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创业实录 第1220章 莱茵人
而此时城内的阿里第纳尔心里委屈啊!任谁都不可能同意东非人的这种无理要求,自己拿出莫大的勇气,辛辛苦苦和英国人战斗,结果东非人在背后摘桃子,还让自己投降,真主何在,安拉不公啊?
在法尔胜等待达尔富尔人回复的时候,整个法希尔城内的达尔富尔高层们也在商讨对策,很显然,最终达尔富尔人还是心存侥幸的想和东非人碰一碰。
“轰轰…砰……”
“轰,啪……”
东非的迫击炮,掷弹筒一个劲的往着法希尔城招呼,很快就彻底瓦解了法希尔的简陋城墙,一部分街区也彻底沦为丘墟。
掷弹筒依旧被东非陆军部分部队使用,尤其是作为班组火力支援力量,当然,没有被东非陆军完全淘汰主要还是没有压力。
以前东非大量生产掷弹筒,那是因为军工能力不行,而且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的情况下,就算东非物产丰富,那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掷弹筒这种作战武器就被恩斯特拿出来,专门欺负非洲大陆的土著。
早期掷弹筒的威慑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再怎么说掷弹筒也算“炮”,可以给土著极大的震撼,几发掷弹筒一架,任何抵抗意志顽强的土著也顶不住。
当然,掷弹筒的便于携带和拆解性也让早期东非士兵看中,毕竟当时东非可没有现在这样的交通建设基础。
虽然现在东非军工业和经济都不差,但是陆军照样该省省,该花花,尤其是将大头投入到装甲部队,航空部队等方面后。
这就导致了东非军队建设的极度不平衡化,有的部队装备还停留在南非战争时期,而有的又走在世界最前列。
即便如此,相对于美国,东非陆军发展也算相对幸福的了,美国旁边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也不算小国,而东非周边根本连像样的对手都没有。
“撤退!”
“该死,东非人的火力太强了,这根本就不是我们可以对付的,英国人也没有这么强的火力。”
“这仗还怎么打,赶快逃吧!”
“谁能救救我,我的腿被压住了。”
整个法希尔城西部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不管士兵还是平民,在东非的一轮炮火下,都生不出反抗的念头,恨不得此时长出八条腿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
主法希尔的建筑质量太差,这对东非的炮火威力有很大的加成,看起来挺唬人的。
法尔胜团长手中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法希尔城内的变化,再确认敌人已经军心大乱后,他果断下令部队进攻。
拿着毛瑟步枪的东非官兵顺利从法希尔城的缺口挺入城内,没有遇到抵抗,顺利的推进到法希尔城中心。
这个时候阿里第纳尔才恍然大悟,准备带着自己人跑路,但是来不及了。
“缴枪不杀!”突然冒出来的东非士兵,将阿里第纳尔一行人团团围住。
虽然东非士兵临时从翻译那里学习的语言有些怪异,但是阿里第纳尔等人还是选择果断放下武器。
东非人太过分了,有这个火力,阿里第纳尔都敢去打喀土穆,结果东非人不趁着英国深陷欧洲战局,进攻尼罗河沿岸,反而过来打自己这个小人物,这让阿里第纳尔内心十分憋屈。
“我要和你们的长官谈话!”
虽然输掉了战争,但是阿里第纳尔内心还是很不服气的,同时也想搞清楚东非政府的意图。
“老实点,等我们团长来了再说。”正在给阿里第纳尔绑绳子的东非士兵说道。
虽然不知道这个操着一口鸟语的达尔富尔人高官在说什么,但是警惕一些总不会出问题。
不久,法尔胜团长就带着一众军官和翻译来到阿里第纳尔面前。
“你就是阿里第纳尔苏丹?”
“是我,你们这些东非人,为什么要入侵我们达尔富尔,我们没有得罪过你们吧?”
“这个问题我不会告诉你,毕竟这是我们帝国的战略,我们也只是负责执行的小人物。”
“哼,就算你们真把我抓住了又能怎么样?你们应该也知道,我们达尔富尔得罪了英国人,而且我们名义上也是属于英国的附属势力,等到英国人来了以后,你们也不可能占领这里。”
在阿里第纳尔看来,英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东非心里应该也是比较忌惮的。
熟料他的这番话,引起了法尔胜团长的大笑,并且反问道:“哈哈哈……阿里第纳尔先生,既然英国人在你眼里这么厉害,那你怎么还敢得罪英国人。”
阿里第纳尔说道:“我当然知道英国人厉害,不过英国现在不是在和那个德意志……欧洲的德意志打仗么!所以自然要抓住机会,脱离英国的控制。”
作为阿拉伯教的辐射区域,达尔富尔人可不像非洲黑人那么无知,他们对国际消息还是有些了解的,只不过因为距离远的原因,消息传递到达尔富尔比较慢。
从阿里第纳尔的话里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既能知晓欧洲爆发一战,英国和德国等国开战的消息,又能清晰的分辨出德国和东非的区别。
这里就不得不多说一些,东非在展开对非洲殖民初期,向来是以德意志人自居的,而当时东非国家尚未成型,所以德意志这个词汇就在非洲大陆上广为流传。
等到东非王国成立以后,东非人才能打着东非王国的名号四处扩张,但是这个时候德意志这个名词已经深入非洲土著之心了。
更何况东非王国只是一个过渡国号,后来东非变成了莱茵帝国,所以国家宣传上的变动,也很容易让不明所以的非洲土著搞不清楚状况,还是用德意志来称呼东非这个势力最为合适。
可事实上德国才是真正的德意志,这个时候就重复了,不过一般非洲土著也很难同时接触到德国或者东非两个势力。
而国外目前对东非的称呼,也分为两种,一个是东非人,一个则是莱茵人。
毫无疑问,前者是按照历史惯性称呼的,延续了早期东非殖民地或者东非王国的叫法,后者则是以当前东非国名来称呼。
莱茵人,就像远东帝国称呼美国国民为美利坚人,或者美国一样。
毕竟美国这个国家一般而言是视作和英国同种同源的安格鲁萨克逊国家,虽然美国有大量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移民。
而美国人这种称呼就很容易将两者区分开来,同样的还有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
亦或者德国本土也有这种称呼,比如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施瓦本人,这些人其实都属于德意志人。
所以按照这种方式,现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将莱茵帝国的德意志人称为莱茵人。
当然,东非人这种称呼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德国人就喜欢这么称呼东非人。
一方面,德国很多民众并不认为东非和他们同属于一个民族,或者说东非的血统并不纯正,另一方面,这其实属于一种蔑称。
毕竟非洲过去在欧洲就是落后和野蛮的代名词,东非这个中性词汇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至少在部分德国人口中,东非这个词汇算不上什么好的称呼,这也反映了许多德国人对东非的傲慢态度。
在法尔胜等待达尔富尔人回复的时候,整个法希尔城内的达尔富尔高层们也在商讨对策,很显然,最终达尔富尔人还是心存侥幸的想和东非人碰一碰。
“轰轰…砰……”
“轰,啪……”
东非的迫击炮,掷弹筒一个劲的往着法希尔城招呼,很快就彻底瓦解了法希尔的简陋城墙,一部分街区也彻底沦为丘墟。
掷弹筒依旧被东非陆军部分部队使用,尤其是作为班组火力支援力量,当然,没有被东非陆军完全淘汰主要还是没有压力。
以前东非大量生产掷弹筒,那是因为军工能力不行,而且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的情况下,就算东非物产丰富,那也只能干瞪眼。
所以掷弹筒这种作战武器就被恩斯特拿出来,专门欺负非洲大陆的土著。
早期掷弹筒的威慑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再怎么说掷弹筒也算“炮”,可以给土著极大的震撼,几发掷弹筒一架,任何抵抗意志顽强的土著也顶不住。
当然,掷弹筒的便于携带和拆解性也让早期东非士兵看中,毕竟当时东非可没有现在这样的交通建设基础。
虽然现在东非军工业和经济都不差,但是陆军照样该省省,该花花,尤其是将大头投入到装甲部队,航空部队等方面后。
这就导致了东非军队建设的极度不平衡化,有的部队装备还停留在南非战争时期,而有的又走在世界最前列。
即便如此,相对于美国,东非陆军发展也算相对幸福的了,美国旁边的加拿大和墨西哥也不算小国,而东非周边根本连像样的对手都没有。
“撤退!”
“该死,东非人的火力太强了,这根本就不是我们可以对付的,英国人也没有这么强的火力。”
“这仗还怎么打,赶快逃吧!”
“谁能救救我,我的腿被压住了。”
整个法希尔城西部已经彻底乱成了一锅粥,不管士兵还是平民,在东非的一轮炮火下,都生不出反抗的念头,恨不得此时长出八条腿逃离这个恐怖的地方。
主法希尔的建筑质量太差,这对东非的炮火威力有很大的加成,看起来挺唬人的。
法尔胜团长手中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法希尔城内的变化,再确认敌人已经军心大乱后,他果断下令部队进攻。
拿着毛瑟步枪的东非官兵顺利从法希尔城的缺口挺入城内,没有遇到抵抗,顺利的推进到法希尔城中心。
这个时候阿里第纳尔才恍然大悟,准备带着自己人跑路,但是来不及了。
“缴枪不杀!”突然冒出来的东非士兵,将阿里第纳尔一行人团团围住。
虽然东非士兵临时从翻译那里学习的语言有些怪异,但是阿里第纳尔等人还是选择果断放下武器。
东非人太过分了,有这个火力,阿里第纳尔都敢去打喀土穆,结果东非人不趁着英国深陷欧洲战局,进攻尼罗河沿岸,反而过来打自己这个小人物,这让阿里第纳尔内心十分憋屈。
“我要和你们的长官谈话!”
虽然输掉了战争,但是阿里第纳尔内心还是很不服气的,同时也想搞清楚东非政府的意图。
“老实点,等我们团长来了再说。”正在给阿里第纳尔绑绳子的东非士兵说道。
虽然不知道这个操着一口鸟语的达尔富尔人高官在说什么,但是警惕一些总不会出问题。
不久,法尔胜团长就带着一众军官和翻译来到阿里第纳尔面前。
“你就是阿里第纳尔苏丹?”
“是我,你们这些东非人,为什么要入侵我们达尔富尔,我们没有得罪过你们吧?”
“这个问题我不会告诉你,毕竟这是我们帝国的战略,我们也只是负责执行的小人物。”
“哼,就算你们真把我抓住了又能怎么样?你们应该也知道,我们达尔富尔得罪了英国人,而且我们名义上也是属于英国的附属势力,等到英国人来了以后,你们也不可能占领这里。”
在阿里第纳尔看来,英国作为世界第一强国,东非心里应该也是比较忌惮的。
熟料他的这番话,引起了法尔胜团长的大笑,并且反问道:“哈哈哈……阿里第纳尔先生,既然英国人在你眼里这么厉害,那你怎么还敢得罪英国人。”
阿里第纳尔说道:“我当然知道英国人厉害,不过英国现在不是在和那个德意志……欧洲的德意志打仗么!所以自然要抓住机会,脱离英国的控制。”
作为阿拉伯教的辐射区域,达尔富尔人可不像非洲黑人那么无知,他们对国际消息还是有些了解的,只不过因为距离远的原因,消息传递到达尔富尔比较慢。
从阿里第纳尔的话里就可以看出这一点,他既能知晓欧洲爆发一战,英国和德国等国开战的消息,又能清晰的分辨出德国和东非的区别。
这里就不得不多说一些,东非在展开对非洲殖民初期,向来是以德意志人自居的,而当时东非国家尚未成型,所以德意志这个词汇就在非洲大陆上广为流传。
等到东非王国成立以后,东非人才能打着东非王国的名号四处扩张,但是这个时候德意志这个名词已经深入非洲土著之心了。
更何况东非王国只是一个过渡国号,后来东非变成了莱茵帝国,所以国家宣传上的变动,也很容易让不明所以的非洲土著搞不清楚状况,还是用德意志来称呼东非这个势力最为合适。
可事实上德国才是真正的德意志,这个时候就重复了,不过一般非洲土著也很难同时接触到德国或者东非两个势力。
而国外目前对东非的称呼,也分为两种,一个是东非人,一个则是莱茵人。
毫无疑问,前者是按照历史惯性称呼的,延续了早期东非殖民地或者东非王国的叫法,后者则是以当前东非国名来称呼。
莱茵人,就像远东帝国称呼美国国民为美利坚人,或者美国一样。
毕竟美国这个国家一般而言是视作和英国同种同源的安格鲁萨克逊国家,虽然美国有大量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移民。
而美国人这种称呼就很容易将两者区分开来,同样的还有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
亦或者德国本土也有这种称呼,比如普鲁士人,巴伐利亚人,施瓦本人,这些人其实都属于德意志人。
所以按照这种方式,现在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选择将莱茵帝国的德意志人称为莱茵人。
当然,东非人这种称呼也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至少德国人就喜欢这么称呼东非人。
一方面,德国很多民众并不认为东非和他们同属于一个民族,或者说东非的血统并不纯正,另一方面,这其实属于一种蔑称。
毕竟非洲过去在欧洲就是落后和野蛮的代名词,东非这个中性词汇自然也会受到牵连,至少在部分德国人口中,东非这个词汇算不上什么好的称呼,这也反映了许多德国人对东非的傲慢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