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229章 御前奏对
热门推荐:
网游:我能给召唤物融合材料
小马宝莉:混沌纭宇
综漫乐队,摇滚少女不会放过我
天武神帝
僵约:开局获得僵尸血统与道体
NBA:最强锋线,重塑绿军荣耀
修仙之这个家族有亿点强
都市民间杂谈
掐指一算:真千金她是满级大佬!
第229章 御前奏对
应天府,谨身殿。洪武大帝坐于上首御案之上,而太子朱标,则陪侍在皇帝之侧。
下方,在京中不可一世、凶名足以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如今却毕恭毕敬的低着头颅,单膝跪于殿中,等待坐于上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训示。
“……京中官员,果真有这么多的贪官?”老朱翻阅着毛骧递上来的奏疏,语气之中不免有些惊异。
“是。”毛骧忙答道。“陛下明察万里。但凡与胡惟庸一案有涉官员、勋戚,十有八九家中银钱,都远远超过俸禄所得。”
“如永嘉侯朱亮祖、吉安侯陆仲亨等辈,家中更是金银满瓮,珍奇盈室。生活奢靡之处,便是陛下都……都……”
“都不能及彼辈之万一!”毛骧说完,一个头磕在了地上。
“好啊。真好。”
老朱目中怒意一闪,声音虽无波澜,却更加显得寒意逼人。
“咱这大明,这才建了几年啊。”
“一堆的外患还没料理干净,这些本来热血的好汉子,竟然都被熏黑了心肝……”
他现在无比理解,老五口中的那个未来的自己,为何会兴出那么些席卷天下的大案了。
不是自己不想和这些老兄弟善始善终。
实在是这些人……太过分了些!
“他们在诏狱中呼喝咒骂,今时要肉,明日要酒。吆喝锦衣卫如喝家奴,丝毫未将臣这个锦衣亲军指挥使放在眼里。”毛骧面上露出委屈的神色,抬起眼睛偷看了老朱一眼。“堂堂锦衣诏狱,倒成了他们家的私室了。”
老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胸口的燥意。将手中奏疏往桌案上一丢,“先莫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家伙。胡惟庸呢?”
“胡惟庸那厮在狱中,可有异状?”
毛骧一愣,有些讶异于老朱竟然转移了话题。他都这般添油加醋了,按他对这位陛下的理解,此时的他应该暴躁愤怒,拍着桌子要自己将那些大逆不道的原勋贵全都杀了才是。
毕竟,那些勋贵在朝中勾连甚广,虽然锦衣卫因为将他们捉拿成擒,在朝中风头一时无两。他毛骧更是因此几乎,成了应天城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这些侯爵勋戚,手中都是握着陛下亲自赐予的,代表着愿与之共富贵的铁券的。在诏狱中也是时不时就大呼要见陛下。若是让他们安然出了诏狱,被他们翻了案,锦衣卫如何能有好果子吃?
方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毛骧可不愿轻易撒手。
但老朱有问,毛骧也只能强压下内心的惊疑,恭声答道:“回陛下,胡惟庸倒是无甚异常。”
“在狱中时,只向臣要了一本《易经》,又折了几根稻草权做蓍草,一日日卜卦不绝。”
“卜卦?”老朱眉头一皱。“怎么,这胡惟庸要去当道士?”
“他没喊冤?”
“并无。”毛骧答道。对于这一点,他也有些奇怪:“胡惟庸在狱中极为恭顺,毫无昔日骄狂之态。”
“臣使人日夜监视,除却吃饭占卜,便是独自坐在牢中念念有辞,口中说什么‘天命’‘预知’等语。”
“不过,倒是曾要求要见五殿下。”
“莫不是疯了?”老朱也有些疑惑,但这份疑惑也只存续了仅一瞬间,便不再去废心在意。“不管他是真疯还是假疯,你锦衣卫,务必都要看好了他。”
老朱冷冷一笑,倒和朱肃有几分相似之处。“他暂且还死不得,咱还得借他的口,好好清理清理这大明朝廷中的官蠹蛀虫。”
“今年这个年关,朝中那些个心里头有鬼的,不能让他们安泰的过。”
“是。”毛骧俯身应命。
“说到老五。”老朱突然想到了什么。“你锦衣卫中,可有线报?”
“老五如今在苏州,怎么样了?”
“回陛下。”毛骧抱拳道。“前几日,臣手下随侍殿下的狄猛,才刚回京里来。”
“调走了所有有关张士诚、陈友谅余孽以及苏州城近来动向的档案。”
“看来,老五已经发现苏州城那些余孽的身份了。”说到这,老朱奸诈一笑。“如何,他有没有暴跳如雷,火急火燎的要去寻那些仇人报仇?”
“并无。”毛骧摇摇头。“据苏州传来的线报,五殿下到苏州后,并未对那些反贼余孽有任何动作。”
“在苏州的这些日子,五殿下向苏州卫指挥使杨鲁借了一千士卒,又从商贾手中诈来了粮草。”
“随后整日里,不是带着灾民们整地建屋,便是操练那一千余名士卒。”
“他竟沉下了气。”老朱嘿然一笑,语气中倒有几分欣慰。“咱还以为,他必然喊打喊杀,和那群劫过他的逆匪不共戴天呢。”
“怎么,在苏州府这么些日子,他就一直这么老老实实的?”
毛骧心中腹诽,空口白牙从商贾手中诈来了那样多的粮草,在您眼中竟然也算老实?
不过想到这位陛下自己素来对商贾的态度就极为厌恶,倒也没有把这番话斥诸于口。想了一想开口道:
“出格的事倒也有。”
“殿下以吴王之名,以养病之名,软禁了巡河御史茹太素,夺了他手中权柄。”
“如今茹御史暴跳如雷,弹劾的奏疏据说已写了半屋,可惜殿下将他死死囚在院内,那些奏疏并无门路递至御前。”
“呵。”老朱失笑。“这老五,对茹太素这样的软柿子,倒是眦睚必报。”
想到茹太素这老学究素来又臭又长的奏疏竟堆了半屋,饶是老朱也不禁一抖。心中已打定了主意嘱咐内阁,凡是茹太素递来的奏疏不必上呈,尽皆留中不发即可。
“还有,殿下收了一个写话本的老儒生。”毛骧接着道。“让那儒生写出了许多故事、剧目,又召请了许多说书先生,整日里在苏州府中讲演不缀。”
“为此,殿下花费了大把金银,如今苏州城中,对那老儒生所书的话本剧目极为推崇,动辄成百上千人聚而听戏,甚至,殿下也亲自写了个话本儿,上台与百姓说书,气氛极为热闹。”
“花费了大把金银去……说书?”老朱一呆。“这不胡闹吗?莫非那逆子,有其他的深意?”
“臣愚钝,实是不知。”毛骧低头道。
“……罢了。由那逆子荒唐。”老朱深知朱肃有来自后世的点金手段,老五手下的商贾沈家又是苏州本地人,将过年了聚众说说书,说不定只是老五孩子心性,想要热闹一番而已。
即便花了点银钱,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如此视那伙逆匪贼寇于无物,让老朱不由得有些担心。
“回头,将那逆子写的新话本儿抄一份拿来,给咱也看看。”老朱吩咐道。
“是。”毛骧恭声应是。
将对儿子的担心先置在脑后,老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军国大事中来。张口继续问毛骧道:
“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还有辽东的北元太尉纳哈出,近日可有异动?”
应天府,谨身殿。洪武大帝坐于上首御案之上,而太子朱标,则陪侍在皇帝之侧。
下方,在京中不可一世、凶名足以止小儿夜啼的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如今却毕恭毕敬的低着头颅,单膝跪于殿中,等待坐于上首的洪武大帝:朱元璋的训示。
“……京中官员,果真有这么多的贪官?”老朱翻阅着毛骧递上来的奏疏,语气之中不免有些惊异。
“是。”毛骧忙答道。“陛下明察万里。但凡与胡惟庸一案有涉官员、勋戚,十有八九家中银钱,都远远超过俸禄所得。”
“如永嘉侯朱亮祖、吉安侯陆仲亨等辈,家中更是金银满瓮,珍奇盈室。生活奢靡之处,便是陛下都……都……”
“都不能及彼辈之万一!”毛骧说完,一个头磕在了地上。
“好啊。真好。”
老朱目中怒意一闪,声音虽无波澜,却更加显得寒意逼人。
“咱这大明,这才建了几年啊。”
“一堆的外患还没料理干净,这些本来热血的好汉子,竟然都被熏黑了心肝……”
他现在无比理解,老五口中的那个未来的自己,为何会兴出那么些席卷天下的大案了。
不是自己不想和这些老兄弟善始善终。
实在是这些人……太过分了些!
“他们在诏狱中呼喝咒骂,今时要肉,明日要酒。吆喝锦衣卫如喝家奴,丝毫未将臣这个锦衣亲军指挥使放在眼里。”毛骧面上露出委屈的神色,抬起眼睛偷看了老朱一眼。“堂堂锦衣诏狱,倒成了他们家的私室了。”
老朱深吸了一口气,强压下胸口的燥意。将手中奏疏往桌案上一丢,“先莫理这些上不得台面的家伙。胡惟庸呢?”
“胡惟庸那厮在狱中,可有异状?”
毛骧一愣,有些讶异于老朱竟然转移了话题。他都这般添油加醋了,按他对这位陛下的理解,此时的他应该暴躁愤怒,拍着桌子要自己将那些大逆不道的原勋贵全都杀了才是。
毕竟,那些勋贵在朝中勾连甚广,虽然锦衣卫因为将他们捉拿成擒,在朝中风头一时无两。他毛骧更是因此几乎,成了应天城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这些侯爵勋戚,手中都是握着陛下亲自赐予的,代表着愿与之共富贵的铁券的。在诏狱中也是时不时就大呼要见陛下。若是让他们安然出了诏狱,被他们翻了案,锦衣卫如何能有好果子吃?
方尝到了权力的滋味,毛骧可不愿轻易撒手。
但老朱有问,毛骧也只能强压下内心的惊疑,恭声答道:“回陛下,胡惟庸倒是无甚异常。”
“在狱中时,只向臣要了一本《易经》,又折了几根稻草权做蓍草,一日日卜卦不绝。”
“卜卦?”老朱眉头一皱。“怎么,这胡惟庸要去当道士?”
“他没喊冤?”
“并无。”毛骧答道。对于这一点,他也有些奇怪:“胡惟庸在狱中极为恭顺,毫无昔日骄狂之态。”
“臣使人日夜监视,除却吃饭占卜,便是独自坐在牢中念念有辞,口中说什么‘天命’‘预知’等语。”
“不过,倒是曾要求要见五殿下。”
“莫不是疯了?”老朱也有些疑惑,但这份疑惑也只存续了仅一瞬间,便不再去废心在意。“不管他是真疯还是假疯,你锦衣卫,务必都要看好了他。”
老朱冷冷一笑,倒和朱肃有几分相似之处。“他暂且还死不得,咱还得借他的口,好好清理清理这大明朝廷中的官蠹蛀虫。”
“今年这个年关,朝中那些个心里头有鬼的,不能让他们安泰的过。”
“是。”毛骧俯身应命。
“说到老五。”老朱突然想到了什么。“你锦衣卫中,可有线报?”
“老五如今在苏州,怎么样了?”
“回陛下。”毛骧抱拳道。“前几日,臣手下随侍殿下的狄猛,才刚回京里来。”
“调走了所有有关张士诚、陈友谅余孽以及苏州城近来动向的档案。”
“看来,老五已经发现苏州城那些余孽的身份了。”说到这,老朱奸诈一笑。“如何,他有没有暴跳如雷,火急火燎的要去寻那些仇人报仇?”
“并无。”毛骧摇摇头。“据苏州传来的线报,五殿下到苏州后,并未对那些反贼余孽有任何动作。”
“在苏州的这些日子,五殿下向苏州卫指挥使杨鲁借了一千士卒,又从商贾手中诈来了粮草。”
“随后整日里,不是带着灾民们整地建屋,便是操练那一千余名士卒。”
“他竟沉下了气。”老朱嘿然一笑,语气中倒有几分欣慰。“咱还以为,他必然喊打喊杀,和那群劫过他的逆匪不共戴天呢。”
“怎么,在苏州府这么些日子,他就一直这么老老实实的?”
毛骧心中腹诽,空口白牙从商贾手中诈来了那样多的粮草,在您眼中竟然也算老实?
不过想到这位陛下自己素来对商贾的态度就极为厌恶,倒也没有把这番话斥诸于口。想了一想开口道:
“出格的事倒也有。”
“殿下以吴王之名,以养病之名,软禁了巡河御史茹太素,夺了他手中权柄。”
“如今茹御史暴跳如雷,弹劾的奏疏据说已写了半屋,可惜殿下将他死死囚在院内,那些奏疏并无门路递至御前。”
“呵。”老朱失笑。“这老五,对茹太素这样的软柿子,倒是眦睚必报。”
想到茹太素这老学究素来又臭又长的奏疏竟堆了半屋,饶是老朱也不禁一抖。心中已打定了主意嘱咐内阁,凡是茹太素递来的奏疏不必上呈,尽皆留中不发即可。
“还有,殿下收了一个写话本的老儒生。”毛骧接着道。“让那儒生写出了许多故事、剧目,又召请了许多说书先生,整日里在苏州府中讲演不缀。”
“为此,殿下花费了大把金银,如今苏州城中,对那老儒生所书的话本剧目极为推崇,动辄成百上千人聚而听戏,甚至,殿下也亲自写了个话本儿,上台与百姓说书,气氛极为热闹。”
“花费了大把金银去……说书?”老朱一呆。“这不胡闹吗?莫非那逆子,有其他的深意?”
“臣愚钝,实是不知。”毛骧低头道。
“……罢了。由那逆子荒唐。”老朱深知朱肃有来自后世的点金手段,老五手下的商贾沈家又是苏州本地人,将过年了聚众说说书,说不定只是老五孩子心性,想要热闹一番而已。
即便花了点银钱,倒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如此视那伙逆匪贼寇于无物,让老朱不由得有些担心。
“回头,将那逆子写的新话本儿抄一份拿来,给咱也看看。”老朱吩咐道。
“是。”毛骧恭声应是。
将对儿子的担心先置在脑后,老朱的注意力重新回到了军国大事中来。张口继续问毛骧道:
“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还有辽东的北元太尉纳哈出,近日可有异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