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最牛女婿 第640章 堤坝完成
热门推荐:
抗战:当初赶我走,还想我救援?
港综:从义庄开始炼尸成圣
我的父亲,母亲
走出背叛的婚姻
洗浴城里的那些事
新爱来袭
鉴宝?这比抢钱的速度还快?
恐怖末世,我转职为SSSS天师
穿越大秦始皇帝赐给六个美男
“啪啪啪!”
外边还下着大雨,街道上没什么人。
有些店铺都没有开门,绝大多数人都担忧地躲在自己家里。
陈竹披上了蓑衣,随后冲了出去。
薛器一干不良人,以及昨天晚上才得到蓑衣的一队陌刀兵,立即跟着陈竹跑出去了。
他们冒雨前往城外,今天也将冒雨建造堤坝。
因为这场大雨也不知道会持续多少天,为了清河府城的安全,陈竹一干人不得不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作业。
当陈竹来到之前探查过得地方时,发现河面已经涨了许多,黄色的满是淤泥的洪水就像一只巨兽一样,不时的朝着岸边移动。
现场已经来了将近两万名农夫他们都穿着蓑衣。
这样的天气如果不穿蓑衣,那肯定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没有办法动员所有的灾民,只能动员有蓑衣的两万人。
和清原县的政策一样,来到这里做工的人,每天获得四碗粥,还有十钱的薪酬。
此时已经搭建了一个个的木棚,这些木棚非常简陋,就是几根柱子钉进地面,然后在上边盖一块木板。
也就两米高,这个木棚不是给人住的,也不是给农夫休息的,是用来挡雨的,下雨天浇灌水泥容易冲散水泥。
所以必须要搭一个木棚,挡住雨水。
只需要挡住四五个时辰,水泥很快就会自然干燥,到时候就不怕雨水了。
因为条件有限,也是要着急赶工程,所以此时也顾不得好看不好看。
他们只做最容易最简单的设施。
很快就有一块块大石头搬运过来,此外还有水泥。
实际上从昨晚开始,原本隶属与崔家的两家铁坊的铁炉子就烧了起来,石灰石和黏土已经松了过去。
陈竹给工人们开了优渥的薪酬,让他们连夜开工。
所以这个时候已经有好几万顿的水泥等着了,不过相对于堤坝的建造,这一点水泥还是太少了。
所以陈竹甚至让人去槐县,去清原县生产水泥,然后运送过来。
“一二,一二,一二。”
大石头从外边推过来,他们用独轮车运送大石头,不过此时下雨,加上山路不好走,所以一辆独轮车需要三个人一起合作。
为了一起发力,合理地推动独轮车,他们便一边喊一边推。
“哎呀!”
突然有人大喊一声,随后跳着跳着躲开了。
却是一个独轮车轮子卡住了,一发力往一侧倒去。
幸好那一侧的农夫反应快,及时跑开了,不然这些石头落下来,不死也得残一条腿。
陈竹立即走了过去,给他们搬运小石头,随后说道:“下这么大的雨,下一次就不要推这么多石头了,跟这辆车子顶部差不多就行了。”
他随后转身对薛器说道:“告诉装石头的人,不要装那么多,我们虽然赶工程,但大家安全第一。”
薛器离开了。
几个农夫一脸感激地看着陈竹,有个机灵点地连连鞠躬行礼。
陈竹笑了笑,随后帮着他们一起把独轮车推了过去。
陈竹看了一会儿,随后便来到了一处建议的木房里,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木房。
有房梁,也有墙壁,是桌子椅子。
陈竹觉得有点累,他坐了一会儿,随后禁不住地打起了瞌睡。
他真的有些累了,一坐下来便睡了。
不久后林英过来了,看到了坐着打瞌睡的陈竹,心生佩服,他这个靠着自己妻子上位的人,这一刻对陈竹也不禁充满了敬意。
人多力量大,不管是做什么事,都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一天后清河府城靠着城府一侧的堤坝迅速立了起来,足足有一丈高,有三寸厚,就像是一面巨大的城墙做了起来。
又过了两天,依旧是大雨中,清河府城外所有的堤坝都立了起来。
就像是在清河府城外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池塘,陈竹随后开始组织老百姓挖河道。
过往治理黄河,其实也会修改河道,一般都是朝着淮河方向移动。
不过陈竹不打算把黄河引入淮河,因为后世明清的经验告诉他,这样的结果或许当时更省事,但在这之后。
黄河淮河都会受影响,下游的居民苦不堪言,几乎年年受灾,而且每隔十几年就会又一次特大洪灾。
明清时期有专门治理黄河淮河的水运衙门,就是因为引流问题,搞得怎么治理都没有用。
后来专家证明,黄河应该北上,从山东境内出海,这是最理想的河道。
陈竹就是要根据后世的河道,引河水从山东入海。
实际上堤坝铸造起来,陈竹接下来的任务就轻松许多了。
汉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善于挖掘河道的民族,他们过去就经常挖掘河道,前隋的大运河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一次陈竹安排的河道,都是有意地避开了一些崇山峻岭,也避开了一些村子乡镇,就是为了避免有一些不好的事情。
随着蓑衣制作越来越多,加入挖掘河道的人也越来越多。
甚至清原县的灾民也来到了这边做事,为的就是能赚一些钱。
后面几乎每天工人都在增加,河道的挖掘进展非常迅速。
陈竹一直绷着一口气,这一次他总算可以放松一些了。
……
就在河道挖掘有序的进行时,在灾民聚集区一栋普通的木屋内,一群人聚在一起,商议事情。
“兄弟们,这一次我们干一票,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条生路。”
说话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的满身筋子肉的汉子,他目光炯炯,一看就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
“对,刘哥说的是,这崔家掌控了清河府七八成的地,我们这些人的地都被他们骗走了,现在洪水来了,我们怎么活?”
“就是,这些王八蛋平时也不干好事,我大哥因为产量少一些。
就把租借的地收回去了,害得我大嫂投河自尽,这笔账,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就是,姓崔的人如此无耻,这一次就算洪水退了,我们也要挨饿。
如果向姓崔的借钱,只怕我们子孙后代几代人都还不完,还不如这一次拼一把。”
(本章完)
外边还下着大雨,街道上没什么人。
有些店铺都没有开门,绝大多数人都担忧地躲在自己家里。
陈竹披上了蓑衣,随后冲了出去。
薛器一干不良人,以及昨天晚上才得到蓑衣的一队陌刀兵,立即跟着陈竹跑出去了。
他们冒雨前往城外,今天也将冒雨建造堤坝。
因为这场大雨也不知道会持续多少天,为了清河府城的安全,陈竹一干人不得不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作业。
当陈竹来到之前探查过得地方时,发现河面已经涨了许多,黄色的满是淤泥的洪水就像一只巨兽一样,不时的朝着岸边移动。
现场已经来了将近两万名农夫他们都穿着蓑衣。
这样的天气如果不穿蓑衣,那肯定是承受不住的。
所以没有办法动员所有的灾民,只能动员有蓑衣的两万人。
和清原县的政策一样,来到这里做工的人,每天获得四碗粥,还有十钱的薪酬。
此时已经搭建了一个个的木棚,这些木棚非常简陋,就是几根柱子钉进地面,然后在上边盖一块木板。
也就两米高,这个木棚不是给人住的,也不是给农夫休息的,是用来挡雨的,下雨天浇灌水泥容易冲散水泥。
所以必须要搭一个木棚,挡住雨水。
只需要挡住四五个时辰,水泥很快就会自然干燥,到时候就不怕雨水了。
因为条件有限,也是要着急赶工程,所以此时也顾不得好看不好看。
他们只做最容易最简单的设施。
很快就有一块块大石头搬运过来,此外还有水泥。
实际上从昨晚开始,原本隶属与崔家的两家铁坊的铁炉子就烧了起来,石灰石和黏土已经松了过去。
陈竹给工人们开了优渥的薪酬,让他们连夜开工。
所以这个时候已经有好几万顿的水泥等着了,不过相对于堤坝的建造,这一点水泥还是太少了。
所以陈竹甚至让人去槐县,去清原县生产水泥,然后运送过来。
“一二,一二,一二。”
大石头从外边推过来,他们用独轮车运送大石头,不过此时下雨,加上山路不好走,所以一辆独轮车需要三个人一起合作。
为了一起发力,合理地推动独轮车,他们便一边喊一边推。
“哎呀!”
突然有人大喊一声,随后跳着跳着躲开了。
却是一个独轮车轮子卡住了,一发力往一侧倒去。
幸好那一侧的农夫反应快,及时跑开了,不然这些石头落下来,不死也得残一条腿。
陈竹立即走了过去,给他们搬运小石头,随后说道:“下这么大的雨,下一次就不要推这么多石头了,跟这辆车子顶部差不多就行了。”
他随后转身对薛器说道:“告诉装石头的人,不要装那么多,我们虽然赶工程,但大家安全第一。”
薛器离开了。
几个农夫一脸感激地看着陈竹,有个机灵点地连连鞠躬行礼。
陈竹笑了笑,随后帮着他们一起把独轮车推了过去。
陈竹看了一会儿,随后便来到了一处建议的木房里,这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木房。
有房梁,也有墙壁,是桌子椅子。
陈竹觉得有点累,他坐了一会儿,随后禁不住地打起了瞌睡。
他真的有些累了,一坐下来便睡了。
不久后林英过来了,看到了坐着打瞌睡的陈竹,心生佩服,他这个靠着自己妻子上位的人,这一刻对陈竹也不禁充满了敬意。
人多力量大,不管是做什么事,都能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一天后清河府城靠着城府一侧的堤坝迅速立了起来,足足有一丈高,有三寸厚,就像是一面巨大的城墙做了起来。
又过了两天,依旧是大雨中,清河府城外所有的堤坝都立了起来。
就像是在清河府城外建造了一个巨大的池塘,陈竹随后开始组织老百姓挖河道。
过往治理黄河,其实也会修改河道,一般都是朝着淮河方向移动。
不过陈竹不打算把黄河引入淮河,因为后世明清的经验告诉他,这样的结果或许当时更省事,但在这之后。
黄河淮河都会受影响,下游的居民苦不堪言,几乎年年受灾,而且每隔十几年就会又一次特大洪灾。
明清时期有专门治理黄河淮河的水运衙门,就是因为引流问题,搞得怎么治理都没有用。
后来专家证明,黄河应该北上,从山东境内出海,这是最理想的河道。
陈竹就是要根据后世的河道,引河水从山东入海。
实际上堤坝铸造起来,陈竹接下来的任务就轻松许多了。
汉人其实是一个非常善于挖掘河道的民族,他们过去就经常挖掘河道,前隋的大运河就是最好的例子。
这一次陈竹安排的河道,都是有意地避开了一些崇山峻岭,也避开了一些村子乡镇,就是为了避免有一些不好的事情。
随着蓑衣制作越来越多,加入挖掘河道的人也越来越多。
甚至清原县的灾民也来到了这边做事,为的就是能赚一些钱。
后面几乎每天工人都在增加,河道的挖掘进展非常迅速。
陈竹一直绷着一口气,这一次他总算可以放松一些了。
……
就在河道挖掘有序的进行时,在灾民聚集区一栋普通的木屋内,一群人聚在一起,商议事情。
“兄弟们,这一次我们干一票,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一条生路。”
说话的是一名三十多岁的满身筋子肉的汉子,他目光炯炯,一看就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
“对,刘哥说的是,这崔家掌控了清河府七八成的地,我们这些人的地都被他们骗走了,现在洪水来了,我们怎么活?”
“就是,这些王八蛋平时也不干好事,我大哥因为产量少一些。
就把租借的地收回去了,害得我大嫂投河自尽,这笔账,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就是,姓崔的人如此无耻,这一次就算洪水退了,我们也要挨饿。
如果向姓崔的借钱,只怕我们子孙后代几代人都还不完,还不如这一次拼一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