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后的回忆【八】
热门推荐:
天灾年,我囤货娇养了戍边大将军
重生80年代,我的哑巴新娘最迷人
傻了三年,嫂子被欺我天下无敌
全民逃荒我不慌,我带全家吃肉谷满仓
半岛的星辰
星界蚁族
元宇宙进化
诸天皇帝聊天群
断我灵脉抽我骨,被灭宗你后悔啥?
“铸新兄所言不假;云南之地自古以来便是边陲,更是重镇;其民风剽悍不假,可也淳朴善良,对人和善。至于你听说的心智未开此言却是差矣,云南百姓多为少数民族,有着自己的政,治体系,信仰风俗与中原颇有不同,所以说他们心智未开倒不如讲成是他们不愿意接受外来的政,治文化罢了。”
“哦?”汤芗铭一笑,放下手中的扇子站了起来,身体向后仰了仰像是在缓解腰部的酸劳。
汤芗铭的个子很高,而且虽然身材不算臃肿却也壮实,让他坐在那么一个小马扎上还摇了半天扇子也是难为他了。
点起一袋烟,深吸了几口,汤芗铭做到我的对面,又对我说:“那不知松坡兄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在云南时候的一些风土人情亦或是有趣的事。我这么多年啊,当兵都算是当傻了,在大营里唯一的乐趣就是和那几个将官比比枪法啊,要不就骑骑马。”
说到这,汤芗铭放下手中的烟袋:“你是不知道啊,我们最无聊的时候,可能兄长你都想不到,是在么有什么事做了,我们就弄一大筐辣椒,在那比谁吃得更多;这湖南的辣椒还真是够劲的很。”
说着,他还做出一副被辣到的表情,颇有些意味;不过,我还是看的出,他说道“湖南”两个字时候的那种异样。
“汤……”见他如此,我才刚要开口,他却突然打断我,道:“兄且慢言。”而后汤芗铭一下子就蹲到小煤炉的旁边,用一块白手绢垫着拿起了陶罐上很不协调的紫砂盖子。
而这时陶罐中的水已经开始从下向上,一点点的有细小的气泡溢上来。这样的气泡被称为“蟹眼”。此时的水温大概在七十到八十度左右,用来冲泡龙井一类的绿茶再合适不过。因为此时的水温已经足以将茶叶充分滋润。
其香气必受水而溢;并且因为此时的水温并不足以达到沸点,所以不会破坏茶叶翠绿的颜色,而且用这样温度的水冲泡出来的绿茶,其色翠嫩,汤汁鲜亮,隐有灵气。就连剩下的茶底依旧可以保持茶叶原有的颜色。
我满心期待,以为他会拿出怎样的绿茶招待我,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汤芗铭取出的茶竟然是出自云南的普洱。
以我的经验看来,无论是茶饼的色还是形上来看,他手中的这一饼普洱少说也要有十年之久了。
汤芗铭取下一块普洱搁在紫砂大壶中,而后就直接将那“蟹眼”冲进了壶内。
因为我常年在云南的关系,所以可以天下的茶类我最熟悉的就是这大叶普洱了。冲泡普洱需要用“鱼眼”水,也就是马上就要翻开的那种水来冲泡,这样才能充分的让普洱茶散发出真味与饱满的香气。
尤其是像他手中的那一饼老茶,更是如果水温不合适的话,可就要浪费了养茶的十年功夫了。
不过,此时我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我是客,常言道“客随主便”,既然人家堂堂湘军督军给你亲手烹茶,挑三拣四不是太失礼了吗?
可是实话实说我却是不相信他汤芗铭会不清楚这陈年老茶的冲泡方法,这样的“错误”,应该是他故意为之。
不一会功夫,那一壶陈年普洱就冲好了。
汤芗铭把茶汤先是倒进带滤网的公道杯里,而后又分成两只小杯,将其中一支交到我的手里,同时嘴里说道:“这是云南的名茶,今日芗铭也就算是借花献佛了,松坡兄,请!”
“请。”
一杯茶饮下,虽然此茶之味回甘悠远,却奈何水温略低,无论是在口感上还是在味道上都还是有所欠缺。
这时汤芗铭又冲了一泡,均分到两支杯子里面,嘴里对我问道:“怎么样?这普洱的味道还可以吧?我不知道松坡兄的口味,但是我想你久在云南,相比对这普洱茶最为熟悉,估计这也是最适合松坡你口味的茶了。”
说着,他又拿起放在一边的那块茶饼对我道:“这可是我特意托人从云南弄来的好东西;据说这是茶农精心养了十年的老茶。”
说着,他将手中茶饼递到我的手里,我接过来一看,果然不错,这茶饼确实并非普通的陈茶。
茶饼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而且清儿不俗,拿在手里温如玉籽,丝毫没有茶叶的那种涩手的感觉,而且放下这茶饼,手指搓动,用鼻子一闻,还有那么一股淡淡的幽香。这是茶饼经过数年的润养之后,香气内敛不泄,而导致的,唯有加热才会散发出茶饼本身的香味。
我不由感叹道:“好茶,好茶。铸新兄,这样的老茶,就是在云南也是稀罕东西,看起来你弄到这茶,是要费一番力气了。这样的老茶在茶农手里可是宝贝,不是一般人弄得到,买的来的啊。”
我这话真的不是恭维,实在的发自肺腑。而汤芗铭却也受用,见我这么说,他哈哈大笑起来,不过随即,他的神情便突然的有些冷了起来。
他正色的对我道:“对于茶啊,我这个人不是很懂,不过我却知道喝茶吗,就要和好的,那好茶哪里找?当然是去产地根源才能找到最好的。”说这话,汤芗铭拿起了手边的小杯子,在手里摆弄了几下。
而后盯着我的眼睛,嘴角略带笑意的继续道:“《茶经》说,什么样的水配什么样的茶,这水的来源,温度乃至煮水的柴火,都会影响到茶的味道;我这水,是从云南普洱专门灌溉茶树的那个山泉的泉眼打来的,叫人隔着铜器冰镇送来的。”
“都说同源味最甘,要是茶在此而水在彼……十分好茶只八分啊。松坡兄,你说这话说的对吗?”
我隐约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的有些恼怒,不过更多的却是无奈。我苦笑了一声,反问他道:“铸新兄说的可是,同源味最甘?云南普洱的水,是吗?”
汤芗铭看了我一眼,没有说什么,而我则叹了口气,摇着头道:“铸新兄何必如此那;蔡锷知道。”
“哈哈哈!”汤芗铭大笑起来:“松坡兄哪里话,哪里话。”随即他便又正色起来对我道:“此茶之水,其温不足,坏了茶香,甚是可惜。可惜!”说着,他把杯中的茶汤泼在地上,而后又拿起我的杯子同样的将茶汤泼在地上。
之后,汤芗铭又取下一块茶饼,搁在壶里面,而此时那刚才便被他放在小碳炉上的陶罐里面的水,早已翻开许久。
他将这滚水冲进壶中,而后久久按住壶盖,大概过了一分钟左右,他这才将茶汤滤如公道杯里,而后于我分了。
此时的茶汤已成深褐色,虽黑,却也能看到茶汤沿着杯壁的一圈殷红。
“这茶啊,真是难伺候的东西。”汤芗铭叹息了一声,道:“欠则缺,过则甚。哎,好水好茶更要好眼力啊,你看看,松坡兄,刚刚小弟这一走神,哎。这茶怕是喝不得了,这么重的颜色,一看就知道,肯定和毒药一样。”
终于,我再也无法忍受汤芗铭的话了,我站起身把这一杯被他称为“毒药”的茶喝个干净,而后拱着手对他道:“铸新兄,蔡锷领教了。”
“哎。”汤芗铭也站起身拱着手回应我道:“兄长这是什么话;兄长军务繁忙,而且今日天色已晚,小弟就不兄长了。请!”
“告辞!”
离开了汤芗铭的住所,在回去的路上我不由的再心里暗骂,袁世凯、汤芗铭一类,具是豺狼之辈。
吾兄上将军蔡锷:
自兄入京以来,月余。弟甚为思念。
弟知兄入京必受大总统之重托、重任,又得通电闻兄以受上将军衔号“昭威”,弟甚然喜之;老夫人、嫂夫人甚好,自兄走后弟每三日必登门问安,兄勿需挂念。
云南方面,兼及桂、藏,具安稳泰和。
缅甸曾于十一月初,遣礼官入滇,问兄之寿,并赠寿礼翡翠、白璧、麒麟子果等十二样。弟以遣人送余家中。
老夫人曾于弟言,曰:“吾儿入京,不知可平安否。”弟推脱答曰:“有将军平安电报于公署,蓂庚疏忽未报于老夫人,请老夫人、嫂夫人恕罪。”
滇军方面,第三旅二团长胡,因丧妻故,终日酗酒,聚众滋事藐视军法,故弟勒令其闭门思过另责军棍六十,然胡因此怀恨,在军中散布谣言,不得以弟遣卫队将其绳之以法,已处极刑。
胡之谣言,附于信内。
自兄走后,滇军上下士气略有低垂之意,且少有军官懈怠军令;虽然军法如山,奈何法不责众,望兄于京,通电一封,以振士气,亦解弟之尴尬。
还有,如今滇军内部似有霍乱之症,云南少药,望兄能在京采购,送余云南,以免因病而累及全军。
书不尽言,就此搁笔。
弟,唐继尧致礼而书。
看过了书信的正文后,我又从信封内取出来唐继尧心中所说的附。
上面是这样写的;三旅二团长胡,于中军散布谣言,其文如下,曰:蔡松坡入京就职,无异于青云直上,而却将我等代其出生入死,血火挣扎之志士忘于脑后,此一罪。
蔡松坡入京后升任上将军而我等滇军将官却无一奖赏,此必是蔡锷阻拦,不甘心我等日后可以凌驾于其顶,此二罪。
唐蓂庚受任云南都督、滇军司令必蔡锷推荐,此人乃蔡锷之亲信,他蔡松坡任人唯亲,荐亲而不荐良,此三罪。
唐继尧初任都督,便以军法当众责打我这样的老班底,此唐继尧立威之举,虽与蔡锷无关,却此二人同气连枝,故其四罪也!
此四罪,乃蔡锷之私,唐继尧之故。有此身负四罪之人当为我滇军之辱!
唐蓂庚亦难逃矣……
后面还有一些,不过我却没有看下去。因为我知道,其实后面所写的东西估计与这些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我坐在公案后,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这个第三旅二团的胡团长后,我不觉知道了什么。我将这份书信回过手放在了身后的书架上。
而后叫来陈敏麟,要他马上就去给云南发一封电报。
内容如下:弟之来函,兄已尽睹。兄诚信谢弟之挂牵。请通告滇军全部将士,鄙人蔡锷在京,安全如常。有劳弟兄们牵挂。
至于胡团长之事,甚为可惜,此人虽出言不逊奈何仍是滇军老将,处置已极刑,虽弟出于不得已,奈何恐会使滇军老将寒心。
故需重抚其家眷,其子当由弟收为义子,好生抚养教导。
以此好安抚滇军将士之心。
另兄有一事需托付于弟,蔡锷已在京安家,奈何偌大府邸只有我与副官及数位侍从,甚是凄冷。
故请弟将兄之妻、母,及诸家眷,护送至京。家母年老,一路上望弟好生照料。
兄蔡锷。
我还特意嘱咐陈敏麟这份电报可以由北,京公署处发出。
他不解的问我说:“将军,在云南的时候你一向反对公物私用。像这样的通电你不都是要让我去电报局的吗?”
我摇摇头,笑着看了看他,对其问道:“敏麟啊,你可知道咱们滇军三旅二团的胡团长吗?”
“胡团长?”陈敏麟皱着眉头嘴里嘀咕:“你说的是……”
“就是,就是。”我哈哈笑起来,催促他道:“你快去吧,把电报发出去;你带点钱,回来的时候去稻香村南货店订些上好的糕点,然后里面不要用酥皮这一类的东西,并且要少放点鸡油。”
“啊。”敏麟一笑,眯着眼睛对我道:“将军你这是给老夫人订的吧?”
“哈哈,快去吧啊。”
另一边,在大总统府内。
袁世凯此时看着手里刚刚送来的河南战报,一言不发,可是他的一对眼珠子却都已经憋的冲了血。
而且他捏着战报的手还在轻微的震颤。不用看也知道,这是河南方面的战斗必然开展的不顺利,甚至可能整个河南地区都已经全线溃败。
啪!
袁世凯猛的把战报摔在桌子上,嘴里嚷嚷着:“雷振春!雷存修!两个废物!”
在一旁伺候的杨度见袁世凯如此,忙上前劝解,道:“大总统何事如此动气?可要注意身体啊,九五之尊,难能可贵是康健啊。”
杨度一脸的谄媚,再加上他有意无意的加重了语气的“九五之尊”四个字,倒是让袁世凯心中暗喜,不由长出了一口气,不似刚才那般了。
袁世凯将战报用手推到杨度身前,示意他看,并且嘴里还说道:“析子啊,你看看,两个龟孙,一万多部队,打了半年,愣是让白朗一伙逃了而且逃跑的过程中又拿下三个县城!去球的吧,怼死两个熬糟货!”
其实这样的战报杨度是没有权利翻阅的,但是鉴于他是袁世凯的亲信,又兼是袁世凯送到他手边的,自然另当别论了。
杨度翻看着手中的战报,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不怪袁世凯如此大发雷霆,实在是雷振春、雷存修两个人这丈打的太磕碜了。一万多正规部队还携带有骑兵旅、炮旅,以及一个千人的冲锋敢死队,竟然没能把白朗一帮匪寇全歼,不但让人跑了,而且追击的时候竟然还能让对方攻城拔寨。
袁世凯怎么能不气愤那?
不过,其实虽然面上看是这样,但是杨度心里却清楚,袁世凯其实真正生气的是白朗一伙与孙文之间的联系。
有密报说,孙文曾邀人与白朗面谈,言及拉拢白朗之意;其实白朗虽然人数众多,而且有些武器,但是说到底就是一个匪寇罢了,他的胜败根本不足以令袁世凯。
别看这一次有两位将军带着一万多部队以及河南当地的驻军共同围剿还没有捷报,其实这根本就算不上是难题。
雷振春也好,雷存修也罢,两个人只不过北洋军中泛泛之辈。
如果袁世凯真的想要收拾掉白朗一伙,大可以派冯国璋率军围剿;而且冯国璋若出兵,则必胜。
就是因为白朗一伙根本不足以让袁世凯让冯国璋这样的大将出兵罢了。
其与孙文的联系才是袁世凯震怒的原因。因为在国,际上,列强眼中,他们虽然与袁世凯建立关系,但是大部分都是表面文章,而且多在观察。
此时中,国之动荡,远非历史往昔可比,党,派林立且争斗不断,虽然此时袁世凯掌握大权,但是北洋政,府依旧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不说外在的问题,单说内在:府院之争、北洋各镇都督,拥兵自重,渐渐脱离袁世凯的掌控等等。
还有就是孙文的革,命党,以及前清老臣保,皇,党的一些暗中的动作等等。
风雨飘摇啊。
场面上,北洋政府与孙文革,命,党是出于合作关系的,所以他们两方都要尽可能避免正面冲突,冷战可以,热战是绝对不能打的。
所以白朗一伙显尤为重要了。
“哦?”汤芗铭一笑,放下手中的扇子站了起来,身体向后仰了仰像是在缓解腰部的酸劳。
汤芗铭的个子很高,而且虽然身材不算臃肿却也壮实,让他坐在那么一个小马扎上还摇了半天扇子也是难为他了。
点起一袋烟,深吸了几口,汤芗铭做到我的对面,又对我说:“那不知松坡兄能不能给我讲讲你在云南时候的一些风土人情亦或是有趣的事。我这么多年啊,当兵都算是当傻了,在大营里唯一的乐趣就是和那几个将官比比枪法啊,要不就骑骑马。”
说到这,汤芗铭放下手中的烟袋:“你是不知道啊,我们最无聊的时候,可能兄长你都想不到,是在么有什么事做了,我们就弄一大筐辣椒,在那比谁吃得更多;这湖南的辣椒还真是够劲的很。”
说着,他还做出一副被辣到的表情,颇有些意味;不过,我还是看的出,他说道“湖南”两个字时候的那种异样。
“汤……”见他如此,我才刚要开口,他却突然打断我,道:“兄且慢言。”而后汤芗铭一下子就蹲到小煤炉的旁边,用一块白手绢垫着拿起了陶罐上很不协调的紫砂盖子。
而这时陶罐中的水已经开始从下向上,一点点的有细小的气泡溢上来。这样的气泡被称为“蟹眼”。此时的水温大概在七十到八十度左右,用来冲泡龙井一类的绿茶再合适不过。因为此时的水温已经足以将茶叶充分滋润。
其香气必受水而溢;并且因为此时的水温并不足以达到沸点,所以不会破坏茶叶翠绿的颜色,而且用这样温度的水冲泡出来的绿茶,其色翠嫩,汤汁鲜亮,隐有灵气。就连剩下的茶底依旧可以保持茶叶原有的颜色。
我满心期待,以为他会拿出怎样的绿茶招待我,可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汤芗铭取出的茶竟然是出自云南的普洱。
以我的经验看来,无论是茶饼的色还是形上来看,他手中的这一饼普洱少说也要有十年之久了。
汤芗铭取下一块普洱搁在紫砂大壶中,而后就直接将那“蟹眼”冲进了壶内。
因为我常年在云南的关系,所以可以天下的茶类我最熟悉的就是这大叶普洱了。冲泡普洱需要用“鱼眼”水,也就是马上就要翻开的那种水来冲泡,这样才能充分的让普洱茶散发出真味与饱满的香气。
尤其是像他手中的那一饼老茶,更是如果水温不合适的话,可就要浪费了养茶的十年功夫了。
不过,此时我却也不好说什么,毕竟我是客,常言道“客随主便”,既然人家堂堂湘军督军给你亲手烹茶,挑三拣四不是太失礼了吗?
可是实话实说我却是不相信他汤芗铭会不清楚这陈年老茶的冲泡方法,这样的“错误”,应该是他故意为之。
不一会功夫,那一壶陈年普洱就冲好了。
汤芗铭把茶汤先是倒进带滤网的公道杯里,而后又分成两只小杯,将其中一支交到我的手里,同时嘴里说道:“这是云南的名茶,今日芗铭也就算是借花献佛了,松坡兄,请!”
“请。”
一杯茶饮下,虽然此茶之味回甘悠远,却奈何水温略低,无论是在口感上还是在味道上都还是有所欠缺。
这时汤芗铭又冲了一泡,均分到两支杯子里面,嘴里对我问道:“怎么样?这普洱的味道还可以吧?我不知道松坡兄的口味,但是我想你久在云南,相比对这普洱茶最为熟悉,估计这也是最适合松坡你口味的茶了。”
说着,他又拿起放在一边的那块茶饼对我道:“这可是我特意托人从云南弄来的好东西;据说这是茶农精心养了十年的老茶。”
说着,他将手中茶饼递到我的手里,我接过来一看,果然不错,这茶饼确实并非普通的陈茶。
茶饼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而且清儿不俗,拿在手里温如玉籽,丝毫没有茶叶的那种涩手的感觉,而且放下这茶饼,手指搓动,用鼻子一闻,还有那么一股淡淡的幽香。这是茶饼经过数年的润养之后,香气内敛不泄,而导致的,唯有加热才会散发出茶饼本身的香味。
我不由感叹道:“好茶,好茶。铸新兄,这样的老茶,就是在云南也是稀罕东西,看起来你弄到这茶,是要费一番力气了。这样的老茶在茶农手里可是宝贝,不是一般人弄得到,买的来的啊。”
我这话真的不是恭维,实在的发自肺腑。而汤芗铭却也受用,见我这么说,他哈哈大笑起来,不过随即,他的神情便突然的有些冷了起来。
他正色的对我道:“对于茶啊,我这个人不是很懂,不过我却知道喝茶吗,就要和好的,那好茶哪里找?当然是去产地根源才能找到最好的。”说这话,汤芗铭拿起了手边的小杯子,在手里摆弄了几下。
而后盯着我的眼睛,嘴角略带笑意的继续道:“《茶经》说,什么样的水配什么样的茶,这水的来源,温度乃至煮水的柴火,都会影响到茶的味道;我这水,是从云南普洱专门灌溉茶树的那个山泉的泉眼打来的,叫人隔着铜器冰镇送来的。”
“都说同源味最甘,要是茶在此而水在彼……十分好茶只八分啊。松坡兄,你说这话说的对吗?”
我隐约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的有些恼怒,不过更多的却是无奈。我苦笑了一声,反问他道:“铸新兄说的可是,同源味最甘?云南普洱的水,是吗?”
汤芗铭看了我一眼,没有说什么,而我则叹了口气,摇着头道:“铸新兄何必如此那;蔡锷知道。”
“哈哈哈!”汤芗铭大笑起来:“松坡兄哪里话,哪里话。”随即他便又正色起来对我道:“此茶之水,其温不足,坏了茶香,甚是可惜。可惜!”说着,他把杯中的茶汤泼在地上,而后又拿起我的杯子同样的将茶汤泼在地上。
之后,汤芗铭又取下一块茶饼,搁在壶里面,而此时那刚才便被他放在小碳炉上的陶罐里面的水,早已翻开许久。
他将这滚水冲进壶中,而后久久按住壶盖,大概过了一分钟左右,他这才将茶汤滤如公道杯里,而后于我分了。
此时的茶汤已成深褐色,虽黑,却也能看到茶汤沿着杯壁的一圈殷红。
“这茶啊,真是难伺候的东西。”汤芗铭叹息了一声,道:“欠则缺,过则甚。哎,好水好茶更要好眼力啊,你看看,松坡兄,刚刚小弟这一走神,哎。这茶怕是喝不得了,这么重的颜色,一看就知道,肯定和毒药一样。”
终于,我再也无法忍受汤芗铭的话了,我站起身把这一杯被他称为“毒药”的茶喝个干净,而后拱着手对他道:“铸新兄,蔡锷领教了。”
“哎。”汤芗铭也站起身拱着手回应我道:“兄长这是什么话;兄长军务繁忙,而且今日天色已晚,小弟就不兄长了。请!”
“告辞!”
离开了汤芗铭的住所,在回去的路上我不由的再心里暗骂,袁世凯、汤芗铭一类,具是豺狼之辈。
吾兄上将军蔡锷:
自兄入京以来,月余。弟甚为思念。
弟知兄入京必受大总统之重托、重任,又得通电闻兄以受上将军衔号“昭威”,弟甚然喜之;老夫人、嫂夫人甚好,自兄走后弟每三日必登门问安,兄勿需挂念。
云南方面,兼及桂、藏,具安稳泰和。
缅甸曾于十一月初,遣礼官入滇,问兄之寿,并赠寿礼翡翠、白璧、麒麟子果等十二样。弟以遣人送余家中。
老夫人曾于弟言,曰:“吾儿入京,不知可平安否。”弟推脱答曰:“有将军平安电报于公署,蓂庚疏忽未报于老夫人,请老夫人、嫂夫人恕罪。”
滇军方面,第三旅二团长胡,因丧妻故,终日酗酒,聚众滋事藐视军法,故弟勒令其闭门思过另责军棍六十,然胡因此怀恨,在军中散布谣言,不得以弟遣卫队将其绳之以法,已处极刑。
胡之谣言,附于信内。
自兄走后,滇军上下士气略有低垂之意,且少有军官懈怠军令;虽然军法如山,奈何法不责众,望兄于京,通电一封,以振士气,亦解弟之尴尬。
还有,如今滇军内部似有霍乱之症,云南少药,望兄能在京采购,送余云南,以免因病而累及全军。
书不尽言,就此搁笔。
弟,唐继尧致礼而书。
看过了书信的正文后,我又从信封内取出来唐继尧心中所说的附。
上面是这样写的;三旅二团长胡,于中军散布谣言,其文如下,曰:蔡松坡入京就职,无异于青云直上,而却将我等代其出生入死,血火挣扎之志士忘于脑后,此一罪。
蔡松坡入京后升任上将军而我等滇军将官却无一奖赏,此必是蔡锷阻拦,不甘心我等日后可以凌驾于其顶,此二罪。
唐蓂庚受任云南都督、滇军司令必蔡锷推荐,此人乃蔡锷之亲信,他蔡松坡任人唯亲,荐亲而不荐良,此三罪。
唐继尧初任都督,便以军法当众责打我这样的老班底,此唐继尧立威之举,虽与蔡锷无关,却此二人同气连枝,故其四罪也!
此四罪,乃蔡锷之私,唐继尧之故。有此身负四罪之人当为我滇军之辱!
唐蓂庚亦难逃矣……
后面还有一些,不过我却没有看下去。因为我知道,其实后面所写的东西估计与这些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我坐在公案后,仔细的回想了一下这个第三旅二团的胡团长后,我不觉知道了什么。我将这份书信回过手放在了身后的书架上。
而后叫来陈敏麟,要他马上就去给云南发一封电报。
内容如下:弟之来函,兄已尽睹。兄诚信谢弟之挂牵。请通告滇军全部将士,鄙人蔡锷在京,安全如常。有劳弟兄们牵挂。
至于胡团长之事,甚为可惜,此人虽出言不逊奈何仍是滇军老将,处置已极刑,虽弟出于不得已,奈何恐会使滇军老将寒心。
故需重抚其家眷,其子当由弟收为义子,好生抚养教导。
以此好安抚滇军将士之心。
另兄有一事需托付于弟,蔡锷已在京安家,奈何偌大府邸只有我与副官及数位侍从,甚是凄冷。
故请弟将兄之妻、母,及诸家眷,护送至京。家母年老,一路上望弟好生照料。
兄蔡锷。
我还特意嘱咐陈敏麟这份电报可以由北,京公署处发出。
他不解的问我说:“将军,在云南的时候你一向反对公物私用。像这样的通电你不都是要让我去电报局的吗?”
我摇摇头,笑着看了看他,对其问道:“敏麟啊,你可知道咱们滇军三旅二团的胡团长吗?”
“胡团长?”陈敏麟皱着眉头嘴里嘀咕:“你说的是……”
“就是,就是。”我哈哈笑起来,催促他道:“你快去吧,把电报发出去;你带点钱,回来的时候去稻香村南货店订些上好的糕点,然后里面不要用酥皮这一类的东西,并且要少放点鸡油。”
“啊。”敏麟一笑,眯着眼睛对我道:“将军你这是给老夫人订的吧?”
“哈哈,快去吧啊。”
另一边,在大总统府内。
袁世凯此时看着手里刚刚送来的河南战报,一言不发,可是他的一对眼珠子却都已经憋的冲了血。
而且他捏着战报的手还在轻微的震颤。不用看也知道,这是河南方面的战斗必然开展的不顺利,甚至可能整个河南地区都已经全线溃败。
啪!
袁世凯猛的把战报摔在桌子上,嘴里嚷嚷着:“雷振春!雷存修!两个废物!”
在一旁伺候的杨度见袁世凯如此,忙上前劝解,道:“大总统何事如此动气?可要注意身体啊,九五之尊,难能可贵是康健啊。”
杨度一脸的谄媚,再加上他有意无意的加重了语气的“九五之尊”四个字,倒是让袁世凯心中暗喜,不由长出了一口气,不似刚才那般了。
袁世凯将战报用手推到杨度身前,示意他看,并且嘴里还说道:“析子啊,你看看,两个龟孙,一万多部队,打了半年,愣是让白朗一伙逃了而且逃跑的过程中又拿下三个县城!去球的吧,怼死两个熬糟货!”
其实这样的战报杨度是没有权利翻阅的,但是鉴于他是袁世凯的亲信,又兼是袁世凯送到他手边的,自然另当别论了。
杨度翻看着手中的战报,不由的皱起了眉头。
不怪袁世凯如此大发雷霆,实在是雷振春、雷存修两个人这丈打的太磕碜了。一万多正规部队还携带有骑兵旅、炮旅,以及一个千人的冲锋敢死队,竟然没能把白朗一帮匪寇全歼,不但让人跑了,而且追击的时候竟然还能让对方攻城拔寨。
袁世凯怎么能不气愤那?
不过,其实虽然面上看是这样,但是杨度心里却清楚,袁世凯其实真正生气的是白朗一伙与孙文之间的联系。
有密报说,孙文曾邀人与白朗面谈,言及拉拢白朗之意;其实白朗虽然人数众多,而且有些武器,但是说到底就是一个匪寇罢了,他的胜败根本不足以令袁世凯。
别看这一次有两位将军带着一万多部队以及河南当地的驻军共同围剿还没有捷报,其实这根本就算不上是难题。
雷振春也好,雷存修也罢,两个人只不过北洋军中泛泛之辈。
如果袁世凯真的想要收拾掉白朗一伙,大可以派冯国璋率军围剿;而且冯国璋若出兵,则必胜。
就是因为白朗一伙根本不足以让袁世凯让冯国璋这样的大将出兵罢了。
其与孙文的联系才是袁世凯震怒的原因。因为在国,际上,列强眼中,他们虽然与袁世凯建立关系,但是大部分都是表面文章,而且多在观察。
此时中,国之动荡,远非历史往昔可比,党,派林立且争斗不断,虽然此时袁世凯掌握大权,但是北洋政,府依旧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不说外在的问题,单说内在:府院之争、北洋各镇都督,拥兵自重,渐渐脱离袁世凯的掌控等等。
还有就是孙文的革,命党,以及前清老臣保,皇,党的一些暗中的动作等等。
风雨飘摇啊。
场面上,北洋政府与孙文革,命,党是出于合作关系的,所以他们两方都要尽可能避免正面冲突,冷战可以,热战是绝对不能打的。
所以白朗一伙显尤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