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 第八百三十一章 大战前夕【七】
热门推荐:
基因之锲:返祖噬神狼基因
捕快,从熟练度面板开始成神
魂穿之贪财天师大佬被国家特招了
小豆包的婚后幸福生活
华妃和林黛玉互换灵魂
权势巅峰,蝼蚁改变命运
都市软饭:八个顶尖女神疯狂倒贴
重生成废物,老婆却是大反派?
我的异时空之旅
不得不说,他真的是一个爱钱的人,很多人都疑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拿着这些钱的用去在拿来?难道在棺材低下垫底?对,就是拿在棺材低下垫底,很多人,就是爱钱,没有理由,一点理由都没有,就是爱钱,把钱拿在手里,他们就很开心,就如同有人喜欢收集金,收集玉,收集鞋一样。
为敛财,他以24万银元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等珍贵文物卖给美国文化劫掠分子,为了钱,他什么都做的出来,这也注定了,他必然要被万民唾骂,遗臭万年。
“说。”陆建章靠在椅背上,看着那个穿着便装的小伙子,很多上位者,都喜欢用靠在椅背上的姿势,来同自己的下位者说话,或许,这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表达,也是一种放松的姿态,很多上位者,在很多时候,都要比低下的人累,之所以能他能成为你的上位者,他的机遇可能比你好,但刨除家世身份,和连带的关系,他一定是比你付出的多。同样这样的姿态也有一种不在意和信任的意思在里面,毕竟,人只有在上位者和自己即将要接受,争取,取得的事面前,才会分外紧张。
“将军,属下……”那人有些犹豫,回报好消息是谁都喜欢的,然而坏消息,却不是谁都胆子去回报的,尤其回报给一个暴君,那就不只只是回报的事,很有可能,你的姓名都会坏在这个坏消息上。
时间飞快,大家的疲惫早已被吴佩孚的几句“奶奶熊的”彻底的打压了回去,虽然大家依旧精神麻木的在翻阅着各式各样的资料记载,但是因为至此尚未曾发现一丝一毫有关《尘州图》的记载,所以大家其实从心理上认为,这是徒劳无功的,而且是毫无意义,虽然他们不敢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从他们的情绪中,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想要表达却又不好表达的意思的。
其实说实话,数日昂现在吴佩孚还坐在那里,“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翻阅着不同的记载,但是说实话,他其实也早已经失去希望了,但是他却又不甘心自己浪费了这场的时间所得到的竟然是这样无用的东西,同时他也不希望自己被下属当场一个没有智慧的人,野、蛮的,不懂得改变方式方法的家伙,所以为了自己的名誉,以及自己所谓的理念,吴佩孚还是决定,在坚持坚持,坚持到自己真的认为需要放弃的时候。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夜色落幕,晨光流动,大家的精神随着晨光的出现,而变得更为衰弱了,其实对于军人来说,啊哟是红我让他们坚守在阵地上,不要说一天一夜,就是十天十夜,也是无所谓的,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亦或者是或不排除他们其中有些人享受战争的“美好”,所以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爱好而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同时将自己的潜力完全的激发出赖。
但是,这毕竟只是针对于在战场上的时候,而不是让这些大马金刀的军人堆在这样的一间办公室,然后通宵达旦的翻阅着枯燥无味的县志、古籍记载,当然了,说是枯燥无味的东西,但是这其中有些记载的故事还是非常有趣的,就好像是尘州图所写的那样,奇奇怪怪,奇幻色彩的故事记载,或许哦能引起有些人的兴趣,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当他们将自己的兴趣点大染了了之后,在想要借着这样的奇幻故事来挑起自己的精神,可是非常遗憾的是,纳西奇幻的故事记载,实在是太少了,断断续续,而且根本就毫无规律所言,所以他们有的人看过了两三本记载之后,才能够再次阅读到这样的个故事,当然了,虽然这样的故事能够暂时性的挑起他们的兴趣,但是这绝不表示仅仅用这样的个故事的可阅读性来使得这些军人们能够保持精神状态,这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吴佩孚虽然找到了突破的口径,但是另一边,据守北洋第三炮兵关阵地,进退两难的王文华,此时却要面对非常尴尬的局面,如他所想的那样,在蔡锷得到了他的讯息之后,认可并且同意了他的想法,但是却告诉他,如果需要其他护国军部队的协同的话,那么他就自己去联系就好了,只要在不影响大局势的情况下,那么很多事情就是不需要向他询问申请的。
这样的回答看似给了王文华极大的信任,可是实际上这就等同于没有任何结论的废话一样,因为什么叫做“不影响大局势的情况下”那?这是一个非常笼统且异常没有核心的回答,所以虽然看起来,这是蔡锷对于王文华的信任,可是实际上,这不过就是蔡锷的一种推脱的方式罢了,当然了,或许这样的理解不够准确,但是绝不会是错误的理解,毕竟王文华也是从底层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上,所以他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是非常的能够理解的,拥兵自重,私下勾结,稀释上峰权力的事情,是经常出现的,也就是蔡锷这般的回答,其实要是万一蔡锷直接应允他的话,并且给予他所能进到的最大的帮助的话,或许哦那个时候,王文华还真的就不干轻易的接受那,毕竟,太容易得来的,哪怕是同心同德的情况下,都不会叫人受之安稳的。
所以现在王文华要做的就是先向戴戡发电,向他借来熊其勋的一部护国军,亦或者是熊其勋的部分护国军,不然的话,就算是让他与刘云峰交流,他也是没有底气的,毕竟现在他手中所掌控的军队虽然在质量上能够与北洋军抗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北洋军一些,但是在军队的数量上,以及武器装备,弹药储备上,却是毫无优势的,其实情况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他就是这样做到,在他得知了护国军占有武器的优势之后,他便积极的与袁世凯以及北洋军械局,同时临近各省态度尚不明确的将军们联系,沟通,希望更能够将更为先进的武器调到前线来,武装第一线作战的北洋军,一次来打压护国军的气焰,结果是明确的,曹锟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在最短的时间内,袁世凯召集能吏干才,将最好的武器装备以最快的速度,运到了曹锟的前线。
说起来,虽然护国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可是他们的弹药储备上却是有着不可弥补的劣势的,所以说起来,即便是曹锟没有将武器装备调集到前线来,那么只需要对峙一段时间之后,护国军必然会捉襟见肘,因为他们没有大量的弹药储备,同时他们也没有很好的后援,至于为什么没有非常强力的后援吗,这件事恐怕要归结在唐继尧的身上,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战争的总结必然是乙方的战败亦或者是长时间的对峙之后的和谈,其他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说,即便是曹锟没有将武器装备调到前线来了,那么时间一长的话,胜利应该也还是属于北洋军的,但是曹锟却是这么做了,将武器装备调集了过来,将前线的北洋军武装起来了,所以由此看来,北洋军的胜算应该是更大的。
但王文华唯一的优势都被磨平之后,他想要凭借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去和刘云峰交流,同时从他的手里得到援军的话,那么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就是王文华部还存有优势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刘云峰是直属于蔡锷与罗佩金的,那么刘云峰的部下自然也就等同于是直属于蔡锷与罗佩金的,所以如果说王文华是滇军出身的话,或许他还能够借来兵力,但是可惜,他是黔军出身,同时又与黔地之前的最高统治者唐继尧之间私交甚好,所以无论处于何种考虑,相比刘云峰都不会借兵给他的,或者说是支持他的想法,那种短时间内,快速的,大规模的对零散地的占领方针。
蔡锷被袁世凯召集进京之前,他官居云南都督,统挟整个云南的军政大权,也会只能是因为如此,他得到了一个“云南王”的称号;蔡锷,也就是整个云南政、治与军事系统的核心,当他离开云南走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之后,那么也就相当于一下子将和整个个云南的真正核心给挖了出来,这样一来的话,也就等同于,暂时性的将云南的局势搁置在了自生自灭之地,当然了,这也并不准确,而且实际意义上来看,也不单单是这么浅显的,但是无论如何,如果蔡锷离开云南之后,再没有合适的,新的领导者来到云南主掌军政大权的情况下,那么云南也就相当于所谓的“三不管”任由自生自灭的情况了。
袁世凯当时虽然费劲了周折,才把握了蔡锷的秉性,从而使得他顺利的离开云南,前往北、京,但是实际上袁世凯那个时候一心只是想要集权,所以他并没有考虑到云南的局势,以及暂时性的,能够安稳接替蔡锷位置的人,说起来,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至少从军、政二字上来看,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那就是蔡锷到京之后,听闻了这件事,便主动地要求袁世凯罢免自己云南都督的位置,理由是自己身在北、京,已然无法顾及到云南的大事小情,所以如果自己还是挂着云南都督的头衔的话,那么第一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其二也是对云南全省百姓的不负责任,都知道云南是一个困难的地方,所以那里每一天都会有非常多的事务需要处理,积压的话,恐怕会非常的麻烦,所以蔡锷等同于是自己辞去了云南都督的位置,当然了,这也可以看出蔡锷这个人的智慧,懂得如何的保护自己,同时也展现了他过人的情商。
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蔡锷在京的时候,袁世凯才会对他如此礼遇,而且他这个人怎么说那,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说句不好听的吧,蔡锷在处理事情上,就好像是一条泥鳅那样,滑不留手的,再加上他自身的名誉威望与能力,以及蒋百里、杨度,甚至于包括袁克定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同窗的抬举,所以他在北、京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但是也算是如鱼得水,至少生活上还是非常不错的。
把事情做在明处,同时还让“收益”的双方都能够接受自己这个中专者的观念想法,这就是非常难以做到的,而蔡锷做到了,这不得不说他的经验丰富,以及有着准确的待人的方式与定位,同时,这也与他的情商是分不开的,一个人聪明也好,愚笨也罢,这或许是他们成功快与慢的区分点,但是这绝不是将他们彻底隔断在成功与失败双发的挡路石。
一个人的情商其实比之聪明愚钝更为重要,因为聪明愚笨,是对事物的接受上,理解上,这些都是比较系统化的东西,即便是非常愚笨的人,也能够在长时间的重复下,得到真正的核心,但是情商这个东西,关系到的是人际交往,也即是所谓的人脉网,以及人脉的经营,甚至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因为无法好好地游弋于各方之间的话,那么也就等于距离死亡不是那么遥远了。
就在唐继尧斟酌着要什么人与他一同去到云南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就就是王文华,说起来,其实王家两兄弟在贵州都有非常高的威望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政、界,他们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位置,所以这样的人对于唐继尧来说,自然是首选的,因为他们俩能是兄弟,所以带走其中一个人,不但能够及时且不被怀疑的了解双方两地的具体态势,以及一些发生的问题,内部问题,外部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制约两人,毕竟两个人之间存有血亲,没有谁愿意将自己的亲人置于危险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唐继尧会选择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当然了,一个人,两个人是不足以完成一件大事的。唐继尧首先找到的是王文华的哥哥,王伯群,虽然王伯群也挂着军职,但是实际上他啊应该算是一个文人,一个职业军人与一个带有军职的文人之间的谈话,而且两个人又是上下级的关系,所以肯定是作为职业军人的一方,占有优势,也就是所谓的话语权,而实际上,也正是这样的,王伯群那个时候已经被唐继尧说动了,其实真的说起来,与其说王伯群是呗唐继尧说动了,倒不如说他是想为了自己的弟弟,才会同意唐继尧的提议的。
唐继尧告诉王伯群,如果他跟着自己去云南上任的话,那么对于他们两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唐继尧首先肯定了王伯群和他弟弟王文华的能力,同时表示,他们两个都是贵州少有的人才,也是国家的干才,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唐继尧对王伯群说,自己这一次去云南代理督署总督的位置,实际上是在为国家消除隐患,蔡锷将军去了北、京,云南没有了主、政的官员,长此以往下去的话,恐怕云南湖出现不可预计的变故,毕竟云南地理位置特殊,接连外域,所以那里必须要有一个值得信任且非常有能力的人,坐镇,不然的话,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恐怕是来不及反应的。
尤其是那一句“如果大总统非要委任一个外人来到贵州的话,我唐继尧肯定第一个站出来,据理力争,毕竟贵州就是贵州,贵州人管理贵州事,这是最适当的,也是最合理的了;假使大总统那边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你放心,我会祝你一臂之力的,毕竟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坐镇一方,而且真的说起来,即便是真的有其他人想要染指贵州的话,那么这路途遥远啊,能不能走进贵州都是一个未知数,又怎么谈得上坐镇都督的位置那?”
这番话,既是唐继尧再给王文华最后的保证,实际上,也等同于他在给王伯群一个并不明显,但是却有着足够力量的警告,那就是警告他,不要有什么再过分的举动了,因为他唐继尧已经做好了杀人的准备,当然了,虽然现在枪口是对着外面的,但是这不表示枪口永远不会调转方向,永远不会威胁到贵州内部的人员。
王伯群权衡之后,他决定还是接受唐继尧的提议,当然了,他知道不到最后的时候他是不能够明确的告诉唐继尧自己的态度的,但是他还是有必要给唐继尧一些提示……
为敛财,他以24万银元将“昭陵六骏”中的“飒露紫”和“拳毛騧”等珍贵文物卖给美国文化劫掠分子,为了钱,他什么都做的出来,这也注定了,他必然要被万民唾骂,遗臭万年。
“说。”陆建章靠在椅背上,看着那个穿着便装的小伙子,很多上位者,都喜欢用靠在椅背上的姿势,来同自己的下位者说话,或许,这是一种肢体语言的表达,也是一种放松的姿态,很多上位者,在很多时候,都要比低下的人累,之所以能他能成为你的上位者,他的机遇可能比你好,但刨除家世身份,和连带的关系,他一定是比你付出的多。同样这样的姿态也有一种不在意和信任的意思在里面,毕竟,人只有在上位者和自己即将要接受,争取,取得的事面前,才会分外紧张。
“将军,属下……”那人有些犹豫,回报好消息是谁都喜欢的,然而坏消息,却不是谁都胆子去回报的,尤其回报给一个暴君,那就不只只是回报的事,很有可能,你的姓名都会坏在这个坏消息上。
时间飞快,大家的疲惫早已被吴佩孚的几句“奶奶熊的”彻底的打压了回去,虽然大家依旧精神麻木的在翻阅着各式各样的资料记载,但是因为至此尚未曾发现一丝一毫有关《尘州图》的记载,所以大家其实从心理上认为,这是徒劳无功的,而且是毫无意义,虽然他们不敢说出这样的话,但是从他们的情绪中,还是能够感觉到他们想要表达却又不好表达的意思的。
其实说实话,数日昂现在吴佩孚还坐在那里,“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翻阅着不同的记载,但是说实话,他其实也早已经失去希望了,但是他却又不甘心自己浪费了这场的时间所得到的竟然是这样无用的东西,同时他也不希望自己被下属当场一个没有智慧的人,野、蛮的,不懂得改变方式方法的家伙,所以为了自己的名誉,以及自己所谓的理念,吴佩孚还是决定,在坚持坚持,坚持到自己真的认为需要放弃的时候。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了,夜色落幕,晨光流动,大家的精神随着晨光的出现,而变得更为衰弱了,其实对于军人来说,啊哟是红我让他们坚守在阵地上,不要说一天一夜,就是十天十夜,也是无所谓的,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精神处于紧张的状态,亦或者是或不排除他们其中有些人享受战争的“美好”,所以他们能够为了自己的爱好而投入自己全部的精力同时将自己的潜力完全的激发出赖。
但是,这毕竟只是针对于在战场上的时候,而不是让这些大马金刀的军人堆在这样的一间办公室,然后通宵达旦的翻阅着枯燥无味的县志、古籍记载,当然了,说是枯燥无味的东西,但是这其中有些记载的故事还是非常有趣的,就好像是尘州图所写的那样,奇奇怪怪,奇幻色彩的故事记载,或许哦能引起有些人的兴趣,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当他们将自己的兴趣点大染了了之后,在想要借着这样的奇幻故事来挑起自己的精神,可是非常遗憾的是,纳西奇幻的故事记载,实在是太少了,断断续续,而且根本就毫无规律所言,所以他们有的人看过了两三本记载之后,才能够再次阅读到这样的个故事,当然了,虽然这样的故事能够暂时性的挑起他们的兴趣,但是这绝不表示仅仅用这样的个故事的可阅读性来使得这些军人们能够保持精神状态,这是非常困难的,或者说,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吴佩孚虽然找到了突破的口径,但是另一边,据守北洋第三炮兵关阵地,进退两难的王文华,此时却要面对非常尴尬的局面,如他所想的那样,在蔡锷得到了他的讯息之后,认可并且同意了他的想法,但是却告诉他,如果需要其他护国军部队的协同的话,那么他就自己去联系就好了,只要在不影响大局势的情况下,那么很多事情就是不需要向他询问申请的。
这样的回答看似给了王文华极大的信任,可是实际上这就等同于没有任何结论的废话一样,因为什么叫做“不影响大局势的情况下”那?这是一个非常笼统且异常没有核心的回答,所以虽然看起来,这是蔡锷对于王文华的信任,可是实际上,这不过就是蔡锷的一种推脱的方式罢了,当然了,或许这样的理解不够准确,但是绝不会是错误的理解,毕竟王文华也是从底层一步步走到了今天的位置上,所以他对于这样的事情,还是非常的能够理解的,拥兵自重,私下勾结,稀释上峰权力的事情,是经常出现的,也就是蔡锷这般的回答,其实要是万一蔡锷直接应允他的话,并且给予他所能进到的最大的帮助的话,或许哦那个时候,王文华还真的就不干轻易的接受那,毕竟,太容易得来的,哪怕是同心同德的情况下,都不会叫人受之安稳的。
所以现在王文华要做的就是先向戴戡发电,向他借来熊其勋的一部护国军,亦或者是熊其勋的部分护国军,不然的话,就算是让他与刘云峰交流,他也是没有底气的,毕竟现在他手中所掌控的军队虽然在质量上能够与北洋军抗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超过北洋军一些,但是在军队的数量上,以及武器装备,弹药储备上,却是毫无优势的,其实情况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
他就是这样做到,在他得知了护国军占有武器的优势之后,他便积极的与袁世凯以及北洋军械局,同时临近各省态度尚不明确的将军们联系,沟通,希望更能够将更为先进的武器调到前线来,武装第一线作战的北洋军,一次来打压护国军的气焰,结果是明确的,曹锟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在最短的时间内,袁世凯召集能吏干才,将最好的武器装备以最快的速度,运到了曹锟的前线。
说起来,虽然护国军在武器装备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可是他们的弹药储备上却是有着不可弥补的劣势的,所以说起来,即便是曹锟没有将武器装备调集到前线来,那么只需要对峙一段时间之后,护国军必然会捉襟见肘,因为他们没有大量的弹药储备,同时他们也没有很好的后援,至于为什么没有非常强力的后援吗,这件事恐怕要归结在唐继尧的身上,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战争的总结必然是乙方的战败亦或者是长时间的对峙之后的和谈,其他的可能性实在是太小了,所以说,即便是曹锟没有将武器装备调到前线来了,那么时间一长的话,胜利应该也还是属于北洋军的,但是曹锟却是这么做了,将武器装备调集了过来,将前线的北洋军武装起来了,所以由此看来,北洋军的胜算应该是更大的。
但王文华唯一的优势都被磨平之后,他想要凭借着一些现实的问题去和刘云峰交流,同时从他的手里得到援军的话,那么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便就是王文华部还存有优势的情况下,他的想法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道理很简单,刘云峰是直属于蔡锷与罗佩金的,那么刘云峰的部下自然也就等同于是直属于蔡锷与罗佩金的,所以如果说王文华是滇军出身的话,或许他还能够借来兵力,但是可惜,他是黔军出身,同时又与黔地之前的最高统治者唐继尧之间私交甚好,所以无论处于何种考虑,相比刘云峰都不会借兵给他的,或者说是支持他的想法,那种短时间内,快速的,大规模的对零散地的占领方针。
蔡锷被袁世凯召集进京之前,他官居云南都督,统挟整个云南的军政大权,也会只能是因为如此,他得到了一个“云南王”的称号;蔡锷,也就是整个云南政、治与军事系统的核心,当他离开云南走上了前往北、京的路途之后,那么也就相当于一下子将和整个个云南的真正核心给挖了出来,这样一来的话,也就等同于,暂时性的将云南的局势搁置在了自生自灭之地,当然了,这也并不准确,而且实际意义上来看,也不单单是这么浅显的,但是无论如何,如果蔡锷离开云南之后,再没有合适的,新的领导者来到云南主掌军政大权的情况下,那么云南也就相当于所谓的“三不管”任由自生自灭的情况了。
袁世凯当时虽然费劲了周折,才把握了蔡锷的秉性,从而使得他顺利的离开云南,前往北、京,但是实际上袁世凯那个时候一心只是想要集权,所以他并没有考虑到云南的局势,以及暂时性的,能够安稳接替蔡锷位置的人,说起来,其实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至少从军、政二字上来看,这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那就是蔡锷到京之后,听闻了这件事,便主动地要求袁世凯罢免自己云南都督的位置,理由是自己身在北、京,已然无法顾及到云南的大事小情,所以如果自己还是挂着云南都督的头衔的话,那么第一是名不正而言不顺,其二也是对云南全省百姓的不负责任,都知道云南是一个困难的地方,所以那里每一天都会有非常多的事务需要处理,积压的话,恐怕会非常的麻烦,所以蔡锷等同于是自己辞去了云南都督的位置,当然了,这也可以看出蔡锷这个人的智慧,懂得如何的保护自己,同时也展现了他过人的情商。
其实也正是因为如此,蔡锷在京的时候,袁世凯才会对他如此礼遇,而且他这个人怎么说那,随机应变的能力很强,说句不好听的吧,蔡锷在处理事情上,就好像是一条泥鳅那样,滑不留手的,再加上他自身的名誉威望与能力,以及蒋百里、杨度,甚至于包括袁克定这样的朋友,这样的同窗的抬举,所以他在北、京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力,但是也算是如鱼得水,至少生活上还是非常不错的。
把事情做在明处,同时还让“收益”的双方都能够接受自己这个中专者的观念想法,这就是非常难以做到的,而蔡锷做到了,这不得不说他的经验丰富,以及有着准确的待人的方式与定位,同时,这也与他的情商是分不开的,一个人聪明也好,愚笨也罢,这或许是他们成功快与慢的区分点,但是这绝不是将他们彻底隔断在成功与失败双发的挡路石。
一个人的情商其实比之聪明愚钝更为重要,因为聪明愚笨,是对事物的接受上,理解上,这些都是比较系统化的东西,即便是非常愚笨的人,也能够在长时间的重复下,得到真正的核心,但是情商这个东西,关系到的是人际交往,也即是所谓的人脉网,以及人脉的经营,甚至关系到自己的生死,因为无法好好地游弋于各方之间的话,那么也就等于距离死亡不是那么遥远了。
就在唐继尧斟酌着要什么人与他一同去到云南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就就是王文华,说起来,其实王家两兄弟在贵州都有非常高的威望无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政、界,他们都有着自己独有的位置,所以这样的人对于唐继尧来说,自然是首选的,因为他们俩能是兄弟,所以带走其中一个人,不但能够及时且不被怀疑的了解双方两地的具体态势,以及一些发生的问题,内部问题,外部问题,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制约两人,毕竟两个人之间存有血亲,没有谁愿意将自己的亲人置于危险中,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唐继尧会选择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当然了,一个人,两个人是不足以完成一件大事的。唐继尧首先找到的是王文华的哥哥,王伯群,虽然王伯群也挂着军职,但是实际上他啊应该算是一个文人,一个职业军人与一个带有军职的文人之间的谈话,而且两个人又是上下级的关系,所以肯定是作为职业军人的一方,占有优势,也就是所谓的话语权,而实际上,也正是这样的,王伯群那个时候已经被唐继尧说动了,其实真的说起来,与其说王伯群是呗唐继尧说动了,倒不如说他是想为了自己的弟弟,才会同意唐继尧的提议的。
唐继尧告诉王伯群,如果他跟着自己去云南上任的话,那么对于他们两家来说都是有好处的,唐继尧首先肯定了王伯群和他弟弟王文华的能力,同时表示,他们两个都是贵州少有的人才,也是国家的干才,是不可缺少的人物,唐继尧对王伯群说,自己这一次去云南代理督署总督的位置,实际上是在为国家消除隐患,蔡锷将军去了北、京,云南没有了主、政的官员,长此以往下去的话,恐怕云南湖出现不可预计的变故,毕竟云南地理位置特殊,接连外域,所以那里必须要有一个值得信任且非常有能力的人,坐镇,不然的话,一旦出现了什么问题,恐怕是来不及反应的。
尤其是那一句“如果大总统非要委任一个外人来到贵州的话,我唐继尧肯定第一个站出来,据理力争,毕竟贵州就是贵州,贵州人管理贵州事,这是最适当的,也是最合理的了;假使大总统那边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你放心,我会祝你一臂之力的,毕竟只有有能力的人才能够坐镇一方,而且真的说起来,即便是真的有其他人想要染指贵州的话,那么这路途遥远啊,能不能走进贵州都是一个未知数,又怎么谈得上坐镇都督的位置那?”
这番话,既是唐继尧再给王文华最后的保证,实际上,也等同于他在给王伯群一个并不明显,但是却有着足够力量的警告,那就是警告他,不要有什么再过分的举动了,因为他唐继尧已经做好了杀人的准备,当然了,虽然现在枪口是对着外面的,但是这不表示枪口永远不会调转方向,永远不会威胁到贵州内部的人员。
王伯群权衡之后,他决定还是接受唐继尧的提议,当然了,他知道不到最后的时候他是不能够明确的告诉唐继尧自己的态度的,但是他还是有必要给唐继尧一些提示……