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摊牌穿越者,老朱懵了 第1104章 何为法统
热门推荐:
分房超后悔,首长他天天被迫翻牌
至尊武魂
收个破烂,我成了透视神医
绝美前妻重新追求我,我偏不同意
从洪荒开始于诸般无敌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神的眷属
反派男配已沦陷,宿主他超宠老婆
如懿传之婉婉重生屠龙登基
“天子为管理者,代天管理万民。而百官为公器……”老朱的面庞之上,阴晴不定。
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论述,以老朱的聪明才智,自然能看出这套论述其中的潜力……
这套论述现在虽然只是框架……但,这个框架,将天下的一切全都框在了“民意”里。若是任其发展下去,简直比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还要更加可怕!
周朝时,天子以周礼治理天下。周礼实际上,走的也是神化天子的路子,天子至高无上,代天统治万民。周公将天子塑造为神秘、强大的象征,又通过分封来巩固周朝领土……周天子高高在上,众诸侯互相牵制,即使天子什么都不做,周朝的天下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长治久安。
但后来,因为周幽王等人的作死,使得天子高高在上的地位被践踏,周礼赋予天子的那一层神秘面纱被揭开了。
于是礼崩乐坏,周朝的法统破碎了,春秋战果降临了。
直到秦始皇强势崛起,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大一统的中华大地……这话倒是千真万确,一点错误都没有,如何盛赞始皇帝,都不为过。
但是也不要忘了,秦朝毕竟二世而亡,统一天下仅仅十五年,而在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分封诸侯,把中原天下划分得比战国还要细碎。
如果延续项羽的路子走下去,中华大地短暂的统一,没准就跟孔雀王朝似的了。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项羽,都没有重新确立一个新的、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的法统。
在这个时候,是刘邦站了出来,承接了秦朝的基业,汉承秦制,扛起了祖龙的担子,继续完成祖龙没有完成的事业……经过汉初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总算是维持住了大一统的局面,而且还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原之地,亿兆百姓,以汉人自居,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刘家的功业,丝毫不在始皇帝之下。
但,刘邦起于亭长,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法统的,没有法统的大汉初期,大汉也几次面临危亡的境地:刘邦立国之后,遭遇异姓王造反,碰上了匈奴入侵,随后外戚专权,吕氏秉政,即便是文景之治的时候,也冒出了七国之乱……
帝王威严,比之周朝强盛的时期,可谓是天差地别。
汉初的天下,可谓是纷乱不止,想要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何其艰难!
而这时候,汉武帝刘彻,成为了天下的皇帝。
励精图治,抗击匈奴,刘彻不光铲除了威胁大一统的所有隐患,还把中原王朝推向了新的巅峰,秦皇汉武,并驾齐驱,便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但比之汉武时的武功,汉武时期的文治也不输先辈,因为有一个儒士站了出来,提出了天人三策,策动天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直到这个时候,大一统的华夏,才真正有了法统!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大一统,强调尊王攘夷……他的这一套思想,正好给了汉武帝提供了最好的理论依据,推恩诸侯,出击匈奴,大汉江山,步入极盛。
至此,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才有了真正的思想根基。
且不论独尊儒术到底好不好,事实上自大汉之后的一千多年,不管朝代变幻,都是延续着相同的框架,大家在里面修修补补而已。
一直到了大宋朝,三百年江山,落到了元廷手里,汉家河山沦陷于夷狄之手……在近百年年的痛苦压抑之中,终于一抹红巾崛起在黄河与长江之间,一个出身低微的农民拿起了武器,开始了恢复旧山河的战争。
黄河南北,淮东淮西,长江上下,亦有不计其数的英豪,投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之中,有人喊出重开大宋之天。志在恢复旧山河。
现在,大元已经灭亡了。朱家得到了这个从汉武帝之时,传承至今的法统。
这个法统,珍贵,但却也有致命的弊病。从汉时至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绵延不绝,几百年过去,法统便要易主……即便老朱和朱肃预先得知了大明未来会如何灭亡,为此针对性的修修补补,做出了诸多举措。
但,他们却仍然不敢肯定,大明会永远传续下去。
朝代的制度无法长存,每当改朝换代,制度便会面临洗牌……而法统,却是从汉武时传承至今,几乎没有断绝。若能将大明与法统捆绑在一起,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
而什么是法统法统,即为皇帝治理国家的依据。
如董仲舒,从春秋到汉初的诸多离乱之中,为汉武帝总结出了新的法统。
大明要更改法统,也当从汉到元时的离乱中,总结出新的规律。
天子,朝臣,百姓,到底该是什么关系
赵宋亡国,元廷崩溃……几百年的惨痛教训,该从中学到什么
皇帝,该用什么样的名义如何治理天下
这一连串的宏大问题,拷问着当世的聪明人……刘伯温、宋濂,乃至现在的老朱,或许都曾经有过思索,他们犹豫和纠结着,对未来没有信心。
最后才决定,在现有的法统上修修补补,拿来就用……毕竟现有的法统已经被验证了,至少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保证皇帝的至高无上。
保证“家天下”的合理性。
大明开辟了新的时代,却又仿佛只是其他封建皇朝的幽灵,这个新生的皇朝一只脚踏进了新的时代,一只脚还在旧时代的泥潭里挣扎。
若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老朱好容易推翻了大元朝,最后,仍旧选择了原有的,汉武帝时代传续下来的法统。
大明的剧本,也就和先前的历朝历代几乎相同:依旧是从强盛,渐渐走向了文恬武嬉。
党争不断,改革推行不下去,皇帝越来越昏聩无能,边境的蛮夷崛起,最终凄惨亡国……重温旧梦了属于是!
到底该怎么办
历史上,在经历了白骨如山的惨痛教训之后,明末的思想家们开始彻彻底底的反思,到底真正的皇帝该是什么样的大明又为什么会灭亡
无数日夜的苦心焦思之后,有人写出了明夷待访录,提出了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上古之时,人们因为私心,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没人去做,危害大家利益的坏事,又没人敢挺身而出……直到上古贤君出世,不计个人得失,兴利除弊,以千百倍的勤劳,治理百姓,才有了三代之治。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三代之后的君主,把天下视作私产,尽占天下之利,把天下人当做客,自己当做主,一个人当皇帝还不够,还要传之子子孙孙,敲剥天下人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这还是真正的为君之道吗
这是在大明灭亡之后,一些遗民从血泪当中总结出来的教训。
试问真正的为君之道是什么
天下该如何治理
穷极大明一朝,或许都没有人想明白,大明之后的三百年,鞑清文字狱之下,更没有人敢想了。
而现在,朱肃则给了老朱一个备选的答案。
未来的君王虽然秉承天命,而天命既是人心,人心既是安乐。
天下之土地并非天子私产,而是受之于天,分之于民。
未来的天下,核心就在于安乐!
因为老朱驱逐了鞑虏,给了天下百姓安乐,所以朱家便有天命!
而天命之下,皇帝有权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官员,使官员为自己治理天下……官员是盛放权力的公器!
而权力出之于皇帝!因为皇帝,是为了使百姓们的安乐存在的!
为了这个目的,皇帝使用这个权力,天经地义!
若是这个法统的框架完全形成了体系,完全可以总结成日后百年的金科玉律,甚至可以传承更久……只要趁着老朱这个开国皇帝对国家的无上把控力仍在,推动这一套主张落实,大明的法统,就将迥异于那些皇朝。
这是一条全新的路!
而提出这个法统的朱肃,也将和董仲舒一样,被捧上神坛……一位成就远超朱子的圣人,就要冉冉升起了。
这件事情着实太重要了。
“若是,日后百姓不愿我朱家子弟为皇帝……”老朱的眉头皱起,说出了自己对于这套法统最大的担忧。
“那就说明,皇帝使百姓民不聊生,百姓已经没有其他退路,只能对我朱家群起而攻之了。”朱肃肃容道。
“即便是按照原来的法统,父皇您以为,我朱家就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持天下神器吗”
“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我华夏子民,就绝不可能成为麻木不仁,任人宰割的鱼肉。”
“父皇您先前欲编制户籍,限制百姓流动,希望大明上下从此成为一潭不变之死水,以为此为万世之基,但最后的结果你也知道了……”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可有因为大明的户籍律令,就停止在四处流窜或者您想要阉割百姓血性身毒而今亦有我大明租界,您也该知道那边是什么样的情况了。”
“纵使种姓之制已经根深蒂固,百姓们毫无血性……但身毒国中,仍然没有一个长久稳定的政权。因为百姓没有血性,任何人都能来踩上他们一脚!”
“甚至于百姓麻木不仁,国中上下,宛如一个粪坑一般……我华夏绝对不能沦于那般的境地!”
老朱再次陷入沉默,朱肃说的是事实,纵使,董仲舒的法统之中,特意神化天子,把天子塑造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那又如何
百姓们活不下去了,连天都敢捅出一个窟窿!何况什么天子!
天子至高无上不可违逆,到了真正秩序崩坏的时候,也只是一句笑谈而已。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这所谓的‘至高无上’的法统毁弃,干脆让天子因‘治民’而有法统,将天与人彻底合一。”
“想要维持法统,就必须要顾念百姓……这样,即便天子再昏庸,恣意妄为之余,心中也必然始终有一根弦,这根弦就是百姓。”
“让后世之君,无论如何,都不敢忘了百姓!因为他们的法统,本质上就是来自于百姓!”
朱肃道。
这的确是一个全新的论述,以老朱的聪明才智,自然能看出这套论述其中的潜力……
这套论述现在虽然只是框架……但,这个框架,将天下的一切全都框在了“民意”里。若是任其发展下去,简直比董仲舒的天人三策,还要更加可怕!
周朝时,天子以周礼治理天下。周礼实际上,走的也是神化天子的路子,天子至高无上,代天统治万民。周公将天子塑造为神秘、强大的象征,又通过分封来巩固周朝领土……周天子高高在上,众诸侯互相牵制,即使天子什么都不做,周朝的天下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够长治久安。
但后来,因为周幽王等人的作死,使得天子高高在上的地位被践踏,周礼赋予天子的那一层神秘面纱被揭开了。
于是礼崩乐坏,周朝的法统破碎了,春秋战果降临了。
直到秦始皇强势崛起,没有秦始皇,就没有大一统的中华大地……这话倒是千真万确,一点错误都没有,如何盛赞始皇帝,都不为过。
但是也不要忘了,秦朝毕竟二世而亡,统一天下仅仅十五年,而在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分封诸侯,把中原天下划分得比战国还要细碎。
如果延续项羽的路子走下去,中华大地短暂的统一,没准就跟孔雀王朝似的了。
无论是秦始皇,还是项羽,都没有重新确立一个新的、名正言顺的统治天下的法统。
在这个时候,是刘邦站了出来,承接了秦朝的基业,汉承秦制,扛起了祖龙的担子,继续完成祖龙没有完成的事业……经过汉初历代君王的励精图治,总算是维持住了大一统的局面,而且还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原之地,亿兆百姓,以汉人自居,仅仅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刘家的功业,丝毫不在始皇帝之下。
但,刘邦起于亭长,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建立起法统的,没有法统的大汉初期,大汉也几次面临危亡的境地:刘邦立国之后,遭遇异姓王造反,碰上了匈奴入侵,随后外戚专权,吕氏秉政,即便是文景之治的时候,也冒出了七国之乱……
帝王威严,比之周朝强盛的时期,可谓是天差地别。
汉初的天下,可谓是纷乱不止,想要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何其艰难!
而这时候,汉武帝刘彻,成为了天下的皇帝。
励精图治,抗击匈奴,刘彻不光铲除了威胁大一统的所有隐患,还把中原王朝推向了新的巅峰,秦皇汉武,并驾齐驱,便是对他最大的肯定。
但比之汉武时的武功,汉武时期的文治也不输先辈,因为有一个儒士站了出来,提出了天人三策,策动天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直到这个时候,大一统的华夏,才真正有了法统!
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大一统,强调尊王攘夷……他的这一套思想,正好给了汉武帝提供了最好的理论依据,推恩诸侯,出击匈奴,大汉江山,步入极盛。
至此,封建王朝的大一统,才有了真正的思想根基。
且不论独尊儒术到底好不好,事实上自大汉之后的一千多年,不管朝代变幻,都是延续着相同的框架,大家在里面修修补补而已。
一直到了大宋朝,三百年江山,落到了元廷手里,汉家河山沦陷于夷狄之手……在近百年年的痛苦压抑之中,终于一抹红巾崛起在黄河与长江之间,一个出身低微的农民拿起了武器,开始了恢复旧山河的战争。
黄河南北,淮东淮西,长江上下,亦有不计其数的英豪,投入到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起义之中,有人喊出重开大宋之天。志在恢复旧山河。
现在,大元已经灭亡了。朱家得到了这个从汉武帝之时,传承至今的法统。
这个法统,珍贵,但却也有致命的弊病。从汉时至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绵延不绝,几百年过去,法统便要易主……即便老朱和朱肃预先得知了大明未来会如何灭亡,为此针对性的修修补补,做出了诸多举措。
但,他们却仍然不敢肯定,大明会永远传续下去。
朝代的制度无法长存,每当改朝换代,制度便会面临洗牌……而法统,却是从汉武时传承至今,几乎没有断绝。若能将大明与法统捆绑在一起,或许是一个新的思路。
而什么是法统法统,即为皇帝治理国家的依据。
如董仲舒,从春秋到汉初的诸多离乱之中,为汉武帝总结出了新的法统。
大明要更改法统,也当从汉到元时的离乱中,总结出新的规律。
天子,朝臣,百姓,到底该是什么关系
赵宋亡国,元廷崩溃……几百年的惨痛教训,该从中学到什么
皇帝,该用什么样的名义如何治理天下
这一连串的宏大问题,拷问着当世的聪明人……刘伯温、宋濂,乃至现在的老朱,或许都曾经有过思索,他们犹豫和纠结着,对未来没有信心。
最后才决定,在现有的法统上修修补补,拿来就用……毕竟现有的法统已经被验证了,至少能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保证皇帝的至高无上。
保证“家天下”的合理性。
大明开辟了新的时代,却又仿佛只是其他封建皇朝的幽灵,这个新生的皇朝一只脚踏进了新的时代,一只脚还在旧时代的泥潭里挣扎。
若是按照原有的历史,老朱好容易推翻了大元朝,最后,仍旧选择了原有的,汉武帝时代传续下来的法统。
大明的剧本,也就和先前的历朝历代几乎相同:依旧是从强盛,渐渐走向了文恬武嬉。
党争不断,改革推行不下去,皇帝越来越昏聩无能,边境的蛮夷崛起,最终凄惨亡国……重温旧梦了属于是!
到底该怎么办
历史上,在经历了白骨如山的惨痛教训之后,明末的思想家们开始彻彻底底的反思,到底真正的皇帝该是什么样的大明又为什么会灭亡
无数日夜的苦心焦思之后,有人写出了明夷待访录,提出了原君……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
上古之时,人们因为私心,对大家有好处的事情,没人去做,危害大家利益的坏事,又没人敢挺身而出……直到上古贤君出世,不计个人得失,兴利除弊,以千百倍的勤劳,治理百姓,才有了三代之治。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三代之后的君主,把天下视作私产,尽占天下之利,把天下人当做客,自己当做主,一个人当皇帝还不够,还要传之子子孙孙,敲剥天下人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这还是真正的为君之道吗
这是在大明灭亡之后,一些遗民从血泪当中总结出来的教训。
试问真正的为君之道是什么
天下该如何治理
穷极大明一朝,或许都没有人想明白,大明之后的三百年,鞑清文字狱之下,更没有人敢想了。
而现在,朱肃则给了老朱一个备选的答案。
未来的君王虽然秉承天命,而天命既是人心,人心既是安乐。
天下之土地并非天子私产,而是受之于天,分之于民。
未来的天下,核心就在于安乐!
因为老朱驱逐了鞑虏,给了天下百姓安乐,所以朱家便有天命!
而天命之下,皇帝有权将自己的权力交给官员,使官员为自己治理天下……官员是盛放权力的公器!
而权力出之于皇帝!因为皇帝,是为了使百姓们的安乐存在的!
为了这个目的,皇帝使用这个权力,天经地义!
若是这个法统的框架完全形成了体系,完全可以总结成日后百年的金科玉律,甚至可以传承更久……只要趁着老朱这个开国皇帝对国家的无上把控力仍在,推动这一套主张落实,大明的法统,就将迥异于那些皇朝。
这是一条全新的路!
而提出这个法统的朱肃,也将和董仲舒一样,被捧上神坛……一位成就远超朱子的圣人,就要冉冉升起了。
这件事情着实太重要了。
“若是,日后百姓不愿我朱家子弟为皇帝……”老朱的眉头皱起,说出了自己对于这套法统最大的担忧。
“那就说明,皇帝使百姓民不聊生,百姓已经没有其他退路,只能对我朱家群起而攻之了。”朱肃肃容道。
“即便是按照原来的法统,父皇您以为,我朱家就能够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持天下神器吗”
“自从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开始,我华夏子民,就绝不可能成为麻木不仁,任人宰割的鱼肉。”
“父皇您先前欲编制户籍,限制百姓流动,希望大明上下从此成为一潭不变之死水,以为此为万世之基,但最后的结果你也知道了……”
“李自成、张献忠等人,可有因为大明的户籍律令,就停止在四处流窜或者您想要阉割百姓血性身毒而今亦有我大明租界,您也该知道那边是什么样的情况了。”
“纵使种姓之制已经根深蒂固,百姓们毫无血性……但身毒国中,仍然没有一个长久稳定的政权。因为百姓没有血性,任何人都能来踩上他们一脚!”
“甚至于百姓麻木不仁,国中上下,宛如一个粪坑一般……我华夏绝对不能沦于那般的境地!”
老朱再次陷入沉默,朱肃说的是事实,纵使,董仲舒的法统之中,特意神化天子,把天子塑造成了至高无上的存在……那又如何
百姓们活不下去了,连天都敢捅出一个窟窿!何况什么天子!
天子至高无上不可违逆,到了真正秩序崩坏的时候,也只是一句笑谈而已。
“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这所谓的‘至高无上’的法统毁弃,干脆让天子因‘治民’而有法统,将天与人彻底合一。”
“想要维持法统,就必须要顾念百姓……这样,即便天子再昏庸,恣意妄为之余,心中也必然始终有一根弦,这根弦就是百姓。”
“让后世之君,无论如何,都不敢忘了百姓!因为他们的法统,本质上就是来自于百姓!”
朱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