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679章 出兵南洋
热门推荐:
智力超群的我,只能领悟D级能力
在大理寺验尸的日子
战神赘婿:黄海平
师娘让我结婚,师姐们吃醋了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重生:捡个绝色老婆
契神兽,炼神丹,众神膜拜九少爷
九阳绝脉:下山后我无敌了
穿越提瓦特,与绫华携手一生
第679章 出兵南洋
这位兵部官员将局面分述完毕,随后便躬身相侯,颇有些忐忑的等待皇帝开言。他还有些害怕老朱会大发雷霆,可老朱细细思量一番,倒也理解了兵部的难处。本来最适合出兵救援的便是北兵,可恰好北方又遭了天灾,粮草不继。
朱棣信中,也是想求北兵支援,可天灾的事,朱棣远在中亚,也着实料想不得。
此时即便是强自去为难兵部,也没什么意义。
“咱大明百万大军,断无无兵可派的道理。”老朱沉吟稍许,大手一挥下达了决断。“户部立即行文,九边诸省今岁税粮不必押赴京城,留待各省灾年支应。”
“且拨付江南三省税粮赴北,充作大军驰援军粮。今岁北边有四省开始试种玉米,玉米耐旱,想必秋收时能比往年多出些粮,足以度过这次难关。”
“至于南粮北调的损耗……也没办法了,先以老四的大军为重。”
“是。”诸官躬身,皇帝这份决断虽损失了不少税粮,但却已是如今最为稳妥的法子。
朝廷勒一勒裤腰带,总比苦一苦百姓、苦一苦远征将士的好。
有了决议之后官员们纷纷告退,朱标也和朱肃道了个别,随后便急匆匆的回内阁去忙国事去了。朱肃却仍旧在原地沉吟,本想再批几本奏折的老朱看到后,不禁有些奇怪:“老五,怎么了?为何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莫不是觉得咱的法子,尚且不够妥当?”
“哦,没有。”朱肃摇了摇头。“您的决断十分稳妥。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您就能想出这个最为妥当的决定,儿臣实在是佩服之至。”
“油嘴滑舌。”老朱嘿然一笑,以示对朱肃拙劣马屁的不屑。“既然并无不妥,那你还呆在这里作甚?”
“咱的御膳房,可没给你留饭菜。”
“瞧您这话说的。”朱肃不仅没去理会老朱的逐客令,反而自顾自的让小太监取来一把椅子,又自顾自的在御案边上坐了下来。“御膳房徐兴祖做的菜那口味,儿臣也消受不来啊!”
“儿臣方才是想,南粮北调虽然也是一个方法,但既要征召民夫,又要承担损耗……确实是亏的大了些。您没见那些户部的大人们,听完您说的这些法子,连老脸都绿了……”
“若是这般打完了这一仗,即使能收下中亚波斯之地,只怕我大明也要伤些元气……有没有办法既不用承担太多损耗,又能援助四哥,取下东亚的呢?”
“说说,你有什么法子?”说到国事,老朱便也坐直了身子。
“儿臣只是有个模模糊糊的轮廓,暂时还没想得明白。”朱肃道。他说着,示意左右服侍的小太监们把一旁的坤舆万国图呈上前来。“既然四哥想要从北往南攻打波斯,我们能不能……不千里迢迢的征兆粮秣从河西走廊支援。”
“而是走海路,直接从此处登陆后向北……与四哥汇合于中亚之地呢?”
“哦?”老朱眼睛一亮,走海路?这路线他倒是并未想过。他仔细看了看朱肃的手指在坤舆万国图上划出来的线路。“伱是说……走南洋?”
“是。”朱肃点了点头。“方才也说了,东南海疆几无战事,本是最适合征调去救援的。只是东南面与西北相距最远,若走陆路,损耗过巨,得不偿失。”
“可要是走海路……从古至今,便有海上丝绸之路直通波斯,走这一条路线前往,不过旬月即至,且海上泛舟,损耗远比陆路要小,也不必调粮往北了,直接从江南诸地补给粮草上船便可。”
“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以打通向西丝绸贸易为名,征集民间商贾随船队往西。如今南洋与西边海域,皆为异族所占,虽屡屡有西人由这一条商路远来贸易,却很少有我大明商贾敢循海路往西。”
“这条航线素来有大利益。若是有我朝廷水师庇佑西行,商人们必定趋之若鹜,即便让他们负担我大军一路耗费,他们也该是愿意的……”
朱肃越说,越是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原先脑海中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而今却是越说越是顺畅。“而且,南洋之中,亦有许多香料珍宝。下南洋、下西洋,也是日后的大势所趋。”
“既然如此,不如就将这些事笼在一起办,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之余,顺势也可将南洋诸岛也一并取了,作为日后航道之中转。日后光是税赋,也是一份十分可观的国库收入……”
朱肃越说,老朱的眼神也越来越亮。他如今已经尝到了海贸和商税的甜头,单说瀛洲之地,即便不论每年送来的诸多金银,仅是杭州、堺港等等港口,每年征收来往商船的港口税,就能抵得上大明北方数省一年的粮税了。
更别提丝绸之路,其中利益,自古有之。宋时靠着海路商税,便曾赚的盆满钵满,以区区半壁江山,成为了华夏自古以来有数的富裕皇朝之一……若是能顺带为大明打通向西的商路,又能为大明带来多少的利益?
商路并非是商路,是一条条流淌着真金白银的银河啊!
“这方子使得!”老朱道。海路既快捷,靡费又少。还能从南边登岸,到时候,和老四南北策应,正好教那波斯国南北不能相顾。
“按你所想,这一趟担子可不轻啊,又要扫荡南洋,又要协调商贾,通晓商事……还得海上陆地上的兵事皆通,还要能镇得住一堆的六部主事官。”
“铁铉和张赫两人倒是合适,可他两人如今已经去了凤鸣洲……咱的那些老弟兄大多是只晓得打打杀杀的粗汉,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朱肃想了一圈,还真没想到什么合适的人选。刘伯温倒是合适,可老人家年纪已经这么大了,搁原先的历史上都已经驾鹤西去好多年了,实在不能再劳动老人去奔波。而且大明擅长海事的将领本来就寥寥无几,淮西诸将中有一位靖海候吴祯也擅长海事,不过因为前些年因为犯了重疾,已经病逝了……
“既然想不到适合的人选,要不就你去走一趟吧。”
老朱看朱肃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人选来,干脆直接拍板道。
这位兵部官员将局面分述完毕,随后便躬身相侯,颇有些忐忑的等待皇帝开言。他还有些害怕老朱会大发雷霆,可老朱细细思量一番,倒也理解了兵部的难处。本来最适合出兵救援的便是北兵,可恰好北方又遭了天灾,粮草不继。
朱棣信中,也是想求北兵支援,可天灾的事,朱棣远在中亚,也着实料想不得。
此时即便是强自去为难兵部,也没什么意义。
“咱大明百万大军,断无无兵可派的道理。”老朱沉吟稍许,大手一挥下达了决断。“户部立即行文,九边诸省今岁税粮不必押赴京城,留待各省灾年支应。”
“且拨付江南三省税粮赴北,充作大军驰援军粮。今岁北边有四省开始试种玉米,玉米耐旱,想必秋收时能比往年多出些粮,足以度过这次难关。”
“至于南粮北调的损耗……也没办法了,先以老四的大军为重。”
“是。”诸官躬身,皇帝这份决断虽损失了不少税粮,但却已是如今最为稳妥的法子。
朝廷勒一勒裤腰带,总比苦一苦百姓、苦一苦远征将士的好。
有了决议之后官员们纷纷告退,朱标也和朱肃道了个别,随后便急匆匆的回内阁去忙国事去了。朱肃却仍旧在原地沉吟,本想再批几本奏折的老朱看到后,不禁有些奇怪:“老五,怎么了?为何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莫不是觉得咱的法子,尚且不够妥当?”
“哦,没有。”朱肃摇了摇头。“您的决断十分稳妥。如此短的时间之内,您就能想出这个最为妥当的决定,儿臣实在是佩服之至。”
“油嘴滑舌。”老朱嘿然一笑,以示对朱肃拙劣马屁的不屑。“既然并无不妥,那你还呆在这里作甚?”
“咱的御膳房,可没给你留饭菜。”
“瞧您这话说的。”朱肃不仅没去理会老朱的逐客令,反而自顾自的让小太监取来一把椅子,又自顾自的在御案边上坐了下来。“御膳房徐兴祖做的菜那口味,儿臣也消受不来啊!”
“儿臣方才是想,南粮北调虽然也是一个方法,但既要征召民夫,又要承担损耗……确实是亏的大了些。您没见那些户部的大人们,听完您说的这些法子,连老脸都绿了……”
“若是这般打完了这一仗,即使能收下中亚波斯之地,只怕我大明也要伤些元气……有没有办法既不用承担太多损耗,又能援助四哥,取下东亚的呢?”
“说说,你有什么法子?”说到国事,老朱便也坐直了身子。
“儿臣只是有个模模糊糊的轮廓,暂时还没想得明白。”朱肃道。他说着,示意左右服侍的小太监们把一旁的坤舆万国图呈上前来。“既然四哥想要从北往南攻打波斯,我们能不能……不千里迢迢的征兆粮秣从河西走廊支援。”
“而是走海路,直接从此处登陆后向北……与四哥汇合于中亚之地呢?”
“哦?”老朱眼睛一亮,走海路?这路线他倒是并未想过。他仔细看了看朱肃的手指在坤舆万国图上划出来的线路。“伱是说……走南洋?”
“是。”朱肃点了点头。“方才也说了,东南海疆几无战事,本是最适合征调去救援的。只是东南面与西北相距最远,若走陆路,损耗过巨,得不偿失。”
“可要是走海路……从古至今,便有海上丝绸之路直通波斯,走这一条路线前往,不过旬月即至,且海上泛舟,损耗远比陆路要小,也不必调粮往北了,直接从江南诸地补给粮草上船便可。”
“甚至于……我们还可以以打通向西丝绸贸易为名,征集民间商贾随船队往西。如今南洋与西边海域,皆为异族所占,虽屡屡有西人由这一条商路远来贸易,却很少有我大明商贾敢循海路往西。”
“这条航线素来有大利益。若是有我朝廷水师庇佑西行,商人们必定趋之若鹜,即便让他们负担我大军一路耗费,他们也该是愿意的……”
朱肃越说,越是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原先脑海中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而今却是越说越是顺畅。“而且,南洋之中,亦有许多香料珍宝。下南洋、下西洋,也是日后的大势所趋。”
“既然如此,不如就将这些事笼在一起办,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之余,顺势也可将南洋诸岛也一并取了,作为日后航道之中转。日后光是税赋,也是一份十分可观的国库收入……”
朱肃越说,老朱的眼神也越来越亮。他如今已经尝到了海贸和商税的甜头,单说瀛洲之地,即便不论每年送来的诸多金银,仅是杭州、堺港等等港口,每年征收来往商船的港口税,就能抵得上大明北方数省一年的粮税了。
更别提丝绸之路,其中利益,自古有之。宋时靠着海路商税,便曾赚的盆满钵满,以区区半壁江山,成为了华夏自古以来有数的富裕皇朝之一……若是能顺带为大明打通向西的商路,又能为大明带来多少的利益?
商路并非是商路,是一条条流淌着真金白银的银河啊!
“这方子使得!”老朱道。海路既快捷,靡费又少。还能从南边登岸,到时候,和老四南北策应,正好教那波斯国南北不能相顾。
“按你所想,这一趟担子可不轻啊,又要扫荡南洋,又要协调商贾,通晓商事……还得海上陆地上的兵事皆通,还要能镇得住一堆的六部主事官。”
“铁铉和张赫两人倒是合适,可他两人如今已经去了凤鸣洲……咱的那些老弟兄大多是只晓得打打杀杀的粗汉,你可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朱肃想了一圈,还真没想到什么合适的人选。刘伯温倒是合适,可老人家年纪已经这么大了,搁原先的历史上都已经驾鹤西去好多年了,实在不能再劳动老人去奔波。而且大明擅长海事的将领本来就寥寥无几,淮西诸将中有一位靖海候吴祯也擅长海事,不过因为前些年因为犯了重疾,已经病逝了……
“既然想不到适合的人选,要不就你去走一趟吧。”
老朱看朱肃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人选来,干脆直接拍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