子皇帝,破辽阳,围沈阳。楚军有股子与他们以前所见的其它官军都截然不同的气息,就如同他们的身上的铠甲一样的齐整,他们整齐的让人惊叹,一个个方阵,就如同是一个整体。
简单的检阅仪式过后,太子很满意,下令赏赐所有受阅北洋镇兵。
“赏多少?殿下?”王承恩依然还担任着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也继续是宫内第一总管。
太子对于金银没有什么太确切的概念。他想了想,“每人赏银十两。”
王承恩连忙靠近一点,小声的提醒太子,今日受阅的北洋军有三千余人,每人十两,就得三万多两银子。而且不能只赏受阅的北洋兵,京里还有两万多北洋军呢。”
“我们没银子么?”太子问,“皇兄不是刚送了两百万银子入京?”
“殿下,郡王虽送了二百万银元,但是二百万块银元,仅相当于一百万两银子。而且这银子得用作大行皇帝的治丧和营建山陵费用。”王承恩不得不再次提醒,“国库只剩下二十万块银元,内帑也只有不到十万块,可京畿九镇二十万余兵马都欠饷三月。光这九镇欠的军饷就不下百万块银元,其它五大军区十几镇欠的更多.....”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那就先记把赏银记着,等有银子了再给如何?”以前他在宫里就常这样,没银子打赏宫人时,他就让人记帐。
王承恩低下头,“殿下,赏银万不可如此。不然不如不赏。既然要赏,就得兑现。不然就会招致怨望。”
“那你说怎么办?”朱慈烺有些不高兴了,声音也高了几分。
“不如每个受阅士兵赏银一块银元,受阅军官赏银两块,未受阅士兵和军官则各赐以酒肉。”
十两改成了一块,一下子降低了二十倍,三千余人只要三千块银元。而且其它的两万余北洋兵马只赏赐酒肉的话,有几千银元也够了。
不过朱慈烺却很不满意,一人才一块银元,这打赏如何拿的出手。
正当太子不高兴之时,一旁的其它三个顾命大臣当然也看到了。但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处都要用钱,他们巴不得一分钱不用赏,那样那几千块银元也能省下来了。
“殿下。”刘钧这时说话了。
“皇兄。”朱慈烺面对刘钧时,还有些不好意思。
刘钧对着他微微一笑,将一叠纸塞到他手上。朱慈烺低头看去,是一叠大额的银票。一万块一张的银票,足足二十张。
朱慈烺还从没有亲自掌握过这么多银钱,拿着那一把银票发呆。
“殿下,这是四海银行发行的银票,随时可以兑换,京师也有他们的分行。”
“这么多银钱?”朱慈烺小声道。
“殿下,你是一国之主,这天下都是你的。这些算是臣的一点孝敬,殿下留着打赏臣下。”
周延儒和吴甡还有刘宗周三个顾命大臣还有王承恩全都怔怔的看着,他们没想到刘钧居然公然给皇帝送钱,还一下子送了二十万块银元,这是贿赂新皇。
这个朱慈烨好大的手笔。
再看太子,拿着那笔钱先是犹豫了一会,最后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然后他直接抽了三张一万块的银票给王承恩,“受阅北洋官兵,每人赏银元十块。”然后想想又抽了三张,“未受阅的北洋官兵每人赏按一块银元的数,赏他们酒肉。”
王承恩看着递过来的六万块银票,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最后他还是接了过来,虽然他心里觉得太子大手大脚,可这钱是郡王送给太子的内帑钱,太子愿意怎么花那是他的事情。
周延儒三个也心疼不已,一出手就是六万块没了,太子还真是豪奢。刘宗周忍着没出来喷太子,算了,今天就给太子一个面子。
王承恩忙上前大声向受阅的楚军宣布太子的赏赐。
一人十块银元,相当五两银子了,就算是以往的京军,这也基本上相当于两个月饷钱。不过北洋的官兵们并不把这点银子放在眼里,今天能来受阅的基本上都是老九头鸟,那些补充的黑旗军并没在内。绝大多数,还都是士官。
大家这几年南征北战,赚的可不少。虽然楚军的基本薪水不高,可各种津贴补贴,战功赏赐等等,那可是很丰厚的。尤其是入辽以来,攻城掠地,拆迁搬移了一座又一座城池乡镇,每次的战利品缴获固然要归公,但最后刘钧都会拿出不少的一部份来赏赐。
好在下面带队的一众军官倒是都很聪明。这个时候哪怕太子只一人赏赐一个铜元,也绝对不能露出嫌弃的表情,得感激莫名。
“快,跪谢太子殿下赏赐。”北洋水师总兵官刘允升连忙道。
各级军官们反应很快,迅速的让手下端正态度。
“谢殿下赏赐,谢殿下赏赐。谢殿下赏赐!”
一遍遍的欢呼声响起,整齐而又洪亮。
承天门上,朱慈烺听着那谢恩声,立即觉得心情大爽。这钱没白花,花的值。
当天稍后些时候,三万楚军就有条不紊的退出京师内外城,七座外城门,十三座内城门,也全都一一又交还给了禁卫大营手里。
撤出京城后。北洋水师驻扎于卢沟桥和西山一带。反正兵已经来了,刘钧是不会轻易的把这些兵再撤走的。
刘钧对朱慈烺和其它顾命大臣提出这支兵马暂时留下,理由是要维持京师稳定,以防欠饷的官兵在这个重要时候闹饷。朱慈烺对北洋水师印象很好,直接开口同意了,周延儒等人也听好勉强同意。
名义上,太子现在还没即位,朝廷军国大事是由四顾命大臣处置的。就是等他登基了。可在他亲政之前,朝廷大事论理依然还是由四顾命大臣处置的。
但没有哪个愿意在这时马上就跟太子过不去。先让让太子,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八月初八,也就是在崇祯去世三天后,大殓。
然后百官按制,由四顾命大臣率领,奏请皇帝听政。
大殓。成服。
“圣人大孝,在乎善继。枢务之重,军国之殷,纘而承之,不可蹔阙。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
在汉时,皇帝去世,太子也是要守丧三年的。后来有大臣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便有了以日易月,太子只守丧三十六天。后来又有了三日而听政,二十七日而释服的新制,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已经日上三竿,白炽的阳光照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着阳光。
天气依然炎热,乾清殿里已经焕然一新,许多陈设都已经换过。连宫女太监都几乎都换成了新的,崇祯皇帝的梓宫已经移去了奉先殿,太子正式移住乾清殿。
皇太子朱慈烺已经听政,但还未正式登基,正式的登基还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登基大典。在四顾命大臣的主持下,新皇的登基大典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
首席顾命大臣同时也是内阁首辅的周延儒按仪制上了劝进仪注,希望太子早日即位,随后顾命大臣兼内阁次辅的吴甡也上了登基仪注。
十日,文武百官都来到会极门上表劝进。这都是“一应礼仪”中的程式。虽空洞无物,却得一丝不苟地进行。皇太子接到《劝进表》,也按礼仪作了谕答,这谕答也由首席顾命大臣周延儒所代拟:“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于哀痛之切,维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准。”
惯例,这样的劝进,总得三劝三辞才行的。
这样反复了两个来回后,到了八月十二日,朱慈粮在文华殿,再次接受百官的劝进。
对于十二岁的朱慈烺来说,这是一个枯燥而乏味的繁文缛节,可这却是礼仪制度,不能违背更改,他就如同一个木头人一样的坐在殿上,听完百官所献的第三道深奥艰涩的劝进表,然后听着满殿臣子一番煞有价事的商议,最终还是由内阁拟票,经四顾命大臣同意后,传出谕旨。
这一次,终于可以同意了。
“卿等合词陈情至再至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况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三劝三辞才答应后,钦天监便开始选登基吉日。
登基的日子定在八月十八日,这也是为了尽快举行登基大典,不能久拖。
中秋节过后第三天,朱慈烺登基。
一大早,太子派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等勋贵分别前往南郊、北郊、太庙、社稷坛祭告。
朱慈烺则来到崇祯灵前,祭告受命,再换上衮冕祗告天地以及列祖列宗。
随后又叩拜父亲的灵柩和母亲。这一应大礼完毕,他来到中极殿,在一片山呼万岁鼓乐声中,接受百官的朝贺。并遣使诏告天下,宣布明年为乾清元年。
“大赦天下!”
太子正式即位,也意味着四位顾命大臣正式赞襄一切政务。从此时起,直到皇帝亲政,以后大明帝国一切军国大事,都将由这四位顾命大臣处置。
他们将代替小皇帝理政,不管是内阁还有司礼临或者六部,从今以后都要听命于他们四人。新皇帝,实际上直到亲政前,都是没有实际处置朝政权力的。
皇城内阁旁边,新整理了一间院子,做为四顾命大臣办公之所。
四位顾命大臣都另有职务,周延儒是内阁首辅,吴甡是内阁次辅,刘宗周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而朱慈烨则是直隶总督兼掌中军都督府事。
以后每天四位顾命大臣都会先在这个院子里碰头,把内阁拟票的奏章商议,然后交给司礼监批红。
今天,也是四顾命大臣第一次议事。
“谥号、庙号如何定?”周延儒问。
吴甡拿起一页纸,“初拟尊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揆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庙号呢?”
“庙号...思宗。”
“思宗?”刘钧皱起了眉头,这个庙号可算不得好。按谥法解,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谋虑不衍曰思。很明显,崇祯的这个思字,是追悔前过曰思之意。
庙号谥号,算是给每位皇帝的盖棺定论。崇祯这一生,算是很悲剧的一生了。坐天下十四年,从继位之初到身死,大明帝国一直处于内忧外乱之中,外有后金,内有流匪和做乱的土司,天下从没太平过。
甚至还让后金几次打到关内,甚至一度兵临京师城下。而且连凤阳的祖陵,都被流匪给挖了。
若不是刘钧上次在辽东力挽狂澜,清军说不定都又一次打进关内了。
“思宗配不上大行皇帝。”刘钧直接开口。他虽是四顾命大臣中排名最末尾一个,可也是顾命大臣。
“郡王有异议?”周延儒望向刘钧,目光中甚至带着嘲讽,似乎在说,你懂这些吗?
“思宗配不上陛下,陛下自即位之初,大明便陷入内忧外乱之中,可陛下在位十四年,殚精竭虑,宵衣旰食,未偿有一刻懈怠。我以为,庙号可用威。”刘钧缓缓说道。
“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刘宗周抚着胡须说道。
“赏劝刑惩,猛以刚果,以责服远,强毅执正,曰威。”吴甡也点着着沉吟道。
周延儒有些意外,心想肯定是幕僚告诉他的。
“威宗做庙号比思宗好,我看可以用威宗。”吴甡道。
“嗯,就用威宗吧。”
周延儒见他们两人都同意了,便道,“那就庙号威宗,尊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揆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谥号一般是得大行皇帝下葬之后再南郊请谥,不过却也需要提前议定好。
按制,新皇帝只需守丧二十七天便释服,不过后宫妃嫔得守丧三年。而百官以日易月守三月之丧,天下军民,则只需要守三日之丧。
议定庙号、谥号,崇祯的一生算是盖棺定论了,大明朝的历史又可以掀过一页,开始新的篇章。
周延儒望着刘钧,“郡王,你上次说马上有三百万银元入京,究竟何时能到?”
刘钧微微一笑,终于开始了。
三百万银元,并算不了什么。刘钧现在手里很有钱,比银库空虚的朝廷富裕的多。不过周延儒想要从自己手里拿钱,可不会那么容易的,刘钧的钱,从来不是那么容易拿的。(未完待续。)u
八月初六,太子在四顾命大臣陪同下,率百官在承天门进行了一场阅兵式。因为此时还在国丧期间,这个检阅仪式很简单。三万在京的北洋兵马,最终选调了三千余人马,组成了一共十八个步、骑、炮、工、辎重诸兵种方阵,依次走过承天门前。
太子朱慈烺还是头一次见到如此威武雄壮之师,统一整齐的装备,整齐的方阵,有力的步伐,看的年轻的太子热血澎湃。
周延儒等百官则看的暗暗心惊,据他们所知,北洋镇可是一支水师。水师在朝廷官员们的心中,自然就等于是二线辅助部队。可刘钧的这个北洋水师的风帆战舰炮艇如何厉害他们没看到,但却看到北洋水师也有雄壮的骑兵队,威武的炮队。
步兵们扛在肩上的火铳,那明亮锐利的刺刀,闪耀刺眼。
而高大的挽马拖载着炮车,一门门泛着幽蓝光泽的铁炮,泛着黄光的铜炮,甚至还有泛着青绿色的青铜炮。哪怕北洋只把普通的野炮营的野炮拉了出来,并没有把重炮拉出来,可也依然让站在承天门上的太子和百官们大为震叹。
难怪刘继业能在辽东所向无敌,斩杀鞑子皇帝,破辽阳,围沈阳。楚军有股子与他们以前所见的其它官军都截然不同的气息,就如同他们的身上的铠甲一样的齐整,他们整齐的让人惊叹,一个个方阵,就如同是一个整体。
简单的检阅仪式过后,太子很满意,下令赏赐所有受阅北洋镇兵。
“赏多少?殿下?”王承恩依然还担任着司礼监掌印太监之职,也继续是宫内第一总管。
太子对于金银没有什么太确切的概念。他想了想,“每人赏银十两。”
王承恩连忙靠近一点,小声的提醒太子,今日受阅的北洋军有三千余人,每人十两,就得三万多两银子。而且不能只赏受阅的北洋兵,京里还有两万多北洋军呢。”
“我们没银子么?”太子问,“皇兄不是刚送了两百万银子入京?”
“殿下,郡王虽送了二百万银元,但是二百万块银元,仅相当于一百万两银子。而且这银子得用作大行皇帝的治丧和营建山陵费用。”王承恩不得不再次提醒,“国库只剩下二十万块银元,内帑也只有不到十万块,可京畿九镇二十万余兵马都欠饷三月。光这九镇欠的军饷就不下百万块银元,其它五大军区十几镇欠的更多.....”
朱慈烺皱了皱眉头,“那就先记把赏银记着,等有银子了再给如何?”以前他在宫里就常这样,没银子打赏宫人时,他就让人记帐。
王承恩低下头,“殿下,赏银万不可如此。不然不如不赏。既然要赏,就得兑现。不然就会招致怨望。”
“那你说怎么办?”朱慈烺有些不高兴了,声音也高了几分。
“不如每个受阅士兵赏银一块银元,受阅军官赏银两块,未受阅士兵和军官则各赐以酒肉。”
十两改成了一块,一下子降低了二十倍,三千余人只要三千块银元。而且其它的两万余北洋兵马只赏赐酒肉的话,有几千银元也够了。
不过朱慈烺却很不满意,一人才一块银元,这打赏如何拿的出手。
正当太子不高兴之时,一旁的其它三个顾命大臣当然也看到了。但他们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处处都要用钱,他们巴不得一分钱不用赏,那样那几千块银元也能省下来了。
“殿下。”刘钧这时说话了。
“皇兄。”朱慈烺面对刘钧时,还有些不好意思。
刘钧对着他微微一笑,将一叠纸塞到他手上。朱慈烺低头看去,是一叠大额的银票。一万块一张的银票,足足二十张。
朱慈烺还从没有亲自掌握过这么多银钱,拿着那一把银票发呆。
“殿下,这是四海银行发行的银票,随时可以兑换,京师也有他们的分行。”
“这么多银钱?”朱慈烺小声道。
“殿下,你是一国之主,这天下都是你的。这些算是臣的一点孝敬,殿下留着打赏臣下。”
周延儒和吴甡还有刘宗周三个顾命大臣还有王承恩全都怔怔的看着,他们没想到刘钧居然公然给皇帝送钱,还一下子送了二十万块银元,这是贿赂新皇。
这个朱慈烨好大的手笔。
再看太子,拿着那笔钱先是犹豫了一会,最后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然后他直接抽了三张一万块的银票给王承恩,“受阅北洋官兵,每人赏银元十块。”然后想想又抽了三张,“未受阅的北洋官兵每人赏按一块银元的数,赏他们酒肉。”
王承恩看着递过来的六万块银票,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最后他还是接了过来,虽然他心里觉得太子大手大脚,可这钱是郡王送给太子的内帑钱,太子愿意怎么花那是他的事情。
周延儒三个也心疼不已,一出手就是六万块没了,太子还真是豪奢。刘宗周忍着没出来喷太子,算了,今天就给太子一个面子。
王承恩忙上前大声向受阅的楚军宣布太子的赏赐。
一人十块银元,相当五两银子了,就算是以往的京军,这也基本上相当于两个月饷钱。不过北洋的官兵们并不把这点银子放在眼里,今天能来受阅的基本上都是老九头鸟,那些补充的黑旗军并没在内。绝大多数,还都是士官。
大家这几年南征北战,赚的可不少。虽然楚军的基本薪水不高,可各种津贴补贴,战功赏赐等等,那可是很丰厚的。尤其是入辽以来,攻城掠地,拆迁搬移了一座又一座城池乡镇,每次的战利品缴获固然要归公,但最后刘钧都会拿出不少的一部份来赏赐。
好在下面带队的一众军官倒是都很聪明。这个时候哪怕太子只一人赏赐一个铜元,也绝对不能露出嫌弃的表情,得感激莫名。
“快,跪谢太子殿下赏赐。”北洋水师总兵官刘允升连忙道。
各级军官们反应很快,迅速的让手下端正态度。
“谢殿下赏赐,谢殿下赏赐。谢殿下赏赐!”
一遍遍的欢呼声响起,整齐而又洪亮。
承天门上,朱慈烺听着那谢恩声,立即觉得心情大爽。这钱没白花,花的值。
当天稍后些时候,三万楚军就有条不紊的退出京师内外城,七座外城门,十三座内城门,也全都一一又交还给了禁卫大营手里。
撤出京城后。北洋水师驻扎于卢沟桥和西山一带。反正兵已经来了,刘钧是不会轻易的把这些兵再撤走的。
刘钧对朱慈烺和其它顾命大臣提出这支兵马暂时留下,理由是要维持京师稳定,以防欠饷的官兵在这个重要时候闹饷。朱慈烺对北洋水师印象很好,直接开口同意了,周延儒等人也听好勉强同意。
名义上,太子现在还没即位,朝廷军国大事是由四顾命大臣处置的。就是等他登基了。可在他亲政之前,朝廷大事论理依然还是由四顾命大臣处置的。
但没有哪个愿意在这时马上就跟太子过不去。先让让太子,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八月初八,也就是在崇祯去世三天后,大殓。
然后百官按制,由四顾命大臣率领,奏请皇帝听政。
大殓。成服。
“圣人大孝,在乎善继。枢务之重,军国之殷,纘而承之,不可蹔阙。以日易月。抑惟旧章。皇帝宜三日而听政,十三日小祥,二十五日大祥,二十七日释服。”
在汉时,皇帝去世,太子也是要守丧三年的。后来有大臣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便有了以日易月,太子只守丧三十六天。后来又有了三日而听政,二十七日而释服的新制,自此一直沿用至今。
已经日上三竿,白炽的阳光照在紫禁城的琉璃瓦上,反射着阳光。
天气依然炎热,乾清殿里已经焕然一新,许多陈设都已经换过。连宫女太监都几乎都换成了新的,崇祯皇帝的梓宫已经移去了奉先殿,太子正式移住乾清殿。
皇太子朱慈烺已经听政,但还未正式登基,正式的登基还要举行一次隆重的登基大典。在四顾命大臣的主持下,新皇的登基大典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
国不可一日无君。
首席顾命大臣同时也是内阁首辅的周延儒按仪制上了劝进仪注,希望太子早日即位,随后顾命大臣兼内阁次辅的吴甡也上了登基仪注。
十日,文武百官都来到会极门上表劝进。这都是“一应礼仪”中的程式。虽空洞无物,却得一丝不苟地进行。皇太子接到《劝进表》,也按礼仪作了谕答,这谕答也由首席顾命大臣周延儒所代拟:“览所进笺,具见卿等忧国至意,顾于哀痛之切,维统之事,岂忍遽闻,所请不准。”
惯例,这样的劝进,总得三劝三辞才行的。
这样反复了两个来回后,到了八月十二日,朱慈粮在文华殿,再次接受百官的劝进。
对于十二岁的朱慈烺来说,这是一个枯燥而乏味的繁文缛节,可这却是礼仪制度,不能违背更改,他就如同一个木头人一样的坐在殿上,听完百官所献的第三道深奥艰涩的劝进表,然后听着满殿臣子一番煞有价事的商议,最终还是由内阁拟票,经四顾命大臣同意后,传出谕旨。
这一次,终于可以同意了。
“卿等合词陈情至再至三,已悉忠恳。天位至重,诚难久虚,况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三劝三辞才答应后,钦天监便开始选登基吉日。
登基的日子定在八月十八日,这也是为了尽快举行登基大典,不能久拖。
中秋节过后第三天,朱慈烺登基。
一大早,太子派定国公、成国公、英国公等勋贵分别前往南郊、北郊、太庙、社稷坛祭告。
朱慈烺则来到崇祯灵前,祭告受命,再换上衮冕祗告天地以及列祖列宗。
随后又叩拜父亲的灵柩和母亲。这一应大礼完毕,他来到中极殿,在一片山呼万岁鼓乐声中,接受百官的朝贺。并遣使诏告天下,宣布明年为乾清元年。
“大赦天下!”
太子正式即位,也意味着四位顾命大臣正式赞襄一切政务。从此时起,直到皇帝亲政,以后大明帝国一切军国大事,都将由这四位顾命大臣处置。
他们将代替小皇帝理政,不管是内阁还有司礼临或者六部,从今以后都要听命于他们四人。新皇帝,实际上直到亲政前,都是没有实际处置朝政权力的。
皇城内阁旁边,新整理了一间院子,做为四顾命大臣办公之所。
四位顾命大臣都另有职务,周延儒是内阁首辅,吴甡是内阁次辅,刘宗周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而朱慈烨则是直隶总督兼掌中军都督府事。
以后每天四位顾命大臣都会先在这个院子里碰头,把内阁拟票的奏章商议,然后交给司礼监批红。
今天,也是四顾命大臣第一次议事。
“谥号、庙号如何定?”周延儒问。
吴甡拿起一页纸,“初拟尊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揆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庙号呢?”
“庙号...思宗。”
“思宗?”刘钧皱起了眉头,这个庙号可算不得好。按谥法解,道德纯一曰思,大省兆民曰思,外内思索曰思。追悔前过曰思。谋虑不衍曰思。很明显,崇祯的这个思字,是追悔前过曰思之意。
庙号谥号,算是给每位皇帝的盖棺定论。崇祯这一生,算是很悲剧的一生了。坐天下十四年,从继位之初到身死,大明帝国一直处于内忧外乱之中,外有后金,内有流匪和做乱的土司,天下从没太平过。
甚至还让后金几次打到关内,甚至一度兵临京师城下。而且连凤阳的祖陵,都被流匪给挖了。
若不是刘钧上次在辽东力挽狂澜,清军说不定都又一次打进关内了。
“思宗配不上大行皇帝。”刘钧直接开口。他虽是四顾命大臣中排名最末尾一个,可也是顾命大臣。
“郡王有异议?”周延儒望向刘钧,目光中甚至带着嘲讽,似乎在说,你懂这些吗?
“思宗配不上陛下,陛下自即位之初,大明便陷入内忧外乱之中,可陛下在位十四年,殚精竭虑,宵衣旰食,未偿有一刻懈怠。我以为,庙号可用威。”刘钧缓缓说道。
“猛以刚果曰威,猛以强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刘宗周抚着胡须说道。
“赏劝刑惩,猛以刚果,以责服远,强毅执正,曰威。”吴甡也点着着沉吟道。
周延儒有些意外,心想肯定是幕僚告诉他的。
“威宗做庙号比思宗好,我看可以用威宗。”吴甡道。
“嗯,就用威宗吧。”
周延儒见他们两人都同意了,便道,“那就庙号威宗,尊谥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揆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谥号一般是得大行皇帝下葬之后再南郊请谥,不过却也需要提前议定好。
按制,新皇帝只需守丧二十七天便释服,不过后宫妃嫔得守丧三年。而百官以日易月守三月之丧,天下军民,则只需要守三日之丧。
议定庙号、谥号,崇祯的一生算是盖棺定论了,大明朝的历史又可以掀过一页,开始新的篇章。
周延儒望着刘钧,“郡王,你上次说马上有三百万银元入京,究竟何时能到?”
刘钧微微一笑,终于开始了。
三百万银元,并算不了什么。刘钧现在手里很有钱,比银库空虚的朝廷富裕的多。不过周延儒想要从自己手里拿钱,可不会那么容易的,刘钧的钱,从来不是那么容易拿的。(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