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第三百六十五章 决战前夕【一】
热门推荐:
剑隐红装女侠韩娥
太太对不起,我真不是幕后大佬
诡界之主:淘宝店主勇闯诡界
祁木温年
降落在清初
末世冰封?呵呵!这只是开始
惊!穿书下乡天天吃瓜看戏乐不停
北伐就在今日
打死我也不成亲!白毛狐娘真香啊
虽然这样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唐继尧还是要做好准备的,应对这样的情况,亦或者是说,最为有效的避免以及改变这样的情况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保证自己在当地的古旧部下,能够不遗余力的维持他在当地的威望以及保护她的合理权益,说白了就是帮助他以各种各样适当的方式,进行反抗,就比若说如果袁世凯空降一名都督的那话,那么他们就去架空他的权力,如果袁世凯想要将自己的亲信渗透到贵州内部的话,那么他们就除掉他,如果袁世凯将自己的政、治风吹到这里的话,那么他们就组成一堵高墙,堵住他。
无论是怎样的情况,无论是何种的可能,所必要的条件就是王文华,王伯群兄弟这样的个人,其实说起来,现在的王文华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唐继尧自己也知道,哪怕就是他没有想着用王伯群来遥相挟持王文华,令其掣肘的想法的话,就是简简单单的,将王伯群带去云南,帮助他收集政、治核心的话,其实也是存在危险的,王文华为了自己的亲人着想,而反对自己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换一种思路的话,现在如果唐继尧借着王文华的话,开一个后门,其实也算不得开后门了,毕竟除了王伯群以外他还有其他很多的选择吗,就是如果他不坚持自己的想法的话,就此借着王文华的话,给他一个台阶的话,或许对他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反而他还能够得到王文华的感激,以及王伯群的谢意,这样一来的话,那么贵州的局势,就基本上能够如同王文华所说的那样,无论是军务还是政、治,都能够得到安宁,而且对于王文华的能力唐继尧是清楚的,而且对于王文华的胆量与韬略,他也是及其认可的,他曾说过,其实王文华比自己更适合督署贵州,而且他也认为王文华是最有可能接替自己位置的人,而且不单单如此,唐继尧还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只要是耐得住寂寞,等到适当的时机,或许王文华将会建立超过想象的功绩。
当然了,这样的赞许或许存在着一定特殊的意义,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唐继尧是非常肯定王文华这个人的,只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唐继尧这一次并没有借着王文华的话给他一个台阶,反而是他在清楚地知道了自己不能够改变王文华的想法之后,便离开了。
而且从哪以后,唐继尧直到自己前往云南上任之前,都在没有同王文华有过任何的交流,至于王伯群吗,最后当然是没有跟随唐继尧去到云南,至于他为什么没有去吗,倒不是因为唐继尧改变了想法,实际上是因为在唐继尧即将上任的前夕,王伯群竟然受伤了,一个带着军职的文官,竟然会在一次剿匪的过程中受伤了,至于他的如何受伤的,已经查不清楚原因了,总而言之,因为王伯群的负伤以及王文华率兵剿匪,两个人一个无法离开贵州,一个“远征在外”,唐继尧只好带着其他的人前往云南赴任。
虽然事后唐继尧也在没有对王文华他们说过什么,而且也没有做出什么不恰当的举动,而王氏兄弟也在贵州为了唐继尧的权益而努力着,但是他们其实心里知道,他们两个已经得罪了唐继尧,而之所以现在唐继尧还没有什么动作,实际上就是因为唐继尧还挂念着贵州的权力,不想要轻易的树立两个敌人,不然的话,恐怕他们两个早就成了两个赋闲的废人了。而且说起来,甚至他们还有可能会成为贵州大山中的两具死尸。当然了,这一切也都是他们的猜想,因为唐继尧没有行动,所以他们的猜想也就只能是猜想罢了。
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要说的,那就是贵州的军政大权,在王伯群王文华两兄弟的把持下,确实的做到了集权的性子,无论是政、治还是军队,都被两个人牢牢的控制在手里,同时他们二人也确实的在贵州给唐继尧放大了他的权益与威望,不但成功的架空了后来被袁世凯委任道贵州的那位新都督,同时就在护国运动开始之初,他们两个人一文一武,也是通过各自的优势,多方奔走,组织号召贵州起、义,同时王文华当时除了自己的军队之外,还掌握了贵州的模范营,也就是全部都是由军官组成的特殊作战单位,同时王文华借吴传生之口,发出这样的誓言:现在是我们报国的大好时机,宁死疆场,决不苟且偷生,让国、贼逍遥自在。
而后,当护国军正式组建,王文华与其兄也是力排众议,最终将黔军之精锐投入到了护国军的旗下,当然了,这其中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就是王文华知道护国军的名义最高长官是唐继尧而不是蔡锷,所以他才会将这么大数量的精锐军队投入到其中的,当然了,不可否认的还有他王文华的报国之心。而起同时,说起来,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而当今之局势,完全的可以称之为乱世了,所以王文华也是不甘于无动于衷死守贵州一地的。
只不过怎么说那,虽然王文华这样的积极努力,帮助唐继尧控制局势,可是唐继尧对他们二人虽然没有说过什么,可是依旧心存芥蒂,亦或者是说,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疏远了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才使得王文华加入到护国军中之后,并没有被唐继尧归结在自己的麾下,反而是将他以及他的部队分拨到了需要出于战争最前线的蔡锷的护国第一军中。
当然了,对于王文华的加入,唐继尧也是明白一个所以然的,说起来他将王文华分拨到蔡锷的麾下,也是为了给护国军加一支助力。当然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节制他。但是无论怎么说吧,唐继尧对于王文华的态度,虽然是复杂的,但是蔡锷对于王文华这个人物,却还是非常的尊敬的,而且说起来,蔡锷对于王文华也是大有提携之意的,不说别的,就是当年蔡锷督署云南,唐继尧坐镇贵州的时候,他就知道贵州黔军之内有王文华这么一个人物,同时还清楚王文华的兄长,王伯群也是一个少有的干才。
就说昔时时贵阳初光复,哥老会盛行,盗贼乘间窃发,扰乱治安,唯有王文华驻地安然如常,日夜督练士卒,精研战术,重视纪律,约束部众,保卫百姓,对民间秋毫无犯。对于这样的人,蔡锷又怎么不会喜爱那?而且说到底,其实他早就有将王文华从贵州弄到云南的想法,只不过因为一些事情,到最后也没有行动罢了,但是这一切还都记在蔡锷的心里,所以这一次王文华被唐继尧分拨到了他的麾下,他又怎么会不想方设法的将王文华拉拢过来那?
刘云峰字晓岚,蠡县王辛庄村人,幼年读私塾,后考入保定速成学校。刘云峰与蔡锷系故交,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为讨袁护国,刘云峰与蔡锷、殷承瓛、王献、杨益廉等人密约先后经天津循迹日本,五人会晤后,设法蔽开中国驻日本公使陆宗舆等人的监视,跨海登舟回到云南,在云南第一师师长刘祖武派军掩护下到云南省城。终与云南省将军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参政戴戡等人计议。
说一说刘云峰其实就是蔡锷的古旧,同时也是护国军的元老功勋,他对于蔡锷以及护国军众人的情感都是非常亲近的,而且虽然刘云峰是保定速成学校毕业的军官,但是他所表现出的能力,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速成班能够教习出来的,李云峰其实说起来,他就好像是有作战天赋一样,人真的很奇怪,有些人的命运真的或许哦就是早已上天注定的,比如刘云峰就是这样,或许哦他的命运天生就是军人,同时还是一个常胜将军的坯子,在护国军组建之前,刘云峰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投身军旅,虽然当时他也在滇军中挂有军职,但是在滇军中缺没有什么作为,可是当袁世凯称帝之后,刘云峰才将自己的军事能力展现出来,虽然刘云峰所率的护国军第一路军第一梯团,并没有像王文华、袁祖铭一样,与北洋军展开了焦灼的战斗,但是他与蔡锷一同进军叙府,在他的指挥下,第一梯团也是三战三捷,给北洋军造成了必要且有效的打击。
刘云峰军营内,因为作战部署的关系,所以此时的刘云峰部,已然开离叙府,驻扎在制定位置,刘云峰身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一梯团梯团长,由此就可见蔡锷对于他的信任,同时也能够看出对他的器重以及两人之间的的关系,第一梯团,这个第一非常的有趣,什么叫做第一,而这个第一又代表着什么,是非常复杂,但是却又能够被人理解的。
王伯群的书信早已经送到了刘云峰的手中,但是当他看过了王伯群的来电文后,他不由得感觉到有些麻烦,因为他本人与王伯群之间的私交甚好,昔时两个人经常的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以及军政要务,同时两个人还经常性的互换对于某一事件亦或者是事务的看法以及对于特定问题的理念,可以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好到了一定的地步,很大意义上来讲,其实两个人完全可以当做是亲人一样的密切,而且两人之间也经常会相互给予帮助,以表示各自对于对方的友情。
而这一次,王伯群亲自拟定电文,向刘云峰阐述其弟王文华所处的尴尬位置,以及将要面临的危险,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局势的看法,他希望刘云峰能够允许同时调拨邓泰中部对王文华给予必要的支援帮助,而后使得王文华部、邓泰中部以及熊其勋部三部兵马合兵一路,从而借麻阳及蜈蚣关作为作战核心,而后相继的驱逐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的北洋军,从而将湘西之地尽数收于护国军的境内。其实说起来,这是对于战争来说,亦或者是对于胡国军来说,都是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虽然这其中不乏王伯群对于他弟弟王文华的私心,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公大于私的,毕竟这样的想法,以及可能性上,是对于护国军有力的。
而且不单单是一封电文,同时随着王伯群电文一同发送到刘云峰手中的,还有王文华所写的作战计划,王伯群希望刘云峰能够仔细的阅读王文华的作战计划,同时也是为了更有力的说服他,使得刘云峰能够调拨兵马,对王文华部进行有力的支援,从而得以进一步开展战线,将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收入囊中,这样不但能够稳定湘西大局,同时也能够对北洋军造成有效的压力,对于北洋军讨伐总指挥,大帅曹锟,也是一个很好的打击。从而有望迫使曹锟将湘西境内的北洋军撤出,集合兵力或是针对四川或是针对滇桂,进行整合性的打击,从而使得他间接的放弃湘西之地。
按道理讲,其实王文华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其间投入肯定是非常大的,而且仅从现在刘云峰部的驻扎地来看,数日昂距离湘西之地不远,但是如果驱兵直入的话,还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的,但是如果说刘云峰有没有考虑过去助王文华一臂之力的话,实际上他是考虑过的,但是之所以他犹豫不决,甚至是到现在决定袖手旁观,还是因为其考虑到,如果他命令邓泰中进军湘西的话,那么会不会将四川现在已经占据的地方丢失,而且如果湘西平定之后,曹锟将全部的主力投入到四川之地的话,那么邓泰中以及王文华乃至熊其勋、戴戡都是否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支援,而且如果将邓泰中部调离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四川一路军队无论是攻击亦或者是防御,都将变得薄弱,如果再一次与北洋军发生激烈战斗的话,那么能否能够抵御住北洋军的攻势,这都是可想而知的。
刘云峰必须要对蔡锷的安全负责,他不能够冒这样的风险,所以他决定,回绝王文华、王伯群兄弟求援提议,当然了,刘云峰肯定不会用自己担心蔡锷出现危险,川路一线护国军恐其溃败作为理由了,刘云峰思之又思,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的方式,刘云峰先是拿出纸笔,自己写了一份电文,其内容大意说的是,自己非常愿意将邓泰中部的部队,调动到湘西战场去,帮助王文华解除现在的卫计局是,同样的,也是为了能够率先的安定一线战场而尽一份努力。
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现在无论是湘西战场,还是四川战场,护国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可是实际上,他们现在所面临的绝不仅仅只是正面的北洋军而已,而且说起来,虽然现在王文华部出于一个危机的局势中,可是不一定非的要大费周章的从四川调兵,大可以这样,王文华部与袁祖铭部相互之间依托地势,形成掎角之势,不出击,只防御,同时借助晃州的部署,形成战线,以此来对抗吴佩孚部的攻击,同时对马继增部、伍祥桢部的兵马,进行周旋。
刘显世点点头,同时示意王伯群不必起身,看着刘显世的样子,王伯群就知道,他肯定是有什么心事,不然的话,他是不会亲自来到自己的官邸的,而且自从上一次他与王文华在护国运动初期力排众议使得黔军能够加入到护国军行列的时候,其实世的,而且从那之后,他们两家人实际上基本上等同于断绝了来往的,说起来,其实刘显世原本就对于王伯群王文华二人不满,其实从很久时间以来,他对于王氏兄弟以及唐继尧就是心存不满的,那个时候,唐继尧虽然已经离开了贵州,出任云南都督,刘显世虽然还没有接任贵州都督的位置,但是他希望能够得到贵州的军政大权,所以与王氏兄弟发生摩擦是必然的。
然而这还不算终止,真正让刘显世与唐继尧、王氏兄弟出现矛盾的,还是因为之前袁世凯委派古来的那个要接任贵州都督位置的,贵州巡按使龙建章,他才是真正的矛盾的导火索!刘显世虽然与王氏兄弟有一些亲属关系,但是对于他们二人把持大权将自己架空起来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的,而且因为一些原因,所以刘显世其实也是无法将王氏二人从贵州的军政大权中驱逐出去的,而且刘显世也非常清楚,王氏兄弟的能力,因为两家有亲!
无论是怎样的情况,无论是何种的可能,所必要的条件就是王文华,王伯群兄弟这样的个人,其实说起来,现在的王文华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唐继尧自己也知道,哪怕就是他没有想着用王伯群来遥相挟持王文华,令其掣肘的想法的话,就是简简单单的,将王伯群带去云南,帮助他收集政、治核心的话,其实也是存在危险的,王文华为了自己的亲人着想,而反对自己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换一种思路的话,现在如果唐继尧借着王文华的话,开一个后门,其实也算不得开后门了,毕竟除了王伯群以外他还有其他很多的选择吗,就是如果他不坚持自己的想法的话,就此借着王文华的话,给他一个台阶的话,或许对他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反而他还能够得到王文华的感激,以及王伯群的谢意,这样一来的话,那么贵州的局势,就基本上能够如同王文华所说的那样,无论是军务还是政、治,都能够得到安宁,而且对于王文华的能力唐继尧是清楚的,而且对于王文华的胆量与韬略,他也是及其认可的,他曾说过,其实王文华比自己更适合督署贵州,而且他也认为王文华是最有可能接替自己位置的人,而且不单单如此,唐继尧还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只要是耐得住寂寞,等到适当的时机,或许王文华将会建立超过想象的功绩。
当然了,这样的赞许或许存在着一定特殊的意义,但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唐继尧是非常肯定王文华这个人的,只不过事情总有两面性,唐继尧这一次并没有借着王文华的话给他一个台阶,反而是他在清楚地知道了自己不能够改变王文华的想法之后,便离开了。
而且从哪以后,唐继尧直到自己前往云南上任之前,都在没有同王文华有过任何的交流,至于王伯群吗,最后当然是没有跟随唐继尧去到云南,至于他为什么没有去吗,倒不是因为唐继尧改变了想法,实际上是因为在唐继尧即将上任的前夕,王伯群竟然受伤了,一个带着军职的文官,竟然会在一次剿匪的过程中受伤了,至于他的如何受伤的,已经查不清楚原因了,总而言之,因为王伯群的负伤以及王文华率兵剿匪,两个人一个无法离开贵州,一个“远征在外”,唐继尧只好带着其他的人前往云南赴任。
虽然事后唐继尧也在没有对王文华他们说过什么,而且也没有做出什么不恰当的举动,而王氏兄弟也在贵州为了唐继尧的权益而努力着,但是他们其实心里知道,他们两个已经得罪了唐继尧,而之所以现在唐继尧还没有什么动作,实际上就是因为唐继尧还挂念着贵州的权力,不想要轻易的树立两个敌人,不然的话,恐怕他们两个早就成了两个赋闲的废人了。而且说起来,甚至他们还有可能会成为贵州大山中的两具死尸。当然了,这一切也都是他们的猜想,因为唐继尧没有行动,所以他们的猜想也就只能是猜想罢了。
但是有一点是必须要说的,那就是贵州的军政大权,在王伯群王文华两兄弟的把持下,确实的做到了集权的性子,无论是政、治还是军队,都被两个人牢牢的控制在手里,同时他们二人也确实的在贵州给唐继尧放大了他的权益与威望,不但成功的架空了后来被袁世凯委任道贵州的那位新都督,同时就在护国运动开始之初,他们两个人一文一武,也是通过各自的优势,多方奔走,组织号召贵州起、义,同时王文华当时除了自己的军队之外,还掌握了贵州的模范营,也就是全部都是由军官组成的特殊作战单位,同时王文华借吴传生之口,发出这样的誓言:现在是我们报国的大好时机,宁死疆场,决不苟且偷生,让国、贼逍遥自在。
而后,当护国军正式组建,王文华与其兄也是力排众议,最终将黔军之精锐投入到了护国军的旗下,当然了,这其中有一个不可否认的原因,就是王文华知道护国军的名义最高长官是唐继尧而不是蔡锷,所以他才会将这么大数量的精锐军队投入到其中的,当然了,不可否认的还有他王文华的报国之心。而起同时,说起来,自古以来,乱世出英雄,而当今之局势,完全的可以称之为乱世了,所以王文华也是不甘于无动于衷死守贵州一地的。
只不过怎么说那,虽然王文华这样的积极努力,帮助唐继尧控制局势,可是唐继尧对他们二人虽然没有说过什么,可是依旧心存芥蒂,亦或者是说,与他们之间的关系变疏远了起来,也正是因为这一件事,才使得王文华加入到护国军中之后,并没有被唐继尧归结在自己的麾下,反而是将他以及他的部队分拨到了需要出于战争最前线的蔡锷的护国第一军中。
当然了,对于王文华的加入,唐继尧也是明白一个所以然的,说起来他将王文华分拨到蔡锷的麾下,也是为了给护国军加一支助力。当然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节制他。但是无论怎么说吧,唐继尧对于王文华的态度,虽然是复杂的,但是蔡锷对于王文华这个人物,却还是非常的尊敬的,而且说起来,蔡锷对于王文华也是大有提携之意的,不说别的,就是当年蔡锷督署云南,唐继尧坐镇贵州的时候,他就知道贵州黔军之内有王文华这么一个人物,同时还清楚王文华的兄长,王伯群也是一个少有的干才。
就说昔时时贵阳初光复,哥老会盛行,盗贼乘间窃发,扰乱治安,唯有王文华驻地安然如常,日夜督练士卒,精研战术,重视纪律,约束部众,保卫百姓,对民间秋毫无犯。对于这样的人,蔡锷又怎么不会喜爱那?而且说到底,其实他早就有将王文华从贵州弄到云南的想法,只不过因为一些事情,到最后也没有行动罢了,但是这一切还都记在蔡锷的心里,所以这一次王文华被唐继尧分拨到了他的麾下,他又怎么会不想方设法的将王文华拉拢过来那?
刘云峰字晓岚,蠡县王辛庄村人,幼年读私塾,后考入保定速成学校。刘云峰与蔡锷系故交,民国4年1915年袁世凯称帝,为讨袁护国,刘云峰与蔡锷、殷承瓛、王献、杨益廉等人密约先后经天津循迹日本,五人会晤后,设法蔽开中国驻日本公使陆宗舆等人的监视,跨海登舟回到云南,在云南第一师师长刘祖武派军掩护下到云南省城。终与云南省将军唐继尧、巡按使任可澄、参政戴戡等人计议。
说一说刘云峰其实就是蔡锷的古旧,同时也是护国军的元老功勋,他对于蔡锷以及护国军众人的情感都是非常亲近的,而且虽然刘云峰是保定速成学校毕业的军官,但是他所表现出的能力,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速成班能够教习出来的,李云峰其实说起来,他就好像是有作战天赋一样,人真的很奇怪,有些人的命运真的或许哦就是早已上天注定的,比如刘云峰就是这样,或许哦他的命运天生就是军人,同时还是一个常胜将军的坯子,在护国军组建之前,刘云峰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投身军旅,虽然当时他也在滇军中挂有军职,但是在滇军中缺没有什么作为,可是当袁世凯称帝之后,刘云峰才将自己的军事能力展现出来,虽然刘云峰所率的护国军第一路军第一梯团,并没有像王文华、袁祖铭一样,与北洋军展开了焦灼的战斗,但是他与蔡锷一同进军叙府,在他的指挥下,第一梯团也是三战三捷,给北洋军造成了必要且有效的打击。
刘云峰军营内,因为作战部署的关系,所以此时的刘云峰部,已然开离叙府,驻扎在制定位置,刘云峰身为护国军第一军第一梯团梯团长,由此就可见蔡锷对于他的信任,同时也能够看出对他的器重以及两人之间的的关系,第一梯团,这个第一非常的有趣,什么叫做第一,而这个第一又代表着什么,是非常复杂,但是却又能够被人理解的。
王伯群的书信早已经送到了刘云峰的手中,但是当他看过了王伯群的来电文后,他不由得感觉到有些麻烦,因为他本人与王伯群之间的私交甚好,昔时两个人经常的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以及军政要务,同时两个人还经常性的互换对于某一事件亦或者是事务的看法以及对于特定问题的理念,可以说,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好到了一定的地步,很大意义上来讲,其实两个人完全可以当做是亲人一样的密切,而且两人之间也经常会相互给予帮助,以表示各自对于对方的友情。
而这一次,王伯群亲自拟定电文,向刘云峰阐述其弟王文华所处的尴尬位置,以及将要面临的危险,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争局势的看法,他希望刘云峰能够允许同时调拨邓泰中部对王文华给予必要的支援帮助,而后使得王文华部、邓泰中部以及熊其勋部三部兵马合兵一路,从而借麻阳及蜈蚣关作为作战核心,而后相继的驱逐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的北洋军,从而将湘西之地尽数收于护国军的境内。其实说起来,这是对于战争来说,亦或者是对于胡国军来说,都是一个比较中肯的建议,虽然这其中不乏王伯群对于他弟弟王文华的私心,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公大于私的,毕竟这样的想法,以及可能性上,是对于护国军有力的。
而且不单单是一封电文,同时随着王伯群电文一同发送到刘云峰手中的,还有王文华所写的作战计划,王伯群希望刘云峰能够仔细的阅读王文华的作战计划,同时也是为了更有力的说服他,使得刘云峰能够调拨兵马,对王文华部进行有力的支援,从而得以进一步开展战线,将洪江、靖县、通道、绥宁等地,收入囊中,这样不但能够稳定湘西大局,同时也能够对北洋军造成有效的压力,对于北洋军讨伐总指挥,大帅曹锟,也是一个很好的打击。从而有望迫使曹锟将湘西境内的北洋军撤出,集合兵力或是针对四川或是针对滇桂,进行整合性的打击,从而使得他间接的放弃湘西之地。
按道理讲,其实王文华的想法是可行的,但是其间投入肯定是非常大的,而且仅从现在刘云峰部的驻扎地来看,数日昂距离湘西之地不远,但是如果驱兵直入的话,还是非常消耗人力物力的,但是如果说刘云峰有没有考虑过去助王文华一臂之力的话,实际上他是考虑过的,但是之所以他犹豫不决,甚至是到现在决定袖手旁观,还是因为其考虑到,如果他命令邓泰中进军湘西的话,那么会不会将四川现在已经占据的地方丢失,而且如果湘西平定之后,曹锟将全部的主力投入到四川之地的话,那么邓泰中以及王文华乃至熊其勋、戴戡都是否能够在最快的时间内进行支援,而且如果将邓泰中部调离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四川一路军队无论是攻击亦或者是防御,都将变得薄弱,如果再一次与北洋军发生激烈战斗的话,那么能否能够抵御住北洋军的攻势,这都是可想而知的。
刘云峰必须要对蔡锷的安全负责,他不能够冒这样的风险,所以他决定,回绝王文华、王伯群兄弟求援提议,当然了,刘云峰肯定不会用自己担心蔡锷出现危险,川路一线护国军恐其溃败作为理由了,刘云峰思之又思,终于找到了一个适合的方式,刘云峰先是拿出纸笔,自己写了一份电文,其内容大意说的是,自己非常愿意将邓泰中部的部队,调动到湘西战场去,帮助王文华解除现在的卫计局是,同样的,也是为了能够率先的安定一线战场而尽一份努力。
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他这样做,因为现在无论是湘西战场,还是四川战场,护国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可是实际上,他们现在所面临的绝不仅仅只是正面的北洋军而已,而且说起来,虽然现在王文华部出于一个危机的局势中,可是不一定非的要大费周章的从四川调兵,大可以这样,王文华部与袁祖铭部相互之间依托地势,形成掎角之势,不出击,只防御,同时借助晃州的部署,形成战线,以此来对抗吴佩孚部的攻击,同时对马继增部、伍祥桢部的兵马,进行周旋。
刘显世点点头,同时示意王伯群不必起身,看着刘显世的样子,王伯群就知道,他肯定是有什么心事,不然的话,他是不会亲自来到自己的官邸的,而且自从上一次他与王文华在护国运动初期力排众议使得黔军能够加入到护国军行列的时候,其实世的,而且从那之后,他们两家人实际上基本上等同于断绝了来往的,说起来,其实刘显世原本就对于王伯群王文华二人不满,其实从很久时间以来,他对于王氏兄弟以及唐继尧就是心存不满的,那个时候,唐继尧虽然已经离开了贵州,出任云南都督,刘显世虽然还没有接任贵州都督的位置,但是他希望能够得到贵州的军政大权,所以与王氏兄弟发生摩擦是必然的。
然而这还不算终止,真正让刘显世与唐继尧、王氏兄弟出现矛盾的,还是因为之前袁世凯委派古来的那个要接任贵州都督位置的,贵州巡按使龙建章,他才是真正的矛盾的导火索!刘显世虽然与王氏兄弟有一些亲属关系,但是对于他们二人把持大权将自己架空起来的事情,还是耿耿于怀的,而且因为一些原因,所以刘显世其实也是无法将王氏二人从贵州的军政大权中驱逐出去的,而且刘显世也非常清楚,王氏兄弟的能力,因为两家有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