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444章 秉持孔子遗志,拓土开疆!
热门推荐:
公主权倾朝野,鱼塘挤不下了梁月向华月
末日狂欢:我是萨比我骄傲了?
手握七十万大军,本公主无敌了梁月向华月
被雷劈后,好闺蜜同时生崽
救赎深陷
魔幻手机之我是王天霸
梁月向华月
黑神话:四无象
四合院之林栋的幸福生活
第444章 秉持孔子遗志,拓土开疆!
“为国立言?”宋濂与刘伯温对视一眼,刘伯温道:“殿下此前语出惊世,大靖理学闭门造车之风,算是已成立言二字……”
朱肃摇了摇头,“还差得远。”
“理学虽死气沉沉,固化天下人之思想。但真论起来,他也有他所存在的作用。”
“那就是为人们指出一条治国之路。只需‘存天理,灭人欲’,便能到达大同之世。虽然本王认为天理之说可以休矣,但是既然把这条路给填了,那就有必要为天下人指名一条新路。”
“否则理学既去,人心惶惶,若不多加引导,又有妖言惑众之人拿着圣人经典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万一又给它成了气候,那岂不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宋濂闻言,面色亦严肃了起来。“此言的意思老夫知晓了。殿下是想在国子监宣扬真理大道,以防又有人以妖言惑众,使我儒门再入歧途。”
“实不相瞒,自为殿下点拨之后,老夫亦在寻找真正的‘儒道’,与老夫一般想法的大儒,只怕天下为数亦是不少。”
“真理大道何其难寻?纵使是殿下您,贸然著书立说,未经天下人辩驳,恐也难以服众。”
朱肃点点头表示理解,其实宋濂说的已经是轻了,虽然他朱肃驳斥了理学的“天理”根基,将理学彻底打入了“歪曲圣贤”“断章取义”的垃圾堆里,但什么才是真正附和孔夫子原意的儒学,现在的学术界仍在展开激烈的辩论。
说白了还是因为朱肃太年轻,学术界毕竟还是看资历的。虽然他可以用一力降十会的手段彻底爆破了理学根基,但是为儒学重塑方向,要比单纯的破坏旧有学说要更加艰难。若是此时朱肃站出来宣称自己有一个想法是儒学正统,也一定会受到千夫所指。
“此事本王自然知晓。不过其实本王并非是想自己树立起一个全新的儒家学说,而是想重申孔夫子之志,让众多儒生们想起儒生真正所要做的应该是什么……”朱肃道。
“孔夫子毕生之志?”宋濂微微怔了怔,之后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殿下所指的,莫非是‘克己复礼’?”
“不错。”朱肃抚掌而笑。“正是‘克己复礼’!”
其实,理学的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正是从“克己复礼”的“克己”二字出发,将其夸张化,妖魔化了数十万倍之后,再作为其核心思想隆重推出。理学的兴盛经验珠玉在前不学白不学,但朱肃并非是想再次过分诠释“克己”部分,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复礼”这二字之上。
要复什么礼?自然不是指单纯的礼仪、礼节。
而是指由周公所著,协助西周成为强盛大国、奠定华夏根基的制度,周礼!
“殿下想恢复周礼?”刘伯温的眉头深深皱起,要不是看这位五殿下实在不像是读坏了脑子的呆书生,他都忍不住要用看傻子的眼光来看朱肃了。不过他还是劝阻朱肃道:“周时距今已逾千年,纵使周礼曾铸就周之强盛,但时过境迁,如若强自复古,则必然招引乱象。”
“殿下身具大才,又得陛下信重,万万不可盲目推崇复古,以使我大明凭白陷入内耗之境地。”
“刘先生所言极是。”朱肃对刘伯温报以一笑。身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强自复古不会有好下场。朱允炆那大聪明“前车”之鉴,自己怎么可能和那个好侄子掉进同一个大坑里去?
“我所说的,并非是恢复周礼之形,而是恢复周礼之制。两位先生可曾想过,孔夫子为何想要‘复礼’,只是因为觉得周礼乃是万世不易之法,对其盲目崇拜推崇吗?”
不等两人回答,朱肃便继续说道:“非也,所谓明儒见性,我等看夫子之行为,不能只看表面。”
“孔夫子所在之世为春秋,当时诸侯割据,礼崩乐坏,各国国君与士大夫或怠于享乐,或内斗不止。”
“夫子心怀大志,悲天悯人,自然不愿见此诸夏自甘堕落之态。所谓‘复礼’,复的并非是周礼本身,复的是周礼背后的那个诸夏和睦、蒸蒸日上的周之盛世!”
“那时,周公以周礼分封诸夏,诸侯们皆筚路蓝缕,争相为华夏子民拓土开疆。华夏子民并不专注于享乐与内斗,而是心往一处看,劲往一处使,这才是隐藏在周礼背后、孔夫子所真正推崇的,想要通过‘克己复礼’来实现的盛世之景!”
宋濂整个人都呆住了,诸夏和谐,拓土开疆……孔子所想要的是这样的华夏吗?
这个说法又是闻所未闻,甚至都无人想过,但细细思之,无论是周礼还是论语,甚至孔夫子所说的方方面面,又确实都可以往这个方向解释。
劝人心存仁义、修己道德、反对内乱、推崇周礼与三代之治,乃至于四处求官,收拢弟子……一切都是为了唤醒诸夏之人想起先祖之壮举,是为了终结春秋乱世,让诸夏再一次携手,实现华夏的伟大复兴啊!
“可惜秦汉之后,儒学日渐偏离。强悍盛唐倒是有一二开疆拓土之举,但纵观三代以及西周之后,却尽在内斗享乐,守着祖宗筚路蓝缕所开创下的丰厚基业,自认天朝上国,鄙薄中原之外为化外之地。”
“可千百年以前,即便是我等脚下的这金陵胜景,又何尝不是属于蛮夷化外?”
“正是因为我等先祖不畏艰险,万众一心,方一代一代的将此地开辟为了膏腴之地!”
“纵观历朝,纵使华夏归一,也少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夫子之遗志,周礼之宗旨,反而将所有的聪明才智,用在了如何攥取权力、如何排除异己、如何为己扬名……此乃孔子之悲痛,也是我华夏之悲痛啊!”
“如今我大明重开天地,一统九州,不该如先前诸朝一般短视,只因为夺回了先祖祖产便怠于享乐、沾沾自喜……只知道争抢祖宗留下来的那些产业,有什么意思?”
“有能耐的,当学习祖宗,为后人开辟出一番天地来!本王认为,我等理当点醒大明之士人,让他们将眼光重新看向天下!让他们不再一心想着扬名与内耗,而是要秉承孔子之志,学习三代与周朝之举……”
“将志向放在重启诸夏,为后人开疆拓土,拓宽华夏版图上!”
“直到将我华夏之荣光,彻底撒遍天下间的每一个角落为止!”
说到此时,宋濂已经被震惊的无以复加。这位殿下,心中竟然存着如此的雄心壮志!
他想起了先前对这位殿下的期望……那时候,他希望这位颇有才学的五殿下,能够如周公辅佐文王一般辅佐太子朱标,成为大明的一代贤王。
可如今看来,这位殿下非但能成为贤王,甚至能够更进一步,成为真正引领华夏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的周公第二!
“臣虽老迈,但殿下若有所需,臣必当效死!”宋濂似乎是看到了华夏再次变得无比强大的那一日,整个人震撼不已,老泪纵横。
“为国立言?”宋濂与刘伯温对视一眼,刘伯温道:“殿下此前语出惊世,大靖理学闭门造车之风,算是已成立言二字……”
朱肃摇了摇头,“还差得远。”
“理学虽死气沉沉,固化天下人之思想。但真论起来,他也有他所存在的作用。”
“那就是为人们指出一条治国之路。只需‘存天理,灭人欲’,便能到达大同之世。虽然本王认为天理之说可以休矣,但是既然把这条路给填了,那就有必要为天下人指名一条新路。”
“否则理学既去,人心惶惶,若不多加引导,又有妖言惑众之人拿着圣人经典断章取义、牵强附会,万一又给它成了气候,那岂不是前门驱狼,后门进虎?”
宋濂闻言,面色亦严肃了起来。“此言的意思老夫知晓了。殿下是想在国子监宣扬真理大道,以防又有人以妖言惑众,使我儒门再入歧途。”
“实不相瞒,自为殿下点拨之后,老夫亦在寻找真正的‘儒道’,与老夫一般想法的大儒,只怕天下为数亦是不少。”
“真理大道何其难寻?纵使是殿下您,贸然著书立说,未经天下人辩驳,恐也难以服众。”
朱肃点点头表示理解,其实宋濂说的已经是轻了,虽然他朱肃驳斥了理学的“天理”根基,将理学彻底打入了“歪曲圣贤”“断章取义”的垃圾堆里,但什么才是真正附和孔夫子原意的儒学,现在的学术界仍在展开激烈的辩论。
说白了还是因为朱肃太年轻,学术界毕竟还是看资历的。虽然他可以用一力降十会的手段彻底爆破了理学根基,但是为儒学重塑方向,要比单纯的破坏旧有学说要更加艰难。若是此时朱肃站出来宣称自己有一个想法是儒学正统,也一定会受到千夫所指。
“此事本王自然知晓。不过其实本王并非是想自己树立起一个全新的儒家学说,而是想重申孔夫子之志,让众多儒生们想起儒生真正所要做的应该是什么……”朱肃道。
“孔夫子毕生之志?”宋濂微微怔了怔,之后有些不敢置信的问道:“殿下所指的,莫非是‘克己复礼’?”
“不错。”朱肃抚掌而笑。“正是‘克己复礼’!”
其实,理学的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正是从“克己复礼”的“克己”二字出发,将其夸张化,妖魔化了数十万倍之后,再作为其核心思想隆重推出。理学的兴盛经验珠玉在前不学白不学,但朱肃并非是想再次过分诠释“克己”部分,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复礼”这二字之上。
要复什么礼?自然不是指单纯的礼仪、礼节。
而是指由周公所著,协助西周成为强盛大国、奠定华夏根基的制度,周礼!
“殿下想恢复周礼?”刘伯温的眉头深深皱起,要不是看这位五殿下实在不像是读坏了脑子的呆书生,他都忍不住要用看傻子的眼光来看朱肃了。不过他还是劝阻朱肃道:“周时距今已逾千年,纵使周礼曾铸就周之强盛,但时过境迁,如若强自复古,则必然招引乱象。”
“殿下身具大才,又得陛下信重,万万不可盲目推崇复古,以使我大明凭白陷入内耗之境地。”
“刘先生所言极是。”朱肃对刘伯温报以一笑。身为穿越者,他自然知道强自复古不会有好下场。朱允炆那大聪明“前车”之鉴,自己怎么可能和那个好侄子掉进同一个大坑里去?
“我所说的,并非是恢复周礼之形,而是恢复周礼之制。两位先生可曾想过,孔夫子为何想要‘复礼’,只是因为觉得周礼乃是万世不易之法,对其盲目崇拜推崇吗?”
不等两人回答,朱肃便继续说道:“非也,所谓明儒见性,我等看夫子之行为,不能只看表面。”
“孔夫子所在之世为春秋,当时诸侯割据,礼崩乐坏,各国国君与士大夫或怠于享乐,或内斗不止。”
“夫子心怀大志,悲天悯人,自然不愿见此诸夏自甘堕落之态。所谓‘复礼’,复的并非是周礼本身,复的是周礼背后的那个诸夏和睦、蒸蒸日上的周之盛世!”
“那时,周公以周礼分封诸夏,诸侯们皆筚路蓝缕,争相为华夏子民拓土开疆。华夏子民并不专注于享乐与内斗,而是心往一处看,劲往一处使,这才是隐藏在周礼背后、孔夫子所真正推崇的,想要通过‘克己复礼’来实现的盛世之景!”
宋濂整个人都呆住了,诸夏和谐,拓土开疆……孔子所想要的是这样的华夏吗?
这个说法又是闻所未闻,甚至都无人想过,但细细思之,无论是周礼还是论语,甚至孔夫子所说的方方面面,又确实都可以往这个方向解释。
劝人心存仁义、修己道德、反对内乱、推崇周礼与三代之治,乃至于四处求官,收拢弟子……一切都是为了唤醒诸夏之人想起先祖之壮举,是为了终结春秋乱世,让诸夏再一次携手,实现华夏的伟大复兴啊!
“可惜秦汉之后,儒学日渐偏离。强悍盛唐倒是有一二开疆拓土之举,但纵观三代以及西周之后,却尽在内斗享乐,守着祖宗筚路蓝缕所开创下的丰厚基业,自认天朝上国,鄙薄中原之外为化外之地。”
“可千百年以前,即便是我等脚下的这金陵胜景,又何尝不是属于蛮夷化外?”
“正是因为我等先祖不畏艰险,万众一心,方一代一代的将此地开辟为了膏腴之地!”
“纵观历朝,纵使华夏归一,也少有有识之士意识到夫子之遗志,周礼之宗旨,反而将所有的聪明才智,用在了如何攥取权力、如何排除异己、如何为己扬名……此乃孔子之悲痛,也是我华夏之悲痛啊!”
“如今我大明重开天地,一统九州,不该如先前诸朝一般短视,只因为夺回了先祖祖产便怠于享乐、沾沾自喜……只知道争抢祖宗留下来的那些产业,有什么意思?”
“有能耐的,当学习祖宗,为后人开辟出一番天地来!本王认为,我等理当点醒大明之士人,让他们将眼光重新看向天下!让他们不再一心想着扬名与内耗,而是要秉承孔子之志,学习三代与周朝之举……”
“将志向放在重启诸夏,为后人开疆拓土,拓宽华夏版图上!”
“直到将我华夏之荣光,彻底撒遍天下间的每一个角落为止!”
说到此时,宋濂已经被震惊的无以复加。这位殿下,心中竟然存着如此的雄心壮志!
他想起了先前对这位殿下的期望……那时候,他希望这位颇有才学的五殿下,能够如周公辅佐文王一般辅佐太子朱标,成为大明的一代贤王。
可如今看来,这位殿下非但能成为贤王,甚至能够更进一步,成为真正引领华夏进一步走向繁荣昌盛的周公第二!
“臣虽老迈,但殿下若有所需,臣必当效死!”宋濂似乎是看到了华夏再次变得无比强大的那一日,整个人震撼不已,老泪纵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